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路(第7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計算機網路(第7版)》(謝希仁)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計算機網路(第7版)
作者:謝希仁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頁數:464
內容簡介:
本書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曾於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在2006年本書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8年出版的第5版獲得了教育部2009年精品教材稱號。2013年出版的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目前2017年發行的第7版又在第6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修訂。 全書分為9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包括區域網)、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互聯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以及無線網路和移動網路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習題(附錄A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
本書的特點是概念准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並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同時力圖反映計算機網路的一些最新發展。本書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路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謝希仁,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成果有:1986年完成總參通信部區域網辦公系統項目;1987年在《電子學報》發表「分組話音通信新進展」;為國內首次介紹分組數據通信;1991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組交換的話音數據通信系統」項目。1999年完成第一個軍用衛星通信系統網管中心的研製任務及「金橋網網管技術」項目等。上述科研項目分別獲得國家、軍隊和部級獎項。著有:《計算機網路》第1至第7版(「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曾兩次獲得國家級優秀教材獎,成為高校最受讀者歡迎的本國計算機網路教材。
2. 《計算機網路第5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計算機網路》(謝希仁)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計算機網路
作者:謝希仁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
頁數:402
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路(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於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在內容和結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練習題。此外,附錄A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隨書配套的光碟中,有全書課件和作者教學中經常遇到的150多個問題及解答,計算機網路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計算機網路(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檔等,供讀者參閱。
3. 《計算機三級網路題庫及答案分享》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計算機三級網路題庫及答案分享》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VlD0Boqi8UtxiwLXwYXypg
4. TCP/IP計算機網路協議面試題匯總
LISTEN – 偵聽來自遠方TCP埠的連接請求;
SYN-SENT -在發送連接請求後等待匹配的連接請求;
SYN-RECEIVED – 在收到和發送一個連接請求後等待對連接請求的確認;
ESTABLISHED- 代表一個打開的連接,數據可以傳送給用戶;
FIN-WAIT-1 – 等待遠程TCP的連接中斷請求,或先前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FIN-WAIT-2 – 從遠程TCP等待連接中斷請求;
CLOSE-WAIT – 等待從本地用戶發來的連接中斷請求;
CLOSING -等待遠程TCP對連接中斷的確認;
LAST-ACK – 等待原來發向遠程TCP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TIME-WAIT -等待足夠的時間以確保遠程TCP接收到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CLOSED – 沒有任何連接狀態;
路由器僅根據網路號net-id來轉發分組,當分組到達目的網路的路由器之後,再按照主機號host-id將分組交付給主機;同一網路上的所有主機的網路號相同。
從主機號host-id借用若干個比特作為子網號subnet-id;子網掩碼:網路號和子網號都為1,主機號為0;數據報仍然先按照網路號找到目的網路,發送到路由器,路由器再按照網路號和子網號找到目的子網:將子網掩碼與目標地址逐比特與操作,若結果為某個子網的網路地址,則送到該子網。
每台主機或路由器在其內存中具有一個ARP表(ARP table),這張表包含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關系。將IP地址通過廣播,根據目標IP地址解析到MAC地址。
1. Ping
Ping 是 ICMP 的一個重要應用,主要用來測試兩台主機之間的連通性。
Ping 的原理是通過向目的主機發送 ICMP Echo 請求報文,目的主機收到之後會發送 Echo 回答報文。Ping 會根據時間和成功響應的次數估算出數據包往返時間以及丟包率。
2. Traceroute
Traceroute 是 ICMP 的另一個應用,用來跟蹤一個分組從源點到終點的路徑。
Traceroute 發送的 IP 數據報封裝的是無法交付的 UDP 用戶數據報,並由目的主機發送終點不可達差錯報告報文。
用於解決內網中的主機要和網際網路上的主機通信。由NAT路由器將主機的本地IP地址轉換為全球IP地址,分為靜態轉換(轉換得到的全球IP地址固定不變)和動態NAT轉換。
每個路由器維護一張表,記錄該路由器到其它網路的」跳數「,路由器到與其直接連接的網路的跳數是1,每多經過一個路由器跳數就加1;更新該表時和相鄰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路由器允許一個路徑最多包含15個路由器,如果跳數為16,則不可達。交付數據報時優先選取距離最短的路徑。
1、 客戶端發送自己支持的加密規則給伺服器,代表告訴伺服器要進行連接了;
2、 伺服器從中選出一套加密演算法和 hash 演算法以及自己的身份信息(地址等)以證書的形式發送給瀏覽器,證書中包含伺服器信息,加密公鑰,證書的頒發機構;
3、客戶端收到網站的證書之後要做下面的事情:
4、伺服器接收到客戶端傳送來的信息,要做下面的事情:
5、如果計演算法 hash 值一致,握手成功。
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單提交或輸入域名或頁面請求的查詢字元串,最終達到欺騙伺服器執行惡意的SQL命令。
5. 計算機網路面試知識點
[圖片上傳失敗...(image-47b18e-1644856864285)]
[圖片上傳失敗...(image-fbfbf-1644856864285)]
網路協議其實就是端到端的一個 通信規則 ,有了這些規則,雙方的溝通才有意義。
[圖片上傳失敗...(image-bc49f9-1644856864285)]
其中,有幾點比較重要:
[圖片上傳失敗...(image-f04cf4-1644856864285)]
[圖片上傳失敗...(image-bb666-1644856864285)]
如果我們只進行 2 次握手就建立連接,那麼對於 Server 端來講太容易建立起連接了,基本是有客戶端過來,那麼 Server 就要建立起連接了。這種情況就會導致連接成本太低,Server 端很容超負載。
四次揮手是因為 TCP 是 全雙工 的,存在了數據發送與接收兩個行為,在這兩個方向的數據流入流出都需要進行關閉。
當服務接收到客戶端請求連接 SYN,然後向客戶端響應 ACK 和 SYN 後, 就會將連接維護到半連接隊列。當客戶端再次回復 ACk 後,當前的連接就會被維護到全連接隊列里。
SYN 攻擊是 DOS 攻擊的一種,通過偽造大量的請求建立連接,使得半連接隊列超出最大容量,其他正常的請求無法處理。
TIME_WAIT 是一個定時設置,在 2*MSL(MSL 表示一個包在網路環境中的生存時間,一般為 2 分鍾, Linux 里為 30s)時間過後就會真正的 CLOSED。
之所以不立即關閉,主要為了讓被動關閉方能有足夠的時間接收到最後的 Ack 包,如果沒有接收到,被動方就會重新發送 Fin 包,重新觸發主動方發送最後的 Ack 包。這樣的話,就能盡量保證被動關閉方盡快關閉連接了,畢竟主動關閉方需要承擔起主要責任,所以會有 TIME_WAIT 的等待了。
另外一個原因也是怕當前連接立馬釋放,有一定概率會重用到當前連接標識(五元組),而舊的網路包由於延遲此時才接收到,就有可能產生包的混亂問題了。
TCP 發送的包都需要接收方進行一個 Ack 包的響應,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沒有響應的話,那麼發送方就會認為包未能正確到達,需要進行重傳動作。這就是 TCP 的重傳機制。
TCP 里的重傳機制會有一個超時的判斷,這個超時時間並不是很准確,或者說並不是很標准,畢竟不同的網路環境,包的到達情況都會是不一樣的。
所以 TCP 會使用一個采樣時間,先記錄了正常情況下一個數據包從發送到響應確認這么一來一回的時間,即所謂的 RTT (Round Trip Time) 時間,根據這個時間進行一些公式計算,得到了超時時間的值: RTO (Retransmission TimeOut)
對於重傳機制,還有另外一種觸發機制。上面的情況屬於發送方去探知發送情況,有另一種情況是接收方能探知的。比如發送方發送了 1, 2, 3 的包,但實際上接收方只接收到 1 和 3,一直沒能收到 2 這個包,那此時接收方就會連續響應三個 關於 2 的 ack 包。
當發送方收到這么一個連續的 3 個 ack 包後,就知道需要重傳 2 了,此時就不需要等到 2 的超時未確認觸發,可以提前的重傳 2 這個包了。
TCP 採用 滑動窗口 進行了流量的控制,所謂的滑動窗口即在發送方和接收方各自維護了一個窗口,在這個窗口裡將會維護對應的數據包,以感知當前的數據處理情況。
在接收方這邊的窗口稱之為 接收窗口 ,它具體表示當前所能接收的數據包大小,計算公式為:當前最大可接收緩沖區大小 - 當前已接收的大小,在連接建好的開始一般為 65535 位元組。
在計算出可接收大小後,接收方就會將此值設置在 TCP 頭部里的 Window 欄位,然後響應回發送方,發送方也就知道了當前所能允許發送的數據包大小了。
在發送方這邊的窗口稱之為 發送窗口 ,按正常邏輯來講,發送窗口維護的是即將要發送的數據,即根據剛剛反饋回來的接收窗口大小計算出的發送數據。
但由於一個數據包的發送需要有一個 ACK 響應才算完整流程,所以對於這些「已發送未響應」的數據也應該納入到發送窗口的管理,並且只有真的 ACK 響應回來,才能繼續下個數據包的准備發送。
[圖片上傳失敗...(image-8f81f8-1644856864285)]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發送方接收到的 Window 大小為 0,則表示當前的接收方已經無能力處理新的包了,此時發送方就不會再下發數據了,直到接收方發送一個 窗口通告 ,才繼續數據的發送。
但此時需要考慮一種情況,就是接收方由於網路問題沒能將窗口通告送達發送方,那此時發送方就會一直乾等著了.所以對於發送方來講,會啟動 窗口探知 動作,要求接收方 ACK 它當前的接收窗口大小,如果超過 3 次的探知動作,則直接斷開連接了。
TCP 協議抽象出了 擁塞窗口 (cwnd)的概念,它會根據當前的網路擁塞程度進行動態的調整。由於加入了擁塞情況的考慮,上面我們提到過的發送窗口則不能僅僅只考慮接收窗口這個因素了,需要進行 min(擁塞窗口,接收窗口) 的選擇發送了。
MSS 表示 網路傳輸 數據 的最大值,如果 MSS 加上包頭大小,則表示網路傳輸最大 報文 :MTU 。
在 Internet 這種互聯網中,一般 MTU 定義為 576 位元組,減去 TCP、IP 的包頭 40 位元組,則可以得到 MSS = 536 位元組的值;而在乙太網這種區域網里,一般 MTU 會大點:1500 位元組,MSS 為 1460 位元組。
當連接建立完畢,開始傳輸數據時,TCP 協議規定不能一開始就發送大尺寸的數據包,這樣避免了網路環境有問題時,新加入的連接加劇了擁塞狀況。所以,對於新加入的連接而言,需要一點一點的增大數據量,這就是所謂的 慢啟動 。
其中,慢啟動涉及的擁塞窗口計算過程如下:
從慢啟動的演算法來看,每經過一個 RTT 後,擁塞窗口的增長速度將會變得很厲害,如果沒有進行限制的話,那麼很快就會占滿帶寬了。因此, TCP 協議使用了一個叫慢啟動門限(ssthresh)的變數(一般取 65535 位元組)。當 cwnd(擁塞窗口) 超過該限制後,就會進入所謂的 擁塞避免 階段了。
在擁塞避免階段,擁塞窗口的計算過程如下:
從上面的演算法可以看出,進入擁塞避免階段後,數據包的發送大小將呈線性增加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 TCP 的傳輸在前期很快,然後再慢慢降下來,達到網路最佳值。
在擁塞發生時,關於擁塞窗口的計算在不同的 TCP 版本里將會不一樣,主要有以下 3種版本:
Tahoe 版本是 TCP 的最早版本,當它發現需要進行重傳動作,即觸發了 RTO 超時或發送方收到三個重復 ACK 包時,此時會進行的動作為:
Reno 版本進行的動作為:
其中,快速恢復階段的計算又如下:
NewReno 是對 Reno 的改進,主要是優化了快速恢復階段,在 Reno 版本中,所考慮的都是一個包的丟失情況。然而,在實際情況中,一次數據窗口的發送,是有可能出現很多數據包丟失情況的。
這樣的話,就會觸發多次的 cwnd 和 ssthresh 減半動作,一旦 cwnd 降到小於 3 時,即發送窗口會出現小於 3 的情形,此時將再也觸發不了 3 次快速重傳動作了,只能依賴 RTO 超時,而一般 RTO 的值是比較大(太小會經常觸發重傳)的,此時整個傳輸速度將會大大降低。
所以 NewReno 會在收到所有數據包的確認後才結束快速恢復階段,這樣 cwnd 和 sshthresh 就不會輕易被降低了。
NewReno 主要是使用了一個 recover 變數,作為當前數據窗口中,可能丟包的最大序號。即如果有丟包情況產生,並且大於當前的 recover 值,則會更新該值。
當收到接收方的 ack 後,會進行 ack_seq 的判斷,如果 ack_seq > recover,此時就可以結束快速恢復階段了;如果 ack_seq < recover,則意味著多包丟失,還不能結束快速恢復階段。通過這樣的控制,來提高了整個的吞吐量。
Nagle 演算法把多個小數據包合並到一個片段,並且等待滿足一定條件後,再一起發送過去。具體的觸發條件如下:
當上述條件都未滿足,但發生了超時(一般為 200ms),則立即發送。
對於 TCP 協議來講,默認會啟用 Nagle 演算法,降低網路負載,減少網路擁塞,提高網路吞吐。
在 TCP 的確認機制里,可以在通信過程中不對每一個 TCP 數據包進行單獨的 ACK 包響應,而是在傳輸數據時,順便把 ACK 信息隨數據包一起發送,這樣可以提高網路流量利用率。
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一般 40 ms)沒有數據包要發送,此時就會單獨的進行 ACK 包響應。這個過程也被稱為 Delay Ack。
TCP 是面向位元組流的傳輸,它會根據接收方的包處理能力以及當前網路的擁塞情況來一部分一部分的載入數據發送,再加上有 Nagle 這種整合小數據包的演算法存在。所以對於接收方來講,接收到的數據有可能是粘合在一起的,也有可能是被拆分開的,即所謂的粘包和拆包。
對於粘包和拆包現象,常用的解決方案有:
TCP 的連接和斷開都是雙方互相溝通進行的(三次握手、四次揮手)。在數據的傳輸過程中會進行應答確認、超時重傳、流量控制、擁塞控制、擁塞避免等手段去保證傳輸的准確性。
TCP 是面向位元組流的可靠連接,而 UDP 是面向數據報文的連接,不保證可靠連接,但傳輸比較快。TCP 常用於郵件、文件傳輸這種要求准確性高的場景,而 UDP 常用於視頻直播這種實時傳輸的場景。
HTTP 是基於 TCP 協議的短連接,按請求-響應來通信。每一次的請求都是獨立的,和上次的沒有關聯。盡管 TCP 是有狀態的,但它的狀態是為了傳輸使用,比如報文序號、發送窗口大小等輔助信息,這些和 HTTP 的請求沒有關系。
Http 雖然有 keep-alive 欄位控制,但那是為了提高傳輸效率,讓此次的請求連接盡量生命周期長些,不至於頻繁的建立連接-銷毀連接。另外,cookie 會話只是 HTTP 的補充,它是允許關閉或偽造的,並不是協議的通信依賴。
首先,會根據域名進行 DNS 的解析,以獲取到伺服器的 IP 地址。拿到 IP 地址後將會和服務端進行三次握手,建立 TCP 連接。接著將會按照 HTTP 協議的請求-響應來傳輸網頁內容。最後,TCP 通過四次揮手結束連接。
每次請求-響應都會建立一次 TCP 連接,伺服器處理完後就會斷開 TCP 連接。後面加了 Connection: keep-alive 來延遲 TCP 連接時長,盡量讓請求-響應使用同一個連接
HTTPS 解決了 HTTP 的安全傳輸問題,在 HTTP 這一層協議下加入了 SSL 層。即進行了端到端的加密/身份驗證,以保證數據的不被竊取篡改。
HTTPS 的流程如下:
[圖片上傳失敗...(image-b619ee-1644856864285)]
ping 採用了 ICMP 協議,ICMP 協議用於在 IP 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網路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路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雖然並不傳輸用戶數據,但是對於用戶數據的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
DOS:即拒絕服務,其目的是使計算機或網路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最常見的 DoS 攻擊有計算機網路帶寬攻擊和連通性攻擊,像 SYN 洪水攻擊也是一種,它利用 TCP 協議發送大量的半連接請求,耗費伺服器的 CPU 和內存資源。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公眾號「 閱新技術 」,關注更多的推送文章。
可以的話,就順便點個贊、留個言、分享下,感謝各位支持!
閱新技術,閱讀更多的新知識。
6. 《計算機網路(第5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計算機網路(第5版)》(Andrew S. Tanenbaum)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計算機網路(第5版)
作者:Andrew S. Tanenbaum
譯者:嚴偉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3-1
頁數:739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路經典教材。全書按照網路協議模型自下而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有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並結合Internet給出了大量的協議實例。在講述網路各層次內容的同時,還與時俱進地引入了最新的網路技術,包括無線網路、3G蜂窩網路、RFID與感測器網路、內容分發與P2P網路、流媒體傳輸與IP語音,以及延遲容忍網路等。另外,本書針對當前網路應用中日益突出的安全問題,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進行了深入討論,而且把相關內容與最新網路技術結合起來闡述。
作者簡介:
Andrew S.Tanenbaum獲得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學學士學位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哲學博士學位,目前是荷蘭阿姆斯特丹Vrije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的教授,並領導著一個計算機系統的研究小組。同時,他還是一家計算與圖象處理學院的院長,這是由幾家大學合作成立的研究生院。盡管社會工作很多,但他並沒有中斷學術研究。多年來,他在編譯技術、操作系統、網路及局域分布式系統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設計規模達數百萬用戶的廣域分布式系統。在進行這些研究項目的基礎上,他在各種學術雜志及會議上發表了70多篇論文。他同時還是5本計算機專著的作者。
7. 《網路工程師考試同步輔導(計算機與網路知識篇)》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網路工程師考試同步輔導(計算機與網路知識篇)》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K3tdeVXTzPxQ-M7CrBirvw
8. 計算機網路應用面試
計算機網路技術人員的面試,問題范圍比較廣,具體要根據用人單位的性質和主營方向去准備,不過一般問到最多的是配置和硬體的應用。以下是常見的網路工程師面試問題,可供參考。
1、說出自己配置過的路由器型號,並說出幾個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2、說出幾種動態路由協議,並談談動態路由和靜態路由的區別。
3、介紹幾種方式用來在web伺服器上創建虛擬主機。
4、介紹幾種使用過的代理伺服器。
5、提供幾種郵件伺服器的建設方案。
6、說出使用過的資料庫產品。
7、介紹使用過的網管軟體,以及它的特點。
8、如果負責將一個公司的所有計算機接入互聯網,會選擇哪種接入方式,為什麼?
9、會選擇讓哪種操作系統裝在公司內的計算機上,為什麼?
10、簡要介紹管理過的網路。
11、談談網路中最容易出現的故障有哪些?
9. 求謝希仁編著的《計算機網路》(第6版)的PDF
以下鏈接可以下載:網頁鏈接
1、謝希仁編著的《計算機網路(第6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曾於1994年、1999年、2003年和2008年分別出了修訂版。在2006年本書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計算機網路》第6版,在原有結構和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計算機網路的最新發展,作了必要的增補、調整和修改,以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
3、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包括區域網)、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移動網路,以及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習題。
4、《計算機網路(第6版)》的特點是概念准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並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同時力圖反映計算機網路的一些最新發展。本書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路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參考價值。
10. 《2021年計算機網路考研》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2021年計算機網路考研》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sF0u53EJUo2ox7PLk55Q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