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計算機之間又是如何交換信息的呢?就象我們說話用某種語言一樣,在網路上的各台計算機之間也有一種語言,這就是網路協議,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必須使用相同的網路協議才能進行通信。當然了,網路協議也有很多種,具體選擇哪一種協議則要看情況而定。Internet上的計算機使用的是TCP/IP協議。
一個網路協議至少包括三要素:
語法
用來規定信息格式;
語義
用來說明通信雙方應當怎麼做;
時序
詳細說明事件的先後順序。
網際層協議:包括:IP協議、ICMP協議、ARP協議、RARP協議。
傳輸層協議:TCP協議、UDP協議。
應用層協議:FTP、Telnet、SMTP、HTTP、RIP、NFS、DNS。
B. 計算機網路的兩層網路概念中,處於網路核心位置的是
計算機網路所提供的兩層概念分為網路概念以及人物關系概念網路可以連接人際關系,這屬於網路最深層的理念應用。
C. 電腦核心是什麼
計算機的核心是指中央處理器,簡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中央處理器大規模應用在個人計算機上,現今計算機可進入家庭。全因集成電路的發展,令PC在大小、性能以及價位等多個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
現今中央處理器價錢平宜,用戶可自行組裝個人計算機。主板等主要計算機組件,均配合中央處理器設計。
不同類型的中央處理器安裝到主板上不同類型的CPU插槽中(如英特爾的LGA 1151、AMD的Socket AM4),令中央處理器變得更省電,溫度更低。
大多數IBM PC兼容機(Pentium以後被稱為「標准PC」(Standard PC))使用x86架構的處理器,他們主要由英特爾和超微兩家公司生產,此外威盛電子也有參與中央處理器的生產。
(3)計算機網路中的核心擴展閱讀:
CPU的主要運作原理,不論其外觀,都是執行儲存於被稱為程序里的一系列指令。在此討論的是遵循普遍的馮·諾伊曼結構(von Neumann architecture)設計的設備。
程序以一系列數字儲存在計算機存儲器中。差不多所有的馮·諾伊曼CPU的運作原理可分為四個階段:提取、解碼、執行和寫回。
1、提取,從程序內存中檢索指令(為數值或一系列數值)。
由程序計數器指定程序存儲器的位置,程序計數器保存供識別當前程序位置的數值。換言之,程序計數器記錄了CPU在當前程序里的蹤跡。
提取指令之後,PC根據指令式長度增加存儲器單元[iwordlength]。指令的提取常常必須從相對較慢的存儲器查找,導致CPU等候指令的送入。
2、執行階段。
CPU根據從存儲器提取到的指令來決定其執行行為。在解碼階段,指令被拆解為有意義的片斷。根據CPU的指令集架構(ISA)定義將數值解譯為指令[isa]。
一部分的指令數值為運算碼,其指示要進行哪些運算。其它的數值通常供給指令必要的信息,諸如一個加法運算的運算目標。這樣的運算目標也許提供一個常數值(即立即值),或是一個空間的定址值:寄存器或存儲器地址,以定址模式決定。
在舊的設計中,CPU里的指令解碼部分是無法改變的硬體設備。不過在眾多抽象且復雜的CPU和ISA中,一個微程序時常用來幫助轉換指令為各種形態的訊號。這些微程序在已成品的CPU中往往可以重寫,方便變更解碼指令。
3、解碼階段。
在提取和解碼階段之後,接著進入執行階段。該階段中,連接到各種能夠進行所需運算的CPU部件。例如,要求一個加法運算,算術邏輯單元將會連接到一組輸入和一組輸出。
輸入提供了要相加的數值,而且在輸出將含有總和結果。ALU內含電路系統,以於輸出端完成簡單的普通運算和邏輯運算(比如加法和位操作)。如果加法運算產生一個對該CPU處理而言過大的結果,在標志寄存器里,溢出標志可能會被設置(參見以下的數值精度探討)。
4、最終階段寫回。
寫回以一定格式將執行階段的結果簡單的寫回。運算結果經常被寫進CPU內部的寄存器,以供隨後指令快速訪問。
在其它案例中,運算結果可能寫進速度較慢,如容量較大且較便宜的主存。某些類型的指令會操作程序計數器,而不直接產生結果數據。
這些一般稱作「跳轉」並在程序中帶來循環行為、條件性執行(透過條件跳轉)和函數[jumps]。許多指令也會改變標志寄存器的狀態比特。
這些標志可用來影響程序行為,緣由於它們時常顯出各種運算結果。例如,以一個「比較」指令判斷兩個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在標志寄存器上設置一個數值。這個標志可藉由隨後的跳轉指令來決定程序動向。
在執行指令並寫回結果數據之後,程序計數器的值會遞增,反復整個過程,下一個指令周期正常的提取下一個順序指令。如果完成的是跳轉指令,程序計數器將會修改成跳轉到的指令地址,且程序繼續正常執行。
許多復雜的CPU可以一次提取多個指令、解碼,並且同時執行。這個部分一般涉及「經典RISC管線」,那些實際上是在眾多使用簡單CPU的電子設備中快速普及(常稱為微控制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處理器
D. 計算機的核心設備是
計算機的核心部件是CPU(中央處理器),它的功能就相當於我們的大腦。
另外,如果只有其他的硬體,沒有軟體的支持的話,那這樣的計算機就稱為裸機
其他硬體包括:
主要部件:風扇、電源、
存儲設備:硬碟、光碟機、內存(它是即時隨機存儲器)
輸入設備:鍵盤、滑鼠、掃描儀
輸出設備:列印機、顯示器
軟體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
組成計算機網路的核心設備是:
PC:上網的終端設備
交換機:如果有多台電腦上網的時候一定需要,用來擴展埠
路由器:如果想要上公網就必須要路由器來進行轉發數據,以及地址轉換
網線:用來連接PC到交換機;交換機到路由器
modem:如果是ADSL的話,這個設備也是需要的,進行信號轉換的
E. 網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技術是什麼啊
網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技術是(網路所使用的操作系統+Intelnet+TCP/IP)。上面朋友所說的CPU是計算機運行的核心,並不是網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計算機本身運行的核心是操作系統,而網路計算機的系統核心就是本身網路所使用的操作系統+Intelnet+TCP/IP
F. 計算機網路里的核心是什麼
網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技術是(網路所使用的操作系統+Intelnet+TCP/IP)。CPU是計算機運行的核心,並不是網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計算機本身運行的核心是操作系統,而網路計算機的系統核心就是本身網路所使用的操作系統+Intelnet+TCP/IP
G. 計算機網路最核心的功能
資源共享
或者
共享軟、硬體和數據資源
H. 計算機通信網路的核心是
通信網路的核心是路由器,它是整個通信網路的交通中心,是實現最佳路由的設備;在路由器中,使用IP地址實現源IP到目標IP的端到端的數據傳輸服務,而且其路由信息是自動根據網路情況產生的,可以達到最佳路由數據傳輸。
I. 組成計算機網路的核心設備是什麼
區域網交換機是組成網路系統的核心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