⑴ 移動數據網路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套餐種類不同,數據流量計費標准也有所不同,流量成本通常包括了基站的建站、骨幹網的建設、通信光纜的鋪設、電力的消耗、維護的成本等 ,分攤到廣大用戶和公司運營及利潤上。
⑵ 手機信號頻段越多越好嗎
1. 聯通使用的頻段包括2100MHz,這使得HSDPA得以實現。850MHz、900MHz和1900MHz屬於2G頻段,大多數3G手機默認支持900MHz和1800MHz。
2. 並非支持頻段越多,手機信號就一定越好。關鍵在於穩定性。例如,在某些地區,可能只有900MHz而沒有1800MHz信號。如果手機不支持1800MHz,到了這些地區可能會沒有信號。如果手機同時支持這兩個頻段,一個頻段沒信號時,可以切換到另一個頻段。
3. 對於支持HSDPA的WCDMA網路,並非所有頻段都能提供HSDPA服務。每個頻段的用途由國家規定,聯通不可能在所有頻段上都提供HSDPA服務,這樣會浪費資源。
4. 支持多個頻段的手機在數據網路上通常會更穩定或更高效。然而,不同國家可能使用的WCDMA頻段不同,為了全球漫遊而支持多個頻段並不是主要考慮。考慮到中國出國的人數相對較少,不可能為了少數人而增加成本支持多個頻段。
⑶ 5g的頻段是怎樣的
5G的頻段是指5G網路使用的無線頻率范圍,這些頻段被劃分為不同的部分,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以下是關於5G頻段的詳細解釋:
一、5G頻段的劃分
根據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的劃分,5G NR(新無線)的頻譜范圍主要包括兩大頻譜范圍:
FR1(Sub-6GHz):
頻率范圍:450MHz~6000MHz。
特點:這是5G的主用頻段,頻率較低,繞射能力強,覆蓋效果好。
國內使用情況:國內主要使用的Sub-6GHz頻段包括n1、n3、n28、n41、n77、n78、n79等。其中,n41和n79是中國移動的主要頻段,n78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主要頻段。
FR2(毫米波):
頻率范圍:24250MHz~52600MHz。
特點:這是5G的擴展頻段,頻譜資源豐富,但頻率較高,傳輸距離相對較短,需要更多的基站來實現覆蓋。
國內使用情況:目前在國內,毫米波頻段尚未廣泛應用,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需求的增長,未來有望得到更廣泛的使用。
二、國內四大運營商的5G頻段分配
中國移動:
2.6GHz頻段(n41):2515~2675MHz,其中2515~2615MHz用於部署5G,2615~2675MHz將用於部署4G。
4.9GHz頻段(n79):4800~4900MHz,與中國廣電共建共享,可能用於5G補熱、專網等。
700MHz頻段:703~788MHz,與中國廣電共享700MHz頻段5G網路,具有極佳的覆蓋能力,適合用於廣覆蓋的5G網路部署。
中國聯通:
3.5GHz頻段(n78):35003600MHz,34003500MHz是與中國電信共享。
3.3GHz頻段(n257):3300~3400MHz,與中國電信、中國廣電共享。
900MHz頻段:是聯通4G和5G共用頻段,具有傳播損耗低、覆蓋范圍廣、穿透能力強等特點。
中國電信:
3.5GHz頻段(n78):34003500MHz,與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共享35003600MHz。
3.3GHz頻段(n257):3300~3400MHz,與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共享。
800MHz頻段(Band5):是電信4G和5G共用頻段,具有低傳播損耗、廣闊的覆蓋范圍和強大的穿透能力。
中國廣電:
700MHz頻段:703~788MHz,是廣電專享的「黃金頻段」,但與中國移動合作共享信號基站和頻段資源。
3.3GHz頻段(n257):3300~3400MHz,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共享。
4.9GHz頻段(n79):4900~5000MHz,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
三、5G頻段的應用場景
不同的5G頻段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應用場景:
低頻段(如700MHz):主要用於廣覆蓋的場景,如農村和偏遠地區。
中頻段(如3.5GHz):主要用於城市和密集區域的5G網路部署,提供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較大的網路容量。
高頻段(如毫米波):主要用於需要高帶寬和低延遲的場景,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自動駕駛等。
綜上所述,5G的頻段劃分和分配是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來確定的。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需求的增長,未來5G的頻段劃分和分配可能會進一步調整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