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測量計算機網路實際性能指標

測量計算機網路實際性能指標

發布時間:2022-07-30 11:17:17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參數及指標主要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主要包括:
速率:b/s(bps)。如100M乙太網,實際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
帶寬: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速率。
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其絕對上限值等於帶寬。
時延(delay或latency):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路(或鏈路)的一段傳送到另一端的時間。也稱延遲。
發送時延: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也成傳輸時延。
發送時延
=
數據幀長度(b)
/
信道帶寬(b/s)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傳輸一定距離所需劃分的時間。
傳播時間
=
信道長度(m)
/
傳輸速率(m/s)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處理收到的分組所花費的時間。
排隊時延:分組在輸入隊列中等待處理的時間加上其在輸出隊列中等待轉發的時間。
總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
處理時延
+
排隊時延。對於高速網路鏈路,提高的是發送速率而不是傳播速率。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
*
帶寬。表示鏈路的容量。
5.往返時間RTT: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發收到接收方的確認為止,所花費的時間。
6.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幾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而信道或網路利用率過高會產生非常大的時延。
當前時延=空閑時時延/(1-利用率)

⑵ 評價計算機網路性能有哪些指標

速率 帶寬 吞吐量 時延 時延帶寬積 往返時間RTT 利用率

⑶ 衡量一台計算機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1)字長。字長是指計算機的運算部件能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

(2)內存容量。是指內存儲器中能存儲信息的總位元組數。一般來說,內存容量越大, 計算機 的處理速度越快。

(3)主頻。即時鍾頻率,是指計算機CPU在單位時間內發出的脈沖數,它在很大程 度上決定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4)內核數。CPU內核數指CPU內執行指令的運算器和控制器的數量。衡量一台計算機系統的性能指標有很多,除上述列舉的指標外,還有機器的兼容性、系統的可靠性等。

(3)測量計算機網路實際性能指標擴展閱讀

最早用來衡量計算機性能的速度指標是每秒鍾完成單個運算(如加法運算)指令的條數。指令速度所用的計量單位是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其含義是平均每秒鍾執行多少百萬條指令。

早期還有一種類似MIPS的性能估計方式,就是指令平均執行時間,也稱等效指令速度法或Gibson混合法。

隨著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發展,不同指令所需的執行時間差別越來越大,人們就根據等效指令速度法,通過統計各類指令在程序中所佔比例進行折算。

⑷ 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哪些

一台計算機功能的強弱或性能的好壞,不是由某項指標來決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統結構、指令系統、硬體組成、軟體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決定的。主要的可由以下指標衡量

1、CPU 是決定筆記本電腦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我們在選購筆記本電腦時最需要查看的技術指標。

2、核心數:目前 CPU 基本上都提供多個核心,即在一個 CPU 內包含了兩個或多個運算核心,每個核心既可獨立工作,也可協同工作,使 CPU 性能在理論上比單核強勁一倍或數倍。

3、主頻:主頻通常代表了 CPU 運算速度,在核心數相同的情況下,主頻越高,CPU 性能越好。

4、匯流排:是內存和 CPU 之間傳輸數據的通道,前端匯流排越高,CPU和內存之間傳送數據的速度越快,電腦性能越好。

5、高速緩存:高速緩存用來暫時存儲CPU要讀取的數據,解決CPU運算速度與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其對 CPU 性能的影響非常大。

6、字長:字長是CPU能夠直接處理的二進制數據位數,它直接關繫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長越長處理能力就越強。常見的微機字長有8位、16位和32位。

7、內存也是影響筆記本電腦性能的最主要因數之一。目前主流筆記本電腦的內存大都是 DDR2 或 DDR3,DDR3 速度優於 DDR2。衡量一款內存性能的因數之一是其容量,目前筆記本電腦標配的內存容量通常是 2GB 或 4GB。

8、筆記本電腦的顯卡分為集成和獨立顯卡兩類,獨立顯卡的性能比集成顯卡好。影響獨立顯卡性能的主要指標是顯存,顯存越大,顯卡性能越好。

(4)測量計算機網路實際性能指標擴展閱讀

在進行計算機系統的評價時,除了與被評價的機器的結構、功能等特性參數有關以外,還與輸入,即該計算機系統的工作負荷有密切關系。被評價的一個計算機系統往往對某一種工作負荷表現出較高性能,而對另一種工作負荷則可能呈現較低性能。為了對計算機系統的性能進行客觀的評價,就需要選取具有真實代表性的工作負荷。通常採用不同層次的基準測試程序來評價系統性能。

1、採用實際應用程序。如C語言或C++ 開發的各種編譯程序;Photoshop圖形處理軟體、Premiere以及 CAD 工具軟體。

2、採用核心程序。這是從實際程序中抽取少量關鍵循環程序段,並以此來評估性能,但這些核心程序,只具有評價性能的價值。

3、玩具基準測試程序。玩具基準測試程序通常只有10~100行而且運行結果是可以預知的。因為小而且容易鍵入並且適用於任何機器而受到青睞。

4、合成測試程序。它類似於核心程序方法,但這種合成測試是 人 為 編 制 的 , 流 行 的 合 成 測 試 程 序 有WinBench 99、3DMMARK2001、WhatCPUIs等等。尤其是WinBench 99,它提供的測試結果都非常令人信服,都是非常權威的。因此,大部分報刊在對新硬體進行介紹時,提供的數據都是來自 WinBench 99 的測試結果。

有關專家對上述方法分析,總結出以下不足:

1、上述方法都試圖使用一個測試數據來表徵計算機的處理能力。

2、以上方法只進行性能測試,而沒有性能分析工作。

通過上述分析並提出一種比較完善和全面的性能評價方法,包括兩部分:

1、計算機性能測試。

2、對測試數據的分析。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性能

⑸ 計算機網路性能指標有哪些

性能指標從不同的方面來度量計算機網路的性能。

1、速率

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bit)是計算機中的數據量的單位,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單位。英文字bit來源binarydigit(一個二進制數字),因此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網路技術中的速率指的是鏈接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也稱為數據率(datarate)或者比特率(bitrate)。速率的單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寫為bps,即bitpersecond。當數據率較高時,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現在一般常用更簡單並不是很嚴格的記法來描述網路的速率,如100M乙太網,而省略了b/s,意思為數據率為100Mb/s的乙太網。這里的數據率通常指額定速率。

2、帶寬

帶寬本上包含兩種含義:

(1)帶寬本來指某個信號具有的頻帶寬度。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例如,在傳統的通信線路上傳送的電話信號的標准帶寬是3.1kHz(從300Hz到3.1kHz,即聲音的主要成分的頻率范圍)。這種意義的帶寬的單位是赫茲。在以前的通信的主幹線路傳送的是模擬信號(即連續變化的信號)。因此,表示通信線路允許通過的信號頻帶范圍即為線路的帶寬。

(2)在計算機網路中,貸款用來表示網路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路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量「。這種意義的帶寬的單位是」比特每秒「,即為b/s。子這種單位的前面也通常加上千(k)、兆(M)、吉(G)、太(T)這樣的倍數。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吞吐量進場用於對現實世界中的網路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路。顯然,吞吐量受到網路的帶寬或網路的額定速率的限制。例如,對於一個100Mb/s的乙太網,其額定速率為100Mb/s,那麼這個數值也是該乙太網的吞吐量的絕對上限值。因此,對100Mb/s的乙太網,其典型的吞吐量可能只有70Mb/s。

4、時延

時延指數據(一個報文或者分組)從網路(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時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也可以稱為延遲或者遲延。

網路中的時延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發送時延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時間。發送時延也可以稱為傳輸時延。發送的時延=數據幀長度(b)/發送速率(b/s)。

對於一定的網路,發送時延並非固定不變,而是與發送的幀長成正比,與發送數率成反比。

(2)傳播時延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數率(m/s)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km/s。電磁波在網路傳輸媒體中的傳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間低一些,在銅線電纜中的傳播速率約為2.3×10^5km/s,在光纖中的傳播速率約為2.0×10^5km/s。

(3)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處理,分析分組首部、從分組中提取數據部分、進行差錯檢驗、查到適當路由等,這就產生了處理時延。

(4)排隊時延分組在經過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的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延時。排隊延時通常取決於網路當時的通信量。

這樣數據在網路中盡力的總延時就是

總延時=發送延時+傳播延時+處理延時+排隊延時

對於高速網路鏈路,提高的僅僅是數據的發送數率而不是比特在鏈路上的傳播速率。荷載信息的電磁波在通信線路上的傳播速率與數據的發送速率並無關系。提高的數據的發送速率只是減小了數據的發送時延。

5、時延帶寬積

把以上兩個網路性能的兩個度量,傳播時延和帶寬相乘,就等到另外一個度量:傳播時延帶寬積,即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

例如,傳播時延為20ms,帶寬為10Mb/s,則時延帶寬積=20×10×10^3/1000=2×10^5bit。這就表示,若發送端連續發送數據,則在發送的第一個比特即將達到終點時,發送端就已經發送了20萬個比特,而這20萬個bit都在鏈路上向前移動。

6、往返時間RTT

在計算機網路中,往返時間RTT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表示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來自接收方的確認,總共經歷的時間。對於上面提到的例子,往返時間RTT就是40ms,而往返時間和帶寬的乘積是4×10^5(bit)。

顯然,往返時間與所發送的分組長度有關。發送很長的數據塊的往返時間,應當比發送很短的數據塊往返時間要多些。

往返時間帶寬積的意義就是當發送方連續發送數據時,即能夠及時收到對方的確認,但已經將許多比特發送到鏈路上了。對於上述例子,假定數據的接收方及時發現了差錯,並告知發送發,使發送方立即停止發送,但也已經發送了40萬個比特了。

7、利用率

利用率有信道利用率和網路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網路利用率則是全網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信道利用率並非越高越好。這是因為,根據排隊的理論,當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時,該信道引起的時延也就迅速增加。

如果D0表示網路空閑時的時延,D表示當前網路時延,可以用簡單公式(D=D0/(1-U)來表示D,D0和利用率U之間的關系。U數值在0和1之間。當網路的利用率接近最大值1時,網路的時延就趨近於無窮大。

⑹ 衡量網路的技術指標有什麼

延遲(delay)帶寬(bandwith)是衡量計算機網路性能好壞的指標之一。
帶寬表示的是網路的吞吐量,通常單位是mbps和kbps分別是百萬位每秒和千位每秒。bit(位)是網路流量中的最小單位。八位二進製表示一個位元組。
比如你家帶寬有1Mbps其實只有1000/8=125KB而已……

⑺ 衡量計算機性能指標有哪些

一台計算機功能的強弱或性能的好壞,不是由某項指標來決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統結構、指令系統、硬體組成、軟體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決定的。但對於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指標來大體評價計算機的性能。
1、CPU的運算速度。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所說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平均運算速度),是指每秒鍾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百萬條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來描述。同一台計算機,執行不同的運算所需時間可能不同,因而對運算速度的描述常採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時鍾頻率(主頻)、每秒平均執行指令數(ips)等。微型計算機一般採用主頻來描述運算速度,通常顯示為X.X GHz。一般說來,主頻越高,運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長。一般說來,計算機在同一時間內處理的一組二進制數稱為一個計算機的「字」,而這組二進制數的位數就是「字長」。在其他指標相同時,字長越大計算機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現在的大多裝人都裝64位的了。
3、內存的容量。內存儲器,也簡稱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物理存儲器,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內存儲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計算機即時存儲信息的能力。隨著操作系統的升級,應用軟體的不斷豐富及其功能的不斷擴展,人們對計算機內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目前,常見的內存容量都在1GB以上了。內存容量越大,系統功能就越強大,能處理的數據量就越龐大。
4、外存儲器的容量。外存儲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碟容量(包括內置硬碟和移動硬碟)。外存儲器容量越大,可存儲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裝的應用軟體就越豐富。目前,硬碟容量一般為300 G至1TB,以後存儲容量還會更大。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性能指標。除了上述這些主要性能指標外,計算機還有其他一些指標,例如,所配置外圍設備的性能指標以及所配置系統軟體的情況等等。另外,各項指標之間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實際應用時,應該把它們綜合起來考慮,而且還要遵循「性能價格比」的原則。

閱讀全文

與測量計算機網路實際性能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信號滿格但就是顯示1g網路 瀏覽:959
移動網路的網速太慢了怎麼辦 瀏覽:392
2021年網路安全知識競答 瀏覽:406
網路撥號失敗怎麼回事 瀏覽:734
高鐵無線網路差 瀏覽:491
中國衛通是哪個網路公司的 瀏覽:846
電大網路考試都考什麼題目 瀏覽:127
電腦休眠時網路不休眠 瀏覽:439
河南網路網站推廣哪個好 瀏覽:321
網路兼職有哪些好的建議 瀏覽:997
網路時代用戶有多少 瀏覽:406
上海徐匯有哪些網路醫療公司 瀏覽:645
列印機網路共享列印機需要設置嗎 瀏覽:420
網路終端無法連接 瀏覽:261
康佳k43遙控器壞了如何連網路 瀏覽:264
賽科達電視機頂盒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609
游族網路有什麼稱號 瀏覽:907
網路地址異常是什麼意思 瀏覽:875
網路延遲跟網路信號有什麼關系 瀏覽:816
移動網路上傳比下載還快為什麼 瀏覽:16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