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李暢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

李暢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

發布時間:2022-10-25 01:42:47

1. 李暢的人物簡介

李暢(1962年2月—),男,漢族,江蘇連雲港人,博士後,IT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教授),第五屆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歷任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系主任、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計算機網路、虛擬現實。

2. 李暢的著有教材

(列出僅為部分):
計算機文化基礎(Windows 98版) 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機應用基礎 199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實用教程 2006年,中國鐵道出版社
計算機應用基礎( Windows XP版) 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用教程(第二版) 200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用教程(第三版) 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精品課程)

3. 科學基金網路信息系統登錄平台如何導出pdf

第一步,打開SWF下載器。左上角可見,該下載器默認支持IE瀏覽器緩存讀取,為方便起見,我們直接使用系統自帶的IE瀏覽器。SWF下載器界面第二步,使用IE瀏覽器登錄制度平台,選擇並打開需要下載的制度:平台界面第三步,從SWF下載器中列印文檔。此時,查看SWF下載器界面,發現其中已經出現了剛才打開的文檔緩存。在左邊列表選擇要列印的文件,此時右邊預覽界面會出現該文件的首頁,右鍵點擊後,在彈出列表中選擇「列印」,進入列印界面。選擇文件進行列印,第四步,保存PDF文檔。在列印准備界面中選擇已安裝的虛擬列印機(此處為FoxitReader自帶列印機),將其列印成PDF文件,保存後即完成整個流程。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成立於1995年3月,是中國科學院科研信息化與管理信息化的系統集成、運行和服務保障機構,信息化應用技術的研發和示範基地。1994年4月20日,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從計算機網路中心連入Internet,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從此中國成為第77個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二十餘年來,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立足支撐與服務全院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匯聚管理信息化資源,發揮了科研應用的信息化、學科交叉開放融合、科學思想傳播和科研信息化理念傳播的先遣隊作用,成為我院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運維和信息化基礎服務的一支中堅力量,成為引領中國科研信息化建設和運行服務的一流信息中心。

4.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歷史沿革

1989年8月 國家計委組織專家對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中國國家計算與網路設施」(簡稱NCFC,國內稱為「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項目進行投標評審,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參加投標,中國科學院中標。自此,開始啟動NCFC建設。
1990年5月 中國科學院批復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成立,掛靠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
1990年11月 國家計委批復NCFC立項,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承擔建設任務。
1993年11月 NCFC主幹網網路開通並投入運行。 1994年4月 NCFC網路與美國Internet互聯成功,中國與Internet實現了全功能的網路連接,並投入運行,這是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1994年5月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在國內設置了CN域名伺服器,對中國用戶進行域名注冊登記,並管理和運行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
1995年3月 為統一組織NCFC和「科學資料庫及其信息系統」兩大工程任務的建設和服務,加強網上信息資源建設和便於對國家重點工程的運行管理,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CNIC)」。1995年3月24日,中科院轉發國家科委批文。1996年12月13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文,1997年1月11日中科院轉發中編委批文。
1996年2月 中國科學院決定正式明確將以NCFC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國科學院互聯網路命名為「中國科技網(CSTNET)」。

5. 中國科普博覽的大事記

2004年12月22日,中國科普博覽直播路甬祥院長的報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其影響」,拉開了網路直播科學報告的序幕。
2004年11月25日,中國科普博覽在卧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開通WEBCAM,公眾通過互聯網可以遠程式控制制設在卧龍的攝像頭進行大熊貓觀測,開創了網路科學傳播的嶄新形式。
2004年10月25日,中國科普博覽成立五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2004年8月,中國科普博覽與美國芝麻工作室就引進「我愛科學」系列科普節目正式簽約。
2004年8月26日,在中國科普博覽和其它單位的共同倡導下,中國科學院網路科普聯盟在北京成立。
2004年6月,中國科普博覽主辦的電子雜志「科學無限」突破5萬用戶。
2004年5月18日,中國科普博覽成功舉辦了「網路環境下的科普:創新與合作」高級研討會。
截止2004年5月10日,中國科普博覽累計建設了60個中文虛擬博物館,10個英文虛擬博物館。
2004年2月20日,由網路文明工程委員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優秀文化網站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科普博覽是獲獎的15家網站中唯一的綜合性科普網站。
2004年1月17日,國務委員陳至立女士在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就展時,對中國科普博覽的開拓性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2003年11月,中國科普博覽代表團訪問美國。雙方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利用網路進行科學教育的差異進行了探討,確定在網路科普資源、科學教育平台和科學研究平台的共建共享三個層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詳細內容
2002年4月,中國科普博覽北美鏡像開通。
2002年1月,中國科普博覽承擔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十五』信息化建設專項」重點項目「中國科普博覽系統」項目正式啟動。
2001年12月1日,中國科普博覽完成第二次改版,新的視覺形象(VI)開始應用,網站結構實現從虛擬博物館到六大展區的跨越,使網站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得到更好的體現。
2001年11月9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與美國Texas A&M大學就中國科普博覽的合作正式簽約。詳細內容
2001年3月,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中國科普博覽科普代表團一行十一人對美國華盛頓特區、新澤西、德克薩斯和舊金山等地進行了為期13天的考察訪問。詳細內容
2000年11月7日, 美國科普代表團一行十人訪問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雙方就共同建設網上虛擬博物館及共享科普信息資源等進行了廣泛交流。
2000年11月5日-9日,中國國際科普論壇在北京召開,閻保平主任的報告「中國科普網路的現狀與未來」引起強烈反響,並被評為大會優秀論文。
2000年4月1日,中國科普博覽與番薯藤公司合作在台灣開通第一個鏡像站點。
2000年4月1日,中國科普博覽完成第一次改版,虛擬博物館的理念走向成熟。
1999年10月25日,中國科普博覽網站開通。路甬祥、師昌緒等欣然擔任中國科普博覽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電視台製作專題節目「奇妙的網上博物館」對中國科普博覽予以極高評價。

6. 郭華東院士:空間科技護航一帶一路 打造「數字絲路」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

製作:中國科普博覽

監制:中國科學院部工作局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以地球大數據為科學支撐,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科學研究問題。

郭院士介紹到,DBAR計劃首先是國際大計劃,其次是為了促進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為一帶一路服務,同時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DBAR是一項以支撐「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分享數據、技術、知識和經驗的對地觀測和地球大數據領域的開創性國際計劃,將針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開展行動,利用對地觀測技術,採用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法,實現「一帶一路」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科技決策支持貢獻。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是中國科學院學部發起,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高層次公益性科普活動。精彩內容關注「科學與中國」官方網站(cs.kepu.cn)。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為網站委託單位,中國科普博覽為網路傳播合作夥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提供技術支持。

7. 李暢的科研獲獎

實用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2004年獲連雲港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
中小學校園網路綜合管理信息系統,2005年獲連雲港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
計算機公共基礎多媒體教學課件,2005年獲江蘇省教育廳好課獎,第一;
The Stereos Animation of Vehicle Dynamic Assembly,Simulation System,2005年連雲港市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第一;
虛擬現實中幾種體視演算法的探討,2006年連雲港市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第一;
體視圖像生成演算法的研究及應用,2007年連雲港市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第一;
1996年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1996年當選為教育部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0年獲教育部IET教育基金研究生獎。
2002年當選為全國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高職高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5年當選為教育部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2年當選為江蘇省教育廳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5年,計算機公共基礎多媒體教學課件,獲江蘇省教育廳好課件獎。

8. 中科院將攜手科技企業為「中國科技雲」提速

牽頭建設「中國科技雲」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6日在北京與兩家科技企業簽約合作,宣布共同成立「中國科技雲技術發展研究院」,以進一步提速「中國科技雲」的建設與發展。

2017年12月,「中國科技雲」建設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正式啟動。2018年4月,「中國科技雲」門戶上線發布,正式擔負起服務科技工作者的使命。

內容來源:鳳凰網

9.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國際合作

2000年5月與美國INTERNET2機構美國大學先進互聯網開發聯盟(UCAID)簽訂了關於合作開發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與應用的諒解備忘錄。
2001年11月,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就「中國科普博覽」的合作簽訂備忘錄,在NSF和NSFC的等單位的資助下與該校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中心陸續發起了中美網路科普資源、科學教育平台和科學研究平台三個層面的國際合作。2002年3月,「中國科普博覽」北美鏡像在德州農工大學建立。2004年11月25日,雙方與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聯合在卧龍自然保護區開通了國內首例用於科學教育的網路攝像頭系統「中國科普博覽大熊貓網路攝像頭系統」。
2002年3月,作為創始成員參加了「環太平洋網路中間件與應用聯盟」(PRAGMA)。此後,積極組織和推動了與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在網路技術和應用方面的廣泛交流,並結合「科學數據網路」等項目開展了密切的合作。
2002年3月,與聖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SDSC)主任Fran Berman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簽署了建立廣泛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合作包括網格計算、高性能計算、計算科學和工程應用。
2002年3月,與韓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KISTI)簽署了《中國科技網(CSTNET)和韓國研究環境開放網(KREONET)互聯諒解備忘錄》,進一步加強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之前與KISTI已在網路、超級計算和資料庫等多個領域有密切的合作。
2002年4月,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信息與功能基因組學科簽署「中美國際合作協議書」,共同研究「關於大鼠基因組圖譜組裝和功能分析以及演算法與超大規模計算問題研究項目」。
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通過與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和俄羅斯Kurchatov研究所的合作,推動建立中-美-俄環球科普網路(GLORIAD)。該網路將為科研教育的先進應用提供高速帶寬支持,致力於組織並推動多學科交叉的應用開發和資源共享。此項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在國際上引了廣泛關注。2004年1月在北京舉行GLORIAD 的開通儀式。
2003年9月,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錢華林研究員當選ICANN理事會理事,任期三年。這是中國專家第一次進入全球互聯網地址資源最高決策機構的管理層。
2004年11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和美國國家研究推進機構(CNRI)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在Handle-DNS系統技術研發上開展合作。
2004年12月,與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情報(信息)通信研究機構(NICT)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下一代互聯網、資料庫等信息通信領域的研究方向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由CNIC與NICT共同出資建設的中日高速研究網路於2004年12月經由香港聯通,速率為1Gbps。

10. 天舟一號:微重力環境下胚胎幹細胞生存命運有何不同

編者按:

即將發射的天舟一號,除了要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還要開展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的任務。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是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的總體單位,代表中國科學院抓總負責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的規劃、實施及成果產出與推廣,具體承擔工程研製的組織管理,系統設計、集成、測試,可靠性保障,在軌技術支持,有效載荷運控管理,數據獲取及應用成果的推廣服務等系統技術支持、支撐、保障、服務工作。

在此特別感謝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支持!

4月中下旬,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將發射,並將與天宮二號對接。

已經進入良好運轉狀態的天宮二號,是我國打造的第一個空間實驗室。而天舟一號雖然是貨運飛船,但仍然搭載了不少科學實驗。其中一項就是中國科學院動物所段恩奎團隊負責的「微重力環境下胚胎幹細胞培養實驗」項目。

幹細胞生物學是21世紀矚目的研究領域之一,是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的上游學科。幹細胞的重要功能是維持和控制細胞的再生能力,它具有自我更新復制能力和多分化潛能,它可分化為多種組織細胞類型。

空間微重力效應是否影響幹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否利用空間微重力獨特的條件開展幹細胞大規模擴增和組織工程構建呢?這些問題是目前空間生物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的問題。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全文

與李暢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和網路營銷哪個專業好 瀏覽:841
為什麼連接熱點時網路拒絕接入 瀏覽:977
網路機頂盒如何連接wifi 瀏覽:931
有線網路換成無線wifi 瀏覽:992
651網路連接不上路由器 瀏覽:965
ysl有什麼網路含義 瀏覽:251
騰達路由器網路差怎麼回事 瀏覽:527
網路講師去哪個平台 瀏覽:851
創維健康wifi王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362
無線網路增加路由器有什麼用 瀏覽:33
咪咕電視無法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568
老人機怎麼網路設置 瀏覽:171
win10無線網路沒有 瀏覽:645
下載哪個網路電視比較好 瀏覽:952
tplink是哪個公司網路 瀏覽:526
電腦網路差跟路由器有沒有關系 瀏覽:422
計算機網路CDF和CDCF特性 瀏覽:195
無線耳機網路會卡嗎 瀏覽:863
路由器連接wifi後電腦沒有網路 瀏覽:554
怎樣找回網路登錄密碼 瀏覽:34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