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技術服務消息

計算機網路技術服務消息

發布時間:2022-12-27 08:33:40

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哪三方面

計算機網路功能主要在硬體資源共享、軟體資源共享及用戶間信息交換三個方面。計算機網路功能主要包括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可靠性,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綜合信息服務。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以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1)計算機網路技術服務消息擴展閱讀:

硬體資源共享。可以在全網范圍內提供對處理資源、存儲資源、輸入輸出資源等昂貴設備的共享,從而使用戶節省投資,也便於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擔負荷。

軟體資源共享。計算機網路允許互聯網上的用戶遠程訪問各類大型資料庫,用戶可以得到網路文件傳送服務、遠地進程管理服務和遠程文件訪問服務,從而避免軟體研製上的重復勞動和數據資源的重復存貯,也便於集中管理。

用戶間信息交換。計算機網路為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電子郵件傳送、新聞消息發布及電子商務活動等等。

2. 計算機網路提供給用戶的常見服務主要有文件服務、消息傳遞服務、________服務和應用服務。

遠程登錄服務

3. 計算機網路之RDMA技術(三)服務類型

姓名:周肇星;學號:22011110028;學院:通信工程學院

補充改編自 https://zhuanlan.hu.com/p/144099636

【嵌牛導讀】RDMA技術全稱遠程直接數據存取,就是為了解決網路傳輸中伺服器端數據處理的延遲而產生的。RDMA通過網路把資料直接傳入計算機的存儲區,將數據從一個系統快速移動到遠程系統存儲器中,而不對操作系統造成任何影響,這樣就不需要用到多少計算機的處理功能。它消除了外部存儲器復制和上下文切換的開銷,因而能解放內存帶寬和CPU周期用於改進應用系統性能。本專題將針對RDMA技術進行介紹!

【嵌牛鼻子】計算機網路,高性能網路,RDMA

【嵌牛提問】讀完本文,對RDMA技術的服務類型有所認識了嗎?

【嵌牛正文】

InfiniBand specification R1.3, Chapter3, 3.2.2, Page 101【連接類型的概述】
InfiniBand specification R1.3, Chapter3, 3.5.2, Page 109【服務類型的概述】
InfiniBand specification R1.3, Chapter3, 3.6.2, Page 127【服務類型具體介紹】
InfiniBand specification R1.3, Chapter3, 3.7.4, Page 135【數據包序號PSN】
InfiniBand specification R1.3, Chapter9, 9.1, Page 242【服務類型與丟包的處理】
InfiniBand specification R1.3, Chapter9, 9.4.5.3, Page 276【Connection Conext與EE Context】
InfiniBand specification R1.3, Chapter9, 9.7, Page 293【可靠性】

RDMA的基本通信單元是QP,而基於QP的通信模型有很多種,我們在RDMA領域稱其為「服務類型」。IB協議中通過「可靠」和「連接」兩個維度來描述一種服務類型

The five IBA transport service types are:

The non-IBA protocol encapsulation services are:

通信中的可靠性指的是通過一些機制保證發出去的數據包都能夠被正常接收,可靠連接中的通道適配器可以維護序列號並確認所有消息

其特徵是:在沒有不可恢復錯誤出現的情況下,數據只被發送一次;並且每個數據都被隱式或顯式確認。

不可靠服務主要是沒有應答機制,注意不可靠服務仍會使用PSN序號與CRC校驗和,使得接收端對錯包、丟包進行檢測

響應者認為操作已經完成的條件:

接收者認為操作已經完成的條件:

發端會對Header和Payload(有效載荷,也就是真正要收發的數據)通過一定的演算法(IB協議使用的CRC校驗)得到一個校驗值放到數據包的末尾。對端收到數據包後,也會用相同的演算法計算出校驗值,然後與數據包中的校驗值比對,如果不一致,說明數據中包含錯誤,那麼接收端就會丟棄這個包,並回復否定確認NAK(Not Acknowledge)告知發送端重發

無論可靠還是不可靠均有該機制,不可靠類型的服務在校驗錯誤後將進行丟包

保證先被發送到物理鏈路上的數據包一定要先於後發送的數據包被接收方收到

IB協議中有PSN(Packet Sequence Number,數據包序號)的概念,即每個數據包的基本傳輸頭BTH中都有一個遞增的24位編號,可用於監測缺失或無序的包:

在連接建立的過程中,發送者的傳輸層協議將在合法PSN中(0~16777215)計算出一個初始PSN,而接收端的初始PSN為第一個數據包中的PSN。請求者應為其生成的每個請求包為當前PSN值增加1。唯一的例外是在RDMA READ請求消息之後的任何請求包,緊隨RDMA READ請求消息之後的請求包應具有比最後一個預期的RDMA READ響應包的PSN大一個的PSN,即請求者就會在請求包的PSN序列後預留空間(由於請求者知道請求的RDMA READ數據總長度以及PMTU,因此請求者可以計算預期響應包的總數,從而能夠計算出在RDMA READ之後請求的PSN),以使得所有的響應包都將具有單調遞增的PSN

在邏輯上,一個接收隊列或EE Context維護一個預期PSN(ePSN)。這是響應者希望在它接收到的下一個新請求包的BTH中找到的PSN

在數據包入站時,響應者(的接收隊列)將數據包中的PSN與自己維護存儲的ePSN進行比較來檢查PSN;對於可靠的數據報服務,PSN由響應者的EE Context進行檢查

特別注意,IBA不支持選擇性的分組重傳與分組的無序接收,例如發送的PSN依次為1、2、3、4、5、6,若接收端判定PSN=3發生了丟包,此時收端會丟棄隨後所有的數據包(PSN=4、5、6),並發送NAK要求發送者重新傳輸PSN=3、4、5、6【響應者將繼續等待一個有效的入站請求數據包,即:其PSN等於其預期的PSN或在其有效區域內。在該過程中,響應者接收到的任何無效的請求數據包將被丟棄、且不返回NAK】

但Mellanox CX-6系列網卡已經支持選擇性重傳,但存在一些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無確認機制的服務,PSN同樣啟用,可以幫助接收端盡可能的監測到是否發生了丟包

此PSN保序外,接收端將通過校驗OpCode以確保順序正確,即「First」、「Middle」、「Last」、「Only」

在IB協議的可靠服務類型中,使用了應答機制來保證數據包被對方收到。IB的可靠服務類型中,接收方不是每一個包都必須回復,也可以一次回復多個包的確認ACK(Acknowledge)【隱式確認Fig91】

注意應答機制並不是用戶級別的確認,確認ACK僅表示數據已經到達目的地

對於接收重復入站的SEND或RDMA Write請求的HCA,響應者不得重新執行該請求,而只為重復包生成一個響應包,同時支持ACK確認合並,即回復最近接收到的PSN

對於RDMA Read的響應,在圖中:

響應數據包必須重新生成,且需要顯式回復,不能使用確認合並進行隱式回復

IBA支持面向連接和數據報的服務。對於面向連接的服務來說,每個QP都和另一個(且僅有一個)遠端節點的QP相關聯。在這種情況下,QP Context中包含有遠端節點的QP信息。面向連接的服務需要通信連接建立的過程,以關聯QP,在建立通信的過程中,兩個節點會交換包括稍後用於通信的QP在內的對端信息

QP Context(簡稱QPC)可以簡單理解為是記錄一個QP相關信息的表格,關於QP的信息需要記錄到一張表裡面,這些信息可能包括隊列的深度,隊列的編號等等

在連接服務類型中的每個QP,都和唯一的另一個QP建立了連接,也就是說QP下發的每個WQE的目的地都是唯一的

兩個節點在建立連接的過程中,會交換稍後用於數據交互的QP Number,然後分別記錄在QPC中

對於數據報服務來說,QP不會跟一個唯一的遠端節點綁定,而是通過WQE來指定目的節點。和連接類型的服務一樣,建立通信的過程也需要兩端交換對端信息,但是數據報服務對於每個目的節點都需要執行一次這個交換過程

對於可靠的傳輸方式,QP將包括PSN、響應回復報文等信息存儲在Connetion Context中

對於可靠的面向連接服務,Connnection Context實際上就是QP Context

QPC中包含有遠端的QP信息,兩個節點在建立連接時會交換用於數據交互的QPN,並記錄在QPC中

對於可靠的數據報服務中,Connection Context實際上就是End-to-End Context

在數據報類型的QP的Context中,不包含對端信息,即每個QP不跟另一個QP綁定。QP下發給硬體的每個WQE都可能指向不同的目的地。比如節點A的QP2下發的第一個WQE,指示給節點C的QP3發數據;而下一個WQE,可以指示硬體發給節點B的QP7。

每個發送隊列與EEC相關聯,多個RD類型的QP可以使用相同的EE Context,一個RD類型的QP可以使用多個EEC(本端某RD類型QP可針對某遠端節點的多個RD類型QP各使用一個EEC)

每個用戶只需要創建一個QP,節點可以為與其通信的每個節點創建一個EEC。因此如果N個節點上都有M個用戶,都希望通過IBA可靠的數據報服務進行通信,那麼每個節點都需要M個QP和N個EEC

EEC通過數據報的序列號和ACK確認,以確保可靠性

與連接服務類型一樣,本端QP可以和哪個對端QP發送數據,是在准備階段提前通過某些方式相互告知的。這也是定義中「數據報服務對於每個目的節點都需要執行一次這個交換過程」的含義。

InfiniBand支持IBA傳輸服務及原始數據包傳輸模式

當InfiniBand作為原始數據包傳輸模式時,IBA將使用通道適配器作為數據鏈路的引擎,在節點之間傳送原始數據包

上面介紹的兩個維度兩兩組合就形成了IB的四種基本服務類型,RC和UD是應用最多也是最基礎的兩種服務類型,我們可以將他們分別類比成TCP/IP協議棧傳輸層的TCP和UDP

RC用於對數據完整性和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景,跟TCP一樣,需要各種機制來保證可靠,所以開銷自然會大一些。另外由於RC服務類型和每個節點間需要各自維護一個QP,而QP和QPC本身是需要佔用網卡資源或者內存的,當節點數很多時,存儲資源消耗將會非常大,例如N個節點需要相互通信,每個節點上有M個用戶,那麼需要M (N M)個QP

UD硬體開銷小並且節省存儲資源,比如N個節點需要相互通信,每個節點上有M個用戶,各節點上只需要創建M個QP就可以了,但是可靠性跟UDP一樣沒法保證。常用於管理器發現、配置新接入的IBA交換機或端節點設備,但UD不支持RDMA和ATOMIC操作

4. 計算機網路技術有前途嗎

總體來看,我認為專科讀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具有較好的前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就業前景比較廣闊。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可以從事的職業和崗位很多。

大家都知道,我們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進行。第四次科技革命雖然沒有很明確的技術指向和代表性的產業或者技術發展,但是至少信息技術是其中的關鍵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基礎,計算機網路技術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

諸如電商、社交平台都是基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才能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方面的產業和相關企業數量非常多,具有很多的從業人員,也十分需要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人才。

第二,就業崗位比較多。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畢業生既可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也可以從事與計算機網路技術相關的行政、銷售等工作。

與本科專業相比,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也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可以很好地發揮專業技術能力,今後能夠選擇的崗位也比較多。

相比於其他專業而言,只要是計算機類的專業,就業的崗位都是比較多的。就如這些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很熱門一樣,就是因為就業崗位多才會有這么多人選擇報考。在專科院校當中,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算是比較吃香的專業之一,是很多學校開設多年的專業,既然這個專業能夠開設下來,就說明有很好的就業市場。

第三,就業工資比較高。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主要從事與網路企業相關的工作,整體收入水平處於全行業較高的水平。

5.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電視播出系統應用論文

摘要 :在廣播電視行業發展中,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引入極大地豐富了廣播電視的表現形式,使得廣播電視行業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文章主要圍繞計算機網路技術,就其在電視播出系統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探究。

關鍵詞 :計算機;網路技術;電視播出系統;媒體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人們的新聞獲取方式有了較大的變化,對新聞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使得傳統的播出方式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電視台需要與時俱進,要將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到節目製作過程中,這樣才能夠使廣播電視取得可持續發展。

1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主要意義

1.1有助於對節目資訊進行整合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平台是其發展的重要產物。現如今,在我國資源的交互過程中,互聯網平台成為資源交互的重要場所。在節目製作之時,廣播電視節目就能夠對互聯網平台進行充分的利用,通過該平台來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繼而實現節目製作的資訊交互,使得節目的製作步驟有所減少,進而促使節目的製作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節目製作完成之後,通過對互聯網在線傳播渠道的利用,能夠使電視節目與用戶的交互得以實現,這樣一來,可以使廣大用戶對電視節目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1]。與此同時,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充分利用,能夠使廣播電視的宣傳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夠起到降低宣傳成本的作用,進而促進廣播電視台經濟效益的提升。

1.2有助於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盡管計算機網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廣播電視行業之中,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及較晚。在廣電行業發展過程中,其監管水平較低,監管的力度也不夠理想,導致整體的形勢比較混亂,在信息的發布上,存在著一定的隨意性。盡管我國廣電行業進行了深化改革,不過還有許多的問題存在,例如,有一些不法分子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在網路平台上發布一些虛假的信息,甚至發布一些反動的信息,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因此,在廣播播出系統中,如果將計算機網路技術引入其中,就能夠使廣播播出系統變得更加的完善,從而使媒體能夠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將一些謠言及時扼殺在搖籃之中。

1.3有助於提高信息的價值

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如果利用網路來進行傳播,那麼不僅僅是對信息進行簡單的傳播或者收集,最為重要的是保證信息的內涵與價值,換句話說,就是要對信息所能產生的影響力進行重視,對信息所包含的社會價值予以關注。我們知道,廣播電視播出的新聞所包含的范圍較廣,不僅包含國家的政治內容,還包含國家的.經濟以及文化等內容,所以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嚴格的篩選,要選取一些價值高的新聞進行報道,這樣才能夠使網路傳遞信息高度「低」的問題得到解決。

1.4能夠將人才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作為我國政府的喉舌,廣播電視媒體存在了許多年,再加上其具有獨特的社會地位,所創造的價值較大,特別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廣播電視行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2]。在我國廣播電視單位都聚集了許多的人才。通過將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於電視播出系統之中,就能夠將他們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如此一來,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廣播電視肯定會成為計算機網路傳播的重要力量。

2對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應用時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2.1安全性

在廣播電視節目製作過程中,特別是對一些新聞事件進行直播時,每一個電視台都需要確保播出安全。在以前,一些電視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拒絕運用網路來播出節目。因為計算機技術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如網路中的「病毒」就威脅了用戶的信息安全,會導致電視節目出現播出事故。故此,在電視節目播出過程中,如果要對計算機網路進行運用,就需要對安全性問題進行考慮。

2.2可靠性

在節目播出之時,信息數據是否完整,信號傳輸是否通暢等,都會對節目的播出質量產生影響。一般而言,節目的數據都會被存儲起來,會被存放於磁碟矩陣之中。如果沒有相關的保護措施,就會導致節目的數據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而遭到損害,而一旦這些數據被損壞,那麼想要去彌補就非常困難。故此,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電視台工作人員需要做好保護工作,在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時,需要進行合理地應用,要保證數據信號存儲的可靠性,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2.3擴展性

電視播出系統的價格較為高昂,而電視台的計算機設備價格也比較貴,所以在選擇這些技術性產品時,不僅要選擇一些質量有保障的產品,還需要對設備的可擴展性進行考慮。如此,即便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較快,那麼自己所購買的設備也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擴展性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軟體的擴展,另一種是硬體的擴展,所以在進行擴展之時,我們需要從這兩個不同的方面著手[3]。

3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

3.1在音頻錄制中的應用

在廣播節目中,音頻的錄制極其重要,是節目播出的基礎,更是節目製作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故此,需要確保音頻的質量,這樣才能夠使節目的播出效果得到保證。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這樣才能夠促進量化解析度的實現,才能夠實現采樣頻率,進而提高音頻錄制的質量,確保節目的播出質量。

3.2在節目編審方面的應用

在廣播電台節目編審方面,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語音消息的處理上。通過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就能夠對非線性語言進行編輯處理,而且還能夠將其添加到節目的其他地方。在節目播出中,如果存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那麼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對這些內容進行刪除。另外,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便利了電台工作人員對語音的修飾,通過多種形式的組合,能夠使音樂變得形式多樣,這樣就能夠使節目達到編審的要求。與此同時,通過對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使信號的損失有所降低,能夠提高節目的播出質量。

3.3數據播出子系統

數據播出子系統在電視台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處於DDB技術體系的核心位置之中,為數據信息的運行提供了依據。通過對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然後經由廣電有線電視網路(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CATV)網路廣播信息的處理,再通過對相應播放軟體的利用,向有線電視輸出信息。該系統還具有其他的功能,如監督數據的功能、管理數據的功能等。在這之中,以下幾種設備的存在為數據播放子系統的運行提供了設備支持:(1)DDB前端調制器;(2)播放伺服器;(3)網路管理器[4]。如此,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影響下,廣播電視就能夠根據數據播出管理的要求,對節目進行以下幾種功能性服務:(1)節目編排;(2)電視資源存儲。這為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4用戶子系統

該系統主要是針對廣播電視使用者的,由硬體設備與應用軟體所構成,為廣播系統數據的傳輸以及接收等提供了較大的便利,使得系統中的用戶數據能夠更好地傳輸到互聯網中,用戶子系統主要由以下幾種硬體所構成:(1)DDB接收卡;(2)PC;(3)電話Modem。通過公共電話網,將用戶數據傳輸到廣播電視體系之內,與此同時,實現互聯網的雙向連接。至於系統內的應用軟體,則主要由以下幾方面所構成:(1)視頻接收軟體;(2)接收主界面;(3)資源接收軟體。3.5視頻直播子系統該系統主要是對所接收的視頻信號通過採集模塊來進行整合與分析,然後經由信號輸出系統來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再將其轉化為視頻信號,以實現對節目的直播,或者是對節目的轉播。其主要由以下幾種部件所構成:(1)視頻信號源;(2)視頻直播伺服器等。為了使該系統得到更好的運轉,就需要使視頻信號採集的有效性得到保證。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在對模塊內的視頻信號進行採集時,主要是通過攝像機來進行採集。視頻直播伺服器由以下幾方面構成:(1)視頻直播控製程序;(2)視頻採集卡;(3)時鍾卡。為了使視頻信號能夠更好地反映視頻信號源,就需要通過相應的手段來對其進行處理,需要通過特殊編碼反饋給視頻播放器,這樣一來,就能夠更好地將視頻信號呈現到用戶的面前。

4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廣播電視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在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時,需要確保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擴展性,這樣才能夠使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進而使廣播電視播出系統變得更加完善,為廣大受眾提供高質量的電視節目。

[ 參考文獻 ]

[1]翟德強.計算機網路技術在廣播電視播出系統中的應用探討[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10):222,224.

[2]索朗德吉.廣播電視發展中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探討[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2):124-125.

[3]張麗霞.廣播電台自動化播出系統中對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運用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6(8):252.

[4]賈士利.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在電視新聞直播技術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電視技術,2010(3):82-85.

6. 計算機網路的伺服器消息響應測試是 分為下行消息和上行消息 ,下行和上行分別代表什麼意思,謝謝了!

上行就是向網路上送出,下行就是從網路上獲取。

7. 計算機網路發展史及關鍵技術

網路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並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資料庫、網路、感測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於信息共享,網路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網路可以構造地區性的網路、企事業內部網路、區域網網路,甚至家庭網路和個人網路。網路的根本特徵並不一定是它的規模,而是資源共享,消除資源孤島。
網路技術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能同時調動數百萬台計算機完成某一個計算任務,能匯集數千科學家之力共同完成同一項科學試驗,還可以讓分布在各地的人們在虛擬環境中實現面對面交流。

網路技術的發展歷程
網路研究起源於過去十年美國政府資助的高性能計算科研項目。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將跨地域的多台高性能計算機、大型資料庫、大型的科研設備、通信設備、可視化設備和各種感測器等整合成一個巨大的超級計算機系統,以支持科學計算和科學研究。

微軟公司把開發力量集中在數據網路上,關注使用網路共享信息,而不是網路的計算能力,這反映了學術和研究領域內的分歧。事實上,很多用於學術領域的網路技術都能夠成為商業應用。

Globus是美國阿貢(Argonne)國家實驗室的網路技術研發項目,全美12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參與了該項目。Globus對資源管理、安全、信息服務及數據管理等網路計算的關鍵理論進行研究,開發能在各種平台上運行的網路計算工具軟體,幫助規劃和組建大型的網路試驗平台,開發適合大型網路系統運行的大型應用程序。目前,Globus技術已在美國航天局網路、歐洲數據網路、美國國家技術網路等8個項目中得到應用。2005年8月,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宣布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發網路計算,與Globus合作開發開放的網路計算標准,並宣稱網路的價值不僅僅限於科學計算,商業應用也有很好的前景。網路計算和Globus從開始幕後走到前台,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中國非常重視發展網路技術,由863計劃「高性能計算機及其核心軟體」重大專項支持建設的中國國家網路項目在高性能計算機、網路軟體、網路環境和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具有18萬億次聚合計算能力、支持網路研究和網路應用的網路試驗床——中國國家網路,已於2005年12月21日正式開通運行。這意味著通過網路技術,中國已能有效整合全國范圍內大型計算機的計算資源,形成一個強大的計算平台,幫助科研單位和科技工作者等實現計算資源共享、數據共享和協同合作。

網路的關鍵技術
網路的關鍵技術有網路結點、寬頻網路系統、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應用層的可視化工具。網路結點是網路計算資源的提供者,包括高端伺服器、集群系統、MPP系統大型存儲設備、資料庫等。寬頻網路系統是在網路計算環境中,提供高性能通信的必要手段。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用來解決資源的描述、組織和管理等關鍵問題。任務調度工具根據當前系統的負載情況,對系統內的任務進行動態調度,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網路計算主要是科學計算,它往往伴隨著海量數據。如果把計算結果轉換成直觀的圖形信息,就能幫助研究人員擺脫理解數據的困難。這需要開發能在網路計算中傳輸和讀取,並提供友好用戶界面的可視化工具。

網路技術的研究現狀
網路計算通常著眼於大型應用項目,按照Globus技術,大型應用項目應由許多組織協同完成,它們形成一個「虛擬組織」,各組織擁有的計算資源在虛擬組織里共享,協同完成項目。對於共享而言,有價值的不是設備本身而是實體的介面或界面。

從技術角度看,共享是資源或實體間的互操作。Globus技術設定,網路環境下的互操作意味著需要開發一套通用協議,用於描述消息的格式和消息交換的規則。在協議之上則需要開發一系列服務,這與建立在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上的萬維網服務原理相同。在服務中先定義應用編程介面,基於這些介面再構建軟體開發工具。

Globus網路計算協議建立在網際協議之上,以網際協議中的通信、路由、名字解析等功能為基礎。Globus協議分為構造層、連接層、資源層、匯集層和應用層五層。每層都有各自的服務、應用編程介面和軟體開發工具、上層協議調用下層協議的服務。網路內的全局應用都需通過協議提供的服務調用操作系統。

構造層功能是向上提供網路中可供共享的資源,是物理或邏輯實體。常用的共享資源包括處理能力、存儲系統、目錄、網路資源、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計算機池、計算機集群等。連接層是網路中網路事務處理通信與授權控制的核心協議。構造層提交的各資源間的數據交換都在這一層控制下實現的。各資源間的授權驗證、安全控制也在此實現。資源層的作用是對單個資源實施控制,與可用資源進行安全握手、對資源做初始化、監測資源運行狀況、統計與付費有關的資源使用數據。匯集層的作用是將資源層提交的受控資源匯集在一起,供虛擬組織的應用程序共享、調用。為了對來自應用的共享進行管理和控制,匯集層提供目錄服務、資源分配、日程安排、資源代理、資源監測診斷、網路啟動、負荷控制、賬戶管理等多種功能。應用層是網路上用戶的應用程序,它先通過各層的應用編程介面調用相應的服務,再通過服務調用網路上的資源來完成任務。應用程序的開發涉及大量庫函數。為便於網路應用程序的開發,需要構建支持網路計算的庫函數。

目前,Globus體系結構已為一些大型網路所採用。研究人員已經在天氣預報、高能物理實驗、航空器研究等領域開發了一些基於Globus網路計算的應用程序。雖然這些應用仍屬試驗性質,但它證明了網路計算可以完成不少超級計算機難以勝任的大型應用任務。可以預見,網路技術將很快掀起下一波互聯網浪潮。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三代互聯網應用,很多發達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研究資金,希望能抓住機遇,掌握未來的命運。

中國也加強了網路方面的投入。中科院計算所為自己的網路起名為「織女星網路」(Vega Grid),目標是具有大規模數據處理、高性能計算、資源共享和提高資源利用率的能力。與國內外其他網路研究項目相比,織女星網路的最大特點是「服務網路」。中國許多行業,如能源、交通、氣象、水利、農林、教育、環保等對高性能計算網路即信息網路的需求非常巨大。預計在最近兩三年內,就能看到更多的網路技術應用實例。

網路技術的應用領域
網路技術的應用領域很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分布式超級計算 分布式超級計算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超級計算機用高速網路連接起來,並用網路中間件軟體「粘合」起來,形成比單台超級計算機強大得多的計算平台。

分布式儀器系統 分布式儀器系統使用網路管理分布在各地的貴重儀器系統,提供遠程訪問儀器設備的手段,提高儀器的利用率,方便用戶的使用。

數據密集型計算 並行計算技術往往是由一些計算密集型應用推動的,特別是一些帶有巨大挑戰性質的應用,大大促進了對高性能並行體系結構、編程環境、大規模可視化等領域的研究。數據密集型計算的應用比計算密集型的應用多得多,它對應的數據網路更側重於數據的存儲、傳輸和處理,計算網路則更側重於計算能力的提高。在這個領域獨占鰲頭的項目是歐洲核子中心開展的數據網路(DataGrid)項目,其目標是處理2005年建成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源源不斷產生的PB/s量級實驗數據。

遠程沉浸 這是一種特殊的網路化虛擬現實環境。它是對現實或歷史的逼真反映,對高性能計算結果或資料庫可視化。「沉浸」是指人可以完全融入其中:各地的參與者通過網路聚集在同一個虛擬空間里,既可以隨意漫遊,又可以相互溝通,還可以與虛擬環境交互,使之發生改變。目前,已經開發出幾十個遠程沉浸應用,包括虛擬歷史博物館、協同學習環境等。遠程沉浸可以廣泛應用於互動式科學可視化、教育、訓練、藝術、娛樂、工業設計、信息可視化等許多領域。

信息集成 網路最初是以集成異構計算平台的身份出現,接著進入分布式海量數據處理領域。信息網路通過統一的信息交換架構和大量的中間件,向用戶提供「信息隨手可得」式的服務。網路信息集成將更多應用在商業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應用程序和各種信息通過網路能進行無縫融合和溝通,從而形成嶄新的商業機會。

信息集成如信息網路、服務網路、知識網路等,是近幾年網路流行起來的應用方向。2002年,Globus聯盟和IBM在全球網路論壇上發布了開放性網路服務架構及其詳細規范,把Globus標准與支持商用的萬維網服務標准結合起來。2004年,Globus聯盟、IBM和惠普(HP)等又聯合發布了新的網路標准草案,把開放性網路服務架構詳細規范I轉換成6個用於擴展萬維網服務的規范,網路服務已與萬維網服務徹底融為一體,標志著網路商用化時代的來臨。

網路技術的發展,標準是關鍵。就像TCP/IP協議是網際網路的核心一樣,構建網路計算也需要對核心——標准協議和服務進行定義。目前,一些標准化團體正在積極行動。迄今為止,網路計算雖還沒有正式的標准,但在核心技術上,相關機構與企業已達成一致,由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與南加州大學信息科學學院合作開發的Globus 計算工具軟體已成為網路計算實際的標准,已有12家著名計算機和軟體廠商宣布將採用Globus 計算工具軟體。作為一種開放架構和開放標准基礎設施,Globus 計算工具軟體提供了構建網路應用所需的很多基本服務,如安全、資源發現、資源管理、數據訪問等。目前所有重大的網路項目都是基於Globus 計算工具軟體提供的協議與服務的。

除了標准以外,安全和可管理性、人才的缺乏也是網路計算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否則它將無法成為企業的商業架構。在真正實現商業應用之前,還需要解決許多問題。即便如此,構建全球網路的前景仍是無法抗拒的。

8. 計算機網路可以向用戶提供哪些服務

1、訪問遠程信息:如瀏覽Web頁面獲得藝術、商務、烹飪、政府、健康、歷史、愛好、娛樂、科學、運動、旅遊等等信息。

2、個人之間的通信:如即時消息(instant messaging)運用QQ、MSN、YY、聊天室、對等通信(peer-to-communication)通過中心資料庫共享,各大網盤,但是容易造成侵犯版權。

3、互動式娛樂:如視頻點播、即時評論及參加活動電視直播網路互動、網路游戲。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要點

NAT網路地址轉換屬接入廣域網(WAN)技術,是一種將私有(保留)地址轉化為合法IP地址的轉換技術,它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種類型的網路中。原因很簡單,NAT不僅完美地解決了lP地址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避免來自網路外部的攻擊,隱藏並保護網路內部的計算機。

DHCP動態主機設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個區域網的網路協議,使用UDP協議工作,主要有兩個用途:給內部網路或網路服務供應商自動分配IP地址,給用戶或者內部網路管理員作為對所有計算機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9.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台以上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下面是我整理的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歡迎大家參考!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篇1

1.1計算機網路基礎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專門技術。它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網路設備和其他信息系統互聯起來,以功能強大的網路軟體、網路協議、網路操作系究等為基礎,實現了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

計算機網路能夠實現:

1.資源共享:包括程序共享、數據共享、文件共享及設備共享等;

2.數據通信;

3.分布式計算;

4.廣泛應用。

1.1.1計算機網路原理

1.拓撲結構

(1)拓撲結構:網路中計算機與其他設備的連接關系。網路拓撲是指網路形狀,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連通結構。

(2)匯流排型結構:網路上的各節點連接在同一條匯流排上。連接在同一公共傳輸介質土的匯流排型方法的主要特點:易擴充、介質沖突較頻繁;結構簡單,便於擴充;網路響應速度快,便於廣播式工作;設備量少,價格低廉;節點多時網路性能有所下降。

(3)星型結構:網路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各個節點通過中央節點構成點對點的連接方式。其主要特點:中心節點易於集中管理、控制;傳輸率高,各節點可同時傳輸;可靠性高,某個飛節點(非中央節點)故障不影響整個網路。

(4)環型結構:網路中各個節點通過環路介面連接在閉合環型線路中。其主要特點:封閉環、不適於大流量;信息在環路中沿固定方向流動,兩節點問只有唯一的通路;傳輸速度可以預期,適用於實時控制的場合;任意節點的故障都可能導致全網路的失效。

其他類型的拓撲結構還包括:樹形拓撲、混合拓撲

及網形拓撲等。

2.網路分類

計算機網路可按多種方式進行分類。

按分布范圍分類:廣域網(WAN)、區域網(LAN)、城域網(MAN)

按交換方式分類: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分組交換網;

按拓撲結構分類:匯流排網、星形網、環形網、樹形網、網狀網;

按傳輸媒體分類:雙絞線網路、同軸電纜網路、光纖網路、無線網路

按信道帶寬分類:窄帶網、寬頻網;

按信息交換范圍分類:內部網、外部網:

按社會職能分類:公用網、專用網:

按用途分類:教育網、校園網、科研網、商業網、企業網4軍事網等。

目前,網路主要以分布范圍為參考進行分類。

(1)區域網

區域網(LAN, Local Area Network):在有限的幾百米至幾公里的局部地域范圍內,將計算機、外設和網路設備互聯構成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主要涉及到乙太網、快速乙太網、令牌環網、FDDI、無線網(802.11)、藍牙等技術。

區別於其他網路,區域網具有以下特點:

1)地理分布范圍較小,一般為幾百米至幾公里。可覆蓋一幢大樓、一所校園或一個企業。

2)數據傳輸速率較高,一般為10~1000Mbps,可交換各類數字和非數字(如語音、圖像、視頻等)信息。

3)誤碼率低,一般在10一ll~104以下。這是因為區域網通常採用短距離基帶傳輸,可以使用高質量的傳輸媒體,從而提高了數據傳輸質量。

4)以計算機為主體,包括終端及各種外設,一般不包含大型網路設備。

5)結構靈活、建網成本低、周期短、便於管理和擴充。

(2)城域網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覆蓋城市范圍的計算機網路系統,范圍介於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

(3)廣域網

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分布距離遠,包含復雜的網路互聯設備。無明確拓撲結構,多採用點對點傳輸。主要涉及到ISDN,FrameRelay,ATM,DDN,SDH,MPLS 技術。

(4)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Internet)也稱互聯網或萬維網,是採用TCP/IP通信協議的全球性計算機網路,由全球數以千萬計的各種類型和不同規模的計算機網路組成,是全世界所有公開使用的計算機網路的互聯總和。互聯網通過普通電話、高速率專用線路、衛星、微波和光纜等通信線路把不同國家的大學、公司、科研機構以及軍事和政治等組織的網路連接起來。

1.1.2計算機網路組成

1.計算機網路的軟體系統計算機網路的軟體系統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網路管理軟體、協議軟體(TCP/IP,NETBEULIPX/SPX等)。

其中,操作系統提供系統操作基本環境、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設備驅動和設備設置軟體,伺服器端還具有網路用戶管理、網路運行狀況統計、網路安全性建立、網路信息通信等管理功能。

網路管理軟體:對網路運行狀態信息進行統計、報告、監控;設置網路設備狀態、模式、配置、功能等指標。

網路協議軟體:網路中計算機、網路設備、各類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規則。

2.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是由傳輸介質(連接線纜、連接端子等)、接入埠設備(網卡、數據機、中繼器、收發器和各類介面卡等)、網路設備(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網橋等)、安全設備(防火牆、保密系統等)和資源設備(伺服器、工作站、外部設備等)構成。

傳輸介質提供連接網路設備,提供數據傳輸的線路,主要包括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TwistedPaited)、屏蔽雙絞線(STP,ShieldedTwistedPaired)、光纜、電話線、細同軸電纜(簡稱細纜)、粗同軸電纜(簡稱粗纜)、無線通信等。

目前,在用戶端和區域網環境中雙絞線使用得非常廣泛,因為雙絞線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等優點。雙絞線有兩種基本類型:屏蔽雙絞線和非屏蔽雙絞線,它們都由多對兩根絞在一起的導線來形成傳輸電路,每對導線絞在一起主要是為了防止干擾。在一條雙絞線電纜中,有四對或多對雙絞線。目前常用的是四對八芯的。還有更多對的,用於智能大樓結構化布線系統中的'垂直布線子系統中。雙絞線通過RJ45接頭(俗稱水晶頭)與網路設備等相連接cRJ45頭有八個銅片,將雙絞線的四對八芯線插入RJ45頭中,用專用的RJ45壓線器將銅片壓入線中,使之連接牢固。RJ45頭的線序排列為:銅片方朝上、頭朝前,左邊第一腳為"1罰,從左到右順序排列l~8,其每腳的定義見表1-1和表1-2。雙絞線四對的顏色按標准分為:綠白/綠、橙白/橙、藍白/藍、棕臼/棕(棕白為白色和棕色相間,其他類似)。四對八芯線與RJ45頭連接的方法:按照EIA/TIA568A或568B標准,同一根雙絞線兩端分別按這兩個標准做RJ45頭,這根雙絞線就是信號交叉連接線;兩端用同一個標准做RJ45頭,則是信號直通連接線。

接入埠設備主要指網卡、Modem(數據機)、橋接器。網卡:網路主機發送和接收數據的介面卡。Modem:撥號上網用的連接計算機和電話線路的設備。網卡是最常用的接入埠設備。網卡插在每台工作站和伺服器主機板的擴展槽里。工作站通過網卡向伺服器發出請求,當伺服器向工作站傳送數據時,工作站也通過網卡完成有關操作。

網路設備主要包括集線器(Hub)、交換機(Switch)、路由器(Router)。集線器可以說是一種共享設備,是計算機在網路中常用的直接互聯設備。交換機在計算機之間提供專用的交換式通信信道,使單台計算機佔有更大帶寬,不受其他設備影響。

集線器可分為獨立式、堆疊式;常見有8埠、16埠、24埠等多種規格:傳輸速率主要分為:10Mbps,10OMbps和1000Mbps等。

1)獨立式(Standalorm)集線器主要是為了克服匯流排結構的網路布線困難和易出故障的問題而引入,一般不帶管理功能,沒有容錯能力,不能支持多個網段,不能同時支持多協議。這類集線器適用於小型網路,一般支持8~24個節點,可以利用串接方式連接多個集線器來擴充埠。

2)堆疊式(Stackable)集線器疊加連接,各集線器用高速鏈路連接起來,一般可以堆疊4~8個,適用於網路節點密集的工作組網路和大樓水平子系統的布線。

交換機採用模塊化結構,由機櫃、電源、面板、插卡和管理模塊等組成。支持多種區域網標准和多種類型的連接,根據需要可以插入各類區域網模塊,另外還有網管模塊、路由模塊等。它與Hub不同之處在於每個埠都可以獲得同樣的帶寬。如lOOMbps交換機,每個埠都可以獲得100Mbps的帶寬,而10OMbps的Hub則是多個埠共享100Mbps帶寬。很多交換機還有若干個比一般埠更高速的埠,用於連接高速主幹網或直接連到高性能伺服器上,這樣可以有效地克服網路瓶頸。

路由器是實現在網路層的一種網路互聯設備。它能實現很多復雜的功能,如路由選擇、多路重發以及錯誤檢測等。路由器是網路之間進行互聯的關鍵設備。通常的路由器都具有負載平衡、阻止廣播風暴、控制網路流量以及提高系統容錯能力等功能。一般來說,路由器可支持多種協議,提供多種不同的介面,從而使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網路產品之間,以及不同協議的網路之間可以進行非常有效的網路互聯。

安全設備: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認證系統、加密解密系統、防病毒工具、漏洞掃描系統、審計系統、訪問控制系統等。

資源設備:包括連在網路上的所有存儲數據、提供信息、使用數據和輸入輸出數據的設備。常用的有伺服器、工作站、數據存儲設備、網路列印設備等。

伺服器是指提供信息服務的高檔計算機系統。按伺服器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又分為:文件伺服器(FileServer)、域名伺服器(DomainServer)和應用伺服器(ApplicationServer)。文件伺服器通常提供文件和列印服務;應用伺服器包括資料庫伺服器、電子郵件伺服器、專用伺服器等。根據硬體配置不同,伺服器又可分為工作組伺服器和部門級伺服器。

工作站(WorkStatio丑)是連接到網路上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是網路中的節點,稱為網路工作站,簡稱為工作站。工作站僅僅為它們的操作者服務,而伺服器則為網路上的其他伺服器和工作站共同服務。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篇2

一、專業發展前景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成立於2001年,2003年該專業被確定為院級改革試點專業。到目前為止,共招收10屆學生,8屆畢業生。我專業主要培養面向各型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的設計實施與維護、網站的設計開發與維護工作,具有必備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有網路操作系統相關知識,掌握各型網路設備的選型與使用及網路系統規劃技能,能完成對中小型網路的規劃、建設與實施;有網路安全相關知識,掌握windows、linux等系統平台下各種應用系統及服務的配置技能,能完成對中小型網路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具有從事網站開發、資料庫建立與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工作創新精神,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課程設置

主要課程有: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資料庫原理及應用(SQL Server2000)、網路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路由器/交換機技術、網路綜合布線、網路安全技術、Linux操作系統、網路方案規劃與實施、Web技術及網頁設計、動態網站設計與開發、組網實訓、路由器/交換機技術實訓、網路綜合布線實訓、動態網站設計與開發實訓、網路工程師職業素養訓練、網站開發工程師職業素養訓練等。

三、專業特色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① 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依據。培養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需要的能勝任該職業崗位工作的技術應用性人才。堅持產學結合的培養途徑,將滿足企業的工作需求作為課程開發的出發點,以職場環境為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探索和建立根據企業用人「訂單」進行教育的機制,根據企業用人需求,調整專業方向,開發、設計產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方案。

② 以綜合職業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以科學的勞動觀與技術觀指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技術發展、勞動生產組織和職業活動的關系,充分認識職業和技術實踐活動對經濟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勞動態度、良好職業道德和正確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質。以能力為本位構建專業培養方案。從職業分析入手,對職業崗位進行能力分解,把握能力領域、能力單元兩個層次,並依此確定專業核心能力和一般專業能力,重點突出技術的運用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的培養,圍繞核心能力培養形成系列核心課程,形成以網路技術應用能力或面向工作過程能力為支撐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培養方案。

③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學組織的科學性和靈活性。 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技能、經驗與興趣,為學生提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和有職業發展前景的、模塊化的學習資源。力求在學習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給教師和學生提供選擇和創新的空間,用靈活的模塊化課程結構,滿足學生就業的不同需要,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技術實踐要求:選題要按照所學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確定,圍繞本領域選擇有實用價值的具有所學課程知識、能力訓練的題目。選題應與社會、生產實際工作相結合,使實踐與學生就業做到無縫連接。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要求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動手能力,在入校時大部分學生都有過使用計算機的經歷,對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如果開始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勢必會感覺枯燥無味,或認為內容淺顯。這樣就必須在開始就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情趣,將實踐內容滲透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所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採用課內實驗、校內集中實訓、頂崗實習三個環節。

1、上課的過程就是動手實踐的過程。在授課環節中,採用項目教學法,推行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能力培養。

我們從校企合作中,學習、總結並應用「案例」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摒棄先理論後上機,老師主學生輔的學科式的教學模式,全面貫徹推行符合高職特色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式教學模式。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先提出問題,學生去分析、研究、實施,遇到困難和問題再在老師的幫助下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對基本理論的學習完全貫穿在實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體現「做中學、學中做」。這樣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實訓教學課程採用模塊化且與職業資格等級鑒定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網路技術實際技能

我們以IT崗位的綜合職業能力為依據,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合理地確定實訓教學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切實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按照實驗與檢測、實習與實訓、工程設計和施工來構建多媒體網路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縱向上與理論教學交叉進行,橫向上與理論教學相互滲透,將「雙證書」教育納入計算機網路專業課程體系中,使學生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取得行業認可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如網路操作系統課程為取證課程。在教學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以國家勞動部相關技能證書的要求為參照,制定相關的實訓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完該課程之後就能取得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為今後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3、採用「2+1」教學模式,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讓學生早融入社會。

;

10.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做什麼的學習的話是學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一、商業運用。
1、主要是實現資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最終打破地理位置束縛(tyranny of geography),主要運用客戶-伺服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
2、提供強大的通信媒介(communication medium)。如:電子郵件(E-mail)、視頻會議。
3、電子商務活動。如:各種不同供應商購買子系統,然後在將這些部件組裝起來。
4、通過Internet與客戶做各種交易。如:書店、音像在家裡購買商品或者服務。
二、家庭運用
1、訪問遠程信息。如:瀏覽Web頁面獲得藝術、商務、烹飪、政府、健康、歷史、愛好、娛樂、科學、運動、旅遊等等信息。
2、個人之間的通信。如:即時消息(instant messaging)運用<QQ、MSN、YY>、聊天室、對等通信(peer-to-communication)<通過中心資料庫共享,各大網盤,但是容易造成侵犯版權>。
3、互動式娛樂。如:視頻點播、即時評論及參加活動<電視直播網路互動>、網路游戲。
4、廣義的電子商務。如:電子方式支付賬單、管理銀行賬戶、處理投資。
三、移動用戶
以無線網路為基礎。
1、可移動的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PDA、3G手機。
2、軍事:一場戰爭不可能靠區域網設備通信。
3、運貨車隊、計程車、快遞專車等應用。
四、社會問題

學習的內容包括:網路技術工程師指的是能夠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計、建設、運行和維護工作。熟悉主流操作系統,比如windows、linux、unix,掌握常用軟體的安裝調試,TCP/IP知識,掌握常見route的配置和調試,掌握綜合布線和網路集成的有關知識,熟悉設備的選型和網路拓撲的設計,做到組網科學、合理、安全、性能價格比最高,熟悉伺服器的安裝調試,磁碟陣列,能夠及時學習和掌握主流的網路技術。

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助你!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技術服務消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暴風電視機怎樣連接手機網路 瀏覽:622
公司內網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28
三星智慧屏網路連接 瀏覽:920
日版蘋果平板支持國內網路嗎 瀏覽:583
安裝寬頻網路有哪些東西 瀏覽:440
手機網路新增入點方法 瀏覽:997
如何形容農村網路信號差 瀏覽:921
蘋果xsmax如何查看網路密碼 瀏覽:836
融通網路安全基金 瀏覽:370
計算機網路常出現的問題 瀏覽:952
移動網路幫扶效果 瀏覽:415
電腦計算機網路在哪裡 瀏覽:766
美網路安全峰會 瀏覽:408
烏魯木齊網路安全技術培訓 瀏覽:454
如何將網路注冊的軟體改為不需要注冊的 瀏覽:228
如何優化網路廣告傳播 瀏覽:145
計算機網路攻擊損失案例 瀏覽:355
移動電信無線網路 瀏覽:249
y85無線網路怎麼用 瀏覽:839
網路教育和成人高考哪個快 瀏覽:61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