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計算機網路名詞解釋!!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通信子網:是指網路中實現網路通信功能的設備及其軟體的集合,通信設備、網路通信協議、通信控制軟體等屬於通信子網,是網路的內層,負責信息的傳輸。主要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傳輸,轉接,加工,變換等
網路拓撲(Topology)結構是指用傳輸介質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指構成網路的成員間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實的、或者邏輯的即虛擬的排列方式。如果兩個網路的連接結構相同我們就說它們的網路拓撲相同,盡管它們各自內部的物理接線、節點間距離可能會有不同。
網路協議的定義: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例如,網路中一個微機用戶和一個大型主機的操作員進行通信,由於這兩個數據終端所用字元集不同,因此操作員所輸入的命令彼此不認識。為了能進行通信,規定每個終端都要將各自字元集中的字元先變換為標准字元集的字元後,才進入網路傳送,到達目的終端之後,再變換為該終端字元集的字元。當然,對於不相容終端,除了需變換字元集字元外。其他特性,如顯示格式、行長、行數、屏幕滾動方式等也需作相應的變換。
網路體系結構是指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它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
❷ 計算機網路 子網掩碼問題
最簡單的辦法:
首先由掩碼:255.255.255.224可得出此IP地址的網路地址為27位,即202.112.14.137/27。
再將IP地址換二進制(11001010 01110000 00001110 10001001),前27位保留,後5
位全部換為0即11001010 01110000 00001110 10000000即得出此IP的網路地址為:
202.112.14.128。
樓主你做得不錯,只不過你把問題想得復雜了。
❸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問題
【問題描述】:電腦網路斷線解決方法【原因分析】:網卡工作模式【簡易步驟】:【我的電腦】—【管理】—【設備管理器】—【網路適配器】—【網卡】—【網卡工作模式】—【10Mbps】半雙工—【確定】【解決方案】:更改網卡模式1. 選中【我的電腦】點擊右鍵選擇【管理】。(如圖1)圖12. 點擊【設備管理器】,在右側找到【網路適配器】中對應使用的網卡網卡雙擊打開。(如圖2)圖23. 選擇【高級】標簽中的網卡工作模式【連接速度和雙工模式】選項,將右側的值改為【10Mbps】半雙工,然後點擊【確定】即可。(如圖3)圖3
❹ 計算機網路問題
物理層的介質特性有計算機網路的吞吐量和帶寬、 成本、尺寸和可擴展性、連接器、抗噪性五個的特性。
是一個數據的協議,DHLC協議的數據幀
DHCP起始和終止標志為6個連續的1,即111111.為了避免在數據中出現這樣的比特組合時誤當成DHCP的邊界,採用一種叫零比特填充法的技術.具體做法是:
在發送端,用硬體掃描要發送的幀,只要發現有5個連續1,則填入一個0.這樣就不會出現6個1連續的情況了.在接收端,先把數據部分從標志段中分離出來,再用硬體掃描,每當發現5個連續1時就把這5個1後的一個0刪掉(因為在發送時加了),這樣就還原成原來的比特流了.通過這種方法,就可以傳輸任意組合的比特流了
CDMA 工作原理
1 撥號:當您撥了一個電話號碼,這個號碼將與您的電話ID號一起以無線電廣播的形式發射出去
2 分組傳遞:電話對您的語音進行數字化,並把它劃分為數據位包,然後使用擴頻技術廣播這些數據包。CDMA指定440億個代碼中一個代碼代表這次對話,並將數據包分散在多個無線電頻譜段上,這個代碼使您的通話與在同一無線電頻段上同時發射的其它通話區分開來。
3 接收與連接:距離最近的CDMA無線捕捉到您的電話的無線電廣播,並將它傳遞到中央交換計算機,這個計算機識別您的電話ID。這樣,蜂窩服務電話提供商可以跟蹤您的通話並根據空中佔用時間進行計費。中央交換計算機將您連到安裝在電話公司總局的公用電話交換網上,或連到本系統中的其它蜂窩用戶。
4 識別:語音信號以數據包的形式到達您的話機。您的電話機首先通過一個通話傳來,然後識別標識著您的對話的特殊代碼並將相應的數據包還原成語音信號。
手機輻射小知識
❺ 計算機網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在線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是指多種信息類型的綜合。在線多媒體技術絕不是信息媒體的簡單疊加,它是把文本(Tex)、圖形(Graphics)圖像(Images)、動畫( Animation)和聲音(Sond)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並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在線支持完成一系列互動式操作的全新技術。
在線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線性、實時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信息結構的動態性。
在線多媒體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改變了計算機的使用領域,使其變成了信息社會的普通工具,從而能夠應用於生產、教育、咨詢、廣告、軍事等領域,甚至已進入家庭生活領域。雖然在線多媒體技術的普及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這的確是未來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一個發展趨勢。
2、網路應用更趨多樣化
在「應用為主」的計算機網路時代,網路應用更趨多樣化,網站的服務將更加過細化。在WEB2.0時代用戶既是計算機網路信息的享用者也是計算機網路信息的提供者,這將是未來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總趨勢。
伴隨著絡應用的多樣化,網路服務將會規范化,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網路信息真正實現以人為本,是構建誠信繁榮、多樣化計算機網路應用的要件。
3、業務綜合化
所謂業務綜合化,是指計算機網路不僅可以提供數據通信和數據處理業務,而且還可提供聲音圖形圖像等通信和處理業務。
業務綜合化要求網路支持所有的不同類型和不同速率的業務,如話音、傳真等窄帶業務:廣播電視高清晰度電視等分配型寬頻業務;可視電話、互動式電視、視頻會議等交互型寬頻業務高速數據傳輸等突發型寬頻業務等等為了滿足這些要求,計算機網路需要有很高的速度和很寬的頻帶。
(5)計算機網路27擴展閱讀:
業務綜合化帶來多媒體網路。一般認為凡能實現多媒體通信和多媒體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網路,都可稱為多媒體計算機網。它可以是區域網、城域網或廣域網。
多媒體通信是指在一次通信過程中所交換的信息媒體不只一種,而是多種信息媒體的綜合體所以,多媒體通信技術是指對多媒體信息進行表示存貯檢索和傳輸的技術它可以使計算機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電視的真實性融為體。
❻ [計算機網路]一個網段的網路號為200.200.200.200/27,最多可以劃分多少個子網
你這個是按C類地址段來確定給定網段掩碼麽?
那200就屬於C類,24-->27 ,2^3=8個子網。
你說那個是主機位是2^5,一個段容納的主機IP地址數量,你要求的是網路位。
❼ 一道計算機網路的題目,求詳解
B類網路網路位默認16位,主機位默認16位,3個部門,借用2個主機位就夠了,也就是18位,換算過來就是255.255.192.0.
再看題中選項:
A:255.255.224.0,網路位為:19位,借用主機位19-16=3位,那可劃分2的3次方=8個子網,每個子網可用主機位數為32-19=13位,主機數為:2的13次方。
B:255.255.192.0,網路位為18位,借用主機位18-16=2位,可劃分2的2次方=4個子網,每個子網可用主機位數為32-18=14位,主機數位:2的14次方。
C:255.255.255.224,網路位為27位,借用主機位27-16=11位,可劃分2的11次方=2024個子網,每個子網可用主機位數為32-27=5,主機數為:2的5次方=32
D:255.255.255.128,網路位為25位,借用主機位25-16=9位,可劃分2的9次方=512個子網,每個子網可用主機位數為32-25=7,主機數為:2的7次方=128
❽ 計算機網路中的網路要素包括
.計算機網路的協議三要素
答:三要素是:1,語法:關於諸如數據格式及信號電平等的規定;2,語義:關於協議動作和差錯處理等控制信息;3,定時:包含速率匹配和排序等。
你還可以了解更多啊!
計算機網路
1.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答:廣義的觀點: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實現遠程信息處理或進一步達到資源共享的系統;資源共享的觀點: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連接起來,並且各自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對用戶透明的觀點:存在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資源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來調用完成用戶任務所需要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實際上這種觀點描述的是一個分布式系統。
2. 計算機網路的拓樸結構。
答:計算機網路採用拓樸學的研究方法,將網路中的設備定義為結點,把兩個設備之間的連接線路定義為鏈路。計算機網路也是由一組結點和鏈路組成的的幾何圖形,這就是拓樸結構。
分類:按信道類型分,分為點---點線路通信子網和廣播信道的通信子網。採用點——點連線的通信子網的基本結構有四類:星狀、環狀、樹狀和網狀;廣播信道通子網有匯流排狀、環狀和無線狀。
3.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答:將計算機網路的層次結構模型和分層協議的集合定義為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4.計算機網路的協議三要素
答:三要素是:1,語法:關於諸如數據格式及信號電平等的規定;2,語義:關於協議動作和差錯處理等控制信息;3,定時:包含速率匹配和排序等。
5.OSI七層協議體系結構和各級的主要作用
答:七層指:由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各層作用分別是:
物理層:向上與數據鏈路層相連,向下直接連接傳輸介質。提供一些建立、維持和釋放物理連接的方法,以便能在兩個或多個數據鏈路實體間進行數據位流的傳輸。
數據鏈路層:通過差錯控制、流量控制等,將不可靠的物理傳輸信道變成無差錯的可靠的數據鏈路。將數據組成適合正確傳輸的幀形式的數據單元,對網路層屏蔽物理層的特性和差異,使高層協議不必考慮物理傳輸介質的可靠性問題。
網路層:決定數據在通信子網中的傳送路徑,控制通信子網中的數據流量並防止擁塞等,提供建立、維護和終止網路連接的手段。網路層是通信子網的最高層。
傳輸層:為源主機到目的主機提供可靠的、有效的數據傳輸,這種傳輸與網路無關,傳輸層是獨立於物理網路的。其上層協議不必了解實際網路,就可將數據安全可靠地傳送到目的地。
會話層:建立、維護和同步進行通信的高層之間的對話。服務主要是:協調應用程序之間的連接建立和中斷;為數據交互提供同步點;協調通信雙方誰可在何時發送數據;確保數據交換在會話關閉之前完成等。
表示層:把源端機器的數據編碼成適合於傳輸的比特序列,傳送到目的端後再進行解碼,在保持數據含義不變的條件下,轉換成用戶所理解的形式。
應用層:為用戶的應用進程訪問OSI環境提供服務。
6.TCP/IP協議體系結構
答:TCP/IP是一個協議系列,目前已飲食了100多個協議,用於將各種計算機和數據通信設備組成計算機網路。
TCP/IP協議具有如下特點:1,協議標准具有開放性,其獨立於特定的計算機硬體與操作系統,可以免費使用;2,統一分配網路地址,使得整個TCP/IP設備在網路中都具有惟一的IP地址。
分層:應用層(SMTP, DNS, NFS, FTP, Telnet, Others)、傳輸層(TCP,UDP)、互聯層(IP,ICMP, ARP, RARP)、主機——網路層(Ethernet, ARPANET, PDN ,Others)。
傳輸控制協議TCP:定義了兩台計算機之間進行可靠數據傳輸所交換的數據和確認信息的格式,以及計算機為了確保數據的正確到達而採取的措施。
IP協議:
7.計算機網路常用的傳輸介質及光纖傳輸的類型與特點
答:有:1,有線介質,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2,無線介質,包括無線電傳輸系統,紅外線,微波。
雙絞線:將兩根相互絕緣的導體按一定的規格將它們纏繞在一起製成。
同軸電纜:由兩個同心圓導中間填充絕緣材料製成。
8.計算機網路的交換技術種類和各自的特點
答:數據交換的種類有:線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虛電路,數據報),快速交換(ATM(非同步傳輸模式),FR(幀中繼))。
線路交換:在一對需要進行通信的設備(結點)之間提供一條暫的專用的傳輸通道。工作步驟:線路建立,數據通信,電路拆除,釋放相關資源。
報文交換特點:1,在源與目的結點之間無須建立專用通道,對網路的故障適應能力較強;2,沒有建立和拆除電路的時間延遲;3,線路利用率較高,可以進行速率上的調整;4,可靠性較高;5,每個節點對報文進行全面的處理,如果傳輸出錯,要重發整個報文。
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傳輸的信息是報文分組,將一個長的報文分割成若干個分組來傳輸。
高速交換: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把線路交換跟分組交換相結合。以固定長度(53位元組:信元頭5位元組,正文48位元組)。FR(幀中繼):採用永久虛電路,只要接收完幀的目的地址(不是指向本結點就立即轉發幀)若傳輸出錯,則給下游結點發送錯誤指示,要它終止接收,並要求上游重發該幀。
9.以數據報為例敘述交換技術的工作過程
10.CSMA/CD匯流排型網路的拓樸結構,幀結構及其基本工作過程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
拓樸結構:?
11.令牌環網的拓樸結構,幀結構及其基本工作過程
12.計算機網路流量控制的目的和流量控制的級別
目的:1,防止網路因過載而引起吞吐量下降和延時的增加;2,減少擁塞,避免死鎖;3,在互相競爭的用戶之間公平合理地分配資源。
四種級別:1,相鄰結點間的流量控制,2,源結點和目的結點間的流量控制;3,主機與源結點間的流量控制;4,源主機與目的主機間的流量控制。
13.關於源路由網橋的概念和工作原理(P102)
源路由網橋(IEEE802。5工作組選用的網橋,面向令牌環網):是指源站點要提供偵傳送的路由信息,該路由信息(Routing Information)設置在該幀的頭部,用於標識幀的傳輸路徑(面向連接的網橋)。
工作原理:源站要向目的站通信前,必須尋找通向目的站的路徑(實際上是建立連接的過程:源站首先向全網廣播一個「探測幀」,該幀每經過一個網橋,網橋把自己相關路由信息寫入該探測幀,為該到達目的站時,該數據包就記錄下一張它所經過的路徑圖(路由表)。目的站會使這個探測幀返回(實際由目的站發出一個應答幀)當源站接收到應答幀時,則可以說連接已建立)。
14.關於透明網橋的概念和工作原理(P99)
所謂透明網橋是指網橋的操作過程對其埠上連接的網段上的工作站是「透明的」,換句話說,工作站用戶並不知道網橋的存在。
15.路由器的基本工作過程及其作用
基本工作過程:
A,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它的傳輸單位是分組(packet),又稱數據包
B, 當路由器接收到一個包時,首先進行拆包,把數據鏈路層的信息去掉,讀取網路層的信息
C, 根據包的目的地址(指向)進行:本地提交(本網是目的結點所在網路);分組轉發(選擇轉發路由)
D,數據安全性檢查(轉發檢驗)
E, 通過安全檢查後,則進行打包,(封裝)加入數據鏈路層的信息,轉發該包。
基本功能:
1, 協議轉換
2, 路由選擇
3, 支持多協議的路由選擇
4, 流量控制
5, 分組的分段與組裝
6, 網路管理功能
(未完成)16.路由選擇演算法的分類和理想路由選擇演算法應具有的特點
路由演算法有:距離矢量演算法和鏈路狀態演算法。
距離矢量演算法:以某一參考點到達目的結點的距離作為度量的演算法。這里的距離指該路徑上所經歷的最少網關(也指路由器)數。
鏈路狀態演算法:實際上是一種「最短路徑優先」的演算法。
特點:?
17.距離向量演算法和RIP的工作過程(p110)
距離向量演算法的基本思想:以某一參考點到目的結點的距離作為演算法的度量。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工作過程:1,初始化(啟動RIP協議);2,路由表交換路由信息;3,路由表更新(最知線路優先)。(P113)
18.路由器的主機名和埠配置使用方法
配置主機名(路由器):每台路由器主機的預設名Router。假設把它配置為路由器R2則輸入命令:
router (config) #host name Router (R2)
顯示:Router R2 (config) #
埠配置(埠地址配置):
① Router R2 (config) # interface eithernet 0
② Router R2 (config-if) # ip address 200.111.50.1 255.255.255.0
配置埠的IP地址:200.111.50.1
相應的子網掩碼:255.255.255.0
③ Router R2 (config ) # interface serial 0 (0是串列口)
④ Router R2 (config-if)# ip address 128.120.1.1 255.255.255.0
19.奈奎斯特和香農定律原理
(離散信號的信道容量)奈奎斯特定律:C = 2 F log2 L (bps) 每秒的信道容量,信道的最大傳輸速率
C:信道容量。 F:帶寬。 L:符號的離散取值。
(連續信號的信道容量)香農定律:C = F log2 (1+S/N)
S:通過的信號平均功率。 N:雜訊(干擾信號)的功率。所謂雜訊是指干擾信號(雜訊)在所有頻率上的強度都一樣。 S/N:採用信噪比來代替。 SNR 其單位是分貝。DB
分貝值 = 10 log10 (S/N) 分貝值是可測量的。則可利用分貝值得到S/N。
20.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編碼技術
(1) 單極性不歸零編碼(NRZ)
(2) 曼徹斯特編碼(Manchester Encoding)
(3) 差分曼徹斯特編碼
21.畫圖說明頻移鍵控法的工作原理
22.PCM技術的基本工作步驟
1, 取樣: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采樣測量模擬信號幅值
2, 量化:將取樣點測量的信號幅值分級取整
3, 編碼:將量化的結果(整數據)用二進制數表示出來
23.非同步傳輸的編碼結構
也叫「起/停方式」:每傳送1個字元(5bit/8bit)都在字元前面加入一位開始位(「0」表示使用停電平表示傳送開始),而在代碼校驗(奇/偶)後面跟隨停止位(1位,3/2位或2位,用「1」高電平表示,代表字元傳輸結束)
以ASCII碼的A字元為例(11位非同步碼結構)
A字元:41H = 1000001 編碼後:01000001111
24.HDLC的幀結構和基於比特流的傳輸控制流程規程的主要特性
HDLC(High Data Link Control)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基於比特傳輸的控制規程。主要特徵如下:
① 通信方式:全雙工
② 差錯控制:循環冗餘碼(CRC)
③ 同步方式:同步
④ 電碼:隨機碼(任意二進制編碼)
⑤ 信息長度:可變區
⑥ 速率:2400bps以上
⑦ 發關方式:連續發送,即發送方送出一個信息幀後,不等接收方的應答,則繼續發關隨後的幀,接收方的應答信號是利用全雙工的另一信道在它發送給發送方的信息幀的控制欄位中夾帶回「已收到某編號的信息幀」(期待接收某個編號的幀)這表明此號幀以前的信息幀已正確接收。如果發現傳輸出錯,則請求重傳該號幀及其隨後的幀。
HDLC的幀結構:
F
A
C
I
FCS
F
同步標志(01111110) 地址 控制欄位 正文 循環冗餘碼 標志
25.計算機網路中使用的循環冗餘碼校驗的工作原理
26.多路復用的基本思想和種類
多路復用原理:就是讓一條線路復用成多個子信道來使用
種類有:
1, 頻分多路復用(FDM):分割線路的帶寬,形成多個子信道(頻度)
2, 同步時分多路復用(TDM):分割線路的傳輸時間形成多個子信道(一個時間片)時隙
3, 統計時分多路復用(STDM):分割線路的傳輸時間。但動不是固定給用戶分配時間片,而是需要傳送時,才給它分配時間片。
4, 波分多路復用(WOM):光纖上使用分割的是信號光的波長
27.頻分多路復用的工作原理
28.時分多路復用的種類和各自的工作特性
29.會話層的同步方法
為了控制信息流同時能夠從軟體或操作失誤中恢復過來,會話層允許在數據中插入同步點,當出現故障時,找到故障處的前一個同步點並從該同步點進行恢復,這個過程稱為再同步。對話過程中可以插入次同步點,如果傳輸中出了故障,控制流可以退回到對話中的一個或多個次同步上進行恢復。主同步點必須被確認,次同步點不需要確認。
30.表示層的局部語法和傳送語法
局部語法:某一具體計算機所使用的語法稱為局部語法。局部語法的差異使得同一數據對象在不同的計算機中被表示成不同的比特序列。
傳送語法:符全傳送過程要求的語法。數據以傳送語法的形式在網路中傳送,發送方將符合自己局部語法的比特序列轉換成符合傳送語法的比特序列。
31.交換機的交換結構和各自的特點
交換結構有:軟體執行交換結構、矩陣交換結構、匯流排交換結構、共享存儲器交換結構。
軟體執行交換結構:藉助CPU和RAM的硬體環境,用特定的軟體來實現埠之間的幀交換。所有功能均由軟體來實現,操作靈活,但隨著端品數和增加,CPU的負擔加重。
矩陣交換:採用硬體方法進行交換。優點是利用硬體交換,結構緊湊,交換速度快,延遲時間短,缺點是隨著埠的增加,監控和管理變得困難。
匯流排交換:對匯流排的帶寬要求較高,造價高,但性能也好。
存儲交換: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但通過RAM操作會產生延時。
32.交換機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大多數交換器都有一塊背板,把各種板卡插在其上面,實現相應連接,交換器的主要部件包括控制、邏輯、陣列、及埠四個。
1, 控制部件:其作用是控制、管理交換器,識別連接到各埠的區域網的類型,並自動地進行交換器的測試
2, 邏輯部件:其作用是讀取輸入數據幀的目的地址,並以此目的地址與埠地址表中的內容進行比較,找出該目的地址對應的埠號,批示陣列部件按通對應的(輸出埠)矩陣開頭(來接到輸出埠)
3, 陣列部件:一旦接收到邏輯部件的指令時,啟動源埠(輸入)與目的埠(輸出)之間的交叉連接,並保持該連接直到該幀全部傳送完
4, 埠部件:可以看成一組物理介面
33.交換機的轉發率和過濾率
交換器的過濾率是在某段時間內(通常為1秒)所解釋多少幀的目的地址,這種能力稱為過濾率。
轉發率是指在某段時間內(1秒)所轉發幀的數目,稱為轉發率。
34.如何使用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防火牆和常用傳輸介質組建企業網路
35.關於VLAN的定義和其主要功能(P87)
VLAN(virtual LAN)虛擬區域網:建立在物理交換機之上的,它利用軟體進行邏輯工作組的劃分和管理。
36.X.25的協議體系結構
X.25協議是CCITT關於公用數據網上以分組方式工作的DTE與DCE之間的介面標准,其功能是為公用數據網在分組交換方式下提供終端操作,它不涉及通信子網的內部結構。
層次結構:自下至上分別稱為物理級、幀級、分組級。
37.幀中繼的基本工作原理
38.ATM的協議參考模型(P141)
39.ATM交換技術的特點
特點:
(1) 採用面向連接的工作方式。
(2) 採用非同步時分多路方式
(3) 網路沒有逐段鏈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
(4) 信頭功能簡單
(5) 小的信元長度
40.ATM交換虛連接的工作過程(P132)
41.什麼是ISDN,定義了哪些設備和介面
ISDN是用來解決一些小的辦公室或撥號用戶需要比傳統電話撥號服務能提供更寬傳輸帶寬的應用,同時ISDN也可用來提供線路備份。
42.IP地址結構和子網劃分的作用
結構:每個IP地址共有32位,分為4段,以X。X。X。X表示,每個X為8位,取值為0~255。分為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其中網路地址表示一個網路,主機地址用來表示這個網路中的一台主機。
子網劃分作用:
❾ 對於192.157.78.0/27,()是直接廣播地址 計算機網路作業 求解
因為A,B給的都是網路地址,而D給的是主機地址,C給的是廣播地址,其實這是一個子網劃分的問題
,有以下幾個子網:
192.157.78.0 ~ 192.157.78.31
192.157.78.32 ~ 192.157.78.63
192.157.78.64 ~ 192.157.78.95
192.157.78.96 ~ 192.157.78.127
192.157.78.128 ~ 192.157.78.159
......
以上每個子網中,開頭的是網路地址,結尾的是廣播地址,它們之間的就是主機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