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行搭建相應的網路拓撲,理解不同設備的介面使用哪種連接線纜。
雙絞線。還有以下幾種線纜:
1、光纖,特點,不受外界電磁信號的干擾,信號的衰減速度很慢,傳輸距離比其他各種線纜要遠得多,帶寬大。
2、有屏蔽雙絞線,特點,具有一定的抗電磁干擾能力,便宜,傳輸距離短,組網靈活。
3、同軸電纜,特點,可以在相對長的無中繼器的線路上支持高帶寬通信,一是體積大,二是不能承受纏結、壓力和嚴重的彎曲,組網不靈活,成本較高。
1、將路由器插電,恢復出廠設置(插電後一直按住路由器後面的reset復位鍵幾秒)
光纖
特點:不受外界電磁信號的干擾;信號的衰減速度很慢;傳輸距離比其他各種線纜要遠得多;帶寬大。
應用場景:當前光纖的主要應用是在大型的區域網中用作主幹線路。但隨著成本的降低,在不遠的未來,光纖到樓、到戶,甚至會延伸到桌面,給我們帶來全新的高速體驗。
有屏蔽雙絞線:
特點:具有一定的抗電磁干擾能力;便宜;傳輸距離短;組網靈活。
應用場景:
智能樓宇/智能小區監控;寫字樓/醫院/監獄/學校/倉庫等場地監控;高速公路收費站視頻監控系統;遠程視頻監控分布式前端匯集傳輸系統
同軸電纜:
特點:
可以在相對長的無中繼器的線路上支持高帶寬通信;一是體積大;二是不能承受纏結、壓力和嚴重的彎曲,組網不靈活;成本較高。
應用場景:
有線電視;閉路監控系統;電信企業的傳輸部門
㈣ 台式電腦網線怎麼插
台式電腦網線的插法是比較的簡單,首先需要在網線的兩端接上水晶頭,然後將其中一端帶有水晶頭的網線插在電腦主機背後的網線埠上,卡住不掉就可以了。
網線一般由金屬或玻璃製成,它可以用來在網路內傳遞信息。常用的網路電纜有三種: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電纜(光纖)。雙絞線是由許多對線組成的數據傳輸線。它的特點是價格便宜,所以被廣泛應用。雙絞線是用來和RJ45水晶頭相連的,有STP和UTP兩種,常用的是UTP。
相關信息
使用同軸細纜進行網路連接比較簡單,只要將每台計算機或網路設備串聯起來就可以了,但是維護起來比較麻煩,如果某處出了故障,整個網路就有可能癱瘓。從網路中添加或者去掉一台計算機就必須停止網路的工作,等到添加或去掉計算機後,才能繼續使用。
這種方式必須採用匯流排型拓撲結構,這種結構現在很少使用。雙絞線是由四對外覆絕緣材料的互相絞疊的銅質導線組成,並包裹在一個絕緣外皮內。可以減少雜波造成的干擾,並抑制電纜內信號的衰減。
如果使用雙絞線,我們可以方便地在網路中添加或去掉一台計算機而不必中斷網路的工作,網路的維護也比較簡單,如果某處網線出現故障,只會影響到該條雙絞線連接的計算機或設備,並不會造成網路的癱瘓。但是使用雙絞線就必須在網路中添加集線器或交換機,增加了網路的成本。
㈤ 一個網路中各個設備間的線纜怎麼選擇,比如路由器和交換機,或者交換機交換機之間
下面讓我們看看如何正確選用直連線和雙絞線。當以下設備互聯時,需使用直連線:
1. 將交換機或HUB與路由器連接;
2. 計算機(包括伺服器和工作站)與交換機或HUB連接。
而這些設備互聯時,則需使用交叉線:
1. 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通過UPLINKS口連接;
2. HUB與交換機連接;
3. HUB與HUB之間連接;
4. 兩台PC直接相連;
5. 路由器介面與其它路由器介面的連接;
6. Ethernet介面的ADSL Modem連接到PC機的網卡介面。
同一層設備相連用反接
不同一層設備相連用直接
(7層模型)
㈥ 電腦跟主機需要哪些線
電源線、滑鼠線、鍵盤線、網線、耳塞線、網路攝像頭USB線、接顯示器的線(輸出)。電腦連接線就是把各種外部設備連接到電腦主機的線纜,分為顯示器連接線,電源線和數據線。電源線主要是給設備提供電以及給電池充電。
顯示器連接線用於主機顯卡輸出口或主板顯示輸出口與顯示器輸入口連接。數據線主要通過電腦串口和並口和USB介面與外部輸入、輸出或者存儲設備相連接達到互傳信息的目的,例如列印機與電腦連接需要列印機USB線、手機與電腦連接需要手機USB線等等。
電腦主機介面及連接線類型:
1、 鍵盤滑鼠介面:注意紫色的圓形介面為鍵盤介面,綠色的圓形介面為滑鼠介面。如果鍵盤是紫色的圓形插頭,請一定要插到紫色的介面上,另外還要注意分清方向,插錯會導致鍵盤損壞。
2、 VGA顯示器介面:為藍色15孔D形介面,接顯示器信號連接線。有兩點一定注意:一是此介面為字母D形,一邊大一邊小,對應顯示器信號線的15針D形插頭。
插入時注意分清方向;二是若電腦帶有獨立顯卡,顯示器一定要接到獨立顯卡上,否則顯示器無顯示。獨立顯卡在主機靠下方,一般有一個藍色15孔VGA介面和一個白色24孔DVI介面,根據顯示器信號線類型插入對應插孔。
3、 USB介面:該介面為通用,只要是USB設備可插入任意一個USB介面。現在最新的電腦上都帶有USB 3.0介面,其顏色為藍色,傳輸速度更快,使用時既可插入傳統的USB2.0設備也可插入USB3.0設備,但只有在插入USB3.0設備時才會發揮速度優勢。
4、 音頻介面:一般主機上有3個或6個音頻輸入輸出介面。不管有多少個,記住綠色的接音箱或耳機(音箱和耳機使用同一介面),紅色的接麥克風,其它介面基本不用。
5、 串口與並口:9針的D形介面為串口,接老式設備,25孔紅色D形介面為並口,接老式列印機及其它設備用,平時基本用不上,很多電腦上已沒有此介面。
㈦ 網線的接線方法有幾種
兩種方式
一、平行線製作
二、穿叉網線製作
1,平行線製作
A端: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B 端: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2,穿叉網線製作
在線序上,採用了1-3,2-6交換的方式,一頭使用568B製作,另外一頭使用568A製作
A 端: 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B 端: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雙絞線一般有三種線序:
直通(Straight-through),
交叉(Cross-over)
全反(Rolled)
1,直通(Straight-through)線一般用來連接兩個不同性質的介面。
一般用於:PC to Switch/Hub,Router to Switch/Hub。
直通線的做法就是使兩端的線序相同,要麼兩頭都是568A 標准,要麼兩頭都是568B 標准。 Hub/Switch Host 1 <-------。
2,交叉(Cross-over)
線一般用來連接兩個性質相同的埠。比如:Switch to Switch,Switch to Hub, Hub to Hub, Host to Host,Host to Router。做法就是兩端不同,一頭做成568A,一頭做成568B 就行了。
3.,全反(Rolled)線
不用於乙太網的連接,主要用於主機的串口和路由器(或交換機)的console 口連接的console 線。做法就是一端的順序是1-8,另一端則是8-1 的順序。
(7)網路主機設備需使用的線纜連接擴展閱讀
三類線的標識是「CAT3」,帶寬10M,適用於十兆網基本已淘汰;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帶寬100M ,適用於百兆以下的網;超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E」,帶寬155M,是主流產品;六類線的標識是「CAT6」,帶寬250M,用於架設千兆網。
㈧ 路由器連接主機用什麼線
是用網線,從路由器的LAN口中連接到電腦主板上的網卡介面上的。
連接用的網線,一般路由器有配,沒的話,可以到當地電腦店購買。當然,如果懂的也可以自己製作一條。
路由器連接電腦用的網線,是直通線纜,兩端是用RJ45水晶頭,但接法都遵循568A或568B的國際標准。兩邊的接法如下圖:
㈨ 路由器和主機用什麼線連接為什麼
網線,因為網線由金屬或玻璃製成,可以在網路內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常用的網線是雙絞線和同軸細纜。
使用同軸細纜進行路由器和主機的網路連接比較簡單,只要將每台計算機或網路設備串聯起來就行,但是維護起來比較麻煩,如果某處出了故障,整個網路就有可能癱瘓。
雙絞線由四對外覆絕緣材料的互相絞疊的銅質導線組成,並包裹在一個絕緣外皮內。它可以減少雜波造成的干擾,並抑制電纜內信號的衰減。使用雙絞線可以方便地在網路中添加或去掉一台計算機而不必中斷網路的工作。
網線的鑒別方法
1、三類線里的線是二對四根,五類線里的線是四對八根。
2、真線的外膠皮不易燃燒,而假線的外膠皮大部分是易燃的。
3、假線在較高溫下(40℃以上)外膠皮會變軟,真的不會變軟。
4、真線內部的銅芯用料較純,比較軟,有韌性而且不易被拉斷。
5、網線的扭繞方向是逆時針扭繞而不是順時針繞的。順時針繞會對速度和傳輸距離有影響。
6、網線里的線在對繞時圈數是不一樣的,因為圈數一樣的話兩對線之間的傳輸信號會互相干擾,使傳輸距離變短。
7、屏蔽雙絞線的導線上有一層金屬網和絕緣材料,水晶頭外面也被金屬所包裹。
8、有條件的話可以找100米的雙絞線利用Windows中的「網路監視器」實地測試一下,5類線能達到100Mbps,3類線只有10Mbps。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網線
㈩ 組建一個60台計算機的機房,並連接到互聯網,需要哪些設備和線纜
大家好,我是大明,60台計算機的機房所需要的設備也就是網線,交換機,路由器,這個規模也就算是一個小型的區域網,接下來我就詳細講解一下具體怎樣組網、
最後將所有的設備都設置並串聯好後,就可以將60台電腦用網線直接連接至”交換機“的介面上就可以了,具體怎樣布線這里就不重點講點,本期問答只重點講一下設置及連接方法、
總結
本期問答講解了怎樣做一個60台電腦的小規模區域網,重點是怎樣串聯,具體連接在哪個介面大家一定要記住,還有路由器的設置方法也要記住、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話別忘記 點贊 關注呦!大明會持續創作關於”電腦維護與應用“的作品,如果大家對此類問題有不同觀點,可以在評論區共同討論,好了就講到這里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