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分組交換的特點
分組交換的特點就是存儲轉發,它將所接受的分組暫時存儲下來,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隊,當它可以發送信息時,再將信息發送到相應的路由上,完成轉發。其存儲轉發的過程就是分組交換的過程。
分組交換的思想來源於報文交換,報文交換也稱為存儲轉發交換,它們交換過程的本質都是存儲轉發,所不同的是分組交換的最小信息單位是分組,而報文交換則是一個個報文。由於以較小的分組為單位進行傳輸和交換,所以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快。報文交換主要應用於公用電報網中。
拓展資料:
分組交換的實質就是將要傳輸的數據按一定長度分成很多組,為了准確的傳送到對方,每個組都打上標識,許多不同的數據分組在物理線路上以動態共享和復用方式進行傳輸,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資源,當數據分組傳送到交換機時,會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中。
然後根據當前線路的忙閑程度,交換機會動態分配合適的物理線路,繼續數據分組的傳輸,直到傳送到目的地。到達目地之後的數據分組再重新組合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數據。
分組是由分組頭和其後的用戶數據部分組成的。分組頭包含接收地址和控制信息,其長度為3--10B,用戶數據部分長度是固定的,平均為128B,最長不超過256B。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同一分組網內分組長度是固定的,而不同分組網分組長度可以不同。分組交換:路由選擇確定了輸出埠和下一個節點後,必須使用交換技術將分組從輸入埠傳送到輸出埠,實現輸送比特通過網路節點。
分組交換技術是在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除了打電話直接溝通,通過計算機和終端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在傳輸線路質量不高、網路技術手段還較單一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一種交換技術。
分組交換也稱包交換,它是將用戶傳送的數據劃分成多個更小的等長部分,每個部分叫做一個數據段。在每個數據段的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組成的首部,就構成了一個分組。
首部用以指明該分組發往何地址,然後由交換機根據每個分組的地址標志,將他們轉發至目的地,這一過程稱為分組交換。進行分組交換的通信網稱為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實質上是在「存儲—轉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兼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
在分組交換方式中,由於能夠以分組方式進行數據的暫存交換,經交換機處理後,很容易地實現不同速率、不同規程的終端間通信。
『貳』 什麼是分組交換有什麼優點用在哪兒
在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以分組為單位、使用存儲-轉發機制實現數據交互的通信方式,被稱為分組交換(PS:packet switching)。在分組交換方式中,由於能夠以分組方式進行數據的暫存交換,經交換機處理後,很容易地實現不同速率、不同規程的終端間通信。
優點
1、利用率高
較之電路交換對鏈路的獨占性而言,不同的數據分組可以在同一條鏈路上以動態共享和復用方式進行傳輸,通信資源利用率高,從而使得信道的容量和吞吐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因為結點到結點的單個鏈路可以由很多分組動態共享。分組被排隊,並被盡可能快速地在鏈路上傳輸。
2、數據率
一個分組交換網路可以實行數據率的轉換:兩個不同數據率的站之間能夠交換分組,因為每一個站以它的自己的數據率連接到這個結點上。
3、排隊機制
在同一個鏈路上可以同時傳輸不同類型和規格的數據,當分組網路上有大量的分組時,可以根據設定數據傳輸的排隊機制,保證優先順序高的分組優先傳輸。當電路交換網路上負載很大時,一些呼叫就被阻塞了。在分組交換網路上,分組仍然被接受,只是其交付時延會增加。
4、優先順序
在使用優先順序時,如果一個結點有大量的分組在排隊等待傳送,它可以先傳送高優先順序的分組。這些分組因此將比低優先順序的分組經歷更少的時延。
本質
分組交換的本質就是存儲轉發,它將所接受的分組暫時存儲下來,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隊,當它可以發送信息時,再將信息發送到相應的路由上,完成轉發。其存儲轉發的過程就是分組交換的過程。
分組交換的思想來源於報文交換,報文交換也稱為存儲轉發交換,它們交換過程的本質都是存儲轉發,所不同的是分組交換的最小信息單位是分組,而報文交換則是一個個報文。由於以較小的分組為單位進行傳輸和交換,所以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快。報文交換主要應用於公用電報網中。
『叄』 分組交換方式的工作原理和特點是什麼
工作原理:將用戶傳送的數據劃分成一定的長度,每個部分叫做一個分組,通過傳輸分組的方式傳輸信息的一種技術。它是通過計算機和終端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在傳輸線路質量不高、網路技術手段還較單一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一種交換技術。
每個分組的前面有一個分組頭,用以指明該分組發往何地址,然後由交換機根據每個分組的地址標志,將他們轉發至目的地,這一過程稱為分組交換。
主要特點:
1、線路利用率高:分組交換以虛電路的形式進行信道的多路復用,實現資源共享,可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提供多條邏輯信道,極大地提高線路的利用率。使傳輸費用明顯下降。
2、不同種類的終端可以相互通信:分組網以X.25協議向用戶提供標准介面,數據以分組為單位在網路內存儲轉發,使不同速率終端,不同協議的設備經網路提供的協議變換功能後實現互相通信。
3、信息傳輸可靠性高:在網路中每個分組進行傳輸時,在節點交換機之間採用差錯校驗與重發的功能,因而在網中傳送的誤碼率大大降低。而且在網內發生故障時,網路中的路由機制會使分組自動地選擇一條新的路由避開故障點,不會造成通信中斷。
4、分組多路通信:由於每個分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組型終端可以同時與多個用戶終端進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發送到不同用戶。
5、計費與傳輸距離無關:網路計費按時長、信息量計費,與傳輸距離無關,特別適合那些非實時性,而通信量不大的用戶。
相關內容解釋
分組交換也稱為包交換,它將用戶通信的數據劃分成多個更小的等長數據段,在每個數據段的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作為數據段的首部,每個帶有首部的數據段就構成了一個分組。首部指明了該分組發送的地址,當交換機收到分組之後,將根據首部中的地址信息將分組轉發到目的地,這個過程就是分組交換。能夠進行分組交換的通信網被稱為分組交換網。
分組交換的本質就是存儲轉發,它將所接受的分組暫時存儲下來,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隊,當它可以發送信息時,再將信息發送到相應的路由上,完成轉發。其存儲轉發的過程就是分組交換的過程。
分組交換的思想來源於報文交換,報文交換也稱為存儲轉發交換,它們交換過程的本質都是存儲轉發,所不同的是分組交換的最小信息單位是分組,而報文交換則是一個個報文。由於以較小的分組為單位進行傳輸和交換,所以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快。報文交換主要應用於公用電報網中。
『肆』 分組交換技術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的作用及特點是什麼
採用存儲轉發的分組交換技術,實質上是在計算機網路的通信過程中動態分配傳輸線路或信道帶寬的一種策略。
它的工作機理是:首先將待發的數據報文劃分成若干個大小有限的短數據塊,在每個數據塊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諸如數據收發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數據塊的序號等,形成一個個分組,然後各分組在交換網內採用「存儲轉發」機制將數據從源端發送到目的端。由於節點交換機暫時存儲的是一個個短的分組,而不是整個的長報文,且每一分組都暫存在交換機的內存中並可進行相應的處理,這就使得分組的轉發速度非常快。
分組交換網是由若干節點交換機和連接這些交換機的鏈路組成,每一結點就是一個小型計算機。 基於分組交換的數據通信是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或計算機與人之間的通信,其通信過程需要定義嚴格的協議;
分組交換網的主要優點:
1、高效。在分組傳輸的過程中動態分配傳輸帶寬。2、靈活。每個結點均有智能,可根據情況決定路由和對數據做必要的處理。3、迅速。以分組作為傳送單位,在每個結點存儲轉發,網路使用高速鏈路。4、可靠。完善的網路協議;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網。
電路交換相比,分組交換的不足之處是:① 每一分組在經過每一交換節點時都會產生一定的傳輸延時,考慮到節點處理分組的能力和分組排隊等候處理的時間,以及每一分組經過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組的傳輸延時長短不一。因此,它不適用於一些實時、連續的應用場合,如電話話音、視頻圖像等數據的傳輸;② 由於每一分組都額外附加一個頭信息,從而降低了攜帶用戶數據的通信容量; ③ 分組交換網中的每一節點需要更多地參與對信息轉換的處理,如在發送端需要將長報文劃分為若干段分組,在接收端必須按序將每個分組組裝起來,恢復出原報文數據等,從而降低了數據傳輸的效率。 習題1-03 試從多個方面比較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的主要優缺點。
答:電路交換,它的主要特點是:① 在通話的全部時間內用戶獨佔分配的傳輸線路或信道帶寬,即採用的是靜態分配策略;② 通信雙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點出現了故障,就會中斷通話,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方可繼續,這對十分緊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顯然,這種交換技術適應模擬信號的數據傳輸。然而在計算機網路中還可以傳輸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通信與模擬信號通信的本質區別在於數字信號的離散性和可存儲性。這些特性使得它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不僅可以間斷分時發送,而且可以進行再加工、再處理。
③ 計算機數據的產生往往是「突發式」的,比如當用戶用鍵盤輸入數據和編輯文件時,或計算機正在進行處理而未得出結果時,通信線路資源實際上是空閑的,從而造成通信線路資源的極大浪費。據統計,在計算機間的數據通信中,用來傳送數據的時間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於各異的計算機和終端的傳輸數據的速率各不相同,採用電路交換就很難相互通信。
分組交換具有高效、靈活、可靠等優點。但傳輸時延較電路交換要大,不適用於實時數據業務的傳輸。
『伍』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的主要優缺點!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三者主要的優缺點如下:
1.電路交換:此種方式在通信之前需要在通信的雙方間建立成一條被雙方獨占的物理通道。這個通道是由雙方間的交換設備和鏈路逐段連接而建成的。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1)數據直達傳輸,延遲小,具有很強的實時性。
(2)雙方通信是有序的,不存在失序問題。
(3)該種交換方式既可以用於傳輸模擬信號,也可用於傳輸數字信號。
缺點:
(1)該交換方式建立連接平均時間較長,影響效率。
(2)該交換方式對信道的利用率較低。建立的物理通路即使處於空閑狀態,也會獨占通路。
(3)不同類型,規格,速率的終端難以相互進行通信,且易發生差錯。
2.報文交換:此種方式以【報文】為數據交換的單位,報文中攜帶目標地址、源地址等信息,交換結點的過程中採用存儲轉發的傳輸方式。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報文交換不存在連接建立時延,用戶可以隨時發送。
(2)當某條傳輸路徑發生故障,該交換方式可以自動重新選擇另一條路徑進行傳輸,提高了傳輸穩定性。
(3)即使不同類型,規格,速率的終端也可以實現通信。
(4)可以實現多目標發送服務。
(5)交換方式會自動建立數據傳輸的優先順序,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缺點:
(1)數據交換結點需要經歷存儲、轉發這個過程,所以會引起轉發時延。
(2)此種方式只能用於數字信號。
3.分組交換:該種方式可以說是報文交換的升級版。交換仍採用存儲轉發傳輸方式,但會將一個長報文先分割為若干個較短的分組,然後再將這些分組逐個進行發送。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1)該方式加速了數據的網路傳輸。
(2)該方式簡化了存儲管理,從而減少了出錯機率和重發數據量。
(3)由於其分組的特點,在優先順序策略傳輸中更具優勢。
缺點:
(1)時延問題仍然存在,但一定程度上得到減少。
(2)採用數據報服務時,可能導致出現失序、丟失或重復分組的情況。
(3)通信效率不太高。
(5)計算機網路採用分組交換技術的優點擴展閱讀:
1.要傳送的數據量很大,傳送時間遠大於呼叫時間,則採用電路交換較為合適
2.當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鏈路組成時,採用分組交換傳送數據較為合適。
3.從提高整個網路的信道利用率上看,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優於電路交換,其中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的時延小,尤其適合於計算機之間的突發式的數據通信。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電路交換
網路-報文交換
網路-分組交換
『陸』 數據交換三種方式中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數據交換三種方式分別是:線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
第一種:線路交換(電路交換)
優點:
1、建立線路之後、釋放線路之前,即使站點之間無任何數據可以傳輸,整個線路仍不允許其它站點共享。
2、一旦線路建立,通信雙方的所有資源(包括線路資源)均用於本次通信,除了少量的傳輸延遲之外,不再有其它延遲,具有較好的實時性。
3、線路交換設備簡單。
4、用戶數據透明傳輸。
缺點:
1、線路的利用率較低,並且容易引起接續時的擁塞。
2、不提供任何緩存裝置。
3、要求收發雙方自動進行速率匹配。
第二種:報文交換
優點:
1、不獨占線路,多個用戶的數據可以通過存儲和排隊共享一條線路。
2、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
3、支持多點傳輸(一個報文傳輸給多個用戶,在報文中增加「地址欄位」,中間結點根據地址欄位進行復制和轉發)。
4、中間結點可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方便接收站點的收取。
5、增加了差錯檢測功能,避免出錯數據的無謂傳輸等。
缺點:
1、由於「存儲-轉發」和排隊,增加了數據傳輸的延遲。
2、報文長度未作規定,報文只能暫存在磁碟上,磁碟讀取佔用了額外的時間。
3、任何報文都必須排隊等待:不同長度的報文要求不同長度的處理和傳輸時間,即使非常短小的報文(例如:互動式通信中的會話信息)。
4、報文交換難以支持實時通信和互動式通信的要求。
第三種:分組交換
優點:
1、兼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
2、每個分組標識後,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的技術,同時傳送多個數據分組。
3、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比報文交換的傳輸時延小,交互性好。
4、線路利用率高:分組交換以虛電路的形式進行信道的多路復用,實現資源共享,可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提供多條邏輯信道,極大地提高線路的利用率。使傳輸費用明顯下降。
5、不同種類的終端可以相互通信:分組網以X.25協議向用戶提供標准介面,數據以分組為單位在網路內存儲轉發,使不同速率終端,不同協議的設備經網路提供的協議變換功能後實現互相通信。
6、信息傳輸可靠性高:在網路中每個分組進行傳輸時,在節點交換機之間採用差錯校驗與重發的功能,因而在網中傳送的誤碼率大大降低。
7、分組多路通信:由於每個分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組型終端可以同時與多個用戶終端進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發送到不同用戶。
8、提供網路的基本業務:交換虛電路和永久虛電路及其他補充業務,如閉和用戶群,網路用戶識別等。在端到端計算機之間通信時,進行路由選擇,以及流量控制。
9、能提供多種通信規程,數據轉發,維護運行,故障診斷,計費與一些網路的統計等。
缺點:
計費與傳輸距離無關:網路計費按時長、信息量計費,與傳輸距離無關,適合那些非實時性,而通信量不大的用戶, 信息量大的不適用。
(6)計算機網路採用分組交換技術的優點擴展閱讀
網游的重大特點 就是需要客戶端數據與伺服器端資料庫不斷的更新同步, 這就造成大量的數據雙向傳輸。
光纖的傳輸速度和傳輸帶寬 都是電話線無法追及的。
光纖 類似於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而電話線 只是雙向二車道公路。
『柒』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有哪幾種各有什麼優缺點
(1)電路交換:在數據傳輸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完全的通路。在線路拆除(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戶完全佔用。電路交換效率不高。
(2)報文交換:報文從源點傳送到目的地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報文需要排隊。因此報文交換不適合於互動式通信,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3)分組交換:分組交換方式和報文交換方式類似,但報文被分成分組傳送,並規定了最大長度。分組交換技術是在數據網中最廣泛使用的一種交換技術,適用於交換中等或大量數據的情況。
『捌』 請問計算機網路中分組交換的特點有哪些
你好!
分組交換實質上是在「存儲——轉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兼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分組交換在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技術傳送按一定長度分割為許多小段的數據——分組。每個分組標識後,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的技術,同時傳送多個數據分組。把來自用戶發端的數據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內,接著在網內轉發。到達接收端,再去掉分組頭將各數據欄位按順序重新裝配成完整的報文。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比報文交換的傳輸時延小,交互性好。
希望可以幫到你!
『玖』 分組交換技術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的作用及特點是什麼
採用存儲轉發的分組交換技術,實質上是在計算機網路的通信過程中動態分配傳輸線路或信道帶寬的一種策略。
它的工作機理是:首先將待發的數據報文劃分成若干個大小有限的短數據塊,在每個數據塊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諸如數據收發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數據塊的序號等,形成一個個分組,然後各分組在交換網內採用「存儲轉發」機制將數據從源端發送到目的端。由於節點交換機暫時存儲的是一個個短的分組,而不是整個的長報文,且每一分組都暫存在交換機的內存中並可進行相應的處理,這就使得分組的轉發速度非常快。
分組交換網是由若干節點交換機和連接這些交換機的鏈路組成,每一結點就是一個小型計算機。 基於分組交換的數據通信是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或計算機與人之間的通信,其通信過程需要定義嚴格的協議;
分組交換網的主要優點:
1、高效。在分組傳輸的過程中動態分配傳輸帶寬。2、靈活。每個結點均有智能,可根據情況決定路由和對數據做必要的處理。3、迅速。以分組作為傳送單位,在每個結點存儲轉發,網路使用高速鏈路。4、可靠。完善的網路協議;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網。
電路交換相比,分組交換的不足之處是:① 每一分組在經過每一交換節點時都會產生一定的傳輸延時,考慮到節點處理分組的能力和分組排隊等候處理的時間,以及每一分組經過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組的傳輸延時長短不一。因此,它不適用於一些實時、連續的應用場合,如電話話音、視頻圖像等數據的傳輸;② 由於每一分組都額外附加一個頭信息,從而降低了攜帶用戶數據的通信容量; ③ 分組交換網中的每一節點需要更多地參與對信息轉換的處理,如在發送端需要將長報文劃分為若干段分組,在接收端必須按序將每個分組組裝起來,恢復出原報文數據等,從而降低了數據傳輸的效率。 習題1-03 試從多個方面比較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的主要優缺點。
答:電路交換,它的主要特點是:① 在通話的全部時間內用戶獨佔分配的傳輸線路或信道帶寬,即採用的是靜態分配策略;② 通信雙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點出現了故障,就會中斷通話,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方可繼續,這對十分緊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顯然,這種交換技術適應模擬信號的數據傳輸。然而在計算機網路中還可以傳輸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通信與模擬信號通信的本質區別在於數字信號的離散性和可存儲性。這些特性使得它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不僅可以間斷分時發送,而且可以進行再加工、再處理。
③ 計算機數據的產生往往是「突發式」的,比如當用戶用鍵盤輸入數據和編輯文件時,或計算機正在進行處理而未得出結果時,通信線路資源實際上是空閑的,從而造成通信線路資源的極大浪費。據統計,在計算機間的數據通信中,用來傳送數據的時間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於各異的計算機和終端的傳輸數據的速率各不相同,採用電路交換就很難相互通信。
分組交換具有高效、靈活、可靠等優點。但傳輸時延較電路交換要大,不適用於實時數據業務的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