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信原理上面的帶寬是如何定義和計算的
通信原理上面的帶寬定義和計算的:帶寬是「頻帶寬度」的簡稱,原是通訊和電子技術中的一個術語,指通訊線路或設備所能傳送信號的范圍。而網路中的帶寬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從一端流到另一端的信息量,即數據傳輸率。帶寬對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有兩種基本的應用。
通俗地講,寬頻是相對傳統撥號上網而言,盡管目前沒有統一標准規定寬頻的帶寬應達到多少,但依據大眾習慣和網路多媒體數據流量考慮,網路的數據傳輸速率至少應達到256Kbps才能稱之為寬頻,其最大優勢是帶寬遠遠超過56Kbps撥號上網方式。
原理
傳統的電話線系統使用的是銅線的低頻部分(4kHz以下頻段)。而ADSL採用DMT(離散多音頻)技術,將原來電話線路okHz到1.1MHz頻段劃分成256個頻寬為4.3khz的子頻帶。其中,4khz以下頻段人用於傳POTS(傳統電話業務),20KhZ到138KhZ的頻段用來傳送上行信號,138KhZ到1.1MHZ的頻段用來傳送下行信號。
DMT技術可以根據線路的情況調整在每個信道上所調制的比特數,以便充分的地利用線路。一般來說,子信道的信噪比越大,在該信道上調制的比特數越多,如果某個子信道的信噪比很差,則棄之不用。ADSL可達到上行640kbps、下行8Mbps的數據傳輸率。
② 頻帶帶寬是什麼意思
頻帶,即帶寬,指信號所佔據的頻帶寬度;在被用來描述信道時,帶寬是指能夠有效通過該信道的信號的最大頻帶寬度。對於模擬信號而言,帶寬又稱為頻寬,以赫茲(Hz)為單位。
例如模擬語音電話的信號帶寬為3400Hz,一個PAL-D電視頻道的帶寬為8MHz(含保護帶寬)。對於數字信號而言,帶寬是指單位時間內鏈路能夠通過的數據量。
例如ISDN的B信道帶寬為64Kbps。由於數字信號的傳輸是通過模擬信號的調制完成的,為了與模擬帶寬進行區分,數字信道的帶寬一般直接用波特率或符號率來描述。
(2)計算機網路里如何計算頻帶寬度擴展閱讀:
帶寬的意義
1、表示頻帶寬度
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頻寬對基本輸出入系統 (BIOS ) 設備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碟驅動器會受低頻寬的匯流排所阻礙。
2、表示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
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對於帶寬的概念,比較形象的一個比喻是高速公路
嚴格來說,數字網路的帶寬應使用波特率來表示(baud),表示每秒的脈沖數。而比特是信息單位,由於數字設備使用二進制,則每位電平所承載的信息量是以2為底2的對數,如果是四進制,則是以2為底的4的對數,每位電平所承載的信息量為2。
③ 調幅波頻帶寬度的計算公式
頻帶寬度計算公式:f(t)=A1*sin(w1t+fai1)*A2*sin(w2t+fai2);如果使用三角函數積化和差就會發現信號變成了由(w1+w2)和(w1-w2)兩個頻率的信號相加而成,即f(t)只有兩個頻率成分。
④ 計算頻帶寬度的問題(續問)
頻帶寬度=工作頻率上限-工作頻率下限;光波頻率=介質中的光速/光波波長 光波1200nm、1400nm及1600nm的頻率分別為: 1.667×10 14 Hz;1.429×10 14 Hz;1.250×10 14 Hz; 工作在1200nm-1400nm間光波頻帶寬度為:1.667×10 14 Hz-1.429×10 14 Hz=2.38×10 13 Hz=23.8 THz
⑤ 計算頻帶寬度的題目
1200nm到1400nm:
1/(1200nm/2*10^8)=166.67THz
1/(1400nm/2*10^8)=142.86THz
帶寬:166.67-142.86=23.81THz
1400nm到1600nm:
1/(1400nm/2*10^8)=142.86THz
1/(1600nm/2*10^8)=125THz
帶寬:142.86-125=17.86THz
⑥ 頻帶寬度 帶寬 頻帶
1.頻帶寬度:有時稱必要帶寬。系指為保證某種發射信息的速率和質量所需佔用的頻帶寬度容許值,以赫(Hz)、千赫(KHz)、兆赫(MHz)表示。
2.帶寬:又叫頻寬,是指在固定的的時間可傳輸的資料數量,亦即在傳輸管道中可以傳遞數據的能力。在數字設備中,頻寬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傳輸之位數。在模擬設備中,頻寬通常以每秒傳送周期或赫茲
(Hz)來表示。
3.
頻帶:
通俗的說,對信道而言,頻帶就是允許傳送的信號的最高頻率與允許傳送的信號的最低頻率這之間的頻率范圍(當然要考慮衰減必須在一定范圍內)。若兩者差別很大,可以認為頻帶就等於允許傳送的信號的最高頻率。
對信號而言,頻帶就是信號包含的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這之間的頻率范圍(當然頻率分量必須大於一定的值)。若兩者差別很大,可以粗略地認為頻帶就等於信號的最高頻率。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⑦ 帶寬和脈寬的關系是什麼
脈沖信號的脈沖寬度越窄,信號帶寬越寬。 信號脈寬是指脈沖信號的脈沖寬度(時間)。 信號帶寬是指一個信號所包含的所有頻率成分(頻率)。
帶寬應用的領域非常多,可以用來標識信號傳輸的數據傳輸能力、標識單位時間內通過鏈路的數據量、標識顯示器的顯示能力。在模擬信號系統又叫頻寬,是指在固定的時間可傳輸的資料數量,亦即在傳輸管道中可以傳遞數據的能力。通常以每秒傳送周期或赫茲(Hz)來表示。
應用
一、表示頻帶寬度
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頻寬對基本輸出入系統 (BIOS ) 設備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碟驅動器會受低頻寬的匯流排所阻礙。
二、表示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
1、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對於帶寬的概念,比較形象的一個比喻是高速公路。單位時間內能夠在線路上傳送的數據量,常用的單位是bps(bit per second)。計算機網路的帶寬是指網路可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2、嚴格來說,數字網路的帶寬應使用波特率來表示(baud),表示每秒的脈沖數。而比特是信息單位,由於數字設備使用二進制,則每位電平所承載的信息量是以2為底2的對數,如果是四進制,則是以2為底的4的對數,每位電平所承載的信息量為2。
⑧ 如何計算信號的帶寬
所謂帶寬是指對信號本身進行傅立葉變換時得到的所有信號分量的頻率范圍。但是,由於雜訊導致的大多數實際模擬信號的帶寬導致信號能量以無限帶寬分布。
比如f(t)=sum(An*sin(wnt+fai);這是一個不連續譜,帶寬范圍就是w0~wn。連續譜就使用積分來寫,帶寬范圍就是w的積分上下限。
基波*載頻用數學表示就是:
f(t)=A1*sin(w1t+fai1)*A2*sin(w2t+fai2);如果使用三角函數積化和差就會發現信號變成了由(w1+w2)和(w1-w2)兩個頻率的信號相加而成,即f(t)只有兩個頻率成分。
而且基波w2非常小,載波頻率w1非常大,所以這兩個頻率非常接近w1,高頻信號在無線傳輸過程中方便傳輸,穿透性好,損耗小得多。 如果直接以基本頻率w2傳輸,則在距離太遠之前可能會丟失,這是使用此方法的根本原因。
(8)計算機網路里如何計算頻帶寬度擴展閱讀:
測量方法:
(1)監測站對信號帶寬的測量
由於監視站的發射測量是在實際條件下進行的,並且信號經過一定的傳播路徑,因此監視結果將受到測量值,干擾,雜訊和響應速度的波動的影響。因此實際測量方法在不斷地更新。
FM和AM信號的帶寬將隨著調制內容而不斷變化。在這些情況下,監視站著重於在特定時間范圍內測量最大佔用帶寬和「 x-dB」帶寬。ITU-R建議SM.443建議監測站應暫時採用在26dB處測量帶寬的方法(即「x—dB」帶寬中X=26),作為對帶寬的估計。
現代的監視/測量接收器基於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使用該技術,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確定被測信號的帶寬:「 x-dlB」或β%。 β%方法是更好的方法,因為允許帶寬測量獨立於信號的調制。
特別是在測量數字信號的帶寬時,尤其是在無法獲得技術識別信息和低信噪比的情況下。在實際的無線電干擾情況下,「 x-dB」方法更為有效。
(2)測量「x—dB」的直接方法
在實際的監視過程中,監視人員將使用頻譜分析儀和FFT功率比方法來獲取信號的頻譜。 可以直接從頻譜中讀取「 x-dB」帶寬。
IITU—R建議SM.443中指出,在充分考慮佔用帶寬測量方法之前,應考慮到監視站活動的特定特徵,這些監視站應繼續使用此處介紹的「 x-dB」方法以26dB進行測量並採用修正 確定佔用帶寬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