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1年網路流行詞彙有哪些
2011年可能流行的十個網路詞語:
1、樂清的車輪。這個不用多解釋,現在已經倍受關注;
2、代表13萬(億)人(擁抱你)。這個也不用多解釋,不知道你會在什麼時候代表多少人,干什麼事情;
3、心無力(心力)。在物資富足後,在競爭到一定階段後,發現最後的回歸在內心,對心力指數大家開始關注,人的差別原來不在身外的名利益,而在內心的力量的大小。機構的差別,也在有沒有有良心。
4、鴕鳥。國際流行的語言,把頭鑽沙子裡面,就以為大家都看不見了。個人如此尚可笑,而機構如此卻成了一種常態,有如「皇帝的新裝」。好在單純而勇敢的「小孩」越來越多,大家會提醒鴕鳥行為者,你又鴕鳥了。
5、常態。某些在變化,某些卻沒有變化,於是就有了一些常態。例如漲價,例如調控,例如小孩上網,例如腐敗官員的情人等等。。
6、地頭力。北方話,頭拱地的力量,即事情發生的最初狀態,這個時候解決問題,最徹底,也最省力。競爭的擠壓,現場管理的需要,危機公關的需要,都讓冗長的管理乏力,也越來越需要簡約有力的企業管理、個人管理方式。這就是第一時間發現解決問題的地頭力。
7、光光光。在討論本質、疾病和智慧的時候,大家發現,這些都會歸結到一個點,就是光。在2012年前的2011年,大家自覺不自覺的去深入思考,發現宇宙原來起源於光,主要的疾病與光有關(包括近視和頸椎病),而智慧,根本就是光!
8、強人關懷。強人需要關懷,而且更需要關懷,而適當的關懷會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公益從這里入口,再放大,可能就是1變100的效應,投入更少,參與更多,產出更多,和諧更多。
9、重生。2012年前的一年,這種思考變的自然,不論是機構還是個人。
10、養眼。最重要的事情,其實還是眼前的事情!最重要的健康,其實是眼前的健康!我們忽略太久,代價太大。我們不只是養眼,養的是內心連接,養的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
Ⅱ 當今社會,網路用語有哪些
網路語言是指產生並運用於網路的語言。網路語言是從網路中產生或應用於網路交流的一種語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拼音、圖標(圖片)和文字等多種組合。這種組合,往往在特定的網路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的意義。20世紀90年代誕生初,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進入21世紀的10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互聯網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目前,網路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網路語言並不符合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定,因此並不具備教學意義,不能引進教學領域。
這類語言的出現與傳播主要依存於網路人群,還有為數不少的手機用戶。聊天室里經常能出現「恐龍、美眉、霉女、青蛙、囧男、東東」等網路語言。BBS里也常從他們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樓上、樓下、樓主、潛水、灌水」等詞彙。QQ聊天中有豐富生動的表情圖表,如一個揮動的手代「再見,冒氣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機簡訊中也越來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詞」,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為「竭盡」),等等。
字母型
字體輸入作為網路聊天最基本的形式,需要通過鍵盤或觸屏將字元輸送到對方顯示屏上,打字速度肯定難與思維同步,也遠非直接對話那樣方便,故以簡約高效的字母替代漢字就成為網民聊天首選,它的內涵的豐富程度已經超過正規文字表達模式。
如:GG( 哥哥)、JS ( 奸商)、PFPF ( 佩服佩服)、ZT ( 轉貼) 等,這類語言通常是提取中文片語的首個字母,比較容易理解和識別,所以能夠被廣泛採用傳播。與它相似的還有以英語片語縮寫或變化而來的網路用語,如GF ( girl friend,女朋友)、PK ( 來源於網游中的「playerkill」一詞,挑戰、殺死、末位淘汰之意) ,這類用語有很多也不符合英語語法規范,甚至是錯誤的,如CU ( see you ,再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但因其形式簡單、輸入便捷、表達內涵確切,所以在網路上有相當高的使用頻率。
數字型
阿拉伯數字在聊天中的應用更為普遍,網民藉助數字字元的諧音和寓意,將很多生活用語以數字組合的形式表達出來,寫起來簡單,看起來也一目瞭然,如: 886 ( 拜拜啦)、9494 ( 就是就是) 等。一般情況下,10 個阿拉伯數字所指代的意思如下: 0——你,1——一、意、你,2——愛、餓,3——生、想、深、真、散, 4——思、輸、是、死、子、世,5——我、往、嗚、舞、苦、惟, 6——啦、了、聊、老、溜、理, 7——氣、妻、親、歉、去, 8——拜、別、不、吧、幫,9——就、走、救、加、久,根據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定,很多豐富的內容都可以通過阿拉伯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來表達。
混合型
當單純的字母和數字不足以表達網民的情感訴求時, 將它們與文字、英語單詞等根據需要分門別類混合在一起的模式便成為網路上一種非主流表達方式,如: 幸福ing ( 中文詞與英語動詞後綴組合,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過程)、3q ( 數字與英語字母組合,謝謝你)、me2 ( metoo,英語單詞與數字組合,我也是)、+ U ( 運算符號與英文字母的組合,加油) ,這種多種字元混雜的網路用語無疑不符合任何一種語言規范,甚至無章可循,但它是以簡約為基礎、以「看得懂,說得清」為目的的表達形式,使網民可以不必拘泥於傳統語言語法的桎梏而自由發揮。
詞意變異型
在網路上,以文字、片語或英語單詞等原生詞衍變而來的諧音化用語相當普遍,變異後的網路詞,其表達的含義與字面原意已相差甚遠,但它的流行程度和使用環境決定了多數網民不會產生歧義。這類網路詞比較常用的如: 粉絲——英語fans 的音譯,對某人或某物超級迷戀的意思; 果醬——過獎;稀飯——喜歡;斑竹( 或板豬) ——版主;腐竹——服主;群豬——群主等。諧音詞的大量運用,克服了網路交流時文字的生硬和呆板,增加了文字的靈性,因此很受網民喜愛。除諧音詞外,更多在傳統語言中耳熟能詳的片語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如: 「恐龍」——長的不漂亮的女性網民,詞性貶義, 與之相當的是「青蛙」,指長得丑的男性網民。
口語型網路
語言絡聊天雖然主要是字面交流,但其實質還是類口語化,故日常生活中的語氣助詞在網路中應用也非常普遍, 加上網路缺少面對面交流所具備的其他肢體和表情語言, 語氣詞便能充分烘托和調動網路交流時的氣氛。如: 「哇噻,你總算露面啦!」「哦,是醬紫啊!」等,在這兩個例句中,「哇噻、哦」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到,此類詞不管其原來屬性如何,在網上均作為語氣助詞使用。
圖畫型
電腦及手機等網路聊天設備不具有面對面交流時的情感同步功能,僅憑字元表達網民的情緒,難以達到完美的效果,利用鍵盤上的特殊符號組合形成有趣的人物表情, 則較好地彌補了這一缺憾,如: 「( ^_ ^) 」——微笑、「( ╯ ^╰) 」——愁眉苦臉、「: D」——張嘴大笑等。據調查, 網路上比較流行的表情符號有近200 個,都是網民模擬現實交流中的語境情態創造出來的,它形象、生動,對受者的視覺刺激強烈而有效,理所當然地受到眾多網民的追捧。
很多即時聊天軟體如qq、微信等迎合網路需求,利用gif 圖片創作並固化了相當多的人物和動物表情,方便網民在使用時直接發送給對方,這些圖片更加傳神有趣,它節省了網民聊天時的大量時間,並使聊天時的感情色彩更為濃厚。
如今,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表情符號都已經成為聊天工具中的必備網路語言。
詞彙演變型
創新是網路用語的基本要素,任何一種類型的網路語言,都有不同於傳統語言的新意,但多數是建立在傳統語言基礎之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新的詞彙也在不斷出現,這種創新首先體現在網路上,由網路又延伸到了生活中,最終被學術界所接受,如: 「屌絲」——原是「苦B 青年」本著自嘲精神而創造的一個名詞,本意是對具有窮、丑、老、呆、矮、胖等特徵的一類男人的嘲諷用語,隨著網路群體的追捧,它從最初產生時的不文明的含義已經演變為一種文化現象,歸根結底是中國文化現象與社會突出問題的某種折射。「高富帥」——形容男人在身高、長相、財富上都無可挑剔,由日本漫畫演化而來並在網路上發酵成為流行詞彙,它對應的反義詞是「矮矬窮」。
開放的網路環境使新詞彙迅速普及,幾乎每一年都有相當多的網路流行詞語出現,例如2013 年流行新詞就達1350 個之多。而「當代漢語中每年大概出現1000 個左右的語文性新詞語」。
縮略和擴張型
網路語言追求簡約、創新、生動和表達清晰,不會去迎合傳統語言的規范,這就為它的任意發揮消除了障礙, 構成的片語或句子也就充滿了與傳統語法相悖之處,如: 「喜大普奔」——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這四個成語的縮略用法,「人艱不拆」——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就不要拆穿了吧等。這些網路「成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把一個相對完整的長句子縮略為四個字, 而這四個字在句中並非唯一的支撐點,構成的新詞也不符合漢語片語的模式,當然,它的流行是否能決定其生命力的長久,仍需經過時間考驗。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由文字拆分構成的新詞,如走召弓雖( 超強) ,這也是一種非標準的網路用詞,相對於上述那種濃縮為四個字的句子來說, 它的特徵和意義都較為明顯。
語句型
網民對現實社會和互聯網上的熱點具有敏銳的嗅覺, 反之這些熱點也會催生出一些新的網路用語,如「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該句出於網路上的一首詩詞,而「我爸是李剛」則是一則社會新聞引發的強大反彈,類似的還有「元芳,你怎麼看」「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等, 隨著這些句子的走紅,它們的使用范圍和內涵也在不斷變化。
綜上所述,「網路語言不僅是語言上表意、表音或表象的一種簡單替換」,它的九大基本特徵,基本上涵蓋了網民對自身、對社會、對時代的一種態度。開放和虛擬的互聯網路,數以億計的網民,決定了網路語言發展的多元化, 時間和歷史終將淘汰與時代脫節的語言,也必然會順應時勢產生大量新的詞彙和語句。
Ⅲ 網路詞語2021流行語有哪些
1、躺平
指無論對方做出什麼反應,你內心都毫無波瀾,對此不會有任何反應或者反抗,表示順從心理。另外在部分語境中表示為:癱倒在地,不再雞血沸騰、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協、放棄,但其實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選擇最無所作為的方式反叛裹挾。
2、內卷
原指一類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最終的形態以後,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變為新的形態,而只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復雜的現象。
經網路流傳,很多高等學校學生用其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現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
3、YYDS
yyds後來擴展到飯圈,被粉絲用來稱贊愛豆(偶像)的傑出表現。在出圈以後,yyds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大,不僅可以用來贊美人物,也可以用來贊美國家、機構、組織,進而擴展到事件、事理、事物等,一切皆可成神。
4、雙減
對教育領域來講,過去的一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雙減」政策落地,讓整個公辦、民辦教育系統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
指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其目標是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范。
5、破防
原指在游戲中突破了對方的防禦,使對方失去防禦能力。現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後情感上受到很大沖擊,內心深處被觸動,心理防線被突破。
據2021年12月13日網路指數顯示,「破防」的整體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360、移動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096、最高峰值為4553(2021年7月2日)。
Ⅳ 網路上有哪些網路新詞語
教育部今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列出了171條漢語新詞語選目,在這裡面我們可以發現奔奔族、獨二代、返券黃牛、國際高考移民、換客、交強險、梨花體、曬客、學術超男等收錄其中。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些詞語中,與IT、科技、網路相關的詞語有28條,約佔16%。
以下為今年公布的漢語新詞語選目,加粗的是與IT、網路、科技相關的詞語:
B
八榮八恥、白奴、白托、白銀書、半糖夫妻、抱抱團、抱抱裝、奔奔族、筆替、博斗、博客話劇、博文
C
草根網民、車奴、成考移民、城市依賴症、村證房
D
大肚子經濟、倒扁、盜版黨、等額配比基金、電話門、電子環保亭、吊瓶族、丁寵家庭、動能車、凍容、獨二代、斷背
E
★EMBA、2時歇業令、二奶專家
F
法商、返券黃牛、飯替、房魔、房奴、飛魚族、廢統、沸騰可樂、分手代理、福利腐敗、祝壽螺患者、復古學堂
G
感恩紅包、高薪跳蚤、搞笑、公司駐蟲、谷歌、骨性、國際高考移民、國六條、國十條
H
海纜斷網、海綿路、海嘯音、寒促、漢芯造假事件、合吃族、紅樓選秀、紅衫軍、換客、灰色技能、回購地、會議大使、婚嫁大年
J
急婚族、監控門、江選、獎騷擾、交強險、腳環雞、節奴、解說門、禁電、掘客
K
卡神、考霸、科研包工頭、啃椅族、★空調、骷髏門
L
賴校族、樂活族、梨花體、李婭空翻、兩會博客、壟奴、綠色產房、裸考、裸替
M
M型社會、慢活族、美麗垃圾、迷卡、蜜月保姆、秒殺、明星槍手、墓產經濟、墓奴
N
年後飯、暖巢管家、諾亞規則
P
跑酷、陪拼族、捧車族、拼卡、拼客
Q
7時代、擒人節、輕熟女、窮人跑、求學房、群租
R
讓票區、人球、人戶育嬰師、潤滑經濟
S
三失、三手病、三限房、三支一扶、★曬、曬客、上海社保基金案、剩女、十五細則、世宗、試葯族、手機幻聽症、手機手、熟年、睡眠博客
T
她經濟、痛快吧、圖書漂移、土腐敗、囤房捂盤、托業
W
網路曬衣族、威客、微笑北京、微笑圈、文化低保、文替、巫毒娃娃、捂盤惜售
X
新明星學者、新中間階層、熊貓燒香、炫富、學術超男、學業預警
Y
壓洲、洋腐敗、洋漂族、醫鬧、醫訴、移動商街、印客、游賄、游戲手
Z
砸票、擇校稅、證奴、職粉、終統、眾包、住房痛苦指數、裝嫩族、作弊克
教育部今天就《2006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長在發布會上指出,我們的語言生活方式發生的變化很大,詞彙新的變化多,但是有計劃地進行研究非常困難。今年嘗試著先公布了171條,並不意味著一年新產生的詞彙只有171條,一個新詞是今年產生的還是去年產生的、還是前年產生的,確定起來非常困難,難度非常大,但是我們努力試圖找到發現新詞語的情況,今年公布了171條。
Ⅳ 近幾年來網路流行語越來越多,有哪些貫穿多年的流行語
現在網路越來越發達了,很多年輕人很喜歡用網路用語,這些流行用語的特點就是簡單易懂,往往一個詞語就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下面讓我們來說說,這些年來的網路用語吧。
現在很多流行用語是從電視劇裡面演變出來的。優酷的網劇《鎮魂》播出後,就出來了一批“鎮魂女孩”,這個詞語本來的意思是喜歡鎮魂這部劇的主角的一個群體,但是現在逐漸延申成善於摳糖的女孩。還有2019年暑期檔很火的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中,很多劇粉很喜歡劇中的CP,沉迷於男主韓商言的顏值,所以紛紛上頭。現在是用來形容人看到天天的影視或者文章圖片後不能自已的感覺。
Ⅵ 曾經流行的網路用語網路用語10個並解釋
1、是個狼人
由「是個狠人」演變而來的,意思是「比狠人再狠『一點』」。通常用來調侃某人做事不按常理出牌,卻又能取得奇效,給人一種出乎意料的很厲害的感覺。
2、檸檬精
釋義:一種自嘲式表達對他人從外貌到內在、物質生活到情感生活的多重羨慕。
3、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釋義:帶有冷笑話意味,原意指看到不理解或者沒辦法解釋的事情時的調侃,後來演變為調侃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比較中二,逗比。
4、好嗨喲
來源於同名網路歌曲,經過短視頻達人改編並配合十分魔性的表演,引得許多人模仿,用於表達很高興和興奮的狀態。
5、雨女無瓜
釋義:出自於《巴啦啦小魔仙》中,游樂王子整天戴著面具高冷地回復「與你無關」,可是游樂王子的方言口音聽起來就是「雨女無瓜」!
6、盤他
釋義:表達對某人、某物的喜愛,只想把它捧在手裡心裡反復揉捏,也多用來指戲弄,針對某人。
7、控
「某某控」的結構是從日語借來的,而日語中的這個「控」則源於英文單詞complex(情結)。由於讀音相近,日本人就用「控」來表示具有某種情結的人。
8、帝
指某些領域中成就大、造詣高的人,如「影帝」。2010年,各種人物只要擁有某一特點即被稱「帝」。最有名的「帝」卻不是人而是魚——預測南非世界盃足球賽的德國章魚保羅。
9、達人
中國古代就有「達人」一詞,指通達事理的人。「達人」被借入日語後含義發生了變化,如今又從日語傳了回來,指才華橫溢、在某方面表現卓越的人。
10、穿越
現在流行的「穿越」是「穿越時空」的簡稱,是文藝作品中一種展開情節的流行手段,即人物會不斷地往來於不同的時空。這種時空的錯亂,造成受眾的費解或誤解,於是,「穿越」又有了「玄」「亂」「令人莫名其妙」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