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是在什麼時候誕生的
隨著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後的十多年時間內,由於價格很昂貴,電腦數量極少。早期所謂的計算機網路主要是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而產生的,其形式是將一台計算機經過通信線路與若乾颱終端直接連接,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式看做為最簡單的區域網雛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立的。現代計算機網路的許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組交換技術都來自ARPAnet。 ARPAnet不僅進行了租用線互聯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而且做了無線、衛星網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其結果導致了TCP/IP問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1980年前後,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議的轉換工作,並以ARPAnet為主幹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並在 UNIX(BSD4.1)上實現了TCP/IP。ARPAnet在技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TCP/IP協議的開發和應用。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組織 NSF採用TCP/IP協議將分布在美國各地的6個為科研教育服務的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並支持地區網路,形成NSFnet。1986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6月,在連通Internet的計算機中,商業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不可收拾。
❷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電腦網路
1994年4月20日中國教育科研網(NCFC)與美國NCFnet直接聯網,這一天是中國被國際承認為開始有網際網路的時間。
❸ 網路誕生於哪一年
20世紀50年代末,正處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
關於網際網路的技術資料,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
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經有了好幾十個計算機網路,但是每個網路只能在網路內部的計算機之間互聯通信,不同計算機網路之間仍然不能互通。
為此,
ARPA又設立了新的研究項目,支持學術界和工業界進行有關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想用一種新的方法將不同的計算機區域網互聯,形成「互聯網」。研究人員稱之為「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這個名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❹ 計算機網路是哪年由誰發明的
1969年,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oD/DARPA)資助建立了一個名為ARPANET的網路。解釋一下就是阿帕網,這是最早的。
❺ 中國的網路和電腦手機哪年就開始有了
帶滑鼠的電腦大概是在1996年開始出現,在這之前的沒有滑鼠,dos系統,用鍵盤操作。
手機也大概是這個時間,網路大概是99年左右,最早的是新浪聊天室,後來出了OICQ,也就是QQ
至於科研單位或者其他比較早的,我不清楚,大眾普及的時候就是96年前後了。,說錯了別見怪。滿意情採納。
❻ 我國計算機網路建設始於哪一年
我國計算機網路建設始於:1994年4月20日,20年了。
我國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在一些重要的國民經濟領域建設計算機網路。最初建成的是鐵
路、銀行、氣象等十二大網路,其中最早投入使用的鐵道部MIs系統,使用200台中小型機、2萬台微機及4000台終端,把12個鐵路局、56個分局、
70個網路節點連成了一個網路,
1986年,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實施的國際聯網項目——中國學術網(ANET)啟動,其合作夥伴是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
1987年9月14日21207,時任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的錢天白向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越過長城,通向世界。簡短的一句話標志著中國開始通過網路和世界溝通,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錢天白也成為中國第一個「互聯網用戶」。
1990
年11月28日,錢天白代表中國正式在斯坦福網路信息研究中心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並且開通了使用「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從此中國的
網路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由於當時中國尚未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中國頂級域名伺服器暫時建在了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
1992年7月,我國實現了全國電子信箱系統聯網,定名為中國公用電子信箱系統我國互聯網最初應用范圍僅限於科研、教育領域。在這一階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網路和北京中關村的NCFC網路。
高
能物理研究所的網路於1988年初步建成,是國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高性能的計算機網路,當年便實現了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國際計算機網的連接。1990年
5月起,開始向其他單位提供非營業性的網路服務。1991年3月,該網又與美國斯坦福大學直線加速器實驗室(SLAC)計算機網路建立了連接,隨後在技術
設備上不斷改進提高,採用了高速通信信道,1993年3月,與美國能源科學網實現連接。
中關村網路於1990年4月由國家科委正式立項,利用世界
銀行貸款及國內配套資金在北京中關村開始建立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光纜計算機網路,其名稱為「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簡稱「中關村網路」。它包括一
個主幹網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3個院校網,總投資為7000萬元人民幣,1993年12月主幹網開通。
1994年4月20日,中國科
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網路與中關村網路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開通了網路全功能服務,開啟了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新時代。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從網路
管理模式上看,可稱為非開放性的學術網路階段。高能物理研究所為了滿足一些單位使用互聯網的需要,進一步開展了用戶入網的工作,使更多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共
享世界信息資源。1994年5月15日,高能物理研究所設立了國內第一個web伺服器,推出中國第一套網頁,內容除介紹中國高科技發展。此後,該欄目開始
提供包括新聞、經濟、文化、商貿等更為廣泛的圖文並茂的信息,並改名為《中國之宙》。也是在1994年5月,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開通曙光BBS
站,這是中國內地的第一個論壇。
1994年8月,郵電部與美國sprint電信公司簽署協議,由sprint協助建立中國公有計算機互聯網(ChiMNet),經過9個月的努力,首先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國際節點,完成了國際互聯網與國內公用數據網(China DDN)的互聯。
❼ 電腦首次聯網是什麼時候就是有網路是什麼時候
20世紀60年代末,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設立了新的研究項目,支持學術界和工業界進行有關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想用一種新的方法將不同的計算機區域網互聯,形成「互聯網」。研究人員稱之為「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這個名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1974年,出現了連接分組網路的協議,其中就包括了TCP/IP,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協議,TCP是幫助IP實現可靠傳輸的協議。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選定Internet為主要的計算機通信系統,並把其它的軍用計算機網路都轉換到TCP/IP。
1983年,ARPAnet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軍用,稱為MILNET;另一部分仍稱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組織(NSF)將分布在美國各地的5個為科研教育服務的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並支持地區網路,形成NSFnet。
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從軍用轉向民用。
1992年,美國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聯合組建了一個高級網路服務公司(ANS),建立了一個新的網路,叫做ANSnet,成為Internet的另一個主幹網。從而使Internet開始走向商業化。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運作。而此時Internet的骨幹網已經覆蓋了全球91個國家,主機已超過400萬台。在最近幾年,網際網路更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很快就達到了今天的規模。
❽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電腦網路
1994年4月20日中國教育科研網(NCFC)與美國NCFnet直接聯網,這一天是中國被國際承認為開始有網際網路的時間。
❾ 電腦網路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立的。現代計算機網路的許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組交換技術都來自ARPAnet。 ARPAnet不僅進行了租用線互聯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而且做了無線、衛星網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其結果導致了TCP/IP問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1980年前後,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議的轉換工作,並以ARPAnet為主幹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並在 UNIX(BSD4.1)上實現了TCP/IP。ARPAnet在技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TCP/IP協議的開發和應用。2個著名的科學教育網CSNET和BITNET先後建立。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規劃建立了13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及國家教育科技網。隨後替代了ARPANET的骨乾地位。 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6月,在連通Internet的計算機中,商業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不可收拾。
❿ 電腦和寬頻是0幾年開始普及的哪個先普及的
電腦先普及的,從奔4時代開始廣泛進入家庭。寬頻(ADSL)則要晚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