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nat圖

計算機網路nat圖

發布時間:2022-07-30 05:33:02

計算機網路:IP報中從哪裡可以看出有沒有進行地址翻譯NAT 看下圖

ip進行過nat過與否是看不出來的,在私有ip出來時候改變的是源ip,這樣回來的ip包回到nat設備時候更改的是目標ip

㈡ 計算機網路中什麼是NAT,其特點和優缺點是什麼

特點:多台計算機共用一個或較少數IP地址訪問互聯網。
優點,安全,節約資源,減少用戶投入。
缺點:違背了互聯網對等,互聯的原則,某些特殊運用無法實現。

㈢ 什麼是NATNAT有哪些類型

網路地址轉換(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屬接入廣域網(WAN)技術,是一種將私有(保留)地址轉化為合法IP地址的轉換技術,它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種類型的網路中。原因很簡單,NAT不僅完美地解決了lP地址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避免來自網路外部的攻擊,隱藏並保護網路內部的計算機雖然NAT可以藉助於某些代理伺服器來實現,但考慮到運算成本和網路性能,很多時候都是在路由器上來實現的。
隨著接入Internet的計算機數量的不斷猛增,IP地址資源也就愈加顯得捉襟見肘。事實上,除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外,一般用戶幾乎申請不到整段的C類IP地址。在其他ISP那裡,即使是擁有幾百台計算機的大型區域網用戶,當他們申請IP地址時,所分配的地址也不過只有幾個或十幾個IP地址。顯然,這樣少的IP地址根本無法滿足網路用戶的需求,於是也就產生了NAT技術。

以前上網主要分為代理和NAT(網路地址轉化)兩種模式,目前則主要採用NAT上網。NAT有三種類型:靜態NAT(staticNAT)、NAT池(pooledNAT)和埠NAT(PAT)。
1、靜態NAT:設置起來最為簡單,內部網路中的每個主機都被永久映射成 外部網路中的某個合法的地址。多用於伺服器。
2、NAT池:在外部網路中定義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採用動態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內部網路。多用於網路中的工作站。
3、PAT則是把內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網路的一個IP地址的不同埠上。

㈣ 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NAT概述:網路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通過將內部網路的的私有IP 地址翻譯成唯一的公網IP地址,使內部的網路可以連接到互聯網等外部網路上NAT的優點§ 節省公有合法IP地址§ 處理地址交叉§ 增強靈活性§ 安全性(隱藏內部網路的細節,避免來自外部網路的攻擊)NAT的缺點§ 延遲增大§ 配置和維護的復雜性§ 不支持某些應用NAT的類型:靜態轉換(Static Translation)動態裝換(Dynamic Translation)埠多路復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NAT的基本原理:改變IP包頭,使目的地址、源地址或兩個地址在包頭中被不同地址替換NAT的術語:內部局部IP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在內部網路中分配給主機的私有ip地址,也就是說,在內部的所有私有地址內部全局IP地址(inside global IP address ):一個合法的IP地址,它對外代表一個或者多個內部局部IP地址,也就是說,在內部的私有地址通向外部的一個網關,即分配給內部私有地址的公有地址,能代替內部的私有地址外部全局IP地址(outside global IP address):由其所有者給外部網路上的主機分配的IP地址,也就是說,在外部的所有私有地址外部局部IP地址(outside local IP address):外部主機表現在內部網路的IP地址,也就是說,在外部的主機分配的一個能代替所有私有的地址NAT的個作原理:以下圖來講原理:NAT工作原理拓撲圖首先,我們要清楚,在區域網內部的私有地址是不能訪問外網的,必須通過轉換成公有地址才可以訪問Internet,以上所圖,是兩個公司之間的Inter網路互相交流,下面來談談它的工作原理192.168.1.0網路的PC1想要訪問192.168.10.0網路的User11.PC1向RA(網關)發送請求,告訴自己的私有IP地址和MAC地址,並且要求自己要到達192.168.10.0網路的User1主機2.RA收到請求後,把PC1的源IP地址進行轉換,變成內部全局地址,即公有地址202.16.58.1,並且為PC1制定一個隨機產生的埠號(來識別某台主機),發送到Inter網3.Inter網路收到了內部全局IP地址的請求,之間進行路由選擇,被RB接收,RB通過查看RA發送過來的內部全局IP地址和埠號等信息,直接發送給192.168.10.0網路的網關4.網關路由器RB收到了信息,根據對方發過來的目標主機信息,把數據傳輸給192.168.10.0網路的User1主機5.根據ICMP協議,user1主機需要回應,對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把數據封裝後發送給網關6.網關把user1的私有IP地址轉換成外部局部IP地址,即公有地址202.16.58.2,通過這個公有地址,轉發到路由器RA7.RA收到數據包,查看自己緩存里的對應的主機和埠,並對192.168.1.0網路的PC1進行轉發思考:如果兩個區域網的主機網路是一樣的怎麼辦呢?這樣就構成了地址交叉,我們知道,在一個網路或者子網中,IP地址一樣會產生沖突,就那上圖來說把,假如192.168.10.0網路也是192.168.1.0網路,兩個公司合並了,那該怎麼去解決這個IP沖突呢?其原理和上述原理一樣,只不過多了個地址交叉的過程,在這里兩個網關,其中的一個充當一個善意的欺騙者,告訴網路中一個假的消息,其實自己是很清楚的,只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個代理作用,幫別人轉發信息NAT的幾個用法:復用內部LAN地址(PAT):通過允許對TCP連接或者UDP會話進行轉換,從而達到節省內部全局地址集中的合法地址TCP負載均衡:利用NAT技術,用對外的IP地址來代表多個同樣的伺服器

㈤ 簡述nat(網路地址轉換)工作原理

網路地址轉換有多種形式和若干種工作方式:nbsp;nbsp;nbsp;nbsp;*nbsp;靜態網路地址轉換——以一對一的方式將一個未注冊的nbsp;IPnbsp;地址映射到一個已注冊的nbsp;IPnbsp;地址。在需要能夠從網路外部訪問某個設備時尤其有用。在靜態網路地址轉換中,IP地址為192.168.32.10的計算機將始終轉換為213.18.123.110。nbsp;nbsp;nbsp;nbsp;*nbsp;動態網路地址轉換——將一個未注冊的IP地址映射到一組已注冊的IP地址中的某個已注冊的IP地址。動態網路地址轉換中,IP地址為192.168.32.10的計算機將轉換為213.18.123.100到213.18.123.150范圍內的第一個可用的地址。nbsp;nbsp;nbsp;nbsp;*nbsp;重載——動態網路地址轉換的一種形式,通過使用不同的埠,將多個未注冊的IP地址映射到一個已注冊的IP地址。這也稱為埠地址轉換nbsp;(PAT)、單地址網路地址轉換或埠級復用網路地址轉換。在重載中,專用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被轉換為同一個IP地址nbsp;(213.18.123.100),但分配的埠號不同。nbsp;nbsp;nbsp;nbsp;*nbsp;重疊——如果您在內部網路上使用的IP地址同時也是在其他網路上正在使用的已注冊的IP地址,那麼路由器必須維護這些地址的查找表,以便能夠攔截它們,並將其替換成唯一的已注冊IP地址。值得注意的是,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必須將「內部」地址轉換為唯一的已注冊地址,同時還必須將「外部」已注冊的地址轉換為對於專用網路而言獨一無二的地址。要實現這一點可以通過靜態網路地址轉換,或者通過使用域名解析服務然後實施動態網路地址轉換。內部IP范圍(237.16.32.xx)同時也是其他網路使用的注冊范圍。因此,路由器要轉換這些地址,以避免與其他網路產生沖突。當信息發送到內部網路時,路由器還會將已注冊的全局IP地址重新轉換為未注冊的本地IP地址。內部網路通常是區域網(LAN),常被稱作端域。端域是在其內部使用IP地址的區域網。端域中的大部分網路通信都是本地通信,因此它不會傳播到內部網路之外。端域中可包括已注冊的IP地址和未注冊的IP地址。當然,所有使用未注冊的IP地址的計算機必須使用網路地址轉換才能與其他網路進行通信。網路地址轉換可以用不同方法來配置。在下面的示例中,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被配置為將位於專用網路(內部網路)上的未注冊的(本地內部)IP地址轉換為已注冊的IP地址。只要內部的某個設備(其地址是未注冊的IP地址)需要與公用網路(外部網路)進行通信,就會發生上面的轉換。nbsp;nbsp;nbsp;nbsp;*nb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為您的公司分配一個IP地址范圍。范圍內的地址是唯一的已注冊的IP地址,被稱為內部全局地址。未注冊的專用IP地址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外部本地地址)比較小,由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來使用,另外一組(內部本地地址)就大得多了,在端域上使用。外部本地地址用於轉換公用網路上的設備的唯一的IP地址(稱為外部全局地址)。根據IP地址是位於專用網路上還是位於公用網路上,以及通信是傳入還是傳出,IP地址的名稱會不一樣。根據IP地址是位於專用網路(端域)上還是位於公用網路(互聯網)上,以及通信是傳入還是傳出,IP地址的名稱會不一樣。nbsp;nbsp;nbsp;nbsp;*nbsp;端域上的大多數計算機使用內部本地地址來互相通信。nbsp;nbsp;nbsp;nbsp;*nbsp;端域上有些計算機要與外部網路進行大量的通信。這些計算機有內部全局地址,意味著它們不需要進行轉換。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端域上擁有內部本地地址的計算機要與外部網路進行通信,那麼數據包將轉到其中一個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nbsp;nbsp;nbsp;nbsp;*nbsp;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會檢查路由表,查看是否有目標地址的對應項。如果有,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將轉換該數據包,並在地址轉換表中為它創建對應項。如果路由表中沒有目標地址,那麼將丟棄該數據包。nbsp;nbsp;nbsp;nbsp;*nbsp;路由器使用內部全局地址將數據包繼續發送到它的目標地址。nbsp;nbsp;nbsp;nbsp;*nbsp;公用網路上的計算機向專用網路發送數據包。數據包上的源地址是一個外部全局地址。目標地址是一個內部全局地址。nbsp;nbsp;nbsp;nbsp;*nbsp;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查看地址轉換表,發現表中有目標地址,該地址被映射到端域上的一台計算機。nbsp;nbsp;nbsp;nbsp;*nbsp;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將數據包的內部全局地址轉換成內部本地地址,然後將其發送到目標計算機。網路地址轉換重載利用了TCP/IP協議棧的復用功能,該功能允許計算機使用不同的TCP或UDP 查看更多答案>>

㈥ 網路中NAT是什麼意思


NAT英文全稱是「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網路地址轉換」,是一種把內部私有網路地址翻譯成合法網路IP地址的技術。
NAT是在區域網內部網路中使用內部地址,當內部節點要與外部網路進行通訊時,就在網關處,將內部地址替換成公用地址,從而在外部公網上正常使用,NAT可以使多台計算機共享Internet連接,這一功能很好地解決了公共IP地址緊缺的問題。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只申請一個合法IP地址,將整個區域網中的計算機接入到Internet中。

㈦ 網路類型NAT1、2、3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能不能通俗解釋一下

NAT1是代表網線直連,NAT2是代表使用路由器,NAT3是代表網線直連或使用路由器,但是是有限制。NAT的作用就是把內網的私有地址,轉化成外網的公有地址。使得內部網路上的(被設置為私有IP地址的)主機可以訪問Internet。

(7)計算機網路nat圖擴展閱讀:

網路NAT的類型特點:

NAT有三種類型:靜態NAT(Static NAT)、動態地址NAT(Pooled NAT)、網路地址埠轉換NAPT(Port-Level NAT)。

其中靜態NAT設置起來最為簡單和最容易實現的一種,內部網路中的每個主機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網路中的某個合法的地址。而動態地址NAT則是在外部網路中定義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採用動態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內部網路。

NAPT則是把內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網路的一個IP地址的不同埠上。根據不同的需要,三種NAT方案各有利弊。

動態地址NAT只是轉換IP地址,它為每一個內部的IP地址分配一個臨時的外部IP地址,主要應用於撥號,對於頻繁的遠程聯接也可以採用動態NAT。當遠程用戶聯接上之後,動態地址NAT就會分配給他一個IP地址,用戶斷開時,這個IP地址就會被釋放而留待以後使用。

網路地址埠轉換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轉換方式。NAPT普遍應用於接入設備中,它可以將中小型的網路隱藏在一個合法的IP地址後面。

NAPT與動態地址NAT不同,它將內部連接映射到外部網路中的一個單獨的IP地址上,同時在該地址上加上一個由NAT設備選定的TCP埠號。

在Internet中使用NAPT時,所有不同的信息流看起來好像來源於同一個IP地址。這個優點在小型辦公室內非常實用,通過從ISP處申請的一個IP地址,將多個連接通過NAPT接入Internet。實際上,許多SOHO遠程訪問設備支持基於PPP的動態IP地址。

這樣,ISP甚至不需要支持NAPT,就可以做到多個內部IP地址共用一個外部IP地址上Internet,雖然這樣會導致信道的一定擁塞,但考慮到節省的ISP上網費用和易管理的特點,用NAPT還是很值得的。

㈧ NAT的作用是什麼它用在什麼場合簡述它的工作原理。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路地址轉換)是1994年提出的。當在專用網內部的一些主機本來已經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僅在本專用網內使用的專用地址),但現在又想和網際網路上的主機通信(並不需要加密)時,可使用NAT方法。
這種方法需要在專用網連接到網際網路的路由器上安裝NAT軟體。裝有NAT軟體的路由器叫做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個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這樣,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機在和外界通信時,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將其本地地址轉換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網際網路連接。
NAT的實現方式有三種,即靜態轉換Static Nat、動態轉換Dynamic Nat和埠多路復用OverLoad。

㈨ nat什麼意思

NAT英文全稱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網路地址轉換」,它是一個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nternet工程任務組)標准,允許一個整體機構以一個公用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出現在Internet上。顧名思義,它是一種把內部私有網路地址(IP地址)翻譯成合法網路IP地址的技術。
簡單的說,NAT就是在區域網內部網路中使用內部地址,而當內部節點要與外部網路進行通訊時,就在網關(可以理解為出口,打個比方就像院子的門一樣)處,將內部地址替換成公用地址,從而在外部公網(internet)上正常使用,NAT可以使多台計算機共享Internet連接,這一功能很好地解決了公共IP地址緊缺的問題。通過這種方法,您可以只申請一個合法IP地址,就把整個區域網中的計算機接入Internet中。這時,NAT屏蔽了內部網路,所有內部網計算機對於公共網路來說是不可見的,而內部網計算機用戶通常不會意識到NAT的存在。如圖2所示。這里提到的內部地址,是指在內部網路中分配給節點的私有IP地址,這個地址只能在內部網路中使用,不能被路由(一種網路技術,可以實現不同路徑轉發)。雖然內部地址可以隨機挑選,但是通常使用的是下面的地址: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16.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NAT將這些無法在互聯網上使用的保留IP地址翻譯成可以在互聯網上使用的合法IP地址。而全局地址,是指合法的IP地址,它是由NIC(網路信息中心)或者ISP(網路服務提供商)分配的地址,對外代表一個或多個內部局部地址,是全球統一的可定址的地址。
NAT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牆、ISDN路由器或者單獨的NAT設備中。比如Cisco路由器中已經加入這一功能,網路管理員只需在路由器的IOS中設置NAT功能,就可以實現對內部網路的屏蔽。再比如防火牆將WEB
Server的內部地址192.168.1.1映射為外部地址202.96.23.11,外部訪問202.96.23.11地址實際上就是訪問訪問192.168.1.1。另外資金有限的小型企業來說,現在通過軟體也可以實現這一功能。Windows
98
SE、Windows
2000
都包含了這一功能。

㈩ 你好,關於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的一個問題,拍的圖片是網路地址轉換NAT的一個示例,問標號為3的方格中

倒過來寫:
3是,遠程主機→網關Wan口
S=135.2.1.1:80 D=202.0.1.1:5001

4 是,網關WAN口→本地主機Lan口
S=202.0.2.2:5001 D=192.168.1.1:3342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nat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商開發部和網路運營哪個好 瀏覽:122
通過微信可以連接網路嗎 瀏覽:148
在伊朗用什麼手機網路 瀏覽:57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五個 瀏覽:594
華為網路搜索引擎怎麼設置 瀏覽:394
兩個路由器可以匯總一個網路嗎 瀏覽:657
台機怎麼有線連接路由器網路 瀏覽:258
計算機網路實習日誌200字 瀏覽:521
移動網路哪個更快 瀏覽:176
戴爾筆記本網路連接線 瀏覽:948
太原網路信息推廣報價多少錢 瀏覽:385
電腦上無線網路連接顯示不出來 瀏覽:89
沃爾瑪移動網路 瀏覽:187
紅河州國家網路安全宣傳 瀏覽:667
聯通網路家裡沒信號怎麼辦 瀏覽:260
電腦怎麼看網路卡號 瀏覽:393
怎麼添加網路聯系人 瀏覽:554
計算機技術與什麼組成計算機網路 瀏覽:263
手機wifi已連接網路不佳 瀏覽:638
首選網路類型怎樣設置 瀏覽:91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