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合同糾紛在哪裡起訴
網路合同糾紛在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訴。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進行開庭判決。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② 自己的電子合同哪裡找
在你簽署電子合同的網站上進入個人中心進行查看。
以放心簽為例,電子合同一旦簽訂,可以直接在簽署雙方或多方的平台賬戶里進行在線查詢、下載,還有一份合同備份通過放心簽平台自動在國家第三方公證處進行存證,此備份永久有效。
因為提供電子合同簽名簽章的服務方很多!暫時沒有一個平台或者機構,能夠把所有的服務方合同集中在一起。
部分電子合同連軟體提供方都沒有保存,比如一些保密性要求高的政府機構、銀行等等,可能數據只有登陸對應的網站才能查看。
電子合同,又稱電子商務合同,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範法》以及世界各國頒布的電子交易法,同時結合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電子合同可以界定為:電子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通過電子信息網路以電子的形式達成的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③ 網路合同糾紛訴訟管轄地在哪
法律分析:網路合同糾紛中當事人可以向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訴訟,同時,前述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情況下,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合同履行地法院以標的物的交付為確定管轄法院,可以是買受人住所地,也可以是標的物收貨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二十條 以信息網路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路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④ 簽過的電子合同去哪裡查詢
法律分析:可以在專門的電子合同網站中進行查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二條 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的為交付商品並採用快遞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貨人的簽收時間為交付時間。電子合同的標的為提供服務的,生成的電子憑證或者實物憑證中載明的時間為提供服務時間;前述憑證沒有載明時間或者載明時間與實際提供服務時間不一致的,以實際提供服務的時間為准。
電子合同的標的物為採用在線傳輸方式交付的,合同標的物進入對方當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統且能夠檢索識別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電子合同當事人對交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方式、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⑤ 網上簽合同怎麼操作
網上簽合同的流程:
1、雙方事先聯系好,商定好一切細節;
2、以傳真、電子郵件、EMAIL掃描的方式簽定。
網上簽合同是有效的,受法律保護。
根據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網上簽合同注意事項:
1、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雙方往來合同的收件箱發件箱等;
2、要在合同中明確本合同採取數據電文形式訂立,並且最好在網上簽訂的合同完畢後,通過傳真件雙方簽訂一個確認書;
3、收件箱發件箱等等細節都要涉及到,然後由對方蓋章回傳復印件,傳真件上也要註明,傳真件及其復印件具有法律效力即可;
4、要對方蓋紅章是最有效的;
5、雙方各自列印出來的簽字蓋章後的合同,掃描截圖在留言中,兩份合同內容必須完全一致;
6、必須由雙方鄭重說明是經本人同意以上合約,同時雙方都上傳身份證掃描件;
7、原件必須雙方各郵一份自己簽字蓋章好的和身份證復印件給對方,保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第五百一十二條 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的為交付商品並採用快遞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貨人的簽收時間為交付時間。電子合同的標的為提供服務的,生成的電子憑證或者實物憑證中載明的時間為提供服務時間;前述憑證沒有載明時間或者載明時間與實際提供服務時間不一致的,以實際提供服務的時間為准。
電子合同的標的物為採用在線傳輸方式交付的,合同標的物進入對方當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統且能夠檢索識別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電子合同當事人對交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方式、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⑥ 簽訂的電子合同,內容一般會存放在哪裡
一般人雙方在簽訂了電子合同之後,甲乙雙方都各有一份,這時候要存放就是非常關鍵的,一般來說,個人應該放在自己的電腦或者U盤中,而且要保存好,不能遺失。
⑦ 電子合同簽完了在哪看
法律分析:電子合同的簽署主要分為以下幾步:
第一步,實名認證。有助於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聯網信用基礎。
第二步,在線簽署。
第三步,發送合同。通過網路將電子合同發給對方。
第四步,對方簽署。
第五步,合同存儲。選擇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存儲合同。
第六步,合同管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⑧ 網上怎麼簽合同
網上簽合同,一般說的是簽電子合同。
1、法律規定電子合同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根據以上規定,合同可以採用網上訂立的形式,至於合同生效與否是又一方面的問題,它與訂立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與合同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等因素密切相關。
2、法律規定電子合同要素
根據已有相關法律《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3、怎麼簽訂電子合同?
電子合同怎麼簽第一步:實名認證
實名認證是對用戶資料真實性進行的一種驗證審核,有助於明確簽訂主體身份。放心簽電子合同支持人臉識別驗證、身份證號驗證、手機號驗證、銀行卡號驗證以及公安部elD驗證等實名身份驗證方式,快速確認簽署各方真實身份,有效避免詐騙。
通過實名認證,系統會生成電子簽名,同時也保證了電子合同有效性的第一個條件,真實身份。
電子合同怎麼簽第二步:在線簽署
放心簽電子合同支持PC端、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多種在線簽署方式,同時我們放心簽也提供平台可以簽署。用戶可以上傳PDF、Word、PNG等合同文件或者使用在線模板生成合同,然後添加電子簽名,為了驗證你的電子簽名是你專屬,這里放心簽通過預留手機號隨機動態密碼確保簽署行為為簽署人控制,即「真實意願」。
電子合同怎麼簽第三步:發送合同
己方合同簽署完成後,添加「接收方」信息,點擊「下一步」就可將合同發送至其他簽署方,發送過程中採用數字簽名技術、CA機構頒發的數字證書對電子合同原文進行加密,保證合同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即「原文未改」。
電子合同怎麼簽第四步:對方簽署
對方會收到一條簡訊,點開簡訊里的鏈接進入後,也完成實名驗證,點開待簽署的合同,確認內容沒有問題,添加電子簽名完成合同簽署,生成「時間戳」,保證簽訂時間未改,即「簽名未改」。
電子合同怎麼簽第五步:合同管存
電子合同的保存也至關重要,放心簽將合同加密存儲在雲端,同時提供合同簽署跟蹤、分類歸檔、批量查詢、多文件夾等服務,用戶可從海量合同中快速、准確地搜索到目標合同,方便後期合同調用,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各類倉儲、人力、時間成本。
⑨ 網上簽的勞動合同去哪找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是在網上查詢不到的,你可以去你單位的人事部門去查詢。勞動合同是一式兩份,一份交公司人事部門保管,一份由自己保管,但有的公司把合同發給員工,讓員工簽字蓋章後就把兩份合同都收走了,有點詭異,其中原委林林種種。總之這樣做是不符合勞動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⑩ 網路合同怎麼簽字啊
網路合同需要由可靠電子簽名簽署,否則就是無效的!
根據《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電子簽名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2)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3)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5)電子簽名需要第三方認證的,由依法設立的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如CFCA)提供認證服務。
如果個人或企業要簽網路合同,可以在「安心簽」等在線合同平台注冊個賬戶,就能很方便的簽電子合同,同時符合《電子簽名法》。
(10)網路合同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電子簽名行為,確立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維護有關各方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簽名人身份並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
本法所稱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
第三條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
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前款規定不適用下列文書:
(一)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
(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