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計算機網路中,能將異種網路互聯起來,實現不同網路協議相互轉換的網路互連設備是
答案是D 網關,書上《計算機網路基礎》【杜煜 姚鴻編著】(193頁)說:網關……它可以實現不同協議的網路之間的互連,包括不同網路操作系統的網路之間的互連,也可以實現區域網與遠程網之間的互連。
⑵ 在網路層實現多個區域網互聯的設備是什麼
主要用於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的互聯。
1. 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路由器在網路層實現網路互聯,它主要完成網路層 的功能。路由器負責將數據分組(Packet)從源端主機經最佳路徑傳送到目的端主機。為此,路由器
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功能,那就是確定通過互聯網到達目的網路的最佳路徑和完成信息分組的傳送,即路由選擇和數據轉發。
(1) 路由選擇
路由選擇也稱路徑選擇,路由器的基本功能之一就 是路由選擇功能。路由器需要確定到達目的端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也就是要確定一條通過互聯網到
達目的端的最佳路徑。
(2) 數據轉發
路由器的另一個基本功能是完成數據分組的傳送, 即數據轉發,通常也稱數據交換(Switching)。
2. 路由器的主要特點
由於路由器作用在網路層,因此它比網橋具有更強 的異種網互聯能力、更好的隔離能力、更強的流量控制能力、更好的安全性和可管理維護性,其主要
特點如下:
(1)路由器可以互聯不同的MAC協議、不同的傳 輸介質、不同的拓撲結構和不同的傳輸速率的異種網,它有很強的異種網互聯能力。路由器也是用於
廣域網互聯的存儲轉發設備,它有很強的廣域網互聯能力,被廣泛地應用於LAN-WAN-LAN的網路 互聯環境。
(2)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它與網路層協議有關。 多協議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網路層協議,轉發多種網路層協議的數據包。路由器檢查網路層地址,轉
發網路層數據分組(Packet)。因此,路由器能夠 基於IP 地址進行包過濾,具有包過濾(Packet
Filter)的初期防火牆功能。路由器分析進入的每一個包,並與網路管理員制定的一些過濾政策進行
比較,凡符合允許轉發條件的包被正常轉發,否則丟棄。為了網路的安全,防止黑客攻擊,網路管理
員經常利用這個功能,拒絕一些網路站點對某些子網或站點的訪問。路由器還可以過濾應用層的信息, 限制某些子網或站點訪問某些信息服務。
⑶ 常用的計算機網路互連設備有哪些
網卡,交換機,路由器……
⑷ 用於實現兩個不同網路互聯的設備是什麼
用於實現兩個不同網路互聯的設備是路由器。路由器連接兩個或多個網路的硬體設備,在網路間起網關的作用,是讀取每一個數據包中的地址然後決定如何傳送的專用智能性的網路設備。
它能夠理解不同的協議,例如某個區域網使用的乙太網協議,網際網路使用的TCP/IP協議。這樣,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種不同類型網路傳來的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網路的地址轉換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據選定的路由演算法把各數據包按最佳路線傳送到指定位置。所以路由器可以把非TCP/ IP網路連接到網際網路上。
(4)用於實現不同網路的連接設備擴展閱讀
路由器通常位於網路層,因而路由技術也與網路層相關的一門技術, 路由器與早期的網橋相比有很多的變化和不同。 通常而言,網橋的局限性比較大,它只能夠連通數據鏈路層相同或者類似的網路,不能夠連接數據鏈路層之間有著較大差異的網路。
但是路由器卻不同,它打破了這個局限,能夠連接任意的兩種不同的網路,但是這兩種不同的網路之間要遵守一個原則,就是使用相同的網路層協議,這樣才能夠被路由器連接。 路由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對網路上眾多的信息進行轉發與交換的一門技術,具體來說,就是通過互聯網路將信息從源地址傳送到目的地址。
路由技術這幾年來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第五代路由器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對數據、語音和圖像的綜合應用,逐漸被大多數家庭網路所選擇並且廣泛被使用。
除此之外,這幾年來,我國的路由技術越來越成熟,同時也結合了當代的智能化技術,使得人們在使用路由技術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快捷、快速的效果,從而推動和促進互聯網和網路技術的發展。
⑸ 網路互聯的設備有哪些
常用的網路互連設備有中繼器、集線器、網橋、網路交換機、路由器和網關。
1、中繼器
中繼器是區域網互連的最簡單設備,它工作在OSI體系結構的物理層,它接收並識別網路信號,然後再生信號並將其發送到網路的其他分支上。要保證中繼器能夠正確工作,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分支中的數據包和邏輯鏈路協議是相同的。
中繼器是擴展網路的最廉價的方法。當擴展網路的目的是要突破距離和結點的限制時,並且連接的網路分支都不會產生太多的數據流量,成本又不能太高時,就可以考慮選擇中繼器。
2、集線器
集線器是有多個埠的中繼器,簡稱HUB。
集線器是一種以星型拓撲結構將通信線路集中在一起的設備,相當於匯流排,工作在物理層,是區域網中應用最廣的連接設備,按配置形式分為獨立型hub,模塊化hub和堆疊式hub三種。
3、網橋
網橋(Bridge)是一個區域網與另一個區域網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網橋是屬於數據鏈路層的一種設備,它的作用是擴展網路和通信手段,在各種傳輸介質中轉發數據信號,擴展網路的距離。
網橋可分為本地網橋和遠程網橋。本地網橋是指在傳輸介質允許長度范圍內互聯網路的網橋;遠程網橋是指連接的距離超過網路的常規范圍時使用的遠程橋,通過遠程橋互聯的區域網將成為城域網或廣域網。
4、網路交換機
交換式乙太網數據包的目的地址將以太包從原埠送至目的端,向不同的目的埠發送以太包時,就可以同時傳送這些以太包,達到提高網路實際吞吐量的效果。網路交換機可以同時建立多個傳輸路徑,所以在應用聯結多台伺服器的網段上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
5、路由器
路由器工作在OSI體系結構中的網路層,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多個網路上交換和路由數據數據包。路由器通過在相對獨立的網路中交換具體協議的信息來實現這個目標。比起網橋,路由器不但能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連接網路分支,還能訪問數據包中更多的信息。
6、網關
在一個計算機網路中,當連接不同類型而協議差別又較大的網路時,則要選用網關設備。網關的功能體現在OSI模型的最高層,它將協議進行轉換,將數據重新分組,以便在兩個不同類型的網路系統之間進行通信。
和網橋一樣,網關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遠程的,它能夠互連異類的網路,從一個環境中讀取數據,剝去數據的老協議,然後用目標網路的協議進行重新包裝。
(5)用於實現不同網路的連接設備擴展閱讀
數據在網路中是以「包」的形式傳遞的,但不同網路的「包」,其格式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在不同的網路間傳送數據,由於包格式不同,導致數據無法傳送,於是網路間連接設備就充當「翻譯」的角色,將一種網路中的「信息包」轉換成另一種網路的「信息包」。
信息包在網路間的轉換,與OSI的七層模型關系密切。如果兩個網路間的差別程度小,則需轉換的層數也少。例如乙太網與乙太網互連,因為它們屬於一種網路,數據包僅需轉換到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所需網間連接設備的功能也簡單(如網橋)。
若乙太網與令牌環網相連,數據信息需轉換至OSI的第三層(網路層),所需中介設備也比較復雜(如路由器)。如果連接兩個完全不同結構的網路TCP/IP和SNA,其數據包需做七層的轉換,需要的連接設備也最復雜(如網關)。
⑹ 如果想實現不同類型區域網之間的互聯,可以使用的網路設備是
將兩個同類區域網(即使用相同的網路操作系統)互聯, 應使用的設備是網橋。
網橋(Bridge)為存儲轉發(Store-and-forward)設備,用來連接同一類型的區域網。網橋將數據幀送到數據鏈路層(DLL)進行差錯校驗,再送到物理層(PLL),通過物理傳輸介質送到另一個子網或網段。
它具備定址與路徑選擇的功能。 在接收到幀(Frame)之後、 要決定正確的路徑將幀送到相應的目的站點 。網橋能夠互聯兩個採用不同數據鏈路層協議、不向傳輸速率、不向傳輸介質的網路。它要求兩個互聯網路在數據鏈路層以上採用相同或兼容的協議 。
(6)用於實現不同網路的連接設備擴展閱讀
網橋將兩個相似的網路連接起來,並對網路數據的流通進行管理。它工作於數據鏈路層,不但能擴展網路的距離或范圍,而且可提高網路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網路1和網路2通過網橋連接後,網橋接收網路1發送的數據包,檢查數據包中的地址,如果地址屬於網路1 ,它就將其放棄,相反,如果是網路2的地址,它就繼續發送給網路2,這樣可利用網橋隔離信息,將同一個網路號劃分成多個網段(屬於同一個網路號),隔離出安全網段,防止其他網段內的用戶非法訪問。
⑺ 具有連接不同網路能力的廣域網設備是
具有連接不同網路能力的廣域網設備是網路交換器
互聯網中常見的六種設備是
1、中繼器
中繼器是區域網互聯的最簡單設備,它工作在OSI體系結構的物理層,它接收並識別網路信號,然後再生信號並將其發送到網路的其他分支上。要保證中繼器能夠正確工作,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分支中的數據包和邏輯鏈路協議是相同的。例如,在802.3以太區域網和802.5令牌環區域網之間,中繼器是無法使它們通信的。
2、橋由器
Brouter是網橋和路由器的合並。
3、集線器
集線器是有多個埠的中繼器。簡稱HUB
集線器是一種以星型拓撲結構將通信線路集中在一起的設備,相當於匯流排,工作在物理層,是區域網中應用最廣的連接設備,按配置形式分為獨立型hub,模塊化hub和堆疊式hub三種。
智能型HUB改進了一般HUB的缺點,增加了橋接能力,可濾掉不屬於自己網段的幀,增大網段的頻寬,且具有網管能力和自動檢測埠所連接的PC網卡速度的能力。
4、網橋
網橋(Bridge)是一個區域網與另一個區域網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網橋是屬於數據鏈路層的一種設備,它的作用是擴展網路和通信手段,在各種傳輸介質中轉發數據信號,擴展網路的距離,同時又有選擇地將有地址的信號從一個傳輸介質發送到另一個傳輸介質,並能有效地限制兩個介質系統中無關緊要的通信。
5、網路交換機
交換式乙太網數據包的目的地址將以太包從原埠送至目的端,向不同的目的埠發送以太包時,就可以同時傳送這些以太包,達到提高網路實際吞吐量的效果。網路交換機可以同時建立多個傳輸路徑,所以在應用聯結多台伺服器的網段上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主要用於聯HUB,Server或分散式主幹網。
6、路由器
路由器工作在OSI體系結構中的網路層,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多個網路上交換和路由數據數據包。路由器通過在相對獨立的網路中交換具體協議的信息來實現這個目標。比起網橋,路由器不但能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連接網路分支,還能訪問數據包中更多的信息。並且用來提高數據包的傳輸效率
⑻ 當兩個不同類型的網路彼此相連時,必須使用的設備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往往由許多種不同類型的網路互連連接而成。如果幾個計算機網路只是在物理上連接在一起,它們之間並不能進行通信,那麼這種「互連」並沒有什麼實 際意義。因此通常在談到「互連」時,就已經暗示這些相互連接的計算機是可以進行通信的,也就是說,從功能上和邏輯上看,這些計算機網路已經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計算機網路,或稱為互聯網路,也可簡稱為互聯網、互連網。
將網路互相連接起來要使用一些中間設備(或中間系統),ISO的術語稱之為中繼(relay)系統。根據中繼系統所在的層次,可以有以下五種中繼系統:
物理層(即常說的第一層、層L1)中繼系統,即轉發器(repeater)。
數據鏈路層(即第二層,層L2),即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網路層(第三層,層L3)中繼系統,即路由器(router)。
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
在網路層以上的中繼系統,即網關(gateway).
當中繼系統是轉發器時,一般不稱之為網路互聯,因為這僅僅是把一個網路擴大了,而這仍然是一個網路。高層網關由於比較復雜,目前使用得較少。因此一般討論網路互連時都是指用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互聯的網路。一般的區域網網路拓撲圖如下所示,而互聯網是有許許多多這樣區域網組成
其中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幾乎是現代區域網絡都要使用的網路設備,其中,交換機負責連接網路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無線AP等)和終端設備(如計算機、伺服器、攝像頭、網路列印機等);路由器實現區域網與區域網的互聯,區域網與Internet的互聯;而防火牆作為一個安全網路設備,作用於內部網路與內部網路之間,或者內部網路與Internet之間。總的來說,交換機負責連接設備,路由器負責連接網路,防火牆負責網路訪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