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犯罪年輕化考試

計算機網路犯罪年輕化考試

發布時間:2022-07-28 08:01:44

1. 信息網路犯罪的主要特點有什麼

【法律分析】:同傳統的犯罪相比,網路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獨特的特點:
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的普及,各種職業、年齡、身份的人都可能實施網路犯罪。在網路犯罪中,特別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當大。網路犯罪主體的年輕化與使用電子計算機者特別是上網者年輕人占較大的比例及年輕人對網路的情有獨鍾和特有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
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網路犯罪是一種高技術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專業研究人員或對計算機有特殊興趣並掌握網路技術的人員,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計算機及網路的功能與特性,又洞悉計算機及網路的缺陷與漏洞。只有他們能夠藉助本身技術優勢對系統網路發動攻擊,對網路信息進行侵犯,並達到預期的目的。
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隨著社會的網路化,網路犯罪的對象從個人隱私到國家安全,從信用卡密碼到軍事機密,無所不包。
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信息網路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推廣,為各種網路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異的多樣化,高技術的作案手段,諸如竊取秘密、調撥資金、金融投機、剽竊軟體、偷漏稅款、發布虛假信息、入侵網路等網路犯罪活動層出不窮,花樣繁多。
5.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網路發展形成了一個虛擬的電腦空間,既消除了國境線,也打破了社會和空間界限,使得雙向性、多向性交流傳播成為可能。由於網路具有開放性、不確定性、超越時空性等特點,使得網路犯罪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增加了網路犯罪案件的偵破難度。
【法律依據】:《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路、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是指網信、電信、公安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信息網路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以責令整改通知書或者其他文書形式,責令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改正措施。
認定「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應當綜合考慮監管部門責令改正是否具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改正措施及期限要求是否明確、合理,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具有按照要求採取改正措施的能力等因素進行判斷。

2. 盜號算犯法嗎

盜號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根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00年12月28日通過的《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第(二)項規定:

「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2)計算機網路犯罪年輕化考試擴展閱讀:

案例:計算機網路犯罪年輕化 游戲盜號也是犯罪

利用自己大運營商渠道商的身份,通過QQ聯系一名外號JIM的男子,以700元的價格買入「信息寫入」非法軟體,模擬身份證讀卡器數據向中國移動公司官網實名登記系統輸送虛假身份信息,開卡1萬余張,使用這批「電話黑卡」申請注冊QQ賬號或微信號出售牟利。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近日通報,2017年以來,廣東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計算機網路犯罪案件218件463人。計算機網路犯罪呈現手段智能化、犯罪主體年輕化等特點,內外部人員互相勾結、多種犯罪交織,隱蔽性和破壞性日趨增強。

「犯罪分子多熟練掌握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洞悉網路缺陷與漏洞,能夠藉助專業知識和工具,對網路系統及數據信息發動攻擊,作案時間短,不留痕跡。」廣東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

佛山市禪城區的羅某攻破稅務系統網站篡改企業報稅信息後,通知「客戶」到稅務局或自助終端機列印虛假繳稅清單,一個月內多次作案均未被察覺。廣州市番禺區的陳某,把含有保健品廣告鏈接的腳本程序添加到木馬病毒軟體中,侵入番禺區人社局等28個政府門戶網站伺服器,將保健品廣告以超鏈接形式掛靠在網站,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檢察機關辦案發現,犯罪分子受高額報酬誘惑,採取內外勾結方式,以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或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等手段為「客戶」提供特殊服務,有的甚至形成犯罪利益鏈條。

馮某等3人利用遠程技術和系統漏洞,非法控制交通違法處理系統,通過中介、二手車行、微信群等平台,大量非法招攬車輛交通違法業務,按照不同車型、不同扣分層級,對應收取每筆50元至600元不等的費用,幫助車主抵扣或消除扣分記錄。

在揭陽市榕城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宗計算機網路犯罪案中,林某利用自己在車管所輔助受理、錄入車管業務的工作之便,進入車管所公安網交管系統「六合一」終端平台,篡改電腦系統中存儲的駕駛員電話號碼,使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被大批量修改,造成大量駕駛員的駕駛證無故被盜分,甚至個別駕駛員被吊銷駕駛證。

計算機網路具有開放性、不確定性、虛擬性等特點,加上犯罪成本較低、手段隱蔽,客觀上為其他類型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部分不法分子掌握網路技術後,明知他人將利用技術成果實施犯罪,仍為犯罪分子製作犯罪工具。

3. 目前網路犯罪的特徵是什麼

法律分析:多元化,年輕化。(一)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的犯罪種類: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襲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毒。(二)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種類: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4. 計算機網路犯罪的構成特徵

1.犯罪客體。現實社會的種種復雜關系都能在網路中得到體現,就網路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體而言,自然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路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會主義關系。但是應當看到賽博空間是考電腦間的聯接關系形成的一個虛擬空間,它實際並不存在。就拿Internet網來說,這種聯接關系是靠兩個支柱來維系的,一個是技術上的TCP/IP(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另一個是用戶方面的資源共享原則。正是這兩個支柱,才使得國界、洲界全都煙消雲散,才使得虛擬空間得以形成。電腦網路的實體形態有點類似於公路網,所以有稱之為信息高速公路的。網路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正是信息交流於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網路犯罪的直接客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行為侵害計算機系統的管理秩序,有的危害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制度,有的則危害國家和公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人身安全。應當注意到網路犯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
2.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有關計算機網路管理法律、法規,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系統,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破壞計算機系統軟體、硬體設備等侵害計算機系統安全的行為,以及利用計算機實施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詐騙、教唆犯罪,網路色情傳播,以及犯罪網路侮辱、誹謗與恐嚇等犯罪。網路犯罪的行為只能是作為。這是由於網路犯罪的物質基礎在於由硬體和相應軟體構成的計算機系統,而計算機系統的各種程序功能,需要通過人直接或者間接操作輸入設備輸入指令才能執行。這種網路犯罪背後的人的行為只能是積極的作為,表現在各國的立法中的用語可以是侵入、刪除、增加或者干擾、製作等等。網路犯罪具有跨國性的特點,犯罪人利用網路,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從網路上的任何一個節點進入網路,都可以對網路上其他任意一個節點上的計算機系統進行侵入和犯罪。本國人也可以在國外兜一大圈後再從國外以其他身份進入本國。
3.犯罪主體。網路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從網路犯罪的具體表現來看,犯罪主體具有多樣性,各種年齡、各種職業的人都可以進行網路犯罪,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都相差不大。一般來講,進行網路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具有一定計算機專業知識水平的行為人,但是不能認為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就是特殊的主體。按照中國刑法學界通行的主張,所謂主體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規定的影響行為人刑事責任的行為人人身方面的資格、地位或者狀態。通常將具有特定職務、從事特定業務、具有特定法律地位以及具有特定人身關系的人視為特殊主體。中國雖然將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授予工程師的職稱,發放各種計算機等級考試合格證書等,但是從網路犯罪的案例來看,有相當一部分人水平高超卻沒有證書或者職稱。同時,應當看到在計算機即網路的今天,對所謂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網路犯罪卻將越來越普遍,用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這樣的標準是不確切的。另外,網路的發展給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生機,企業法人為了爭奪新的市場空間,法人作為主體的網路犯罪也應當不足為奇。
4.犯罪主觀方面。網路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因為在這類犯罪中,犯罪行為人進入系統以前,需要通過輸入輸出設備打入指令或者利用技術手段突破系統的安全保護屏障,利用計算機信息網路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破壞網路管理秩序。這表明犯罪主體具有明顯的犯罪故意,而且這種故意常常是直接的。即使是為了顯示自己能力的侵入系統的犯罪,行為人也具備明顯的「非要侵入不可」等等的念頭,顯示了極強的主觀故意

5. 我這次的論文題目是對網路犯罪基本問題的認識。。選題理由該怎麼寫呢~!!

選題理由,你就說你選課題的發展歷史,對社會的貢獻,需要掌握的知識。

6. 計算機犯罪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犯罪的主要特點有:

(1)作案手段智能化、隱蔽性強。大多數的計算機犯罪都是行為人經過狡詐而周密的安排,運用計算機專業知識所進行的智力犯罪行為。進行這種犯罪行為時,犯罪分子只需要向計算機輸入錯誤指令,篡改軟體程序,作案時間短且對計算機硬體和信息載體不會造成任何損害,作案不留痕跡,使一般人很難覺察到計算機內部發生的變化。

另外,計算機犯罪所採用的犯罪手段較為隱蔽,所以很難被覺察。

(2)犯罪侵害的目標較集中。就國內已經破獲的計算機犯罪案件來看,作案人主要是為了非法佔有財富和蓄意報復,因而目標主要集中在金融、證券、電信、大型公司等重要經濟部門和單位,其中以金融、證券等部門尤為突出。

(3)偵查取證困難,破案難度大,存在較高的犯罪黑數。犯罪黑數,其基本含義是指實際發生,但在正式的犯罪統計中卻沒有反映出來的數字。計算機犯罪黑數相當高,據統計,99%的計算機犯罪不能被人們發現。另外,在受理的這類案件中,偵查工作和犯罪證據的採集相當困難。

(4)犯罪後果嚴重,社會危害性大。國際計算機安全專家認為,計算機犯罪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取決於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社會作用,取決於社會資產計算機化的程度和計算機普及應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計算機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也越大。

(6)計算機網路犯罪年輕化考試擴展閱讀:

1、計算機犯 罪是很謹慎而周到的,進入一個系統的方法是不易被偵查的例如,犯罪分子在執行守"犯罪程序"後再加上一條指令,可以讓計算機抹掉前面的程序記錄,即使是留下犯罪證據,也因為些"犯罪指令"都 是些不可直接閱讀的電腦記錄,很難查清和確認計算機具體在哪些都使和工作環節上被做了手腳,偵查人員也多因不懂計算機專業知識、而對這些無可奈何。

2、許多大金融公司在發現計算機罪犯在網上入侵後,因害怕損害它們的聲譽,寧可自己受損也不舉報,不聲張,因為他們認為那樣做的後果是客戶會感到該公司的計算機網路不可靠,從而喪失了消費者信賴。

3、司法機關對計算機犯罪懲治的不利性主要體現在司法人員缺乏計算機專業知識,不能適應現代算機犯罪的偵查、起訴、審判等司法活動的需要。司法人員多不懂計算機技術而難以現清案情的脈絡,無法定罪,即使定了罪,往往用於"讓而從輕處罰。導致更加隱蔽,尚未發現的計算機犯罪案件猛增。

7. 簡述計算機犯罪實質特徵

(一)犯罪主體的智能化

計算機犯罪更需要的是知識和技術或者說是腦力,而不僅僅是需要暴力和兇殘。犯罪分子往往不僅懂得如何操作計算機的指令和數據,而且還會編制一定的程 序,解讀或騙取他人計算機的口令密碼,他們年齡明顯年輕化,接受新知識快,但政治覺悟較低、易於見利忘義,置道德和法律於不顧而作用自身便利條件挺而走險。

(二)犯罪手段的特殊化

犯罪分子只有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知識才能通過操縱計算機達到犯罪目的。而且犯罪手段特殊,方式新穎,網路化時代電子郵件信箱被廣泛採用,犯罪分子敲幾個鍵紐"快件"瞬間就可以傳通世界各地。在銀行金融單位,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計算機偽造存摺、信用卡,或者通過編制一個程序操縱計算機偽造、篡改、刪除內存中的信息數據,或者在計算機內埋伏下幾匹"特洛伊木馬"達到犯罪的目的。

(三)犯罪方式的抽象化

計算機犯罪是一種智力犯罪,因此方式隱蔽、抽象、較傳統犯罪尤為突出、犯罪可以在瞬間完成,具有作案時間短,一般是通過計算機非法輸入、篡改計算機原有程序或數據,在不聲不響中完成犯罪行為。其次,計算機犯罪可以大幅度跨地域過程。

8. 針對現在網路犯罪年輕化的現象,有專家指出,要禁止青少年上網。對此,你是贊同還是反對,闡述你的理由

1、網路犯罪,是指行為人運用計算機技術,藉助於網路對其系統或信息進行攻擊,破壞或利用網路進行其他犯罪的總稱。既包括行為人運用其編程,加密,解碼技術或工具在網路上實施的犯罪,也包括行為人利用軟體指令,網路系統或產品加密等技術及法律規定上的漏洞在網路內外交互實施的犯罪,還包括行為人藉助於其居於網路服務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網路系統實施的犯罪。簡言之,網路犯罪是針對和利用網路進行的犯罪,網路犯罪的本質特徵是危害網路及其信息的安全與秩序。
2、現在網路犯罪年輕化的現象
這個是個非常荒謬的邏輯
不是現在而是從來
或者說當這個世界出現單機可以互連接以及成為區域網以至後來大家達成協議後出現的所謂的現在的網路
在為熟悉這個東東的過程中
在為完善這個東動的過程中
包括它的創造者們
一直在尋找著它的漏洞
但是由於它的創造者以及後來的最先接受者都是年輕人
所以從來這方面都是主打的
當然了不是年長者智力不夠還是什麼而是他們因為需要在已經成熟的圈子了熟悉新的事務所以相對慢些
3、有專家指出,要禁止青少年上網
這個就沒有必要重視了
天知道這個所謂的專家了解什麼叫網路犯罪嗎?

9. 網路犯罪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同傳統的犯罪相比,網路犯罪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即成本低、傳播迅速,傳播范圍廣;互動性、隱蔽性高,取證困難;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網路犯罪是典型的計算機犯罪。
第一,成本低、傳播迅速,傳播范圍廣。就電子郵件而言,比起傳統寄信所花的成本少得多,尤其是寄到國外的郵件。網路的發展,只要敲一下鍵盤,幾秒種就可以把電子郵件發給眾多的人。理論上而言,接受者是全世界的人。
第二,互動性、隱蔽性高,取證困難。網路發展形成了一個虛擬的電腦空間,既消除了國境線,也打破了社會和空間界限,使得雙向性、多向性交流傳播成為可能。在這個虛擬空間里對所有事物的描述都僅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碼數據,因此誰掌握了密碼就等於獲得了對財產等權利的控制權,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陸網站。
第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從國防、電力到銀行和電話系統此刻都是數字化、網路化,一旦這些部門遭到侵入和破壞,後果將不可設想。
第四,網路犯罪是典型的計算機犯罪。時下對什麼是計算機犯罪理論界有多種觀點,其中雙重說(即行為人以計算機為工具或以其為攻擊對象而實施的犯罪行為)的定義比較科學。網路犯罪比較常見的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數據、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或者放置後門程序的犯罪,就是典型的以計算機為對象的犯罪,而網路色情傳播犯罪、網路侮辱、誹謗與恐嚇犯罪以及網路 詐騙、教唆等犯罪,則是以計算機網路形成的虛擬空間作為犯罪工具、犯罪場所進行的犯罪。

10. 治理網路犯罪需要怎麼做

10月16日,最高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懲治計算機網路犯罪的情況並發布第九批指導性案例。,去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適用涉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等7個罪名向法院提起公訴727件1568人,其中僅今年1月到9月,就有334件710人被提起公訴,同比分別上升82.5%和80.7%。值得警惕的是,當前計算機網路犯罪主體日趨年輕化、專業化,犯罪形式日趨隱蔽。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員提出了一些防範措施,比如,為防範網路詐騙,不可輕信「中大獎」、「低價購物」等誘惑性信息;為防範虛擬財產被盜,不打開可疑郵件和可疑網站;在辦理各類卡片、掃描二維碼、加入陌生WiFi網路、處理快遞信息、紙質機票車票以及其他含有個人信息的資料時,也要多留心,盡量通過加密、塗抹等方式對信息進行「變裝」來保護個人信息……然而,這些有效的防範指南還沒有成為每一個人的行為遵循。

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計算機網路犯罪總量將會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有鑒於此,我們每個人也需要認真提升防範意識,不要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從一個計算機網路犯罪的潛在受害者變成了現實受害者。

希望大家都提高防範意識吧。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犯罪年輕化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信號顯示網路中斷 瀏覽:82
網路滿格狀態欄設置 瀏覽:59
移動的3g網路怎麼用 瀏覽:29
dns電視機怎麼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398
一鍵穿透無線網路 瀏覽:308
怎麼清理手機數據網路信號 瀏覽:584
網路侵權如何辦 瀏覽:851
塔城網路運營多少錢 瀏覽:228
usp網路共享台式 瀏覽:23
計算機網路前端執行器 瀏覽:200
逍遙模擬顯示網路連接不成功 瀏覽:229
創維網路智能機頂盒與網路如何連接設置 瀏覽:90
internet屬於計算機網路中的 瀏覽:503
南昌網路工程師有多少家培訓機構 瀏覽:439
蘋果5s破解4g網路 瀏覽:342
怎麼查看網路寬頻連接 瀏覽:728
牧區建設網路塔找哪個單位 瀏覽:517
蘋果網路制式哪個好 瀏覽:611
手機網路密匙和家裡是一樣的嗎 瀏覽:218
如何打開蘋果電腦上的網路密碼 瀏覽:90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