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該學習那些知識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相對來說應該是計算機方面專業中最熱門的了
清華大學有全國第一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大多學校的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都是差不多的 當然也有適當的區別
在這里摘錄華中科技大的該專業培養方案(僅供參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系統、扎實的信息學科和計算機學科的理論基礎,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及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寬廣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研究型、復合型人才。畢業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和較強的英語能力,能在信息技術產業,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及其相關領域從事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設計、開發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並可繼續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
二、基本規格要求
1、 具有較扎實的信息學科所需的數理基礎;
2、 掌握信息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3、 具有研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理論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了解信息學科、計算機學科的發展動態;
5、 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
7、 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和人文素質,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
8、 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
三、培養特色
以數理為基礎,以信息學科為平台,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方向,以培養創新能力為重點,面向系統,兼顧應用,軟硬結合,計算機科學與計算機工程並重。培養在計算機系統結構與計算機網路系統、軟體系統、計算機工具與應用支撐環境的研究、分析、設計、開發和工程組織等方面具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四、主幹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五、學制與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六、學時與學分
完成學業最低課內學分(含課程體系與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要求:200
七、主要課程
離散數學 數據結構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數值分析 操作系統原理 微機介面技術 資料庫系統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 編譯原理 計算機系統結構 軟體工程
八、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含專業實驗)
C語言課程設計 數字邏輯課程設計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 匯編語言課程設計 操作系統課程設計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 微機介面技術課程設計 資料庫系統課程設計 編譯原理課程設計
B. 請【計算機網路專業】的前輩提出寶貴的學習計劃意見
你好,我也是計算機網路專業畢業的,工作六年了,就我個人感覺,你大一新生,在學好學校的課程後業余時間,你應該學習網路管理員教程,同時學習ASP和JAVA技術和網頁設計的基礎,大二在學習資料庫SQL,因為現在網路和資料庫應用是非常廣泛的,然後進一步學習網站ASP和資料庫後台的搭建與結合,大三可以進一步學習網路中交換機和防火牆,路由器的各種配置應用,各種伺服器的配置和應用,有上述知識,大四最好參加軟考網路工程師資格考試或者網路規劃設計師考試,這樣可以直接獲取工程師或者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對畢業就業很有幫助的(當然在校期間考個CCNA或者華為工程師也有一定用處的,在校期間放假期間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去當地的網路公司或者電腦公司做兼職技術員,累計實踐經驗,增加動手能力,)
C.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要學哪些課程
一般來說國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課程都是大同小異或完全雷同的。你作為新生想提前預習倒是很不錯啊-_-
其實有哪些課程你可以輕易地搜索到,但我想你也不太可能在家把它們都學完吧,有這樣的野心還是好的,呵呵。你在家最好是主攻基礎性的課程,比如C語言。計算機的本科課程設計得橫向很寬,而縱向不足,就是說硬體、軟體、網路什麼課都有,但都是基礎入門課,要深入的學習,還需要自己課外鑽研,或者讀碩士博士。另外,很多課程都是其他課程的先修課,但最基本的還是硬體和軟體,軟體你大一就要學的C語言,你可以在家多學學,有興趣的話自己編寫小程序試試,硬體方面相對枯燥點,在家還是學軟體的吧~
語言的東西是多學也不嫌多,但要精通至少一門語言,不要一口想吃個胖子,學了C又學JAVA還有什麼網頁編程之類的語言。把C學明白,考試、考研、找工作、做項目,都用得上。
另外,如果你對計算機的操作非常熟練的話就不必學了,但如果不熟練,最好是找本計算機基礎知識之類的書,翻一遍也就不到一天的功夫,但是那些快捷鍵啊什麼的,可以給你今後的工作節省很多很多的時間,提高效率~
我想你的假期可能也快結束了,到學校後,可以找大三大四的師兄師姐交流下這個專業的特點,前景,出路問題,不過這是很實際很功利的角度。你最好是了解下學科知識體系特點,便於加深理解,開學後盡快入門,贏在起跑線上。學習方法之類的也可以交流,但要警惕前輩中那種懶散、應付的惡習,不要聽他們說大學的課程及格就好、考前突擊兩天三就能過關就OK了。。。不要因為他們言傳身教告訴你不必好好學習,你就不認真對待。我當初就是受到這樣的「教育」,一直樂得逍遙,還鄙視那些總自習的同學,到後來才覺得吃虧的是自己。不過,還要警惕那種只顧考試成績,不實踐的傾向。計算機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一定要具備強的動手能力才可以。考試分數重要,但不要只會考試。
祝你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學到很多有意義的知識!算是我這個09年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給你的忠告吧!
PS:很多學校開學都會英語考試,根據成績分班,你在家可以適當的復習下英語,增強語感,分到普通班也不丟人,但一開學就考得好點,面子上也過得去嘛~
這一建議也適用於考試成績完美主義者,呵呵~
D.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主要學習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主要學資料庫、網路安全、網路規劃、網站設計等課程,主要培養掌握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硬體安裝及維護能力,掌握網路系統設備配置技術、具備網頁製作、網路管理與維護能力,能勝任計算機網路維護、網站開發、網路組建、信息安全維護等工作的中等應用型技能人才。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學習課程一般包含 以下內容: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 Oracle數據 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網路規劃、設計方向: Linux系統及 網路管理、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JAVA網路程序開發、 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div+css網頁布局。
想了解更多關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內容,推薦到達內詳細咨詢了解一下。。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達內教育)成立於2002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南京、武漢、杭州、西安、蘇州、成都、沈陽等70個大中城市成立了342家學習中心,擁有員工超過10000多人,累計培訓量已學員已達100萬人次。 >>計算機課程快速試聽報名
E. 計算機網路專業學習計劃
第一項是系統從光碟機啟動
第二項是指系統從硬碟啟動
一般裝系統是從光碟機啟動,很多電腦都是設置的從光碟機啟動,當光碟機內無系統盤時,自動從硬碟啟動。
F. 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開設什麼課程
一、培養目標及規格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點面向基層的,能從事信息技術應用、開發和設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求實、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在業務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1.較扎實地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計算機應用軟體、硬體設計、開發和應用等必須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本專業范圍內科學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夠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英文技術資料。
在身體素質方面,身體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課程設置及教學管理
1.教學計劃中設必修課、選修課和綜合實踐環節。
2.必修課由中央電大統一開設,執行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准。
3.選修課供地方電大在制定實施性教學計劃時選用。地方電大亦可根據培養目標及當地的需求自開選修課。自開課程的教材、教學管理及考試工作由地方電大負責。
4.有實驗和作業的課程,辦學單位必須按要求組織完成。凡沒做實驗或實驗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該門課程的學分。中央電大將對實驗(含課程設計)及平時作業進行必要的抽查,以確保教學質量。
5.學生可以從「公共選修課程目錄」中選修課程,也允許學生跨學科選修課程,但這部分課程的學分不得超過課程總學分的10%。
6.綜合實踐環節由地方電大根據中央電大制定的教學大綱(要求)具體組織實施。畢業設計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選題要盡量選擇與現實任務相聯系的題目。中央電大對畢業設計答辯情況和畢業設計說明書進行抽查。綜合實踐環節不得免修。
7.地方電大負責組織教學,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中提供的文字、音像、電視直播課、CAI課件、計算機網路、電子郵件、電話答疑等各種學習媒體和手段自主學習。
三、修業年限與畢業
實行學分制,學生注冊後8年內取得的學分均為有效。
中央電大按三年業余學習安排教學計劃。
本專業最低畢業學分為71學分。學生通過學習取得規定的畢業總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即准予畢業,並頒發國家承認的高等教育本科學歷畢業證書。
四、必要的說明
為了更好的適應信息產業發展對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各地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對特色人才的培養需求,特提供以下選修課程的參考指導:
1.網路技術應用類:網路規劃與設計、網路操作系統、網路通信技術、網路編程技術網路管理原理與實踐、網站規劃與設計。
2.計算機信息管理類: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概論。
3.軟體技術開發與應用類:演算法分析與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資料庫設計與實踐、Web Services技術、JAVA技術
4.嵌入式系統開發類:嵌入式系統概論、簡明嵌入式系統硬體設計與實現、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原理與應用、嵌入式軟體開發技術與工具
5.多媒體技術類:多媒體技術基礎、Photoshop圖像處理、二維動畫設計與製作、三維動畫設計與製作、影視後期製作、游戲開發與設計
五、教學計劃進程表(附後)
工學科電氣信息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教學計劃進程表
六、課程說明
1.開放教育入學指南
本課程1學分,課內學時18學時,開設一學期。
開放教育人學指南是為配合教育部開展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工作,為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學生開設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接受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生在進人專業(課程)學習之前,了解和熟悉電大開放教育新的學習環境,建立與開放教學模式相適應的新的學習理念,了解並盡快適應遠程開放教育教與學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概述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含義、特點及其與其他教育形式的區別;介紹廣播電視大學的系統結構、辦學形式、運行機制。教學管理和社會聲譽;介紹電大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一般的學習形式。學習方法和技巧;介紹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學習的方法,怎樣利用計算機網路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以及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等一般教學媒體的使用方法等等。
2.英語II(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學時,開設二學期。
本課程為公共英語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掌握2800左右的常用詞彙(包括英語Ⅰ要求掌握的1600詞)以及相關的常用片語;能夠掌握並正確運用基本的語法知識;能夠聽懂日常生活中發音清楚、語速較慢的簡短對話或陳述,並能用英語進行簡短的日常交談;能夠閱讀中等難度的一般題材的簡單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確,並能夠讀懂通用的簡短實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紹和廣告等;能夠寫簡短的應用文,如日記、信函、通知等。
3.離散數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本專業必修的重要課程之一。本課程主要介紹離散數學的各個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這些概念、理論以及方法大量地應用在數字電路、編譯原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演算法的分析與設計、人工智慧、計算機網路等專業課程中;同時,該課程所提供的訓練有益於學生概括抽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歸納構造能力的提高,有益於學生科學態度的培養。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數理邏輯、集合論、圖論等內容。
4.計算機應用基礎(本)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實驗52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電大本科各專業必修的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夠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技能,學會使用微機進行日常辦公事物處理,掌握網路基本使用方法,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為使用計算機和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計算機基礎知識(含計算機系統組成、信息編碼、微機硬體及配置和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微機操作系統(Windows)及其應用;計算機網路基礎;Word文字處理系統;Excel電子表格系統;PowerPoint電子演示文稿系統;信息安全與網路道德等。
5.C語言程序設計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該專業的第一門程序設計課程,是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此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初步的演算法設計能力和代碼實現能力。
本課程主要包括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基本數據類型的應用、程序設計的基本控制結構、函數模塊的編寫、構造類型數據的應用、地址的應用、演算法設計及其實現、文件的應用。
6.計算機組成原理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本專業必修的硬體課程中重要核心課程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各部件的組成結構,工作原理,掌握簡單完備的單台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原理,學習計算機設計中的入門性知識。
課程內容包括:數據表示、定址方式、指令系統、CPU原理、多級結構的存儲系統,匯流排和外部設備等內容。
7.數據結構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數據結構是進行計算機軟體開發的基礎,本課程是計算機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課程系統地介紹演算法設計和項目開發中常用的數據結構和相關操作,包括:數組、鏈表、棧、隊列、二叉樹、圖等。結合數據結構分析遞歸程序設計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討論一些基本數據結構的性質、存儲方法和典型演算法示例。介紹常用的排序演算法、查找演算法的原理和具體實現。
課程以C語言作為數據結構和演算法的描述工具。教學環節包括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教學中注重基礎、突出應用、強化程序設計基本能力的訓練。
8.操作系統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計算機操作系統是本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術;通過對現代主流操作系統(如Windows、Linux)的分析,可以較深入地了解操作系統的實現機理和設計方法;使學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操作系統概述、shell程序設計、進程與線程、處理機調度、存儲器管理、文件系統、設備管理、操作系統程序結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