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外線監控傳輸信號怎樣用光纖傳輸
用光端機是可以實現的,不過上面的485端子是用來控制球機的數據傳輸的啊,現在光端機的用光傳輸的的數據可多了,音頻,視頻,網路,RS-232,RS-485你所講的485,RS-422等;都可以用光纖傳輸,選用光纖傳輸其價造價是很昂貴的,一般選在視頻線路過長,無法實現是選用,光纖抗干擾;
② 為什麼紅外線傳送信息的最大速率比藍牙快
1974年發明的紅外線帶給我們一種新的連接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帶給我們新的概念,讓我們感到一種無線的清新。1998年藍牙技術脫穎而出,以它強勁的優勢吸引住我,並大有覆蓋紅外線之勢,藍牙協議與紅外傳輸協議有何區別?
藍牙
1.概念
藍牙(BLUETOOTH),是1998年推出的一種新的無線傳輸方式,實際上就是取代數據電纜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通過低帶寬電波實現點對點,或點對多點連接之間的信息交流。這種網路模式也被稱為私人空間網路(PAN,PersonalAreaNetwork),是以多個微網路或精緻的藍牙主控器/附屬器構建的迷你網路為基礎的,每個微網路由8個主動裝置和255個附屬裝置構成,而多個微網路連接起來又形成了擴大網,從而方便、快速地實現各類設備之間的通信。它是實現語音和數據無線傳輸的開放性規范,是一種低成本、短距離的無線連接技術。
2.技術特點:
藍牙技術的特點包括:採用跳頻技術,抗信號衰落;採用快跳頻和短分組技術,減少同頻干擾,保證傳輸的可靠性;採用前向糾錯編碼技術,減少遠距離傳輸時的隨機雜訊影響;使用2.4GHz的ISM頻段,無須申請許可證;採用FM調制方式,降低設備的復雜性。該技術的傳輸速率設計為1MHz,以時分方式進行全雙工通信,其基帶協議是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組合。一個跳頻頻率發送一個同步分組,每個分組佔用一個時隙,也可擴展到5個時隙。藍牙技術支持1個非同步數據通道或3個並發的同步話音通道,或1個同時傳送非同步數據和同步話音的通道。每一個話音通道支持64kb/s的同步話音;非同步通道支持最大速率為721kb/s、反向應答速率為57.6kb/s的非對稱連接,或者是432.6kb/s的對稱連接。
3.協議:
(1)建立連接
在微微網建立之前,所有設備都處於就緒狀態。在該狀態下,未連接的設備每隔1.28s監聽一次消息,設備一旦被喚醒,就在預先設定的32個跳頻頻率上監聽信息。跳頻數目因地區而異,但32個跳頻頻率為絕大多數國家所採用。連接進程由主設備初始化。如果一個設備的地址已知,就採用頁信息(Page message)建立連接;如果地址未知,就採用緊隨頁信息的查詢信息(Inquiry message)建立連接。在微微網中,無數據傳輸的設備轉入節能工作狀態。主設備可將從設備設置為保持方式,此時,只有內部定時器工作;從設備也可以要求轉入保持方式。設備由保持方式轉出後,可以立即恢復數據傳輸。連接幾個微微網或管理低功耗器件時,常使用保持方式。監聽方式和休眠方式是另外兩種低功耗工作方式。藍牙基帶技術支持兩種連接方式:面向連接(SCO)方式,主要用於語音傳輸;無連接(ACL)方式,主要用於分組數據傳輸。
(2)差錯控制
基帶控制器採用3種檢錯糾錯方式:1/3前向糾錯編碼(FEC);2/3前向糾錯編碼;自動請求重傳(ARQ)。
(3)認證與加密
認證與加密服務由物理層提供。認證採用口令-應答方式,在連接過程中,可能需要一次或兩次認證,或者無需認證。認證對任何一個藍牙系統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允許用戶自行添加可信任的藍牙設備,例如,只有用戶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才可以通過用戶自己的手機進行通信。藍牙安全機制的目的在於提供適當級別的保護,如果用戶有更高級別的保密要求,可以使用有效的傳輸層和應用層安全機制。
(4)軟體結構
藍牙設備應具有互操作性,對於某些設備,從無線電兼容模塊和空中介面,直到應用層協議和對象交換格式,都要實現互操作性;對另外一些設備(如頭戴式設備等)的要求則寬松得多。藍牙計劃的目標就是要確保任何帶有藍牙標記的設備都能進行互換性操作。軟體的互操作性始於鏈路級協議的多路傳輸、設備和服務的發現,以及分組的分段和重組。藍牙設備必須能夠彼此識別,並通過安裝合適的軟體識別出彼此支持的高層功能。互操作性要求採用相同的應用層協議棧。不同類型的藍牙設備對兼容性有不同的要求,用戶不能奢望頭戴式設備內含有地址簿。藍牙的兼容性是指它具有無線電兼容性,有語音收發能力及發現其它藍牙設備的能力,更多的功能則要由手機、手持設備及筆記本電腦來完成。為實現這些功能,藍牙軟體構架將利用現有的規范,如OBEX、vCard/vCalendar、HID(人性化介面設備)及TCP/IP等,而不是再去開發新的規范。設備的兼容性要求能夠適應藍牙規范和現有的協議。
4.優點:
藍牙傳輸是通過RF(2.4GHZ)載波進行的,因此它具有電磁波的基本特徵,有較大的功率,可以增加傳送距離,而且沒有角度及方向性限制,具有穿牆性,可在物體之間反射、鏡設、繞射。藍牙主要用於短距離傳輸(最多10米)數據和語音(1Mbps),功耗非常低能,同時能連接許多元件,傳輸速度快,。
5劣勢:
藍牙成本很高;RF技術容易受頻率干擾;穿牆特點對資料安全性的保護設定問題;藍牙起步比較晚,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標准,相容性問題尚未能解決。
紅外
紅外線IrDA,簡稱IR,是一種無線通訊方式,可以進行無線數據的傳輸。自1974年發明以來,得到很普遍的應用,如紅外線滑鼠,紅外線列印機,紅外線鍵盤等等。
紅外線的特徵: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紅外與藍牙的差別
1.距離
紅外:對准、直接、1—2米,單對單
藍牙:10米左右,可加強信號,可以繞彎,可以不對准,可以不在同一間房間,鏈接最大數目可達7個,同時區分硬體。
2.產業
紅外:很普及
藍牙:初步應用
3.速度
紅外:快
藍牙:慢
4.安全
紅外:無區別
藍牙:加密
5.成本
紅外:幾元---幾十元
藍牙:400—800元
蘭牙和紅外都是用電磁波當載體傳送數據,紅外的頻率遠高於蘭牙,只能直線傳播,因此紅外線連接要求手機和電腦的紅外裝置相互對准使用不便,速度也不快,所以應用不如藍牙和數據線廣泛。
蘭牙(Bluetooth)技術是愛立信、IBM等5家公司在1998年聯合推出的一種短距(10~100米)無線網路技術。它將各種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終端設備、各種數字數據系統、甚至家用電器採用無線方式聯接起來。
蘭牙使用對手機有兩種情況:
一是手機對手機,在有效范圍內只要知道對方名稱和密碼,"握手"後就可互相傳遞數據.
二是手機對電腦,如果你的電腦主板上沒有集成蘭牙功能,需買一個蘭牙適配器(30-40元),就像沒有集成網卡的主板上插一個網卡才能上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