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論文參考文獻
計算機在處理速度、存儲容量、網路化,以及軟體的精巧化方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以難以想像的方式滲入科學、商業和文化領域中,而智能工程又將令其從量變轉向質的飛躍。 計算功能日益變成模擬和執行。在科學領域,計算可以模擬氣候變化,破解人類基因;在商業領域,低成本的計算、網際網路和數字通信正在改變全球經濟;在文化領域,計算類產品,如iPod、YouTube和計算機動畫等無所不在。 2006年9月,美國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辦了名為「2016」的研討會,主題是計算機未來如何發展。 會議代表來自學術界和產業界。論題有:社會網路、數字圖像、網路媒體、計算機對工作及就業的影響等。討論主要集中在兩方面:計算的影響在深度上將滲入自然科學中,在廣度上將進入社會科學中;政策問題突出,計算技術的功能將更加強大、無所不及。 計算機對科學研究的深刻影響主要是高速運算的巨型計算機。雖然通過網格的群體式計算,可以將許多計算機的功能通過軟體聯結,實現可與巨型計算機媲美的高速運算,但要解決最復雜的動態問題,尤其是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還必須依靠單個巨型計算機。能廣泛影響社會大眾的計算則從台式機向集計算、娛樂、通信於一體的手持多功能產品轉變。 一、巨型計算機的發展目標 速度對於科學計算中的巨型計算機就像它對於戰場上的戰斗機一樣重要。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制定的高生產力計算系統(HPCS)計劃,要求每秒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巨型計算機在2010年前進入市場,裝備美國的武器實驗室及科學研究中心。 DARPA將此類巨型計算機看作是開發先進的空中飛行器、武器、軍事作戰的謀劃和執行、美國核儲備的維護、安全系統研究,以及圖像處理及密碼破譯等的關鍵技術。DARPA負責該計劃的主管哈羅德說,這是「滿足國家安全和經濟競爭力需要的關鍵技術」。 2006年11月,克雷公司推出了新型XT4巨型計算機,它是由3萬個opteton處理器組成的系統。克雷公司聲稱其新系統在試驗期間穩定的運算速度為每秒10萬億次浮點運算,當前可達54萬億次/秒,預計2005年底達到250萬億次/秒。XT4的新型體系結構很容易升級到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秒的最高速度。 XT4的關鍵技術是克雷公司的SeaStar2連接晶元。系統中每個處理器有一個這樣的連接晶元,而不是像其他巨型計算機那樣所有處理器共用一個通信介面。這一技術使大量並行處理系統在運行中不會因其間的數據傳輸而減慢。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國家能源科學計算中心和芬蘭IT科學中心都訂購了XT4。公司負責政府計劃的副總裁說,這種類型的計算機特別適用於空氣動力學問題,也適用於其他航空航天的設計。例如,美國空軍的研究人員一直用其上一代的XT3來模擬新型天線的設計與評價。 2006年11月,DARPA與克雷公司簽訂了2.5億美元,的合同,用於開發其最新的混合式體系結構的巨型計算機;這是高生產力計算系統計劃第三階段的項目之一,克雷公司稱之為自適應巨型計算機。迄今,巨型計算機只用一種處理器,克雷公司的巨型計算機的混合結構是將標量、矢量不同類型的處理器集成在一起,還要加上另外兩個其他處理器,將處理器和任務編製得最適合緩存,從而達到最高效率和最大利用。 IBM公司也簽訂了2.44億美元的HPCS計劃第三階段的巨型計算機合同。目標是開發實時應用的1000萬億次/秒巨型;計算機心在2006年11月公布的第28次全球最高速的500巨型計算機名單上,IBM的Gene/L系統位居榜首,是該公司為美國能源部勞倫斯·利弗莫亦國家實驗室研製的,運算速度為280.6萬億次/秒,大約是DARPA要求克雷公司和IBM於2010年前交貨的原型計算機速度的1/3。克雷公司在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中運行的紅色風暴巨型計算機為101.4萬億次/秒,僅次於IBM的Gene/L。 二、台式計算機逐漸變成網路多媒體娛樂工具 台式計算機最終走向了移動通信領域,從光纖通信中數據量的激增可看到這一趨勢。計算機用戶通過接到MySpaee和ESPN的網址,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手機處理文件、簡訊。 先進手機操作系統的開發商、Symbian公司的副總裁帕納格羅斯西說:「我們看到了屏幕的逐漸演變,從電影、電視、計算機屏幕發展到今天第四代的智能手機屏幕。」 最新屏幕是將台式計算機的許多功能展示出來,下一代屏幕將包含音像通信、電子郵件、簡訊等功能在內的多種形式的融合。為此,蘋果計算機公司已更名為蘋果公司,即將推出的iPhone代表公司的最新戰略,即進入網際網路數據處理手持裝置的新領域。這種接近台式計算機的手持裝置可以通過光纖及其他無線網路,簡易地處理音樂、圖像、娛樂、生產任務和通信。蘋果公司的舉動好像引發了一場核戰爭,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都將作出反應。不過,在此領域,蘋果公司還只是後來者,其對手有: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埃得克森、微軟等商業巨頭,他們都進入了娛樂電子領域。即將進入這一領域的還有Google等強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都經不起台式計算機用戶興趣轉移的誘惑。 在行動電話與台式計算機之間偽競爭還產生了新型的復合裝置。諾基亞和索尼最近都推出了集創新的物理設計和各種通信功能為一體的新產品,其共同特徵是比掌上機更小巧,其屏幕更便於讀取。無線數據通信的軟體開發也是重要的商業領域。蘋果公司的優勢是在無線數據通信市場中可同時開發硬體和軟體,這就是其新近推出的iPhone,其新穎設計引人注目。 三、計算對科學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計算為何對科學、社會網路及人們的文化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在計算機對科學的影響方面,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卡普經長期探索,提出了科學理論的演算法性質的概念。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核心概念就是演算法。演算法,簡而言之就是對計算的分步求解。它擅長描述動態過程,而科學公式或方程式適於靜態現象。科學研究越來越多地探索動態過程,計算機科學就是演算法的系統研究。 計算機應用在當前發展最快的生物學領域尤其突出。卡普近年的研究已經超出計算機科學領域,進入到微生物領域。他認為,現在生物學已經被當作信息科學看待。科學家設法將生物過程,如蛋白質的生成用演算法來描述,這「自然就是演算法。」 在社會網路方面,社會科學家早在技術網路出現之前就對其分析了數十年。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社會網路和技術網路不可避免地連接起來,社會網路也就可能發展到前所未有的規模。新的社會—技術網路包括電子郵件方式、商業網站(如Amazon)的購物推薦、通信網站(如MySpace和Facebook)的簡訊或小帖子,還有新聞、見解、時尚、都市神話、網路商品和服務等。 當前,人們在探索,能否用演算法分析為何某些網路社區興旺而另一些則萎縮或消失?利用計算技術研究社會網路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而言是豐富的寶藏,對營銷人員和政客也同樣有用。康乃爾大學教授克萊因伯格說:「這是將計算及演算法用於社會科學和實踐中的最主要的方式,當前還只是處於起步階段。」 計算機圖像和存儲的未來趨勢可能用於個人,將微波傳輸的數字裝置和微型電話和攝像機組裝到一起,可將人一生中的主要事件錄入其中。這對於通信、媒體和個人生活意義重大。微軟研究實驗室主任、計算機科學家拉斯希德說,他願意看到他的兒子如何邁出第一步,傾聽幾年前與他去世的父親的對話。「我願看到往事,在未來這是可能的。」 不過,任何技術的廣泛應用都有正反兩面作用。擁有跟蹤群體和個人的網路行為的新工具,也會引起嚴重的隱私問題。2006年夏天,美國在線無意中透露了65萬個用戶的網路搜索日誌,顯然將這一問題暴露出來了。它有可能成為監視社會的工具。拉斯希德說:「我們有這種能力,但要由社會來決定如何使用它,而不是由科學家來決定。」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Ⅲ 畢業論文網路參考文獻怎麼寫
面兩個網址為例
關鍵看你寫哪個題目
Ⅳ 急求計算機本科畢業論文格式,最好有一篇畢業論文範文給我參考。
某大學《計算機網路專業》格式要求
一、畢業論文正本的整理、裝訂要求
1. 畢業論文正本裝訂要求
① 統一採用A4幅面、左面豎裝;
② 材料的裝訂順序:封面、目錄、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二、畢業論文的書寫格式規范
1、畢業論文本身由畢業論文題目、作者、指導教師、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七部分組成。
(1) 論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5個字,要簡練准確,可分兩行書寫;
(2) 作者:處於論文題目正下方,須寫明學校、專業、姓名;正下方註明指導教師及姓名;
(3) 指導教師:居中
(4) 摘要:中文摘要字數應在200字左右;
(5) 關鍵詞:限制在3~5個詞彙內;
(6) 正文:論文正文包括緒論(或前言、概述等)、論文主體、結論。各學科、專業的論文均須符合我校學報要求的學術論文的格式,正文要標明章節,圖表和公式要按章編號,公式應另起一行書寫,並按章編號,正文文字數應在8000字左右;
(7) 參考文獻:必須是學生本人真正閱讀過的,以近期發表的學術期刊文獻為主,圖書類文獻不能過多,且要與論文工作直接相關,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出現的順序列全。
三、畢業論文的排版格式規范
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裝訂位置:左面豎裝,裝訂位置距左邊界8~10毫米。
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下邊界25毫米、左邊界30毫米、右邊界20毫米、裝訂線位置定義為0毫米。
4、頁碼:採用頁腳方式設定,採用小4號宋體、用第×頁和隨後的括弧內註明共×頁的格式,處於頁面下方、居中、距下邊界15毫米的位置。
5、正文文本:宋體小4號、標准字間距、行間距為固定值22磅、所有標點符號採用宋體全形、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採用半形的要求排版。
6、論文標題:3號黑體。
7、作者和指導教師:標題下隔一行,居中,採用小4號仿宋體,作者在上,指導教師在下。
8、摘要和關鍵詞:用小4號仿宋體、兩端對齊方式排列。
9、正文內標題:一級標題採用中文序數(如一、二、三、……)標引、小3號黑體並居中排列;二級標題採用阿拉伯數字(如1、2、3、……)標引、4號黑體距左邊正文邊框兩個字對齊排列;三級標題採用加圓括弧的阿拉伯數字標引、與正文相同字體和對齊方式排列;一級標題與上一段落之間隔一行。
10、正文文字:用小4號宋體。
11、文中圖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圖、表,不論計算機繪制還是手工繪制,都應規范化,符號、代號符合國家標准,字體大小與正文協調,手工繪制的要用繪圖筆,圖表名稱和編號准確無誤。
12、參考文獻:位於正文結尾後下隔2行,「參考文獻」4字居中,採用4號黑體;具體參考文獻目錄按小4號仿宋體、靠左對齊、阿拉伯數字標引序號的方式排列。
以上排版格式參見文後所附「畢業論文排版列印樣式」。本篇文章來源於 論庫論文網(www.luncool.com) 本論文庫免費收錄大量畢業論文,職稱論文,各專業論文 原文鏈接: http://www.luncool.com/lunwenku/xiezuo/biyelunwenxiezuo/2318668005.html
Ⅳ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職業大專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研究與思考
Ⅵ 我寫的是計算機網路優化的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怎麼找就是引用文獻怎麼找
找一個別的復制
Ⅶ 關於計算機網路方面的參考文獻
呵呵,你的要求有點多的,我只知道一點,不夠15本,不好意思
1、計算機網路 清華大學出版社
2、TCP/IP協議族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3、CCNA學院第一學期 郵電出版社
4、區域網組網大全 郵電出版社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沒看過的我就不說了。
如果你是自己看的話,我覺得這些足夠你看一段時間了,只要你不是走馬觀花。如果你是采購教材的話,希望你繼續尋找,我所知道的就幫不了你了。
祝你好運。
Ⅷ 計算機畢業論文文獻--關於網路基礎
1 高職院校《計算機網路基礎》課程教學研究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10/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 智能發育與退化的神經網路基礎 Mind and Computation 2007/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 高職《網路基礎》課程實施過程考核的研究 Vocational Ecation Research 2010/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 淺談網路基礎教學與實踐 Business China 2009/1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 高職高專《計算機網路基礎》課程改革初探 Intelligence 2010/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 《計算機網路基礎》課程教學初探 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2008/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7 《計算機網路基礎》教學實踐與心得 新疆職業技術教育 2006/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8 基於工作過程的《計算機網路基礎》課程改革研究 Journal of Qing Hotel Management College 2009/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9 電子商務中網路基礎設施的安全方案 商場現代化 2009/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0 高職計算機網路基礎課程改革的探索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這是題目 要哪個 pm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