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當年的網路歌手有哪些

當年的網路歌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3 04:51:28

A. 早期「網路歌手」現狀曝光,能火的沒幾個,有的已經被人遺忘!你還記得嗎

很久以前,互聯網不是很發達。如果你想出名,這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長得好看,好的經紀公司願意捧你,好的作品才會廣為人知。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名氣的門檻變低了,於是大量的網路歌手誕生了。說到早期的網路歌手,很多八九十年代的人都能喊出很多名字,比如、楊、瓦伊、沉默王、徐亮等等。雖然互聯網的流行只持續了20多年,但這些歌手的名字似乎已經被很多人遺忘,似乎只有瓦伊流行。

時代在變,音樂也在變。你呢?這些曾經的網路歌手,你最喜歡誰?

B. 周深談網紅歌手和職業歌手的時候好暖心,你知道哪些很有實力的網紅歌手

就來說被抖音帶火的網紅歌手吧,要說最經典的應該算是劉宇寧,他之前就因獨特的嗓音唱歌而火了,而且後來又順利進軍了娛樂圈。還有就是半陽,唱歌好聽又有實力。

C. 許嵩、汪蘇瀧這些曾紅極一時的網路歌手為何如今銷聲匿跡了

他們也並不是在視線中銷聲匿跡,只是沒有那麼活躍了。90後,95後以及80後等等的人應該都經歷過一段「非主流」的時代,我們那一代應該已經都上了大學或者提前步入社會。想當初多少人在課桌在書上抄歌詞。大街小巷裡都哼唱著諸如《不分手的戀愛》,《玫瑰花的葬禮》,《客官不可以》等歌。那時,以許嵩為首的網路歌手們飛速發展,但隨著近些年專業歌手走入人們視線,他們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小。

不過除去發歌之外,許嵩並沒有活躍在網路上,偶爾的節日祝福或者是突然想起來還有這么個社交平台就上來發兩句話跟粉絲互動,其餘的時候都是銷聲匿跡。

D. 網路歌手鼻祖,他被眾人稱早已涼涼的歌手,演唱會仍爆滿,他是誰

說到網路歌手的鼻祖,許嵩肯定是一個,許嵩是90後的知名歌手。相信看過小系列文章的人或多或少聽過他的歌。邊肖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它是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玫瑰的葬禮」。當時他覺得這個歌手一定是個很溫柔很帥的小哥哥。甚至誤以為是周傑倫的歌的封面。後來才知道是歌手許嵩的原曲。


經常有人說許嵩已經涼了很久了,但是每次現場演唱會都爆滿。近日,許嵩尋寶演唱會在武漢、上海、北京、成都等四地拉開帷幕。而且門票一開始就已經賣出去了。甚至有網友吐槽:「宋哥,你終於又開了!但是我買不到票。」不難看出他集中創作得到的回報,粉絲也表示希望他能繼續創作,不要被浮躁的娛樂圈影響。他們也會支持許嵩,希望他能帶給我們更好的原創作品。


五一假期快到了。我希望每個人都有機會參加他的音樂會。如何看待許嵩?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E. 歌紅人不紅的網路歌手,有一位已經永遠離開,你還記得有哪些人嗎

之前《簡單的幸福》被曝出抄襲,針對是否的確有抄襲,我不會放多評價。但是相仿那般的歌曲還不在少數,從這一點可以看目前的絕大多數網路歌手總體水平就在「抄」。在智能手機都還沒全民化之前,網路歌手在大家看來就是要比一線明星歌手要差那麼一個等級,雖然現如今還無法跟上一線明星歌手,但知名度要比以前高過許多,反而創作專業能力有一定的減少。今日就給大家歸納之前一首歌風靡中國的四個網路歌手。歌紅人不紅的網路歌手,有一位已經永遠離開。

F. 盤點曾經的網路歌手,如今經久不衰的只剩下他了,憑什麼

說到網路歌手,這個詞似乎離我們太遠了。現在,又創造了一個時代。在Tik Tok紅的歌手,手裡紅的歌手,等等,都是以app的名義紅的。但是,在很多80後、90後中,有一個詞叫網路歌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突然在網路上走紅的歌手。其實現在很少引用這個詞了,但是有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卻很懷念。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曾經走紅的網路歌手。

你們呢?你也經歷過網路歌手大行其道的時代嗎?在你心裡,你怎麼看待Vae的影響?說說吧。

G. 90後網路歌手(90後那些非主流歌手)

說起90後非主流歌手,大家首先會想到,汪蘇瀧,徐良,星弟等等

但如今汪蘇瀧已成功的從網路歌手轉型到正式歌手了,我小時候就喜歡聽他們的歌、如今聽還是別有一番風味,今天我就來一波回憶殺,感受下當年的歲月。

汪蘇瀧的《後悔無期》這是一首節奏感很傷感的歌曲,雖然沒有華麗的歌詞,

但可以表達出歌曲中的憂傷。

徐良/孫羽幽的《情話》歌曲前奏緩慢舒坦,但歌詞卻很扎心,從歌詞中可以看出兩個相互相互的人卻不能表達出的心情,歌曲甜蜜中帶點傷感。

星弟的《遷就》這是星弟原創的歌曲,這是一首抒情歌,雖然歌詞簡單,但字字都能唱到聽者的心,從歌詞中;遷就了你還是悲哀,我看不到未來。就可以體會出來。

小夥伴們,你們有聽過他們的歌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哦。

咱們下期不見不散!

H. 為什麼有的歌手曇花一現就消失了

現在是一個四通八達網路時代,傳播技術極其發達,滋生眾多網路傳播平台,給了無數的草根歌手通過網路實現歌手夢想的機會,很多人在這股熱浪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知名網路歌手,當然能夠一舉成名往往都是萬里挑一的。然而,這些網路知名歌手,往往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你會發現他們活躍在娛樂圈,往往只是曇花一現,而後面就無人問津了! 為什麼這些網路歌手的「生命」總是那麼的短暫,其實這種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結果。
一夜爆紅的人不在少數,聽眾的專注力是有限的,而且人都是對新鮮的實物抱有天生的好奇心,網路熱潮一浪接一浪的,能記住十來個已經很不錯了,而且網路歌手的更新迭代實在太快,有些觀眾差點都跟不上,昨天網路還流行「你說嘴巴嘟嘟 嘟嘟嘟嘟嘟」,今天就開始傳唱「我是隔壁的泰山 抓住愛情的藤蔓聽我說 嗷嗷嗷嗷」,這種變更速度,導致如果你想在網路爆紅,你的歌曲必須要簡單,直白,朗朗上口的,致使內容質量往往都不是主要考慮范圍了。如果你拿方文山做的詞,想在網路走紅,估計還是相當有難度的。
然而,這樣一來就已經決定最終結果了。當一首製作簡陋,歌詞庸俗,沒有任何養分可言的歌曲,網路突然間爆紅。它往往都要面對樂壇的各種質疑,特別是深樂迷群體以及音樂專業人事,他們不能容忍這種潮流泛濫,這么粗糙的歌為什麼可以紅,甚至認為這已經是敗壞了行業底線。
第二方面,網路紅人,紅起來不容易,要維持知名度那就更加困難了。網紅幾乎都是萬里挑一的,但這些網路歌手又有多少能在滾滾浪濤中存活下來。印象比較深的,當年的網路歌手有楊臣剛《老鼠愛大米》、唐磊《丁香花》、誓言《求佛》、胡楊林《香水有毒》、香香《豬之歌》、《孤單北半球》、《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等等,因為實在太多了,有些歌都已經忘記是誰唱的了。這些網路歌手,似乎都是憑借一首歌成名的,成名後往往看不到其他歌曲,是不是幸福來的太快,心情久久不能釋懷,還在沉醉在這美好時刻,還是成名後忙於撈金,還是忘了初衷,還是在無數的歡呼聲當中迷失了自己?

I. 想知道3大網路歌手是誰

徐 良
汪蘇瀧
許 嵩
你知道許嵩、徐良、汪蘇瀧是誰嗎?如果你沒聽說過他們,那麼……恭喜你,你老了!他們歌曲的播放量在互聯網中可謂天文數字,網路MP3上排名與張學友、周傑倫、陳奕迅等人並駕齊驅;在QQ音樂上常年名列前茅,甚至超越那些大明星,他們被稱為90後三分天下的人物,然而,與這一切瘋狂形成極大反差的是:在整個大眾層面,他們沒有「陳奕迅周傑倫們」家喻戶曉,也沒有「鳳凰傳奇慕容曉曉們」一首神曲紅遍南北,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對他們最受歡迎的歌曲也一臉茫然,甚至多年從事傳統媒體的音樂記者們對他們也知之甚少,或嗤之以鼻或錯愕費解:這些所謂的「新人」怎麼會這么紅?這些發布會上尖叫的眾多粉絲居然不是花錢買來的,他們長得也不「偶像」啊?他們的歌到底有什麼魔力?—我們也不禁發出疑問:這是怎麼了?這一切又是怎麼發生的?
采寫_本刊記者 蔡慧

走紅
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悄悄地走紅
許嵩
許嵩是三人中最早走紅於互聯網界的,早在2006年初,許嵩尚在大學時期就用自己的電腦錄制了一些隨意的半成品,署名「Vae」上傳在個人網站里頭,此後,他一直保持著新作品推出,到了2007年、2008年間,他就在QQ音樂在線播放試聽量達到了前五名,當時日均試聽量就達到了300萬人次。2009年,許嵩花了半年時間製作了一張唱片《自定義》。至今令很多人吃驚的是,這張完全獨立製作並在個人論壇上銷售的唱片十天的預售量就突破了一萬張,幾天就售罄了,這個網站的論壇注冊用戶已經超過85萬,是迄今為止國內網路歌手中人氣最高的論壇。
徐良、汪蘇瀧
與許嵩類似的是,同樣沒有唱片公司背景、無製作團隊,同樣是包攬詞曲創作製作,徐良和汪蘇瀧的歌曲也同樣在網路悄然通過口碑的方式走紅。這種走紅毫無疑問也很出乎他們自己的意料,在走紅之前,他們並沒有強烈的「明星夢」,在面對「你是否曾考慮過參加選秀」的問題時,三個人不約而同地表示從未想過。徐良當時只是因為一款游戲音樂軟體才開始嘗試創作並有了新作就「丟到網上」,沒想到慢慢地網友反饋越來越多,「有點像音樂類的互動游戲,我出招了,你反應了,這個過程對一個初玩音樂的年輕人來說,是興奮的。」徐良這樣形容。
業內觀察
對互聯網音樂頗有研究的某知名音樂平台內容運營主管李先生回憶,許嵩早在2006年一首《玫瑰花的葬禮》就在新媒體上小有名氣,因為帶有強烈的周傑倫痕跡,這首歌一度被「有心」的盜版商掛上「演唱者:周傑倫」,而真正奠定了許嵩在新媒體界絕對地位的是2010年一首叫做《素顏》的歌曲;而徐良和汪蘇瀧的音樂是2010年底則開始在網路試聽和彩鈴下載中有很大的傳播,相比較許嵩晚了幾年。
傳播路線
而誰都不能否認,有相當一批年輕人跟他們一樣都在網路上自己上傳翻唱或者原創的音樂。
提到這種自媒體性質的音樂傳播方式,就不能忽視5Sing和 YYFC兩大音樂網站。李先生認為包括許嵩、徐良、汪蘇瀧在內的一批類似的網路歌手,他們的原始人氣積累是在這種網站完成的,與傳統唱片行業並不相同,有很多網路上做歌曲推廣的運營商很愛在此類網站找尋適合彩鈴、手機下載等增值業務的歌曲,拿到更大的網站或者平台去推廣,在大網站上的傳播數據非常好看,接下來被大唱片公司相中,從而轉為「正規化」的歌手,這是這個群體的發展路線。
媒體觀察
說「紅」,他們真的很紅,因為那些網路數據擺在那裡,搜狐音樂的主編陳賢江至今還記得兩年前曾被許嵩的網路試聽數據震驚到,沒有經紀人沒有團隊,就是在論壇推廣自己的音樂居然可以做到這樣,他深感不可思議。而隨後徐良和汪蘇瀧出現,這幾位歌手在數據上的反饋都非常之高,不論是試聽下載還是粉絲留言,而且他們的歌曲都在彩鈴上也反應出奇良好—這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收入。
加盟唱片業
這個群體目前的狀元探花和榜眼是許嵩、徐良和汪蘇瀧,從事新媒體音樂的業內人評價他們「三分天下」,許嵩在2011年3月簽約了曾推出林俊傑、阿杜等人的海蝶唱片,而徐良和汪蘇瀧也在今年宣布簽約了擁有孫燕姿等藝人的美妙音樂。事實上,這些人也改變了傳統唱片行業的游戲規則。過去歌手是唱片公司推廣出來的,而現在他們簽約傳統唱片公司成為「新人」,但卻是不折不扣的網路人氣王。美妙音樂經紀部總監黃鈁也坦承如果時間倒退三年,她仍在傳統唱片公司語境下,徐良和汪蘇瀧是不會引起她關注的,但現在傳播音樂的渠道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不得不提的是,許嵩已經是海蝶唱片最賺錢的歌手,現在公認的海蝶一哥,小道消息甚至傳過許嵩每年掙一個億,當然,海蝶方面並沒有認可這個數字。
樂評人觀察
《音樂周刊》的主筆盧世偉記得兩年前就從朋友處聽說過徐良和汪蘇瀧,但他當時並不以為然,直到今年回老家被很多十歲上下孩子圍著管他要這兩個人的簽名;而許嵩,最早盧世偉是從「周傑倫專輯小樣外泄」的烏龍事件中得知,但他也不覺得許嵩能折騰多大,而現實不由令他驚訝,30多歲的他承認這不僅是代溝,也是自己對音樂關注的方式比較傳統,並沒有關注到傳統唱片市場渠道以外的歌手。
紅之數據
粉絲量
他們擁有粉絲量驚人,從騰訊微博上看,許嵩的粉絲超過千萬,徐良和汪蘇瀧的粉絲數也近五百萬,值得驚訝的還有許嵩一條隨手發送的破折號微博都引來了40萬條轉發。
播放量
以許嵩為例,他的每一首歌在QQ音樂的試聽都是千萬量級(這樣的數字被互聯網音樂從業者定義為「頂級播放量」),而唱片公司海蝶提供的數據則是上張專輯網路下載量超過2億;而今年他的新歌《幻聽》上線的時候,曾有粉絲留意到5分鍾增12萬試聽的數據,一度被形容為「逆天」。
專輯銷量
許嵩的公司海蝶唱片擲地有聲宣稱「2011實體專輯銷量第一」,《蘇格拉沒有底》專輯實際銷量過22萬張,今年的新專輯《夢游計》首周就破了12萬。
簽售會
不僅如此,許嵩新專輯發布會,因場內滿員上千位無法入場的粉絲有秩序地在外等候只為見偶像一面。而他去年的13場唱片簽售會每場都場面火爆,最低簽售量也是3000張,所到之處甚至造成交通癱瘓。而全民偶像林丹的簽售會讀者把王府井圖書大廈從六樓轉著圈兒排隊排到一樓也只有過千人-這不能不說是給「唱片已死」的論調輕輕扇了一巴掌。
疑問
火在90後,為什麼?
許嵩、徐良、汪蘇瀧盡管只是三個從網路中脫穎而出並簽約主流唱片公司的新生代創作歌手,但是他們已然形成了一種現象。《南都娛樂周刊》也帶著對這種現象的思考進行了大量的采訪,試圖分析出他們為什麼在90後中這么火。
「打怪升級」,鄰家男孩的代入感
有研究過許嵩的媒體人將他們在網路上的成功形容為「如網游一般地打怪升級」,《音樂周刊》的主筆盧世偉則用「網路原生態」來表達,這三個人長相普通、唱功一般,愛網路生活愛唱歌,本身就是當下在網路上生活的青少年的狀態,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們在上傳歌曲的時候跟愛玩網游的技術控宅男一樣,用自己的各種裝備和武器把大家的共同愛好玩得更好,堅持下來又得到反響,就成了他們當中「港台周傑倫」與「民間英雄」,當然也得到他們積極的推崇。「他們最吸引人的地方我想不是『天王性』兒時生活的代入感。」盧世偉說。
而他們從自媒體傳播音樂伊始,跟歌迷之間就非常沒有距離感,過去許嵩經常在自己的論壇上發帖、跟歌迷交流,翟喆就透露許嵩至今每個月還會有固定回答歌迷問題的板塊,非常有別於傳統唱片公司歌手,他對於歌迷的經營是非常用心的;而且跟其他充滿明星優越感的歌手相比,唱片銷量這么好、商演也不少的許嵩無論在什麼場合都不會擺出所謂高高在上的明星氣質,他是個很宅的人,工作之餘並不會參加什麼「江湖聚會」,更多的時候就是待在酒店或者家中看書。許嵩論壇的版主陌上繁也對此感同身受,她說在歌迷心中,許嵩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大明星」,而是屬於歌迷們的親切的鄰家男孩。
許嵩自己很認同這種「透明化」、「升級化」的感覺:「我和其他很多的歌手不同在於,別的歌手出唱片前,可能已經默默做了多年的積累,但大家是看著我從19歲到26歲,從青澀的樣子到現在一步一步成長的,並不是一上來就看到我專業和成熟的作品,說這是樂趣也好、弊端也好,聽眾跟我一起同步成長的過程很特別,讓大家覺得我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從我19歲寫校園里頭的情感和見聞到現在,大家都有一種代入感,也跟歌迷有很多互通的地方。」
填補空白,寫90後需要的音樂
但從2004年以來就有各種模仿周傑倫的人,為什麼偏偏他們能在90後中走紅呢?
當然首先是內容。徐良和汪蘇瀧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共鳴」這個詞,他們的歌曲內容是十幾歲人所關心所想的,符合他們的語言表達和生活方式,內容上帶有小情調以及網路熱點,比起其他網路歌手過分直白、粗糙和重復的苦愁大情歌調子更為新潮;音樂形態上帶點電子、中國風和R&B,基本代表了這個年紀青少年的音樂興趣點。
《精品購物指南》的音樂記者李森認為他們在90後中的走紅跟整個90後頻繁使用社交網路,生活和社交網路牢牢綁在一起不無關系,信息傳送的及時化,信息處理的碎片化,信息消費的快餐化,這些歌都恰恰符合這些標准。
資深媒體人賈維認為,在主流歌壇上,其實真正寫給十幾歲人的歌曲很少,而這幾年傳統樂壇的蕭條出現的新人並不多,張學友張惠妹是給很大年紀的人聽的了,而林宥嘉、蘇打綠等人雖然也受年輕人歡迎,但歌曲內容本身還是更偏成人化,初中生高中生的音樂很少有人做,他們填補的是這部分空白。
而某新媒體音樂編輯Emi認同賈維的觀點,一語道出個中究竟:校園歌曲的缺乏-90後群體自身強調個性的特質讓他們會去選擇一些認為「新潮」的歌曲,這三位的作品都有「中國風」的影子,在九年義務教育下熱愛祖國的青少年更受用,加上三位唱腔都是輕柔細軟,不會給聽者壓力,對於獨生子女一代脆弱的小心靈也有保護作用。
李先生也認為,盡管同樣類型內容也有一些人在做,例如在網路上也有一定人氣的小賤、喬洋和本兮,但是從內容本身判斷,這三個人還是優於其他歌手,所以能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
周董傑倫,如影隨形
盡管他們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歌手時,許嵩表示是Babyface、徐良說是BigBang,而汪蘇瀧則說是陶喆,但在更多人心中這幾位的歌曲中多少都有些周傑倫的痕跡,「周傑倫」對於許嵩、徐良和汪蘇瀧來說,是個難以迴避的名字:跟R&B、或者中國風有點沾邊的調子、聽似隨意但又有點小想法的吟唱,加上一些跟動漫有關的元素,構成一首有畫面感的歌曲-這種類型的歌曲都曾出現在他們的作品中,而周傑倫式的旋律以及歌詞對於青少年來說確實非常「容易聽」,美妙音樂經紀部總監黃鈁並不迴避這一點:「他們85後都是聽著周傑倫長大的,他們音樂中出現周傑倫的影子並不稀奇。」
但李先生也指出他們雖然有「周傑倫內核」,但是包裝上更接大陸的地氣,更簡單、更直接,年輕人更容易找到情感上的共鳴,畢竟是共同的文化,一聽就懂他們在唱什麼。
現象反差
90後的瘋狂追捧和大眾的知之甚少
說他們紅,但是隨機做一些調查,在大眾層面似乎又沒什麼人聽說過他們,不要說旭日陽剛這些草根歌手,甚至早些年的網路歌手楊臣剛、香香都比他們知名度高。紅在哪兒?可以確定地說,他們是90後最具人氣的創作型男歌手。
徐良和汪蘇瀧簽約的美妙音樂是一家名叫「滾石移動」的數字娛樂公司投資成立的,滾石移動的CEO李敬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在北師大做校園招聘的頭一天,汪蘇瀧在暨南大學做歌友會,跟隨前往的、並不太了解汪蘇瀧的台灣製作人給他發了信息,說到處都是女生的尖叫,終於相信了汪蘇瀧在學生族中真的火;而他卻發現在前來聽他校招聘講座的大四學生對汪蘇瀧的名字卻反應平淡,他後來經過市場的調研分析,得出結論:大一大二的學生願意聽汪蘇瀧,但是大三大四這個年齡段就不怎麼聽了,「我現在覺得音樂可以用三年一代來區別,五年一代都不夠了。」李敬感嘆。
對話
許嵩:已經很久沒人跟我提周傑倫了
關於「網路歌手」:沒有誰比誰更高端、誰比誰更牛
南都娛樂周刊:你們這一代網路上出來的歌手跟之前的網路歌手還是發生了變化的。
許嵩: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段吧,過去成為網路歌曲感覺很特殊,但現在就算是主流唱片公司的歌手也需要通過網路推廣,大家都在上網,那個時代已經不在了。
南都娛樂周刊:但網路歌手總被偏見,你介意大家叫你「網路歌手」嗎?
許嵩:選秀也好、酒吧也好,總有個出道方式,至於別人怎麼定義,標簽很無所謂,沒有誰比誰更高端、誰比誰更牛,我自己做音樂就是兩方面:一是自己高興,二是希望給別人傳達一些正面的感動和視聽的愉悅。大家認識我的渠道是網路,叫「網路歌手」也沒有什麼不妥,對我來說現在簽了約做音樂也沒有什麼不同。
音樂理念:中國人還是更喜歡旋律性的東西
南都娛樂周刊:但不能否認簽約對你來說還是有改變的。
許嵩:簽約前的兩張專輯和簽約後的兩張專輯都是自己製作,從創作和製作方式上沒有太多的改變,製作團隊的人都也是我自己去聯系的,做完成品給老闆看一下,公司還是尊重我的整體把握。改變的在於宣傳力度。
南都娛樂周刊:你說很喜歡歐美音樂,像Babyface你就提過,你是想做那樣的音樂嗎?
許嵩:還好吧,製作上確實華語的趕不上西洋,但我什麼都會聽一聽,我其實聽華語音樂還是比國外音樂多一些,因為,流行音樂雖然是從西方過來的,節奏和製作方面比我們領先很多,但華語音樂也有不可撼動的優勢:歌詞層面的復雜性是國外的歌詞所不具備的,婉轉、韻味深長,有更多拓展的空間,而且我們的音樂跟別人音樂的屬性也不一樣,中國的聽眾還是更喜歡旋律性的東西,對於節奏性的東西,可能不是那麼感冒,所以你在什麼地方做音樂,就要保證接地氣,本土性。我雖然研究西洋音樂的製作,但在作詞作曲方面還是遵循自己的內心,沒有要去仿裝什麼風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有自己的態度最重要,別人好壞評價都是很主觀的,沒有哪一種音樂高端或者低端,或者哪一個就是主流哪一個就是另類,還是靠成績說話吧。
目標:我不可能讓所有人耐心地聽自己的唱片
南都娛樂周刊:你最早被叫做「小周傑倫」,對你來說是高興還是煩惱?
許嵩:現在這樣叫的少一些了。我沒有刻意地要怎樣啊,別人的評價其實也無所謂。
南都娛樂周刊:坦白說,你覺得自己像他嗎?
許嵩:很早期的歌就真的像,特別是《玫瑰花的葬禮》,就是吊兒郎當地學著唱著玩,80後誰沒聽過周傑倫啊!但那個狀態是個過程,之後漸漸找到自己的感覺,也會漸漸地忘掉這些所謂的起步時候欣賞的人或風格,聽得多見得多就不會再陷入所謂模仿的套路。再說周傑倫,我覺得跟我沒什麼關系了,從第二張第三張唱片開始,已經很久沒有人跟我提到過周傑倫了。
南都娛樂周刊:你在音樂上有什麼目標嗎?
許嵩:就是要不斷地去寫,別人的贊美一笑而過,批評也一笑而過。比如我在出第一張唱片之前,如果大家都說你沒什麼個性化,那你就放棄了,放棄了不也就放棄了,但是你堅持了,漸漸地就會找到自己,別人也就會重新認知你,當然這需要時間,但是我其實也沒有很急於要證明什麼,還是那句話,自己寫歌高興就行,我就是常常提醒我做音樂不要功利心太重。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有心思去耐心地聽自己的唱片,特別是當他本身就帶著他固有的成見來聽你的東西的時候,他就沒有心思去了解你了。
無所謂啊,沒有任何一個歌手不會有自己固有的不足,或者別人看來固有的不足,你永遠都無法逃脫被評價,而且在我看來,被誤解就是藝人工作的一部分,因為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理解你,別人也沒有那個工夫和義務來理解你,人家只是從你身上選取他需要的東西就行了,得到了就贊美你,得不到就打倒你。
徐良、汪蘇瀧:我的作品可能就不是質疑者們的菜
關於簽約:轉入專業領域後會有壓力
南都娛樂周刊:決定簽約對你而言艱難嗎?
徐良:簽約對我來說是一個驚喜,做一個能夠讓自己更貼近夢想的決定,不用猶豫。
汪蘇瀧:我對音樂的掌控欲很強,但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很少會有唱片公司願意放手讓你去決定整張專輯的走向。但感謝美妙音樂對我的信賴,而且這里有我非常喜歡的前輩藝人,又有非常強大的專業團隊,整個簽約過程是個非常美妙的決定。
南都娛樂周刊:變成簽約,從創作上、到宣傳推廣上談談「好處和難處」。
徐良:簽約後,有了自己的音樂團隊,在很多專業老師的幫助下可以不斷的進步,做出來的作品也比之前趨向成熟。宣傳上也會有團隊在背後支持,之前做獨立音樂人的時候幾乎沒有宣傳,所以剛開始宣傳時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如果硬要說有什麼難處,就是在我的個人層面。在原先的非職業領域內,無論做出怎樣的作品,都有一種很強的成就感,因為周圍玩音樂的大多都是和我一樣是非職業歌手,所以作品無論給誰聽都會得到很好的評價。但是轉入專業領域後,會寫歌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作品也會受到專業人士的檢視,會有壓力。
汪蘇瀧:以前做音樂更多是興趣,風格、主題,都由著性子來。但現在將歌手作為一種職業,做的音樂要求更高,考慮地更多、更全面。在其他方面,反而倒比較輕松,以前總是一個人來做所有的事情,現在我只要把音樂做好,其他的事情,就主要交給公司來運行就好。
走紅狀態:大金曲的誕生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南都娛樂周刊:對於大眾而言,你缺少一首真正的大金曲。遺憾嗎?
徐良:認同,我明白自己缺少一首或是貪心一點幾首真正意義的大金曲,就像張學友、陳奕迅他們當年那樣。我想除了繼續努力學習和不斷創作外,大金曲的誕生有時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汪蘇瀧:歌曲做到朗朗上口也許是好事情,但並不是我的全部追求。我想更多表達的是音樂本身。我新專輯中的《不可思議》,是一首現場錄制的歌,比較FUNKY風格,可能是比較不會受到國語樂迷喜歡的類型,但所有的樂手老師包括我那天都錄得特別開心,因為他們已經好久沒再錄到這種歌了。
南都娛樂周刊:紅,對你而言是什麼呢?
徐良:我沒有特別意識到自己紅的狀態,但當你走在不同的城市聽到街上在放自己的歌,或者很多歌迷一聽前奏就會唱,這是開心的。
汪蘇瀧:紅不紅就意味著聽你音樂的人多不多吧。
關於標簽化:周傑倫畢竟影響了一個時代
南都娛樂周刊:你對「網路歌手」這樣的頭銜怎麼看?盡管你在網路、QQ音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是,尤其樂壇或者媒體很多人對這個頭銜仍戴有色眼鏡來看,而且豆瓣的用戶可能也會質疑你。
徐良:這本來就是個全民皆網路的時代,無論是大牌還是新人,網路都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傳播平台,所以並不排斥「網路歌手」。至於可能會遭到豆瓣用戶的質疑,這太正常了,我的作品可能就不是他們的菜,這就是市場細分後的聽眾選擇。而媒體的態度,我想任何一位樂壇新人剛出來時,都有個被檢驗的過程。
汪蘇瀧:歌曲的風格是可以分類的,但歌手是無法分類的。每個人的音樂都是不同的,不能用同一種評價來給一批人做標簽。任何一種新生事物在初期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看法,就連鄧麗君老師在開始也被人說過「靡靡之音」。
南都娛樂周刊:我相信每位歌手都不願被人貼標簽,但的確有人會覺得你的音樂帶有周傑倫的影子,你認同嗎?
徐良:周傑倫影響了一個時代,或多或少有他音樂的影子我覺得是可能的,但這絕不是我創作的初衷和目的。其實我非常喜歡日韓音樂,平時最多聽的也是這類型的歌。
汪蘇瀧:我認真地在做我自己喜歡做的音樂,與大家分享,也樂於見到有各種不同的評價。不過我音樂里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聲音都是我最真實的想法
以上摘自 《 元芳,你怎麼看?90後互聯網音樂界 汪蘇瀧 徐良 許嵩 三分天下,這才是中國好聲音》的QQ日誌

J. 盤點昔日網路歌手現狀:有人被「封神」,為何有人卻淪落到無人知曉

前言

時代在不斷變遷著,每一天都會發生新的故事,也會有舊的事情被大眾遺忘。但即使這樣,不管在哪個圈子裡,想要有長久的發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依靠個人實力之外,每個人的機遇與運氣也非常重要。娛樂圈就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圈子,每一天都會有新的面孔出現,也會有舊的流量消失,今日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昔日紅極一時的幾位網路歌手的現狀。

01

自從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我們就可以通過很多途徑去了解一些比較小眾的歌手,可能說到網路歌手,很多人都想到當年紅極一時的QQ音樂三巨頭,但其實在早期占據了彩鈴廣告的那些流行歌手,才是最初的網路歌手。

在一些網友看來,按照許嵩的實力,他已經可以被「封神」了,奈何本尊太過於低調,完全不在乎這些虛名。或許也正是因為許嵩一直都在潛心創作,所以才可以不斷給我們帶來更多優質的歌曲吧!

結語

如今那些網路歌手們的境遇大不相同,有的淪落到無人知,有的人卻已經是被封神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曾經的輝煌照亮了樂壇。如今網路歌手越來越多,我們對音樂的類型選擇也越來越廣泛,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優質的歌手出現!

閱讀全文

與當年的網路歌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通上不了網是路由器壞了嗎 瀏覽:931
網路安全培訓內容範文 瀏覽:80
電信連接網路設置 瀏覽:136
為什麼網路無法連接到ie 瀏覽:504
當貝和創舟網路電視盒哪個好 瀏覽:50
wan鏈路上應用哪個網路 瀏覽:679
網路專線租賃屬於哪個行業 瀏覽:988
網路安全檢測方案 瀏覽:469
網路安全法講座觀後感 瀏覽:566
網路公鏈什麼意思 瀏覽:39
移動網路晚上網路太差 瀏覽:952
一九年有哪些網路游戲 瀏覽:288
所有無線網路都是感嘆號 瀏覽:223
e家寬網路續費後如何開通 瀏覽:542
網路營銷方法和應用 瀏覽:695
電腦網路測試儀正負極 瀏覽:489
銀行的網路功能有哪些 瀏覽:457
網路設備無線 瀏覽:27
關閉電視網路連接有線電視機頂盒 瀏覽:577
網路專線哪個公司好 瀏覽:22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