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實驗方案書概述

計算機網路實驗方案書概述

發布時間:2022-10-28 17:13:12

① 急!智能化小區組網設計方案--計算機網路的試驗報告

1、方案概述
2、設計原則
3、方案設計
3.1區域劃分
3.2網路核心區的設計
3.3遠程網路接入區的設計
3.4園區網路區的設計
3.5家庭網路區的設計
4、網路設備的選型
5、網路實施的規劃
6、日常網路運維的設計

②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給你推薦個網站 上面有網路工程計劃策略什麼的 對你可能有幫助我也經常上那個網站

www.zhulong.com

③ 計算機網路的概述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④ 計算機網路的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技術與網路應用。全書共分10章,分別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發展以及組成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區域網與廣域網、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網路管理、網路安全,最後還介紹了網路新技術。每章附有習題,附錄中給出了部分習題答案。為了方便教學,本書還配有電子教案。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述網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時,注重計算機網路的實際應用,每個章節重要的知識點都配有精心設計的案例。另外,和本書配套的有《計算機網路實驗》一書,旨在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本書可作為高校本科計算機網路教材,尤其適合於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⑤ 計算機網路 實驗八 校園網建設方案的設計

你要學的東西可不少,網路結構、網路協議、伺服器管理等。你可以先學CCNA,掌握網路的基本維護方法,其中網路協議部分可以根據你們校園網的具體情況有先擇的學習。再簡單了解網路硬體和伺服器維護。有時間再報班系統深入學習。

⑥ 計算機網路概述

在前面我們已經學會了用Word編輯文章,用Excel進行統計和計算,逐步感受到了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強大能力。現在假設你在家裡的計算機上已編排好了你的漂亮而有個性的自薦書,怎樣才能把這個文件復制到你的同事或同學的計算機中呢?傳統的方法是將文件復制到磁碟(或U盤),再把磁碟(或U盤)帶到你的同學那兒,把文件從磁碟(或U盤)再復制到另一台計算機上。但是,如果你的同學和你遠隔千里,或者需要將你的文件復制給成百上千個同學,又該怎麼辦呢?通過郵寄!耗時、費力、花金錢。

計算機網路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計算機信息傳輸與共享。

那麼,到底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它的發展過程怎樣,怎樣分類,計算機網路的功能有哪些

一、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將計算機與通信這兩大現代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所謂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再配有相應的支撐軟體,以實現計算機間的相互通信、資源共享的系統。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對「計算機網路」這個概念的定義和理解,也是在不斷變化和完善。

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第一代計算機網路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許多系統都將地理上分散的多個終端(一種只有鍵盤和顯示器,沒有存儲和數據處理能力的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到一台中心計算機上,這就是計算機網路的雛形,早期的計算機——終端系統,也稱聯機系統,也就是第一代計算機網路。其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全美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訂票系統、美國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SAGE)。在這種方式中,主機是網路的中心和控制者,終端分布在各處並與主機相連,用於通過本地的終端使用遠程的主機。

2.第二代計算機網路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通信網路。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只能在終端和主機之間進行通信,子網之間無法通信。因此,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了多個主機互聯的系統,可實現計算機—計算機的通信,它由通信子網和用戶資源子網(第一代網路)構成,用戶通過終端不僅可以共享本機上的軟硬體資源,還可共享通信子網中其他主機上的軟硬體資源。但是,由於沒有成熟的網路操作系統軟體來管理網上的資源,它只能稱為網路的初級階段,因此,稱其為計算機通信網。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以通信子網為中心。典型的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協助開發的ARPAnet。

3.第三代計算機網路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是Internet。這是網路互聯階段,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循國際標準的開放化和標准化。

20世紀70年代後期,區域網誕生,由於投資少,方便靈活而得到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例如,乙太網。各大公司都開發有相應於自己的系統網路體系結構。為了使不同網路體系結構的網路能相互交換信息,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於1977年成立專門機構,提出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簡稱OSI,標志著第三代計算機網路的誕生。

4.第四代計算機網路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是千兆位網路。千兆位網路也叫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信息高速公路」。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基本方向:開放、集成、高性能(高速)、智能化。

開放是指開放的體系結構,開放的介面標准,使各種異構系統便於互聯和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歸根結底是標准化問題。

集成表現在各種服務和多種媒體應用的高度集成。

高性能表現在網路應當提供高速的傳輸,高效的協議處理和高品質的網路服務。

智能化表現在網路的傳輸和處理上能向用戶提供更為方便、友好的應用介面;在路由選擇、擁塞控制和網路管理等方面顯示出更強的主動性。

三、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對計算機網路進行分類的標准很多,按信息傳輸技術可分為廣播式和點到點網路,按傳輸介質可分為有線網和無線網等,這些標准都只能給出網路某一方面的特徵,我們採用一種能反映網路技術本質的分類標准,即按計算機網路的通信距離來分類。

按照通信距離,計算機網路通常分為: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互聯網(Internetwork)。它們所具有的特徵參數如表6-1。

表6-1 計算機網路特徵參數表

1.區域網

區域網是指連接近距離的計算機組成的網路。規模相對較小,區域網的分布范圍一般在幾千米以內,最大距離不超過10千米。這種網路是小型機、微型機大量推廣後發展起來的,具有組網成本低,配置容易,速率高,組網方便、靈活、應用廣等特點。常見於一個房間、一幢大樓、一個學校、一個工廠或一個企業內。

目前,許多學校都建了區域網,如聯網的微機教室等。

2.廣域網

廣域網也稱遠程網,是相對於區域網而言的,它涉及范圍較大,通常可以達幾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它把分布在若干城市、地區甚至國家中的計算機連接在一起而組成網路。因為傳輸距離較遠,所以傳輸速率低於區域網,誤碼率高於區域網。在廣域網中為了保證網路的可靠性,採用比較復雜的控制機制。

許多全國性的計算機網路就屬於這種網路,例如,中國的CHINANET網等。

3.城域網

城域網是介於區域網和廣域網之間的一種較大范圍內的高速網路。隨著區域網功效的日益顯現,人們逐漸要求擴大區域網的范圍,或者將各個區域網連接起來,以便在更大范圍內進行信息傳輸和共享。城域網正好能滿足這種需求,其覆蓋范圍一般是在一個城市內。

目前,我國的各大城市都建有城域網。

4.互聯網

互聯網技術其實並不是一種具體的物理網路技術,而是將跨地區和國家的若干網路按照某種協議統一起來,實現WAN和WAN、WAN和LAN、LAN和LAN之間互聯的技術。

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快、也是最熱門的互聯網就是Internet網,即網際網路。關於網際網路的具體內容將在本章第三節介紹。

四、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資源共享

充分利用計算機系統軟硬體資源是計算機網路最主要的功能。網路的用戶可以共享分布在任何地理位置的資源,包括軟體、硬體(如硬碟、列印機等)、尤其是數據,這種資源共享功能方便了用戶,節約了投資。

2.遠程通信

計算機與計算機、計算機與終端之間快速可靠地相互傳送信息,這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功能。通過網路,兩個或多個相隔千里之遙的人可以一起寫報告、編教材,你可以直接和感興趣的作者交換意見,或者商討合作事宜,遠隔千里,卻「不再遙遠」。當某人修改了聯機文檔的某處時,其他人員可以立即看到變更,而不必花幾天的時間等待信件。利用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節約了費用(這種通信手段比電話、信件便宜得多)。

有著「第四媒體」之稱的Internet網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信息傳播速度很快,幾乎達到頃刻就能傳遍全球的地步。網路通信具有傳播的實時性、交互性,內容豐富性,聲音、圖像、多媒體並舉等優勢。春節聯歡晚會、奧運會等大型事件的現場直播都採用了互聯網作為直接的傳播渠道,充分展示了網路超強的通信能力。

3.集中管理和分布管理

由於計算機網路具有資源共享能力,使得在一台或多台伺服器上管理其他計算機上的資源成為可能,這一功能在某些部門顯得尤為重要,例如銀行系統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將分布於各地的計算機上的財務信息傳到伺服器上實現集中管理。

在計算機網路中,把一項復雜的任務(或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劃分成若干個子任務(或子問題),由網路上各計算機分別承擔一部分任務,同時運作,共同完成,從而使整個系統的效率和功能加強。

例如,從1988年開始實施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由美國倡導,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整個研究過程依託了高性能超大容量的網路伺服器和網路,對龐大的基因資料庫進行分布式管理,利用稱之為「網路計算」(網路把分布在各地的計算機連接起來,用戶分享網上資源,感覺如同個人使用一台超級計算機一樣)的方式來解決破解基因代碼中數據量極大的科學工程計算。

⑦ 計算機網路設計的內容簡介

網路設計的基本原則、網路設計的模型、用戶需求分析、網路拓撲結構設計、網路性能設計、網路可靠性設計、網路安全設計。第二部分(第8~12章)主要從橫向介紹各種常用計算機網路的設計,內容包括:光通信網路設計、綜合布線設計、城域接入網設計、城域傳輸網設計、國內外主要互聯網結構等內容。
《計算機網路設計(第2版)》的特點是以網路拓撲結構設計為主線,提出了一些良好的網路設計解決方案。本書主要作為網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專業的教材。為了教學的需要,各章均附有習題、電子課件等教學資料。為了對網路工程專業人員有所幫助,本書特別注意到技術資料的完整性和實用性。

⑧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教程的前言

計算機網路已成為今天信息系統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它們組成了企業、政府和科學團體中的信息共享的中心環節。未來社會是一個以計算機網路技術為支撐的信息社會。高等學校如何緊跟時代步伐,培養造就新一代適應信息化社會需要的、有很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應用型職業人才,將成為各個高等學校努力和發展的目標。計算機網路實驗教學是培養應用型計算機網路人才的重要內容。計算機網路實驗課是計算機、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動手實驗,使學生加深理解、驗證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工作原理與操作方法,特別是通過設計和綜合實訓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本書是21世紀高等學..

⑨ 計算機網路的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技術與網路應用。全書共分10章,分別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發展以及組成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區域網與廣域網、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網路管理、網路安全,最後還介紹了網路新技術。每章附有習題,附錄中給出了部分習題答案。為了方便教學,本書還配有電子教案。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述網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時,注重計算機網路的實際應用,每個章節重要的知識點都配有精心設計的案例。另外,和本書配套的有《計算機網路實驗》一書,旨在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本書可作為高校本科計算機網路教材,尤其適合於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實驗方案書概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學習哪個方向最好 瀏覽:504
海爾電視網路連接正常卻上不了網 瀏覽:447
網路平台立案怎麼辦 瀏覽:957
電子商務和網路營銷哪個專業好 瀏覽:841
為什麼連接熱點時網路拒絕接入 瀏覽:977
網路機頂盒如何連接wifi 瀏覽:931
有線網路換成無線wifi 瀏覽:992
651網路連接不上路由器 瀏覽:965
ysl有什麼網路含義 瀏覽:251
騰達路由器網路差怎麼回事 瀏覽:527
網路講師去哪個平台 瀏覽:851
創維健康wifi王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362
無線網路增加路由器有什麼用 瀏覽:33
咪咕電視無法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568
老人機怎麼網路設置 瀏覽:171
win10無線網路沒有 瀏覽:645
下載哪個網路電視比較好 瀏覽:952
tplink是哪個公司網路 瀏覽:526
電腦網路差跟路由器有沒有關系 瀏覽:422
計算機網路CDF和CDCF特性 瀏覽:19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