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第5章計算機網路網路層4

第5章計算機網路網路層4

發布時間:2022-08-07 13:31:35

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第五章網路層的知識點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第五章網路層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網路層的設計問題,第二節路由選擇演算法,第三節擁塞控制演算法,第四節服務質量,第五節網路互聯,第六節網際網路上的網路層,。

Ⅱ 計算機網路中五層協議它們分別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它們具體分別是在哪裡(從硬體層面上談)實現的

1,物理層;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負責在物理線路上傳輸原始的二進制數據。

2、數據鏈路層;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負責在通信的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連接。

3、網路層;其主要功能是:要負責創建邏輯鏈路,以及實現數據包的分片和重組,實現擁塞控制、網路互連等功能。

4、傳輸層;其主要功能是:負責向用戶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務,實現流量控制以及差錯控制。

5、應用層;其主要功能是:為應用程序提供了網路服務。

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是由計算機硬體(如網卡)實現的,網路層和傳輸層由操作系統軟體實現,而應用層由應用程序或用戶創建實現。

(2)第5章計算機網路網路層4擴展閱讀:

應用層是體系結構中的最高層。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要。這里的進程就是指正在運行的程序。

應用層不僅要提供應用進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換
和遠地操作,而且還要作為互相作用的應用進程的用戶代理,來完成一些為進行語義上有意義的信息交換所必須的功能。應用層直接為用戶的應用進程提供服務。

傳輸層的任務就是負責主機中兩個進程之間的通信。網際網路的傳輸層可使用兩種不同協議:即面向連接的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無連接的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面向連接的服務能夠提供可靠的交付,但無連接服務則不保證提供可靠的交付,它只是「盡最大努力交付」。這兩種服務方式都很有用,備有其優缺點。在分組交換網內的各個交換結點機都沒有傳輸層。

網路層負責為分組交換網上的不同主機提供通信。在發送數據時,網路層將運輸層產生的報文段或用戶數據報封裝成分組或包進行傳送。

在TCP/IP體系中,分組也叫作IP數據報,或簡稱為數據報。網路層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選擇合適的路由,使源主
機運輸層所傳下來的分組能夠交付到目的主機。

Ⅲ 為什麼計算機網路有七層和四層之說,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七層」是OSI參考模型,即物理層 、 數據鏈路層 、 網路層、傳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應用層 ;
「四層」是 TCP/IP參考模型,即物理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雖說有四層和七層之說,但是其實一樣的, TCP/IP中的物理鏈路層對應OSI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對應網路層,傳輸層對應傳輸層,應用層對應會話層 、表示層、應用層 。 相同點:
1、兩者都是以協議棧的概念為基礎
2、協議棧中的協議彼此相互獨立
3、下層對上層提供服務
不同點:
1、OSI是先有模型,TCP/IP是先有協議
2、TCP/IP用於Internet網路,OSI只用於參考,
3、層次數量不同
4、封裝不同(逐層封裝(OSI)與 越層封裝(TCP/IP))

Ⅳ 計算機網路的目錄

第1章概論
1.1計算機網路概述
1.1.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1.2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1.3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現狀
1.1.4計算機網路的標准化工作及相關組織
1.1.5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2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2.1按網路的覆蓋范圍分類
1.2.2按傳輸媒體分類
1.2.3按使用范圍分類
1.2.4按拓撲結構分類
1.2.5根據網路的通信方式分類
1.3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1.3.1基本概念
1.3.2ISO/OSI參考模型
1.3.3OSI通信原理
1.3.4OSI/RM的缺點
1.3.5TCP/IP的體系結構
1.3.6OSI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1.3.7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小結
習題
第2章數據通信和物理層
2.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
2.1.2信息、數據與信號
2.1.3模擬與數字
2.1.4DTE和DCE
2.2數據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
2.2.1數據傳輸速率
2.2.2帶寬
2.2.3波特率
2.2.4時延
2.2.5時延帶寬積
2.2.6利用率
2.2.7誤碼率
2.3信道容量
2.3.1奈奎斯特准則
2.3.2香農定理
2.4數據傳輸方式
2.4.1單工模式、半雙工模式和全雙工模式
2.4.2並行傳輸和串列傳輸
2.4.3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
2.4.4基帶傳輸和頻帶傳輸
2.5數據編碼與數據調制
2.5.1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5.2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5.3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6信道復用技術
2.6.1頻分多路復用
2.6.2時分多路復用
2.6.3波分多路復用
2.6.4碼分多路復用
2.7數字傳輸系統
2.7.1准同步數字系列
2.7.2同步光纖網和同步數字系列
2.8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2.8.1導向傳輸介質
2.8.2非導向傳輸介質
2.9物理層的功能、模型與特性
2.9.1物理層的功能
2.9.2物理層的特性
2.9.3物理層介面標准舉例
2.9.4RS-232串列介面標准
小結
習題
第3章數據鏈路層
3.1數據鏈路層概述
3.1.1數據鏈路層的基本功能
3.1.2數據鏈路層的服務
3.2幀同步功能
3.2.1字元計數法
3.2.2字元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3.2.3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3.3流量控制功能
3.3.1停等協議
3.3.2後退N幀ARQ協議
3.3.3選擇重發ARQ協議
3.3.4滑動窗口協議
3.4差錯控制功能
3.4.1差錯的特性
3.4.2檢錯及糾錯原理
3.4.3檢錯碼
3.4.4糾錯碼
3.5數據鏈路層協議
3.5.1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
3.5.2Internet數據鏈路控制協議PPP
小結
習題
第4章區域網技術
4.1區域網概述
4.2區域網體系結構
4.2.1IEEE 802區域網參考模型
4.2.2介質訪問控制子層
4.2.3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4.3乙太網介質訪問控制技術
4.3.1ALOHA
4.3.2CSMA
4.3.3CSMA/CD
4.4乙太網幀格式和數據封裝
4.4.1乙太網幀格式
4.4.2乙太網數據封裝
4.4.3乙太網中地址
4.5常見乙太網
4.5.1傳統乙太網
4.5.2100Mbit/s Ethernet
4.5.3Gigabit Ethernet
4.5.410 Gigabit Ethernet
4.6交換式乙太網
4.6.1交換機
4.6.2交換式乙太網及其特點
4.7虛擬區域網
4.7.1虛擬區域網的概念
4.7.2VLAN對傳統區域網的優勢
4.7.3虛擬區域網的類型
4.7.4虛擬區域網的協議標准
4.7.5虛擬區域網中的鏈路類型
4.8其他區域網
4.8.1令牌環
4.8.2令牌匯流排
4.8.3FDDI網
4.9無線區域網
4.9.1無線區域網的概念和特點
4.9.2主要無線區域網的標准
4.9.3無線區域網的體系結構
4.9.4無線區域網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4.9.5無線區域網的組建
4.9.6無線區域網的安全
小結
習題
第5章廣域網
5.1廣域網概述
5.2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
5.2.1電路交換
5.2.2存儲轉發交換
5.3廣域網接入技術
5.3.1DSL接入技術
5.3.2幀中繼網
5.3.3ATM網
小結
習題
第6章網路層
6.1網路層概述
6.1.1網路層的功能
6.1.2網路層提供的服務
6.2IPv4協議
6.2.1IPv4協議簡介
6.2.2IPv4地址及子網劃分
6.2.3IP數據報格式
6.2.4IP數據報分片與重組
6.2.5IP數據報轉發
6.2.6無類別域間路由
6.2.7網路地址轉換
6.3網路層的協議
6.3.1ARP和RARP
6.3.2ICMP
6.4路由演算法和路由協議
6.4.1路由協議的分類
6.4.2路由信息協議
6.4.3最短路由優先路由演算法(SPF)
6.4.5開放最短路徑優先演算法(OSPF)
6.4.6邊界網關協議
6.5網路層設備
6.5.1路由器的組成和功能
6.5.2路由表
6.5.3路由轉發
6.6IPv6協議
6.6.1IPv4協議的設計缺陷
6.6.2IPv6數據報格式
6.6.3IPv6地址結構
6.6.4IPv4到IPv6的過渡技術
小結
習題
第7章傳輸層
7.1概述
7.1.1傳輸層功能
7.1.2傳輸層服務
7.2傳輸協議的要素
7.2.1傳輸層編址
7.2.2建立傳輸連接
7.2.3釋放傳輸連接
7.2.4流量控制和緩存
7.3TCP/IP的運輸層
7.3.1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7.3.2用戶數據報格式
7.4傳輸控制協議TCP
7.4.1TCP概述
7.4.2TCP報文段的首部
7.4.3TCP數據編號與確認
7.4.4TCP可靠性保證
7.4.5TCP流量控制
7.4.6TCP擁塞控制
7.4.7TCP運輸連接管理
小結
習題
第8章應用層
8.1應用層的基本概念
8.1.1主要的應用層協議
8.1.2網路應用模式
8.2域名系統
8.2.1Internet的域名結構
8.2.2域名伺服器
8.2.3域名解析過程
8.2.4DNS的報文格式
8.3文件傳送協議
8.3.1FTP的工作原理
8.3.2FTP的數據格式
8.3.3FTP的命令和應答
8.3.4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8.4遠程登錄協議Telnet
8.4.1Telnet工作原理
8.4.2Telnet語法與遠程登錄實現
8.5電子郵件
8.5.1電子郵件系統的組成結構
8.5.2電子郵件格式與MIME
8.5.3SMTP與POP3
8.6萬維網
8.6.1萬維網工作原理
8.6.2統一資源定位符
8.6.3超文本傳送協議
8.7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8.7.1DHCP的常用術語
8.7.2DHCP的工作過程
8.8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8.8.1SNMP網路管理系統組成
8.8.2SNMP
8.8.3管理信息結構
8.8.4管理信息庫
小結
習題
第9章網路安全
9.1網路安全概述
9.1.1常見的網路攻擊方法
9.1.2網路安全服務
9.1.3網路安全機制
9.2數據加密技術
9.2.1對稱密鑰密碼體制與DES演算法
9.2.2公開密鑰密碼體制與RSA演算法
9.3數字簽名和報文摘要
9.3.1數字簽名
9.3.2報文摘要
9.4計算機病毒
9.4.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9.4.2計算機病毒的特徵
9.4.3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9.4.4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9.5防火牆技術
9.5.1防火牆基本概念
9.5.2防火牆體系結構
9.5.3防火牆的局限性
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Ⅳ 計算機網路體系分為哪四層

1.、應用層

應用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2.、傳輸層

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證了數據包的順序傳送及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的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通過「三次握手」來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的則是不保證可靠的(並不是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

3.、網際互聯層

網際互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議設計數據包在整個網路上的邏輯傳輸。注重重新賦予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對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數據包在多種網路中的路由。

該層有三個主要協議:網際協議(I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IGMP)和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IP協議是網際互聯層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的是一個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遞服務。

4.、網路接入層(即主機-網路層)

網路接入層與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相對應。它負責監視數據在主機和網路之間的交換。事實上,TCP/IP本身並未定義該層的協議,而由參與互連的各網路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IP的網路接入層進行連接。地址解析協議(ARP)工作在此層,即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

(5)第5章計算機網路網路層4擴展閱讀: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 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

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 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 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 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 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老闆。

閱讀全文

與第5章計算機網路網路層4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翼網關設置完了沒有網路 瀏覽:923
計算機網路監控學徒 瀏覽:966
手機可以用幾種3g網路 瀏覽:307
雙卡雙待手機哪個卡槽網路號 瀏覽:943
怎樣用伺服器共享網路 瀏覽:96
如何將2g網路變為5g 瀏覽:364
qq如何顯示實時網路 瀏覽:987
港版蘋果6s換電信號碼沒網路 瀏覽:289
網路播報站名在哪裡 瀏覽:635
網路連接不上顯示需要網頁認證 瀏覽:159
wifi電腦無法加入網路怎麼回事 瀏覽:366
中國移動網路哪個好 瀏覽:962
vbox虛擬機連接網路怎麼解決 瀏覽:592
有電腦沒有網路怎麼回事 瀏覽:961
提示連接失敗請檢查網路 瀏覽:534
為什麼無線網路時不時會斷網 瀏覽:238
信號源燈變紅沒有網路 瀏覽:677
外部網路設置出錯啦 瀏覽:293
電信卡號可以裝移動網路嗎 瀏覽:224
網路營銷論文大綱 瀏覽:15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