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專念計算機網路技術出來後,找工作容易嗎工資高嗎我學習挺努力的,不怕累。
計算機這方面找工作基本上是全憑技術的,技術牛去到哪都是大佬,但是大公司是有學歷要求(基本只要985、211之類的)的,如果你是按正常程序投簡歷的話。而一般的公司,大專、本科的都可以,全看你的技術和面試表達能力。技術上去了工資自然就高了。
2. 殺毒軟體之父去世了,他有著怎樣的一生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一條消息,殺毒軟體之父去世了,他有著怎樣的一生?據西班牙媒體消息,當地時間6月23日,美國“殺毒軟體致富之父”約翰·麥卡菲被發現死於西班牙巴塞羅那一家監獄的牢房中,終年75歲。麥卡菲在西班牙聘請的律師稱,麥卡菲是上吊自殺。監獄的醫務人員試圖搶救他,但是最終沒有搶救成功。他曾開發出殺毒軟體McAfee揚名世界,個人生活則一團糟,常年吸毒酗酒,自稱擁有7個老婆,47個孩子。還被警方指控涉嫌槍殺鄰居,製作毒品,私藏槍支等罪名。他是個天才也像個瘋子,而在他死後,矽谷企業家們一片沉默。從此打開了新的世界大門,他意識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到了20世紀70年代,他搬到矽谷,開始一門心思在IT行業發展。這期間,他先後在很多科技公司當過程序員,甚至還短暫加入了美國宇航局NASA旗下的一個研究。到了80年代, Mcafee加入了洛克希德公司,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1986年,史上第1種電腦病毒C-BRAIN被一對巴基斯坦人製造了出來。又在McAfee所在的公司的電腦上爆發,McAfee臨危受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清除了這些病毒程序,讓電腦恢復正常。現在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智能電腦公司電腦感染病毒的風險劇增,無數電腦屏幕的右下角,都會出現McAfee的標志。
3. 計算機網路技術和軟體技術哪個好
這兩個行業我都接觸過,簡單說說。
計算機網路,一般就是做網路維護方面的多,經常跟硬體打交道,比如網線、光纖、交換機、路由器、基站等等。最常見的就是各大網路運營商的技術員,比如那些給你拉家庭寬頻的,就是其中一種(根據業務可細分為專線、監控等)。還有像一些公司里專門招募的IT技術員,除了基礎的拆裝機等硬體維護工作外,主要負責企業交換機和網路的安全、暢通,除非碰到病毒攻擊等特殊事件,平時倒也挺輕松的。高級的像網路架構師等等,可以擔當大型網路的規劃和運行。總的來說,這一行不算太難,一般也不怎麼累。工資的話,二線城市,根據不同的公司、崗位、業務等,基層員工在三五千左右不等。當然,干出名堂來的也不會低,但具體能有多高我就不太清楚了。
計算機軟體,一般就是做軟體開發的,通常都是跟各種編程開發工具打交道。除了出差,很少有室外工作的情況(或者說很少有運動的機會( ̄▽ ̄)")。這一行很看重學習能力,通常需要扎實的基礎和敏捷的思維。因為這一行小公司很多,所以對員工要求一般就多,什麼都要學、都要會,比如框架搭建、伺服器搭建、前端設計等等。加班則看公司制度、業務進程、自身能力等情況,總體來說現在要比過去好一些,少有會要求通宵加班之類的。工資方面,二線城市,根據不同的公司、崗位、業務等,基層員工在三五千左右不等。不過提升空間很大,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等在8K~12K這樣子。
總結一下,網路這一行,活相對簡單,只要思路清晰,明確網路架構和業務知識,做起來就沒什麼難的,收入也還不錯。軟體這一行,活相對較難,必須思路明確,打牢基礎,熟悉公司框架和開發流程,收入也相對更高。
最後,著重提一下,它們共通的一點是,技術工作必須要符合規則。比如網路工程,布線、打標簽、分配地址……一定要按規矩來,否則你後期維護就會相當難做,而且浪費時間。軟體開發更是如此,命名、格式、建包、方法都必須按規矩來,否則隔幾天後你根本就看不懂自己以前的代碼,一旦要你再改能搞死你。
4. 計算機網路,求大佬幫幫忙
(1)最小主機地址:192.168.4.3,二進制:11000000.10101000.00000100.00000011
最大主機地址:192.168.4.254,二進制:11000000.10101000.00000100.11111110
子網掩碼:255.255.255.0,二進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默認網關:192.168.4.1,二進制:11000000.10101000.00000100.00000001
(2)192.168.5.0/24劃分兩個子網且全0全1不用,那就需要借用2為主機位,子網掩碼255.255.255.192,
子網1:192.168.5.64/26;子網地址192.168.5.64,廣播地址:192.168.5.127,
子網2:192.168.5.128/26;子網地址:192.168.5.128,廣播地址:192.168.5.191
主機數2的6次方:64,可用主機數:64-2=62
5. 求計算機網路專業大佬解答 我們北大青鳥的期末考試選擇題
大哥 麻煩你專業點好不好 。好歹也是學電腦的人了,你不會截圖呀。這尼瑪花的 我都成400度近視了
6. 計算機網路技術,我這個中間六個路由器都學習不到兩邊rip加ospf混合路由器的ip,求大佬解決
你有沒有注意到每個連線兩端都是紅點,紅點說明物理線路都沒有UP,你必須在介面下no shut才能打開埠,而且要使用正確的連接線。物理層連接正確後會變成綠點。
7. 計算機網路技術和軟體技術專業有什麼區別,就業前景又如何
額,這個問題真不知道怎麼回答好,現在這2個感覺差不多,主要還是看看自己喜歡那個點吧!就業來說,你如果學的好了,不管是網路技術還是軟體技術都會有人要,估計所有專業都是這樣的。還有就是一定要把專業明確細分了,看自己想走哪方面,比如網路技術,就可以走網路工程師,就去考這方面的證
8.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科技大佬們都說了啥
馬化騰:信息終端變化會產生顛覆微信的機會
微信在這五年來非常成功,未來會有什麼應用和產品可以顛覆微信?馬化騰稱,「所以我們在思考,下一代的信息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業態,往什麼方向走?在上世紀60年代,從大型機到PC的演變,僅僅是計算終端的變化就產生出了相當多的機會。從PC單機運行到鏈接互聯網,以及連接互聯網的終端從桌面PC到大家手中的手機,我們發現很有趣的現象是,幾乎每20年終端的演變會對信息甚至整個經濟的業態產生重大轉變。那麼我們開始思考,下一代的信息終端是什麼?是汽車還是穿戴設備?甚至是AR、VR等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未來是不是可以不再需要手機,而是通過視網膜跟人、服務、社會銜接?我們看到這種趨勢,但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未來。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會非常關注科技界的發展。」
馬化騰說,在未來我們甚至可以想像,跟信息的溝通是通過腦電波的方式。在這樣的巨大轉變發生時,整個經濟社會會發生多大變化,自己目前非常關注未來的信息社會和未來的銜接。
李彥宏:人工智慧將取代簡單重復的腦力勞動
李彥宏表示,「為什麼網路去做無人車?其實三五年前我們在人工智慧上進行大規模投入的時候,並不知道今天會有無人車這樣一個應用,當時只是覺得人工智慧現在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因為計算成本不斷的下降、計算能力不斷的在上升,過去計算機科學家覺得不可做的事情,現在我們認為可做了。」
李彥宏認為,就像電腦的形式最初只是台式機,後來發現其實手機也是一個電腦,再過三五年,汽車也會變成自動駕駛的。「這也是一個帶輪子的電腦。」
李彥宏認為,人工智慧有很多創新空間,不僅是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未來對整個社會各方面影響深遠。「如果說過去的幾百年工業化改變了人類,那麼它主要的改變是代替了絕大多數的體力勞動,那麼未來人工智慧會更加深刻的改變人類,它會代替絕大多數的簡單、重復性的腦力勞動。」
李彥宏還稱自己為「技術信仰者」,對人工智慧的未來進行了展望,他說,現在中國互聯網的創新更多是商業模式和資本整合的創新,期待未來3-5年,技術創新能成為中國的主流。
劉強東:以後可以用京東無人機送豆腐
劉強東表示,來北京後就再沒吃過家鄉豆腐,為此京東將用兩年時間自建冷鏈物流配送網。
劉強東稱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和小朋友們一起在家磨豆腐,「我在農村呆了18年,來北京後就一直想吃我們家鄉江蘇宿遷的青石磨豆腐。」據劉強東介紹,此後回老家,因為工業化生產,沒有人再用青石磨磨豆腐了,因此,自己沒有再吃到過當年的味道。
劉強東認為,過去農民自己生產的東西因為賣不出去,在本地賣凈利潤又低,導致了諸如青石磨豆腐等農產品消失。他透露,將在明年底前建成京東的第三張物流網路,即冷鏈、倉儲和配送的物流網路,希望藉此幫助農村打造自己的品牌。
「與全國各地的農民合作,給他們買黃豆、青石磨甚至小毛驢幫他們推磨,將磨好的豆腐用無人機或者京東配送送到城市中去。」劉強東稱,不僅豆腐如此,未來也會提前一天在城市中收集消費者對豆芽的需求,用豆腐的方式進行配送。
雷軍:欲效法索尼 幫創業公司做新國貨
雷軍認為,傳統渠道大量產品是靠促銷員忽悠出去的,消費者在店裡其實不是完全了解產品。在5年前,中國就已經成為製造大國,但是由於當時商品供大於求,生產公司沒有創新動力,導致國貨成為「劣質便宜貨」代表。
「而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很用心地設計產品,我們要按最高標准去做。因為在今天,你的產品有任何瑕疵,通過互聯網一放大就會變成一場災難。所以,對於你的產品而言,方方面面要求都會比傳統時代的要求要高很多,」
雷軍說,在60年代,日本的商品質量也很差,但是因為出現了像索尼這樣的公司,通過投資帶動日本國內其他公司走向創新,才讓日本的產品越來越好,小米也希望能成為像索尼這樣的公司,讓中國出現「新國貨大潮」。
程維:並購將消除互聯網企業間的惡性競爭
滴滴快的CEO程維認為,並購將過度競爭的互聯網變得更加合作和共享,把分散在原有各企業的優勢聚合起來,形成更好的平台,這是互聯網領域未來的一個趨勢。
「並購是企業的一種能力,與產品、技術等能力一樣,它都是為了去贏得市場,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企業在早期更多通過產品,通過一些市場營銷去發展,到後期越來越多去學習資本手段。」程維表示,滴滴是一個很年輕的企業,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去學習如何通過這種方式發展企業,結果也是非常正面的。
程維還指出,共享經濟、互聯網、大數據的調度才是解決城市擁堵的惟一辦法。其中共享經濟能夠讓大家通過合乘、通過移動巴士讓有限的資源承載越來越多的人的出行。而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系統,個體司機可以獲得引導來選擇合適的路線。
程維認為,未來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固定的長途需求通過移動巴士來解決,一些固定的需求還可以通過順風車來解決,而臨時、短途的需求通過專車和計程車來解決,這樣整個城市的出行效率將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