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三角地區有哪些好的工業園區
感覺南通星月智創園就還不錯,是個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園,形象配套都是南通頂級,很有助於企業後期發展。
⑵ 長三角地區智慧產業園區有哪些
可以考慮南通星月智創園,是南通剛建設的高端智慧園區。感覺它的扶植政策是真的香、而且南通這個地方發展也越來越好了,如果是江蘇人就可以感覺到南通19年和20年明顯gdp提升飛速,城市潛力很大
⑶ 長三角在哪裡
長三角是一個具有三重意義的概念。
地理概念:長江入海的地方,由於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斷淤積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陸地。萬里長江由西向東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斷淤積,滄海桑田,歷經千萬年,終於形成坦盪、寬闊的三角形的陸地。
工業經濟概念:以上海為龍頭的蘇中南、浙東北工業經濟帶。這里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2004年度統計數據表明,長三角地區佔全國土地的1%,人口佔全國5.8%,創造了18.7%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22%的財政收入和18.4%的外貿出口。
城市經濟概念:就是蘇浙滬毗鄰地區的17個市組成的都市群。長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8個市:南京、蘇州、揚州、鎮江、泰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個市:杭州、寧波、湖州、嘉興、舟山、紹興、台州。
⑷ 報考電大,每天都要去上課嗎
報考電大要上課,現在一般都是雙休日上課。
電大指國家開放大學,國家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國開大」,前身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於1979年2月6日正式開學。2012年7月31日,國家開放大學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揭牌。
國家開放大學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面向社會成員提供學歷與非學歷繼續教育服務,旨在促進教育機會公平、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國民素質不斷提高的新型大學。學校的核心理念是:開放、責任、質量、多元化、國際化。
國內合作:
2019年12月,國家開放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南通學習中心成功獲批,成為國家開放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在江蘇省設立的首個學習中心。
國家開放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南通學習中心是南通市政府推進長三角網路安全產業園建設的重要合作內容。在2019南通新一代信息技術博覽會期間召開的南通網路安全產業發展大會上,長三角網路安全產業園正式開園,國家開放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深信服、啟明星辰等十多家國內網路安全領域知名單位與南通簽約合作。
網路——國家開放大學
⑸ 長三角的位置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東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區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後期最高海面穩定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盪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淮安市、鹽城市、連雲港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義烏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蘇州、無錫、常州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
長江三角洲位於北緯30°附近,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而且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傳統意義的長江三角洲北起通揚運河,南抵杭州灣,西至南京,東到海濱,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鄰近海域。面積約為99600平方公里,人口約7500萬,是一片坦盪的大平原。這里岸線平直,海水黃渾,有一條寬約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潮間帶淺灘。 這個都市群匯集了產業、金融、貿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實力,對於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連接國內外市場,吸引海外投資,推動產業與技術轉移,參與國際競爭與區域重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義的長江三角洲是我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鎮江、揚州以東長江泥沙積成的沖積平原,位於江蘇省東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區。長江三角洲頂點在儀征市真州鎮附近,以揚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線為其北界,鎮江、寧鎮山脈、茅山東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灣北岸一線為西界和南界,東止黃海和東海。
按照國務院2008年關於進一步發展長三角的指導意見,正式確定將長三角擴大到兩省一市,即江蘇浙江全省,上海市。這個戰略性規劃兼顧了區域平衡和互補,將蘇北和浙西南納入長三角范圍,在土地、資源、人才等層次上明顯提升了長三角的實力和發展潛力,長三角佔中國經濟總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蘇北和浙西南將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對拉動整個地區經濟增長、促進長三角核心地區產業配置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⑹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6個鎮是什麼
長三角示範區范圍明確為六個鎮,上海有三個鎮入選,江蘇有一個鎮入選,浙江有兩個鎮入選。分別為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金澤鎮、練塘鎮;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高新區(黎里鎮);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姚庄鎮、西塘鎮。
上海對此次范圍確定的態度:
在2021年1月27日召開的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應勇表示,上海將全力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合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積極推動並認真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在滬蘇浙三省市交界區域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就是要打造進一步擴大對內開放的載體,這既是上海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更是上海更好服務全國的重大平台。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長三角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6月18日起公示
⑺ 長三角指哪裡
地理概念:長江入海的地方,由於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斷淤積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陸地。萬里長江由西向東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斷淤積,滄海桑田,歷經千萬年,終於形成坦盪、寬闊的三角形的陸地。
工業經濟概念:以上海為龍頭的蘇中南、浙東北工業經濟帶。這里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2004年度統計數據表明,長三角地區佔全國土地的1%,人口佔全國5.8%,創造了18.7%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22%的財政收入和18.4%的外貿出口。
城市經濟概念:就是蘇浙滬毗鄰地區的17個市組成的都市群。長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8個市:南京、蘇州、揚州、鎮江、泰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個市:杭州、寧波、湖州、嘉興、舟山、紹興、台州。
⑻ 長三角經濟區的簡介
長三角經濟區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3個省份及1個直轄市。
長江三角洲北起江蘇徐州,南抵浙江溫州,東到海邊,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長江三角洲地區區位條件優越,自然稟賦優良,經濟基礎雄厚,體制比較完善,城鎮體系完整,科教文化發達,已成為全國發展基礎最好、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歷經新中國成立以來多個歷史階段的發展,長三角以全國2.1%的陸地面積、11%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1.7%的國內生產總值、24.5%的財政收入、47.2%的進出口總額,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城鎮體系較為完備的區域。
1992年由上海、無錫、寧波、舟山、蘇州、揚州、杭州、紹興、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興、鎮江14個市經協委(辦)發起、組織,成立長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協作辦(委)主任聯席會,至1996年共召開五次會議。
1997年,上述14個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個城市通過平等協商,自願組成新的經濟協調組織――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協調會設常務主席方和執行主席方。常務主席方由上海市擔任,執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員市輪流擔任。協調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正式會議。協調會在常務主席方設聯絡處作為常設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各成員市的協作辦(委)作為協調會具體的聯絡、辦事部門。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
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批准上海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
2008年9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了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主要原則和發展目標。
2009年4月14日,國務院發表《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 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2009年5月,國務院批復上海市《關於撤銷南匯區建制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的請示》,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並入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的浦東新區,面積1210.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68.60萬。「大浦東」突破行政區劃,使得土地、政策、資金、競爭等諸多掣肘迎刃而解,而上海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建設、迪斯尼項目等將能通盤考慮。
2009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地區地處我國沿海、沿長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區域,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獨特,土地後備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勢下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優化升級和整體實力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生產力布局,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強我國與中亞、歐洲和東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010年3月28日,滬、蘇、浙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在上海簽署「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金融服務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
2010年5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准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年,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
1996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成立。由1992年建立的長三角15個城市協作辦主任聯席會議制度發展而來,是長三角地區城市間的合作機制。
2010年3月26日,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行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上,合肥、鹽城、馬鞍山、金華、淮安、衢州等6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會員。此次擴容後,協調會成員城市達22個。
2014年,國務院文件《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沿江五個城市群的發展規劃和戰略定位,其中首次明確了安徽作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2015年12月3日,長江三角洲地區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合肥舉行。全面總結了「十二五」以來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情況,深入交流了三省一市今年以來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建設,推進長三角地區協同發展的政策舉措和經驗做法,綜合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情況,重點圍繞「共同謀劃『十三五』長三角協同發展新篇章」的主題,就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深化重點專題合作、完善合作發展機制等事項進行了深入討論。
⑼ 長三角地區智能製造產業園有哪些
建議選江蘇南通的星月智創園,就是專業的智能製造園區,如今的南通,早已不是昔日的南通。南通發展潛力之大令中國乃至世界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敢小視。項目為超前智能化園區,具備線上辦公、收費功能,設智慧物業、智慧安防、設備自動監控、能效智慧控制、智慧停車管理系統等
⑽ 長三角的地理位置
長三角是長江三角洲的簡稱,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位於北緯32°34′至29°20′,東經115°46』至123°25′,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與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是長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沖積平原。涉及三省一市共26個市,國土面積21.17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的2.2%。
地貌
公元前四千至五千年之前,長江三角洲是一個三角形港灣,長江河口好似一隻向東張口的喇叭,水面遼闊,潮汐作用顯著。在海水的頂托下,長江每年帶來的4.7億噸泥沙大部分沉積下來,在南、北兩岸各堆積成一條沙堤。北岸沙堤大致從揚州附近向東延伸至如東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黃河、淮河沖積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從江陰附近開始向東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區的漕涇附近,並與錢塘江北岸沙堤相連接,形成了太湖平原。
里下河平原位於長江北岸,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為一碟形窪地。窪地中心湖盪連片,主要有射陽湖、大縱湖等。長江三角洲上散布著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殘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構成,少數由燕山期花崗岩和粗面岩組成。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里。這里地勢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星散布著一些孤山殘丘,如高郵神居山、儀征的白羊山、常州溧陽的南山、無錫的惠山、蘇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馬山等。其中常州溧陽的南山海拔508米,為吳越第一峰;它們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於太湖之中,有的成為游覽區,有的成為花果山。長江三角洲的地理頂點在江蘇省儀征市真州鎮一帶。長江三角洲的最低點在江蘇省高郵市一帶(平均海拔2米)。最高點位於在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海拔448.9米)。
地形
太湖平原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太湖平原以太湖為中心,狀如一隻大盤碟,地形呈周高中低。長江三角洲頂點在南京市、揚州市(高郵)、儀征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區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
氣候
長江三角洲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年均最高和最低氣溫都顯著增加,增溫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溫率明顯高於小城鎮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應對大城市氣溫基本上都是增溫作用,其中對平均最低氣溫的增溫率及貢獻率最大,對平均最高氣溫都最小。長江三角洲氣溫變化趨勢和增溫率、城市化效應的增溫率及增溫貢獻率與其他地區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網長度達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個。長江三角洲河川縱橫,湖盪棋布,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在中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號稱中國的「金三角」。由於地勢低窪歷史上,洪澇災害異常嚴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家投資興修水利工程,西擋淮水,東擋海潮,開挖運河,增強排灌能力,使這個十年九澇的多災區變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
長三角區域內主要有江蘇的太湖、洪澤湖、金牛湖、石臼湖、固城湖、高郵湖、駱馬湖、邵伯湖、登月湖,浙江的西湖、東湖、南湖、東錢湖、千島湖和安徽的巢湖、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天井湖、平天湖、雨山湖等湖泊,除淮河、長江、錢塘江、京杭大運河等重要河流以外,還有上海的黃浦江、吳淞江、薀藻浜,江蘇的秦淮河、蘇北灌溉總渠、新沭河、通揚運河,浙江的甌江、靈江、苕溪、南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浙東運河,安徽的青弋江、水陽江、秋浦河、皖江、新安江、滁河、漳河、淠河、潁河、渦河、東淝河、南淝河、裕溪河、柘皋河、杭埠河、濉河、史河等水系。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東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區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後期最高海面穩定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盪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淮安市、鹽城市、連雲港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義烏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蘇州、無錫、常州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