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媒體的新聞報道特點有哪些

網路媒體的新聞報道特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2 01:21:16

⑴ 網路新聞傳播的特點

具有很好的開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
受眾成為新聞傳播的主導者
傳播過程具有雙向性和交互性
兼具新聞傳播的同步性與非同步性
打破地域的界限,傳播面廣泛
是多種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綜合傳播方式(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兼備)
具有無可比擬的時效性和全時性

⑵ 目前我國網路媒體主要特徵有哪些

一、即時性
即時性是網路(互聯網)新聞傳播時效性強的形象表述。上世紀末,網路(互聯網)媒體對突發事件的報道,就不斷創造了發稿時效第一的記錄。如:1999年5月8日清晨 5點50分(北京時間),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導彈襲擊。國內新聞網路(互聯網)站點中第1個對此作出響應的是人民網。該網路(互聯網)站點 9點25分發布了使館被炸的第一篇報道;11點55分發布電話采訪人民日報駐南斯拉夫記者呂岩松的現場目擊,報道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已殉職。中央電視台在12點的《新聞30分》中加以報道,新華社在午後才向新聞媒體發稿。近幾年來,滾動快訊讓網路(互聯網)新聞傳播的時效性進一步體現。隨著網路(互聯網)圖文直播、音頻直播和視頻(video)直播的顯示,網路(互聯網)新聞的即時性日臻完美。網路(互聯網)媒體為凸現新聞時效性,對突發事件的報道有時甚至將新聞電頭的時間精確到分鍾。即使是日常新聞報道,新聞內容頁面一般都標注了精確到秒鍾的發布時間,多個新聞列表的每一個標題後也標注發布時間。
二、海量性
網路(互聯網)媒體能實行全天24小時發稿,人民網、新華網等新聞網路(互聯網)站點和新浪網、搜狐網等門戶網路(互聯網)站點實行全天候發稿已有近10年時間。網路(互聯網)媒體的每日發稿量(包括條數和篇幅)遠遠大於傳統媒體,如新浪網僅新聞頻道首頁的新聞鏈接總量就高達80 0 多條,各欄目還源源不斷地滾動播出新聞,發稿量能見一斑。單擊打開(OPEN)任何一條網路(互聯網)新聞網路(互聯網)頁面,呈現給讀者的除該新聞的內容之外,還有關鍵詞、相關新聞和新聞專題等鏈接,廣為集納追蹤報道和相關信息,全面報道事件始末,極大地豐富了新聞外延和背景資料,讓讀者充分享受新聞盛筵。除非人為清理或伺服器在木有備份的情形下遭到破壞,理論上網路(互聯網)媒體所發稿件將以數字形式長期保存在資料存儲容量巨大的伺服器上。在這樣意義上,網路(互聯網)媒體簡直就是1個浩瀚的新聞資料庫。
網路(互聯網)媒體新聞傳播的海量性,還體目前具有強大的檢索功能及易拷貝、易存儲等特點。谷歌、等專業搜索引擎及多個網路(互聯網)站點自有的檢索工具,使網路(互聯網)上查找新聞變得十分便捷。讀者能通過拷貝粘貼、下載(DownLoad)、收藏、列印網路(互聯網)頁面等方式拷貝、存儲所要資料。
三、全球性
網路(互聯網)媒體的傳播范圍遠遠大於報紙、廣播和電視,是全球性的。「網路(互聯網)傳播無國界」,網路(互聯網)傳播空間理論上木有國家和地區的限制。任何1個國家或地區,假如不採取特其他技術措施對境內外個別有害網路(互聯網)站點實施封鎖(事實上通過代理伺服器能突破封鎖),世界上任何1個網路(互聯網)站點登載的內容,都有能能供全球網民訪問、瀏覽和下載(DownLoad)。同樣,世界上任何1個具備上網條件的地方,均能輕松瀏覽全球網路(互聯網)站點。1998年,美國獨立檢察官斯塔爾的「柯林頓性丑聞」調查報告首先通過公諸於世,著名網路(互聯網)站點Yahoo!、AOL等以最快時間轉載,長達 4個多小時的柯林頓供證錄像視頻(video)在上隨後播出,斯塔爾報告的主要內容通過電子email廣為傳播,這一案例成為世界新聞傳播史上史無前例的「第一次」。網路(互聯網)媒體新聞傳播的全球性,在使多個網路(互聯網)媒體「走出國門」的同時,使多個目標受眾為特定語種讀者的網路(互聯網)媒體提升了全球影響力。如香港的星島環球網、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等中文網路(互聯網)站點,紛紛躍入全球華人的視野范圍內。
四、互動性
網路(互聯網)媒體新聞傳播是媒體與受眾、受眾之間的多向性、互動性傳播。互動性又稱交互性,包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傳播方式,體現了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相結合的傳播方式,是網路(互聯網)媒體的特性和優勢。網路(互聯網)論壇(BBS)、討論區、留言板、聊天室、電子email、ICQ及MSN等即時通訊軟體等,吸引著大量網民積極參與傳播信息、評論新聞、討論新聞話題等活動,極大地提高了網路(互聯網)新聞傳播的社會影響力。1999年5月9日,人民網開通「強烈抗議北約暴行BBS論壇(BBS)」,不久改版為「強國論壇(BBS)」,截至目前,已有482004人注冊為該論壇(BBS)用戶,同時在線瀏覽人數最高達到209211人。近年來,網路(互聯網)論壇(BBS)在「劉涌案」、「孫志剛事件」、「寶馬撞人案」以及「虐貓女事件」等幾起社會新聞事件上,發出了強大的聲響,產生了巨大影響。
五、多媒體性
網路(互聯網)所擁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體性,它使網路(互聯網)媒體有能力在技術上實現多媒體傳播。網路(互聯網)傳播的多媒體性是指絡運用數字技術,兼容報紙、廣播和電視多種媒體的傳播手段,全面刺激受眾的多種感官。網路(互聯網)傳播採取文字、圖、音頻、視頻(video)、FLASH動畫等多種形式,豐富了報道手段,使新聞更為直觀、形象、生動,增加了新聞的現場感和沖擊力。由於傳統媒體只可以以實現單媒體傳播,受眾選取了啥媒體,就只可以以選取這媒體所具有的傳播方式,因此報紙、電視和廣播一直處於一種「三分天下」的格局之中,彼此不成以涵蓋,而網路(互聯網)媒體集文本、聲響、圖像等傳播形式於一體,這就打破了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使網路(互聯網)媒體作為1個整體的概念,不再有現實生活中傳統媒體三足鼎立的勢力劃分。

⑶ 網路新聞寫作 特徵

個人建議:如果自己沒有寫作的經驗還不如找家新聞傳播機構代筆,就像「 文芳閣傳媒 」這樣的網路公關公司,是按字數收費的,500字50元、1000字100元,寫好後還可以付點費用讓他們把你的軟文廣告發布在各大媒體上呢。

⑷ 網路媒體有什麼特點

1、互動性

網路媒體存在互動性,可以進行留言,可以進行回復,這是傳統媒體所不具有的,這個特點非常的鮮明。

2、全球性

網路媒體的傳播范圍非常的廣,遠遠要大於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是全球性的。我們可以通過網路媒體知道國外的最新消息。

3、無法估量的滲透力

網路媒體的滲透力極強,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有著無法估量的滲透力。

4、快速的傳輸速率

網路媒體有著快速的傳輸速率,很多消息都是通過網路媒體第一時間傳播出來的,速度非常的快。

5、個性化

以網路環境為基礎,基於信息用戶的信息使用習慣、偏好和特點向用戶提供滿足其各種個性化需求的服務。這種新媒體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令信息的傳播者針對不同的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

6、全方位的數字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必然將改變人類的工作、學習、娛樂方式,即人類的生存方式,它們的前途歸根結底要看它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能不能轉化為數字形式。

⑸ 新聞有什麼特點

特點:公開性、真實性、針對性、時效性、准確性、顯著性、接近性、開放性、廣泛性、變動性。

每則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後二者是輔助部分。標題一般包括引標題、正標題和副標題;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

主體是新聞的軀干,它用充足的事實來表現主題,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背景和結語有時也可以暗含在主體中。閱讀新聞,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記敘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5)網路媒體的新聞報道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標題是新聞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是對新聞內容的高度概括。標題寫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讀者是否願意進一步了解文章內容。受到報刊篇幅字數限制,文章標題要盡量言簡意賅。同時,為了快速抓住讀者眼球,標題還要做到生動形象。

新媒體新聞以傳播速度快著稱,搶佔先機是其傳播的特點,新聞報道追求的是簡單直接。隨著你息時代的到來,新聞事件發生通過各種媒介形式傳送至互聯網,隨著事件的發酵.新聞要素陸之出現,新媒體基於上述要素,根據自身的優勢將所有要素進行整理分析。

⑹ 四次媒體的特點(1。新聞2。雜志3。廣播4。網路)

首先,您這個問題,有概念混淆之別。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其特點,真實性、新鮮性、時效性
網路依照其迅速快捷方便的特點,覆蓋面廣,存儲量大,圖文並茂,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亦可以報道新聞。
雜志注重專題報道,深層次挖掘新聞背後的內涵,報道詳細具體,時效性差,往往以月刊形式。
廣播有覆蓋面廣,聽眾眾多,迅速之特點,有聲生動,受信號影響大。

⑺ 新聞傳播的主要載體及其特點

1、報紙。作為大眾化的新聞媒介,報紙的歷史是最長的。它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連續向公眾發行的散頁出版物。

2、廣播。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媒介。

3、電視。運用電子技術傳送聲音、圖像的一種傳播媒介。

4、互聯網。是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與通訊技術融合的產物。同時,它的作用很難說是傳播新聞,但它傳播新聞的功能卻是獨特的,是傳統三大媒體在許多方面是無法相比的。

5、通訊社。專門搜集和供應新聞稿件、圖片和資料的新聞發布機構。它是新聞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

6、手機。第五媒介。由於手機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不可忽視其在信息傳播,包括新聞信息傳播中的特殊地位。

新聞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後二者是輔助部分。寫法以敘述為主兼或有議論、描寫、評論等。新聞是包含海量資訊的新聞服務平台,真實反映每時每刻的重要事件。

(7)網路媒體的新聞報道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從表達方式上看,新聞以記敘為主,十分講究真實性。

新聞六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即五個「W」和一個「H」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時)、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每則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後二者是輔助部分。標題一般包括引標題、正標題和副標題;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

主體是新聞的軀干,它用充足的事實來表現主題,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背景和結語有時也可以暗含在主體中。閱讀新聞,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記敘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⑻ 簡要分析報紙、廣播、電視及網路媒體新聞標題的不同特點

新聞標題無論對於傳統報刊還是新媒體網路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網路新聞標題來源於報紙新聞標題由於媒體的不同特點二者的新聞標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本文將從新聞標題的形式、結構、功能及內容等多個方面來比較兩者的異同從而分析網路與報紙在新聞標題製作上各自呈現的特點和趨勢。
報紙 網路 新聞標題 比較 一、標題的形式結構 1、新聞順讀與新聞導讀。傳統意義上的報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各級黨報是沒有新聞導讀版面的。追其原因這些報紙大都是日報版面不是很多一般情況只有4版8版內容多的時候也就16版。如《人民日報》平常也就只有16版在國慶假日期間版面縮減為4版。所以新聞導讀版面也就沒有必要。讀者只要按照新聞版面的安排來閱讀就可以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聞順讀。現在一些都市報晚報如《華商報》《羊城晚報》等由於廣告等原因版面非常多動輒三五十版。雖然這些都市報首頁也出現了新聞導讀但畢竟由於版面限制不可能導讀全部內容。讀者也需按照版面的安排來閱讀。 在網路時代無論黨報新聞網站還是商業新聞網站新聞導讀首頁是必須有的。新聞導讀首頁採取標題排列方式按照要聞國內國際娛樂體育等頻道安排基本涵蓋所有內容。讀者可以根據興趣直接選擇新聞沒有版面的限制。這與網路的特點有關在網路時代信息以海量出現如何選擇新聞成了首要問題一個網站中的新聞往往多達成百上千條。於是新聞首頁標題導讀就顯得至關重要。網路新聞標題是否新穎有創造力直接關繫到整個新聞文本乃至網站的成功與否。網路新聞標題重要性超過了報紙。
2、題文相對與題文分離。報紙除了一些標題新聞、標題導讀題文相對是其必須遵守的一條規則。即正文要圍繞標題來編輯安排。因為傳統意義上的新聞標題除了揭示新聞內容外還起著劃分版面組織內容的作用。 在網路新聞時代為了節約版面新聞導讀首頁全部採用標題導讀因而首頁標題與正文出現了分離即重要新聞標題位於首頁正文採取超鏈接的方式與之聯系。非重要新聞由於主頁頁面的限制和突出重要新聞的需要就在每類新聞頻道以「更多的新聞」之類的形式將標題放在與主頁鏈接在一起的另一從頁上。 網路標題作為一個個指向相對應的新聞的指針而存在。網民要瀏覽新聞先點擊新聞標題。鏈接到正文後網頁內的文章前還有一個相對完整信息更多的標題。這與報紙新聞標題題文相對是一致的。如新浪網新聞首頁簡短標題亞歐峰會閉幕鏈接到正文後標題完整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閉幕。網路新聞標題的這種首頁題文分離正文超鏈接方式是網路標題和報紙標題的最大區別。這一特點也決定了網路標題一些特點如網路標題必須短小簡單具有吸引力等。
3、標題復雜與標題簡單。從標題結構上看報紙標題確實比網路標題復雜報紙新聞標題大都是復合型結構除主題外還有輔題輔題又包括引題和副題。而且報紙標題沒有字數限制可以充分表達意思。 引題車管所16項新規定明起實施 主題買二手車須換新牌照 副題賣車人6個月內買新車可用原號 更改車身顏色無須事前申請《北京晚報》2008-10-5網路新聞標題由於導讀面的限制除了特別重要的新聞在標題下有提要題外一般情況下只有單行標題並且為了整個頁面的整齊網路新聞標題在字數上也是有限制的一般單行標題的字數不會超過13個字太長的標題會分成前後兩句。 如鄭州政府將買空置房救市 專家稱北京房價暴利程度高 殲-10戰機進行熱身訓練 靈活性超蘇-27圖 有些網路標題也有主題加輔題的結構但不同於報紙網路標題只有一行。 報紙中往往是虛題實題並用不僅敘述事實而且表達意見有時還運用多種修辭手段如比喻、比擬等手法製作標題使其形象生動。如 虛題北京奧運的中國名片 實題記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人民日報》2008-10-7 而網路新聞標題導讀首頁是不允許出現虛題的網路標題必須讓網民了解標題的內容才能確定是否繼續點擊。
4、單一媒體與多媒體。復雜與簡單是個辯證的關系從標題結構上看報紙確實比網路標題復雜但是從標題種類上看報紙屬於單一紙質媒體。報紙標題也只能是單一種類以文字標題為主輔以圖片標題。而網路標題除了文字標題外還有圖片標題視頻標題動畫標題等。如關於「神七」報道網路標題充分運用其多媒體技術動畫視頻圖片標題生動形象的展示了「神七」全過程。從標題的動靜來看報紙只有靜止文字標題而網路還有24小時滾動標題。從標題的修飾上來看報紙標題除了改變字體大小顏色方向來突出重點外別無他法而網路標題除了顏色字體大小外還可以添加一些表意符號來突出標題。如在標題前加上「New」等表示剛剛上傳或加上一個攝像機標志表示視頻標題等。所以網路標題並不比報紙標題簡單網路根據自己的特點應用多媒體技術來製作新聞標題來吸引受眾點擊。
二、標題的功能 1、告知與吸引。一般學者把報紙新聞標題功能概括為提示新聞內容、評價新聞內容吸引讀者閱讀和美化版面。可見報紙的新聞標題排在第一位的功能是揭示新聞內容即告知讀者發生了什麼事。於是報紙新聞標題便運用多種方式充分體現告知功能。如採用多行標題交代最重要的事實外為了更好的履行告知功能比喻、借代等手法也常被報紙標題所用。這種告知功能使報紙讀者只要瀏覽新聞標題不用看內容也能大體了解事實。 網路新聞標題第一功能是吸引。這是因為網路新聞標題採用逐級分層的引導式結構將大量新聞標題放在導讀首頁每條新聞只有通過點擊才能獲得進一步的內容所以標題成為引導網民閱讀的第一力量網路新聞標題必須明確揭示內容將最重要的信息傳達給受眾從而引導受眾深層閱讀。這一特性也決定網路標題只突出一點把事實中最重要最關鍵的東西展示出來從而吸引受眾的眼球。而不必全面概括新聞。如著名導演謝晉於2008年10月18日逝世在報紙媒體上可以用多行標題詳盡告知讀者而在網路標題中只揭示出最關鍵的內容。如新浪網標題2008-10-19 謝晉遺體運抵上海 突然去世可能因喝酒 突出了謝晉導演去世的原因。而當天的報紙標題復雜的多 主題金杯銀杯不如觀眾口碑 副題影迷第一時間悼念謝晉導演。《新民晚報》2008-10-19
2、美化版面與鏈接搜索。報紙標題與網路標題最大的不同就是報紙標題題文相對標題起著統領稿件劃分版面的作用「標題有不同的形式、種類有不同的字型大小和字體還可以有美術的裝飾和處理。如果把它們靈活運用就可以避免版面的單調刻板有助於版面的美化。」 1 網路標題採取的是分層引導超鏈接形式因而網路標題還提供鏈接和搜索功能。一般網站新聞都包括三層。網民在新聞導讀頁上看到的標題是第一層標題的正文是第二層正文後面的「相關新聞」等背景新聞則是第三層。網路新聞層層相扣新聞標題則是鏈接各層的橋梁。網路標題的短小關鍵詞突出還為網路的搜索引擎提供了方便。新聞標題是最先被搜索引擎所查詢到所以標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新聞能否在浩瀚無窮的信息中被搜索出來。標題中的人名地名關鍵詞更是人們搜索信息時的途徑。如輸入「奶粉事件」這個關鍵詞google搜索引擎中約有1050000項符合奶粉事件的查詢結果。
三、標題的內容 1、獨創與重復。在報道政治、經濟等硬新聞方面報紙與網路在風格上差別不大。但在權威性、獨創性等方面網路是沒辦法和報紙相比較。報紙媒體有自己的采訪隊伍追求新聞的獨家性。隨著新媒體的出現獨家性的新聞越來越難面對相同的事件各家媒體也想方設法從不同角度去報道側重點會有所不同各家報紙的風格定位也決定各家報紙都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網路媒體卻不一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傳統媒體的新聞網站基本上都是傳統媒體新聞的網路版網站轉載報紙的情況比較多。由於政策的限制商業網站不能擁有自己的采訪機構只能轉載規定范圍內傳統媒體的新聞。所以網路新聞重復的現象比較多不僅表現在重復報紙的新聞各家不同的新聞網站重復轉載的現象也很多。比如我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新聞人民網2008-10-11上的標題是 央行稱有信心能力應對危機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 中華網7國集團宣布計劃 24國集團呼籲 中國:有信心應對 雖然各大網站標題有所不同正文內容卻是一樣的。
2、嚴肅與庸俗。在報道社會新聞、娛樂新聞方面報紙與網路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傳統的報紙一向以嚴肅的報風著稱。因為我國的紙質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新聞把關、讀者的文化水平等都比較高。即使報紙在報道社會新聞、娛樂新聞風格也往往是嚴肅的。 網路新聞在這些方面是不如紙質媒體的。網站為了提高點擊率充分體現其標題的吸引功能從而導致其風格庸俗不堪。嘩眾取寵聳人聽聞標題突出「色情暴力獵奇」已成為網路社會、娛樂新聞標題的特色。以下是新浪網2008-10-27社會頻道的標題。大家可以看到網路標題的吸引功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 81歲教授與網友見面3天閃婚 打工老人討薪無門凍死街頭 失戀男生剜女友眼睛 遊客與老虎合影被抓傷 教師被指性騷擾欲證清白 網路標題和報紙標題相比還有一些不足比如網路標題有時出現題文不符的情況當網民點開標題看了正文才發現上當。「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很多。還有網路標題有時鏈接出現錯誤點開標題發現標題與正文內容完全不同。另外網路虛假新聞出現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可信度遠不及報紙。 報紙與網路作為兩種不同的信息傳播媒介兩者的標題在形式結構、功能上還有內容都有所不同。二者如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已成為學者研究的對象。大家可以看到隨著都市報版面的不斷增多都市報首頁也採用網路首頁標題導讀的形式引導讀者閱讀。在負責任地傳播新聞方面相信隨著我國網路文明的不斷建設網路標題在增強其吸引力的同時低俗煽情的風格也會有所改變。■

⑼ 網路新聞和傳統新聞有什麼不同

網路新聞和傳統新聞之比較分析

(一)網路新聞和傳統新聞的比較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網路已成為信息時代不可忽視的力量,網路普及范圍日益廣泛、網民數量快速增加、網頁內容不斷更新、網站不斷蓬勃建立,網路不僅是一種媒體,還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方式。網路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新聞信息,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各取所需、暢所欲言的平台,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每天上網瀏覽新聞,網路新聞成為很多人及時全面了解時事的重要渠道。與之相對應的,傳統新聞受到了巨大的挑戰。下面,我們就來比較一下二者的異同。

一、相同點:

無論是網路新聞還是傳統新聞,都是屬於新聞的范疇,網路新聞雖然具有海量的信息量,但其新聞選擇仍與傳統新聞選擇標准一致,遵循同樣的新聞價值判斷標准。所以新聞所具備的本源、基本特點、共性二者都是具備的。這也是他們的共同之處。

具體來說,共同之處有:

1、本源都是從變動的事實中發現新聞;

2、新聞來源:新聞選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把一切不真實的東西和陳舊過時的、人們司空見慣的材料篩選掉,使所以材料都符合新聞定義的要求。

3、基本特點都是真實和新鮮;

4、新聞價值:這道工序是盡量去掉只滿足個別人或少數人特殊需要的材料,選用引起社會公眾共同興趣的材料。

5、共性都在於所有新聞媒介都是真實、及時地反映世界新近變動的大眾傳播工具。

6、新聞法規的規范:這是把凡不符合新聞法規的材料都篩選掉,使所有能傳播出去的事實都符合黨紀國法。

7、都受到受眾需求的影響,網站或傳統媒體會根據各自的受眾定位來選擇新聞。

二、不同點:

1、受眾特點不同:

網路傳播中的受眾是以個體為單位的,而不再是傳統媒體中的大眾;此外,受眾在網路傳播中更具有自主性和參與性。受者不再單純地接受普適的信息,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同進,受者可以積極參與到網路信息的製作與傳播過程之中,使網路信息呈現更多形態,出現了啟動式新聞,增值式新聞、互動式新聞、提升式新聞、資源式新聞等生產形態。

2、業務特色不同:

網路媒體一般不具有獨立的采訪權,所以網路新聞采訪權受限制;網路編輯以整合為主 ;網路新聞編輯是跨專業的綜合性工作 ;新聞資源的循環利用
;采訪與寫作的多媒體特色 ;層次化地組織新聞 。

3、傳播特點不同:

(1)進入門檻低。與傳統大眾傳媒相比,網路傳播的進入門檻相對要低,只要擁有一定的物理設備與資金,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網路傳播者,都能在網上發布信息。

(2)全時性。一是對信息的報道是全天候不間斷的,對於動態發展的事件可以全天候不間段地追蹤報道和發布;另外,網路傳播中的信息全天候處於存貯狀態,因此其利用也是全天候的,受眾可以隨時搜索或通過超鏈接閱讀信息。網路新聞的「全時性」——
A、全天候24小時新聞播出服務。B、按需供給。網路新聞時代的全時新聞以受眾為導向,而不再以新聞文本與故事、或新聞機構與人員為導向來理解新聞運作和發布。C、網路新聞時代的全時新聞倡導以人為本的服務。網路新聞更加強調時間的縱深感和連續性,更加及時地更新,以及更科學的專題服務與搜索服務。D、網路新聞時代的全時新聞以時間戰略實現了空間戰略。快速發布(以秒為單位),高頻度更新(以分為單位),重復、綜合(主題鏈接)和移動(超文本閱讀),使得受眾對於新聞的接受更具有歷時性和歷史感。「受眾主動式」的深度優勢亦展現無遺。

(3)時效性極強。與傳統媒體相比,網路的時效性是有目共睹的。紙質媒體的出版周期常以天或周計,像雜志則是半月刊或月刊或季刊,電視、廣播的周期以天或小時計算,一般還得根據不同時段的節目設置來安排,而網路新聞的更新周期卻是以分鍾甚至秒來計算的。通過互聯網進行電子傳播的網路媒體比通過傳統的實質性載體進行物質級別傳播的傳統媒體的傳輸成本更低,速度也更快。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對突發事件的報道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網路的即時性,使得它可以在第一時間陳述事件的發生並跟蹤報道發展情況,可隨時更新;它還因其可保存、可檢索查閱及下載,而對事件自始至終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比較;同時,網路的巨大信息空間又使它可以為網民們提供大容量的背景資料,幫助網民更好地把握事件;另外,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網路多媒體性也能更好地體現事件的現場感、真實感。

(4)信息量大。在網路新聞中,絕對不會受到版面和時間的限制,一個9G的硬碟可以存儲45億漢字的信息量。在網路上的確可以播發巨大信息量的新聞,也可以保存相關資料,還可以將同一時間的信息歸納、分類、形成了解事件全貌且便於檢索的資料庫。這些都是傳統媒體所無法做到的。例如人民網就建立了相當規模的文獻庫,以供用戶搜索或引用。

(5)互動性強。在傳統媒體新聞傳播中,受眾往往會受到各種限制,比如報紙只能閱讀上面既定的內容,電視廣播都得按照其預定的時間收看、收聽。而網路就沒有那麼多的限制,只要登錄到互聯網,就可以在任何一個網站看到想看的新聞,並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讀者不再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自主地去選擇信息。同時,大家還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加以評論,與眾多網友共同交流。從網路新聞發展的實踐來看,在一定的場合下,網民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與反饋者,同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網路新聞的傳播者的傳播意向與行為。「共動」意味著受眾在網路新聞傳播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而同時,他們對社會生活的干預能力也增強了。近年來一系列網路新聞事件,正是傳統媒體、網路媒體與網民共動的結果。

(6)傳播力猛烈。網路媒體傳播空間不分地域、沒有疆界,可以說,全球互通互聯的電子網路有多大,網路媒體的傳播空間就有多大。傳播空間的無限廣闊,這是報紙等傳統媒體望塵莫及的。迄今為止沒有發行量達到這個數量的報紙,國內頂級大報發行量過百萬,就算是《南方周末》這樣的一直風行的媒體,其數百萬發行量,外加其宣稱的傳閱達到5次,也至多不過千萬而已。僅僅新浪網在一個專題上的影響力就足以媲美十多家主流大報,其傳播力可見一斑。

(7)親和力強。與傳統新聞比較,網路新聞更具可讀性、知識性、趣味性,更平民化。即不板著臉說話。網路新聞在語言表述上更為口語化,輕松活潑,許多新聞幽默、犀利,可讀性極強。要調動受眾參與的積極性,就必須使新聞稿件的現場感增強,行文生動,可讀性強,或較為口語化,幽默輕松,使受眾有交流的渴望,願意往各網站設置的論壇、博客上發發帖子,寫點博文。而且,網路新聞與傳統新聞比較,新聞信息的聯結不再僅僅是線性的,而是網狀的;新聞報道與寫作的文本結構不再僅僅是線性文字的,而是超文本結構的。即它不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聲音文本、圖畫文本、動畫文本甚至影視文本。這使得網路新聞其實具備了報紙、電視、廣播乃至動漫的色彩,是當之無愧的全媒體,可以全面兼容其他所有媒體的特徵,化為己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所以,網路新聞具有豐富多彩的立體性和藝術性,簡潔明快的生活化,自在平等的人性化和非常可喜的民主化。

(8)多媒體性質。網路新聞寫作集納了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的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對網路新聞進行綜合的、全方位的展現。這種寫作方式調動了讀者的各種感覺器官,更加客觀全面地反映試問事實的真實面貌。多媒體新聞傳播的表現力大大超過了單一媒體形式。但是,網路又不是萬能的,在建立安全可靠的網路秩序和對傳媒進行有效管理方面,在無線傳輸和信息安全方面,它都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和劣勢,需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而改進。

(9)鏈接性。網路中的「鏈接」或「超鏈接」在網路新聞中特別重要。「超鏈接」可有使讀者在閱讀新聞時,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思路,實現新聞內容的「跳轉」及表達方式的轉換,這樣就能給讀者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素材,而且讀者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進行閱讀。網路新聞的鏈接性大大增加新聞報道的綜合性、信息量、可選擇性和自主性。如網站上那些「資料鏈接」、「背景鏈接」有利於使新聞深化、使信息透明化、使傳播方式多樣化。網路中的信息傳播往往有多種渠道,顯現多級傳播的形態。此外,對信息產品的使用也呈多級態勢。信息間立體的關聯。信息之間通過超鏈接實現了立體的交互使用。

(二)網路新聞和傳統新聞編輯的異同

在編輯上,網路新聞和傳統新聞之間也有差異。我們還是來分析其異同。

一、相同點

在前面的分析中說過網路新聞雖然具有海量的信息量,但其新聞選擇仍然以傳統新聞選擇標准一致,遵循同樣的新聞價值判斷標准。只是在各類新聞題材、風格、所佔比例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篩選的問題上,一個事件並不是具備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成為新聞,新聞的篩選作業是根據三個基本前提進行的:一是附加前提,事件包含的新聞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為新聞。二是補償性前提:一個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較突出而得到補充,三是排除性前提,如果一個事件所有新聞要素含量都偏低,那麼這個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聞之外。無論是網路新聞還是傳統新聞,他們都是屬於新聞,而在採集新聞的時候它們兩者之間都是受到下面所列出的9大因素的影響。美國學者蓋爾頓和魯治曾經對國際新聞的選擇標准進行過詳細研究。

1.時間的跨度:一個事件的發生如果符合某種媒介的時間表,就會受到該媒介較多的關注。例如數小時內發生的事件更適合於廣播電視或者日報等,而持續數日或更長時間的事件更適合於周報。

2.強度或閾限價值,一個事件越是具有震動性,或事件的重要性突然增加,也就越有可能受到傳媒的重視。

3.明晰性,事件的意義越清晰、模糊性越低,越適合於做新聞處理。

4.文化接近性,事件越是接近受眾文化或受眾興趣越有可能被選作新聞。

5.預期性,符合某些既有的期待或預想的事件更容易被選作新聞。例如,人們預料某國近期內可能發生危機,與此相關的事件會引起更多的關注。

6.出乎預料性,事件越是不同尋常,越出乎意料,越容易選作新聞。

7.連續性,一旦某個事件被確認為有新聞價值,就會引起對該事件或相關事件的持續關注。

8.組合性,某些事件的採用出於媒介內容的整體結構成或平衡性的需要,有些事件則作為對照性事件而得到入選。

9.社會文化價值:受眾群體或「把關人」的社會觀念和文化價值也會對新聞選擇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不同點:

1、採集:

(1)採集渠道:傳統新聞的採集主要是靠采訪得來的,而網路新聞的採集主要是靠搜索、采訪、下載、編輯加工等手段,一般大型的網站都建有自己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它「是操作在資料庫伺服器或在大型計算機系統上用來管理數據、接收用戶查詢、響應用戶請求的軟體程序」,「具有互聯性、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的特徵」。

(2)採集內容:傳統新聞採集時採集來的還只是新聞材料,而網路新聞採集獲得的通常是已經經過編輯加工的新聞。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網路新聞媒介更加註重的是表現形式上,內容的無限性,它的表現性反映在對於時間和空間的綜合控制上,最典型的就是它對搜索引擎的使用,欄目直接的互相鏈接以及交互性服務的設計。而傳統媒介更加註重其權威性、內容的深度以及獨家采編。

(3)編輯思想:從兩種新聞媒介的經營方式,商業網站重視受眾對新聞的需求,把新聞發布作為吸引網民的主要手段,在新聞的發布量上追求多而全。商業網站之所以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主要還在於其貫徹了以網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並且在發布每條新聞時,利用已有的資料庫對新聞進行「二次加工」,即通過提供與這條新聞更多的背景與相關材料把一則新發生的新聞放到一個參照系中,使其顯得更加充實,商業網站的新聞基本不是自採的原創新聞,這一方面是國家政策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其經營體制所決定的。所以在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上注重市場和營銷觀念。

而傳統網站背靠實力雄厚的傳統媒體,新聞網站的服務還可以向著縱深方向進一步發展,新聞網站在品牌樹立上存在許多便利。傳統媒體的知名度成為了新聞網站的一筆無形財富。加上它們有著最一流的采編人員,國家的支持,使得傳統新聞採集更多的是原創性、時新性,對新聞追求獨家,在使命上有著宣傳的任務。

(4)新聞來源:

網路信息發布的門檻很低,網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各種信息。盡管這些不能視為網路新聞,但是也會對網路新聞傳播產生干擾。而網路新聞具有的門檻性,很容易導致新聞的失實。因此網路新聞採集要更加註意懂得判斷新聞來源的真實性。方法可以通過多源求證,新聞內容分析、調查核實、技術判斷、設立警戒線等來判斷新聞的真實性。而傳統新聞在把關上相當嚴格,新聞的發布者都是受過專業知識訓練的新聞人進行的。因此傳統新聞的採集上真實性更強。

(5)新聞內容:

傳統新聞:強調權威性,內容以硬新聞為主,注重新聞的時效,以輿論導向為中心。

網路新聞:由於沒有采訪權,因此網路新聞更多的是從傳統媒體上轉載過來。但是,他們注重新聞策劃,以「受眾主體」是它們的主要編輯思想。受眾的主觀喜好、態度、動機等等可以決定網路的傳播效果,受眾的共同興趣可以決定網路社區的傳播規則。在內容寫作上更加註重表現形式,如能發揮它們多媒體的優勢,文字、聲音、視頻等結合使用。網路新聞在語言上的特點更加活潑、生動。全天候、全歷史和全過程的編輯思想

(6)新聞突出:以標題為例。

傳統新聞:傳統新聞更多的藉助版面的大小,文字字型大小的、版式等來突出新聞的重要性。在標題的寫作上,傳統新聞可以採取多種手法進行表述。

網路新聞:網路新聞的標題製作應有其不同於傳統媒體新聞的特殊規律。首先,用敘事寫法直述新聞事實,更加強調對新聞事實敘述的清晰准確。其次,新聞標題要能夠清晰地說明最重要的新聞要素,並且盡可能將體現重要新聞要素的詞放在句子的前面。這既是為了適應網路新聞受眾掃描式、跳躍式閱讀方式,也是為了檢索的。

2、新聞特點:傳統新聞具有的客觀性、異常性、影響性、及時性,沖突性,顯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特徵,而網路新聞都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特徵造成了沖擊。

(1)網路新聞對新聞客觀性的沖擊。

客觀性是傳統新聞的核心,是一個常規理念,也是判斷和看待新聞價值的經驗標准,容不得主觀隨意性。所謂客觀性是指一個新聞文本與現實生活中的事實相對應的程度。不客觀的的新聞也就喪失了所有新聞價值存在的基礎。在網路傳播的環境下,由於特殊的傳播機制,使我們對新聞的客觀性難以進行有效的把握。比如對傳播者的心態是否「客觀」,我們難覓其蹤跡;對信息傳遞的意義嘗試作出判斷時,又可能會發現互聯網上所讀到的絕大多數互動式信息都充滿了強烈的陌生感。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A、網際網路環境對新聞概念的泛化,即從狹義的傳統新聞概念泛化為一切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日常生活和在線商務。這使我們對網路新聞的客觀性難以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B、把關人的缺失是網際網路環境的主要特徵。表現在參與網路新聞交互與傳播的「泛受眾」的匿名在實際上也構成了文本作者的匿名;而在網路傳播的作用下,一個文本的作者有時不止一個,甚至幾十個、成百上千個,在從事著匿名新聞的傳遞。總之,在網路新聞領域,新聞理念上的客觀性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無論未來的網路新聞理論如何統合客觀性與主觀性,它都得承認新聞中蘊涵著人,是「人」擴展了「客觀性」的定義本身。

(2)網路新聞對新聞異常性的沖擊。

異常性是對新聞報道內容所具有的罕見性或陌生感的度量;是指明顯偏離常規和日常經驗的事件的報道。而當新聞傳播進入網路時代後,我們會發現這種所謂的異常性的價值觀會緊密地與尋常性的概念相結合,相輔相成地構成一個更新的價值鏈。其原因是:A、互聯網使得地球更像一個地球村,信息的密集交叉和互通有無導致人們在閱讀任何奇異事物的報道時,都可以自助地使用信息倉庫、超文本鏈接和網際網路交互,在技術平台上把不尋常的新聞轉化成一種尋常的認識。B、人們對新奇的事物和信息的渴望永無休止,網際網路上龐大的信息數量恰巧能滿足這種巨大的好奇心。C、在網際網路上,新聞受眾是個人化的或至少是群分的,因此對於異常性的把握互不一致。每一個受眾都有自己的鑒別標准,一方認為是異常的新聞;另一方看來也許是很平淡的,反之亦然。因此,在網路新聞這個大概念中,如果不將定義范圍縮小到准確描述的分眾群,很難定義什麼是異常。

(3)網路新聞對新聞影響性的沖擊。

影響性是對新聞的題材或觀點影響受眾的深度與廣度的度量。在網路領域也存在著新聞影響力大小的問題。其影響力的大小取決於對多少讀者有影響、有多少直接影響、是否會立即產生影響三個因素。網路新聞對傳統新聞的影響使得構成影響力的不同因素重新排序,並形成新的重點。這個重點稱為「合奏」或「交響」的影響概念。其作用明顯表現為:A、新聞的文本能夠迅即得到新聞受眾的反饋。B、文本的作者、製作者或發布者本身能夠與受眾交互。C、受眾與受眾之間能夠互相交互。D、發布者與發布者、文本與文本之間能夠經由後台管理,而形成與文本信息直接相關的和諧的組織。使用交響的概念,表明網路新聞的影響力已不再是單向的、一元化的影響力。從當代新聞的發展方向來看,傳統新聞媒體與網路新聞媒體都在試圖走向聯合、協作、同一,從而實現多向的、多元的交響功能。

(4)網路新聞對新聞及時性的沖擊。

及時性是對新聞報道追蹤新聞事實的速率的度量。

傳統的及時性有兩個含義:一是新聞只有在活潑新鮮時才能是有意義的見聞;二是讀者有知情權。知情的及時與否,反映其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程度。

網路新聞對於傳統新聞有關及時性的規則及潛規則給予了新的詮釋。一方面,它是其中的某些法則如及時化、技術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另一方面,又對其中的某一思想如單一媒介觀、把關人式的深度觀進行了反撥,最終從本質上重新給了未來新聞時代將風行的另一個關鍵詞——全時性。「全時新聞」對及時性新聞價值觀有著重大改進,其意義表現在:A、全時新聞並不屬於傳統媒介的觀念,而恰恰出自網路新聞時代的召喚;B、全時新聞以受眾(消費者)
為導向,而不再以新聞文本與故事或新聞機構與人員為導向來理解新聞運作與發布,媒介的時間聽從於受眾的「安排」或「指向」;C、全時新聞倡導以人為本的服務。「一視同仁,無論先後」成為網路新聞服務的指針;在時效性上表現為更強調時間的縱深感和連續性,提供更加及時的、更新的、更加科學的專題服務與搜索服務;D、全時新聞以時間戰略實現空間戰略。快速發布,高頻度更新,重復主題鏈接和超文本閱讀,使受眾對於新聞的接受有縱深感和歷史感;E、全時新聞不僅限於網路新聞和傳統新聞,對未來的媒介新聞同樣具備。

從新聞價值上來講,網路新聞所具備的這種強大的「全時觀」對於傳統新聞的「及時性」給予了重要的改進和統合,使其更強烈、更深刻、更細膩、更人本,同時也顯現了新聞的時間意義。

(5)網路新聞對新聞沖突性的沖擊。

沖突性是對新聞題材及文本所展現的矛盾或戲劇感的強度的度量。新聞故事的組織之間、人之間與環境之間的相互矛盾與對抗,構成了新聞敘述上的張力,這種張力突顯了矛盾沖突。其意義顯示為:沖突的新聞總是給人以較多的啟示;富有戲劇性的矛盾過程,給人提供了可觀賞性和興趣感。在Internet
下沖突性得到了更多的體現,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們的溝通更加便利。尤其是當分群、分組或分層的交流模式在網上能夠便利實現時,每個個體都與某個利益群體有關,每個個體與某個沖突都能保持持久的興趣。在對沖突的認識與處理上,網路新聞與傳統新聞有明顯的不同。在傳統新聞中,沖突會被記者或媒介敘述成簡單的二元對立,容易臉譜化,人物與事件容易被簡單地分為好人、壞人與贏家、輸家。然而,在Internet
條件下的新聞沖突,使網民可以主動地尋求沖突和沖突性的表現程度,分眾化的效果使得網民有更大的決策權,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頻道,或者進入某一個新聞議題,按自己的口味

或需求來把握新聞的沖突和戲劇感;使網民對於沖突的理解比以往更加深刻,他們不再是作壁上觀,而是受眾、媒介、記者、和矛盾的各方共同「介入」文本。

(6)網路新聞對新聞顯要性的沖擊。

顯要性是對新聞報道涉及知名對象的程度的度量。顯要,即為顯赫、重要。為什麼顯赫、重要的人物或機構能夠產生新聞呢?
因為:A、對於大眾而言,顯赫而重要的人物或機構一般代表著社會的領袖或權威因素,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社會利益,都會調整社會道德、文化、風尚的指向。B、名人或著名機構對於大眾而言有很強的召喚力或吸引力。人們總是喜愛關注甚至仰慕比他們更高的階層,而媒介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這種需求。C、從新聞事件發生的概率來看,名人或著名機構本身的影響力較大,容易被捲入新聞事件中去,形成了「人們在關注事件就是在關注這些名人」的邏輯印象。近一個時期,新聞的主旨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大眾的閱讀興趣開始集中在軟新聞上,比如名人的糾紛或風流韻事等。人們一方面關注國內外大事,另一方面對那些瑣碎的、普通的、甚至無聊的新聞也情有獨鍾,這就導致了一個多元化的閱讀情境。Interne
的出現,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口味。這種多元化的格局將會長期保持下去,並且以一種看得見的調節方式使新聞在用戶的終端得到和諧的統一,自發地產生新的秩序。這就是新聞顯要性開始向需要性發生偏離的機理。

(7)網路新聞對新聞接近性的沖擊。

接近性是對新聞題材和目標受眾生活空間的吻合程度的度量。接近性之所以構成新聞價值,是因為人們對於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件總是更感興趣並容易受到打動。按此原理,如果某一新聞事件是由受眾自己參加的,那麼該事件的報道在這個個別受眾心目中的新聞價值最高。從受眾的角度來看,新聞是他們所消費的信息,而這些消費要符合自己的需求,就必須與自身帶有某種牽連。這種牽連要麼是空間上的,要麼是在情感上與之相聯系。傳統媒介的做法只能首選空間上的接近性,網路新聞在某種程序上能夠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

(8)網路新聞對新聞人情味的沖擊。

人情味是對新聞內容契合人類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人情味又稱人情性、人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情味可以看作是新聞對於人性的展現、挖掘或捕捉,這種展現、挖掘或捕捉能夠最大限度的體現人與社會的關連以及人類獨特的情感特徵,並進而喚起受眾的廣泛的共鳴。它規定新聞作品必須盡可能豐富地展現人性中的基本方面。這種價值指向,是在確認新聞媒體應該用各種手段,從風格和題材上指向盡可能多的人群,並且使他們能夠因相同的理念而產生類似的共鳴。在網路條件下,由於大眾性和分眾性能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泛意義上的分層、分群的交流。因此,對於人情味的指向可以以一種定向的方式「本地化」。既包括個性服務化,又包括網路用戶的主動性閱讀。網路下的人群性較之於人情味,更突顯了新聞價值中的「有用」的成分。「有用」的理念,與其說是反映人性,不如說是在反映實際生活的需求和特指的實在人群的尊嚴。在今天這樣一個多極化、多元化的世界及傳播環境中,脫離人群性專指的新聞價值觀,難免會陷入狹隘的單純追求人性化的困境中去。

網路新聞媒體是適應信息社會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媒體, 其本質特徵是提供新聞信息服務的網路機構。這一媒體的出現,
對傳統媒體尤其是新聞觀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從目前情況來看, 由於網路人口、著作權保護、技術因素等等的限制, 以及網路新聞媒體與傳統媒體內在的血緣關系,
決定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網路新聞媒體不會取代傳統媒體, 二者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融合的趨勢。

⑽ 新媒體傳播特點有哪些求科普

一是新媒體傳播形態的極度細分化和碎片化,二是新媒體背後的消費者新生活方式對接,三是新媒體引發的傳播溝通方式變革。四是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相互依賴性。營銷模式很重要,不管在營銷推廣上還是在監測方面,網娛做的很出色。

閱讀全文

與網路媒體的新聞報道特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連接已中斷檢測到了網路 瀏覽:530
無線網路怎麼裝路由器 瀏覽:97
筆記本無線網路介面 瀏覽:839
連接網路信號好的手機 瀏覽:629
如果不能裝wifi怎麼用網路 瀏覽:841
無線網路電視怎麼切換為dvd 瀏覽:942
實習日報兩百字計算機網路 瀏覽:638
宿舍的手機網路不好怎麼辦 瀏覽:638
聯通優先網路列表哪個好 瀏覽:34
如何連藍牙網路 瀏覽:749
跨國網路誹謗如何辦理 瀏覽:605
gps怎麼連接網路rtk 瀏覽:79
網路設置的服務在哪裡 瀏覽:515
網路連接需要光貓和路由器一起嗎 瀏覽:320
怎樣用電腦檢測無線網路密碼 瀏覽:903
和平精英如何連接不上無線網路 瀏覽:585
5g網路實體店如何轉型 瀏覽:709
計算機網路大學照片 瀏覽:837
如何登錄電視網路 瀏覽:679
天翼寬頻網址怎麼沒有網路設置 瀏覽:54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