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要訪問www.163.com
當我輸入之後.首先計算機會到DNS伺服器去尋找匹配163.COM的IP地址.
接著計算機去訪問該IP地址,這時有個協議叫ARP協議.將該IP地址變成MAC地址.
我們的計算機實際是訪問MAC的物理地址.
通過上述來尋找目標地址.
B. 電腦中,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的含義是
源IP地址指的就是發送數據包的那個電腦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就是想要發送到的那個電腦的IP地址。
C. 求計算機網路IP計算方法
1,網路地址是:192.168.100.128 (子網掩碼與IP地址位與得到網路位)
2,63(除網路號的地址大小)
3,192.168.100.65到192.168.100.254(最小網路地址到最大網路地址)
4,192.168.100.192(廣播地址)
D. 大神請問個問題:計算機網路:發送端的網路層怎麼獲取目的ip,源ip的
發送端本來就知道目標IP,IP包從主機發出的時候就帶有目標地址信息。比如ping,當你ping某個地址的時候目標地址就已經指定。(1)如果目標地址在同網段內,主機會查找ARP表(IP與MAC地址對應關系,如果找不到就會廣播通過交換機制找到),直接將報文送達目標IP;(2)如果目標地址不在同網段內,主機會查找路由表,並進一步找到「下一跳」的IP地址,然後重復1的過程將IP包交給下一跳地址,下一跳行使路由功能,重復2的過程,知道IP包送達目標地址。最後目標地址主機層層解封讀取數據。
所以不管是目標IP還是源IP,這些信息不是IP包的負載「數據」提供的,而是應用軟體通過操作系統提供的,就像你寄出一封信,信封上的地址不一定要寫在信件內容上,信也一樣可以寄到。
E. 求 計算計算機的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的值
這題我來給你解答:
首先這個IP是A類地址,其網路號可以知道是10.0.0.0
;子網掩碼換算成二進制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可以看出網路位是24位,也就是子網網路號的位數是16位,把10.1.143.164換算成二進制就是00001010.00000001.10001111.10100100
那麼它所在的子網網路號就是00000001.10001111
所以說該計算機所在的網路地址就是00001010.00000001.10001111.00000000即10.1.143.0
廣播地址就是00001010.00000001.10001111.11111111即10.1.143.255,也就是說這個計算機的子網地址范圍是10.1.143.1----10.1.143.254
主機在子網中的地址就是164
你不給分,是沒人給你答案的
F. 求解計算機網路的一道計算題!!
把每個目的地址和每個子網掩碼相與,看與那個目的地址相同就是從那個埠發出去,下一跳就是後面對應的。比如172.16.0.1可以表示成2進制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1。分別與幾個子網掩碼相與
G. IP地址子網掩碼地址計算(計算機網路)
子網分配思路:
①子網128.31.8.0/22 可用地址范圍:128.31.8.1~128.31.11.254 /255.255.252.0
剛好四個C類地址(128.31.8.0/24,128.31.9.0/24,128.31.8.10/24,128.31.11.0/24)
②分析客戶需求:
A客戶500台主機 需要2個C類地址(512)
B客戶240台主機 需要1個C類地址 (255)
C客戶80台主機 需要1/2個C類地址 (128)
D客戶100台主機 需要1/2個C類地址 (128)四個客戶剛好符合題目給出的四個C類地址需求
③需求分析出來了就直接套娃分地址:
A客戶500台主機 分2個C類地址(512) :網路地址:128.31.8.0 子網掩碼:255.255.254.0
B客戶240台主機 需要1個C類地址 (255):網路地址:128.31.10.0 子網掩碼:255.255.255.0
C客戶80台主機 需要1/2個C類地址 (128):網路地址 128.31.11.0 子網掩碼:255.255.255.128
D客戶100台主機 需要1/2個C類地址(128)網路地址:128.31.11.128 子網掩碼:255.255.255.128
④填表:
H. 計算機網路,UDP數據報的校驗和欄位是通過什麼來校驗源和目的IP的呢
其實這是一種加密技術用於對文件內容進行審計的方法,使用 精通讀文件把文件讀到內存中,再對文件內容作一個 MD5 校驗得到一串密碼,就是校驗和。
補充:
1、IP首部校驗和欄位是根據IP首部計算的校驗和碼,它不對首部後面的數據進行計算。ICMP、IGMP、UDP和TCP在它們各自的首部中均含有同時覆蓋首部和數據校驗和碼。
2、IP首部校驗和計算:
為了計算一份數據報的IP檢驗和,首先把檢驗和欄位置為0。然後,對首部中每個16bit進行二進制反碼求和(整個首部看成是由一串16bit的字組成),結果存在檢驗和欄位中。當收到一份IP數據報後,同樣對首部中每個16bit進行二進制反碼的求和。由於接收方在計算過程中包含了發送方存在首部中的檢驗和,因此,如果首部在傳輸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差錯,那麼接收方計算的結果應該為全1。如果結果不是全1(即檢驗和錯誤),那麼IP就丟棄收到的數據報。但是不生成差錯報文,由上層去發現丟失的數據報並進行重傳。
3、TCP和UDP校驗和計算(兩者相同)
校驗和還包含—個96位的偽首標,理論上它位於TCP首標的前面。這個偽首標包含了源地址、目的地址、協議和TCP長度等欄位,這使得TCP能夠防止出現路由選擇錯誤的數據段。這些信息由網際協議(IP)承載,通過TCP/網路介面,在IP上運行的TCP調用參數或者結果中傳遞。
偽首部並非UDP數據報中實際的有效成分。偽首部是一個虛擬的數據結構,其中的信息是從數據報所在IP分組頭的分組頭中提取的,既不向下傳送也不向上遞交,而僅僅是為計算校驗和。
這樣的校驗和,既校驗了UDP用戶數據的源埠號和目的埠號以及UDP用戶數據報的數據部分,又檢驗了IP數據報的源IP地址和目的地址。(偽報頭保證UDP和TCP數據單元到達正確的目的地址。因此,偽報頭中包含IP地址並且作為計算校驗和需要考慮的一部分。最終目的端根據偽報頭和數據單元計算校驗和以驗證通信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沒有改變而且到達了正確的目的地址。
I. 請問,知道一個IP地址,如何求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
ip地址是192.168.3.86轉換成二進制為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11 01010110
網路地址就是最後八位全置0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11 00000000
即網路地址為192.168.3.0
廣播地址就是最後八位全置1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11 11111111
即廣播地址為192.168.3.255
J. 計算機網路:發送端的網路層怎麼獲取目的ip,源ip的
我認為目標ip地址是包含在應用層的數據報中的,只有這樣才能解釋通,開發或使用應用時,目標主機的ip和mac地址都應該打包在應用中,或者預先設定。源ip好理解,就是一層一層加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