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計劃法
滾動計劃法——一種定期修訂未來計劃的方法。 滾動計劃法是按照「近細遠粗」的原則制定一定時期內的計劃,然後按照計劃的執行情況和環境變化,調整和修訂未來的計劃,並逐期向後移動,把短期計劃和中期計劃結合起來的一種計劃方法。
網路計劃技術是指用於工程項目的計劃與控制的一項管理技術。它是五十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依其起源有關鍵路徑法(CPM)與計劃評審法(PERT)之分。1956年,美國杜邦公司在制定企業不同業務部門的系統規劃時,制定了第一套網路計劃。這種計劃藉助於網路表示各項工作與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各項工作的相互關系。通過網路分析研究工程費用與工期的相互關系,並找出在編制計劃及計劃執行過程中的關鍵路線。
2. 監理工程師如何藉助雙時標網路計劃圖開展進度控制工作
計算哪個工作的總時差,就以哪個工作為起點工作,尋找通過該工作的所有線路,然後計算各條線路的波形線的長度和,波形線長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該工作的總時差。本題的時標網路圖如下:
本題中以B工作為起點工作,通過B工作的線路共有四條:
BDG,波形線長度和=3周BDH,波形線的長度和=1周BDI,波形線的長度和=2周BEI,波形線的長度和=3周最小值為「BDH,波形線的長度和=1周」,所以B工作的總時差=1。
3. 網路進度計劃控制方法有哪些步驟
所謂施工項目進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內,編制出最優的施工進度計劃,在執行該計劃的施工中,經常檢查施工實際進度情況,並將其與計劃進度相比較,若出現偏差,便分析產生的原因和對工期的影響程度,找出必要的調整措施,修改原計劃,不斷地如此循環,直至工程竣工驗收。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的總目標是確保施工項目的既定目標工期的實現,或者在保證施工質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實際成本的條件下,適當縮短施工工期。
4. 在網路理論基礎上發展的計劃控制方法是
在圖論基礎上研究網路一般規律和網路流問題各種優化理論和方法的學科,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網路是用節點和邊聯結構成的圖,表示研究諸對象及其相互關系,如鐵路網、電力網和通信網等。
中文名
網路理論
外文名
net theory
提出者
Georg Simmel
國家
德國
關鍵字
網路流、優化理論
快速
導航
發展概況
最大流量問題
最短路徑問題
最短樹問題
最小費用流
簡介
在圖論基礎上研究網路一般規律和網路流問題各種優化理論和方法的學科,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網路是用節點和邊聯結構成的圖,表示研究諸對象及其相互關系,如鐵路網、電力網和通信網等。網路中的節點代表任何一種流動的起點、運轉點和終點(如車站、港口、城鎮、計算機終端和工程項目的事件等)。網路中的邊代表任何物流、能流或信息流通過的通道(如輸電線、通信線、鐵路線和各事件之間的次序等)。在網路中每條邊上賦予某個正數,稱為該邊的權,它可以表示路程、流量、時間和費用等。建立網路的目的都在於把某種規定的物質、能量或信息從某個供應點最優地輸送到另一個需求點去。例如,在管道網路中要以最短的距離、最大的流量和最小的費用把水、石油或天然氣從供應點送到用戶那裡。
網路理論
網路理論
發展概況
網路理論起源於圖論[1] 。1845年G.R.基爾霍夫應用圖論和[2] 矩陣理論證明了電網路中兩個重要定律,即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電壓定律,不僅為圖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也奠定了網路理論的基礎。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網路理論的廣泛應用,許多學者提出優化計算的方法。1956年L.R.小福特和D.R.富爾克森提出尋找最大流量的標號演算法。1959年E.W.戴克斯特拉提出尋找最短路徑的標號演算法。1961年,富爾克森提出求解更一般的最小費用流的狀態演算法,這是解最短路徑、最大流量與最小費用流的統一方法,是網路理論中最基本的結果之一。此後又相繼提出了各種類型的網路流問題,諸如帶下界容量的網路流、動態流、帶增益的流和多種物資流等問題,並得到一系列結果。
網路理論
網路理論
最大流量問題
當物質流或信息流通過給定的網路時(圖1),在流過每條邊的流量xij不超過該邊允許通過的流量cij的條件下,求出從發點s向收點t輸出的最大流量f,即在滿足的條件下,使f最大。最大流量問題是一個特殊的線性規劃問題,有許多求解方法。一種有效的計算方法是福特-富爾克森法,它是根據最大流量-最小割集原理,通過標號演算法,求出在上述約束條件下從發點s到收點t的最大流量f 的數值。其計算步驟如下:①繪制一個能滿足上述約束條件的網路可行流(圖2)。邊上的數字為允許流量cij,括弧內的數字為給定的可行流。②找出一條增廣鏈。增廣鏈是指從發點s到收點t的鏈中,滿足正向邊上xij<cij和反向邊上xji>0的鏈。圖2中用粗線表示的{vs,v2,v3,v4,v6,vt} 是一條增廣鏈。其中【v2,v3】為反向邊,其餘均為正向邊。③調整可行流,即在增廣鏈的各邊上,屬正向邊加上一個修正量ε,屬反向邊減去一個修正量ε,即xij+εj,xji-εj。
網路理論
網路理論
最短路徑問題
一般提法是:尋找網路中兩點間的最短路徑,即尋找連接這兩點的邊的總權數(可以是距離、時間、費用等)為最小的通路。圖4為最短路徑問題的一個例子。最短路徑問題有兩種演算法。戴克斯特拉法1959年提出。其計算方法是:從始點vs,標以零值,並記在vs旁的方括弧內。然後依節點序號順序找出到達各點的最短距離,並說明來自何方,例如在節點v3處標上【v2,4】,即表示來自節點v2,距離累計為4。戴克斯特拉法可以通過編制計算程序,在計算機上運算。
然後根據作業順序進行排列,利用所形成的網路對整個工作或項目進行統籌規劃和控制,以便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專耗去完成既定的目標或任務。
前推法:作業順序進行排列進行推算。
後推法:消耗去完成既定的目標或任務進行推算。
前推法與後推法的應用:
單代號網路圖中的箭線表示緊鄰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既不佔用時間也不消耗資源。箭線應畫成水平直線、折線或者斜線,箭線水平投影的方向應自左向右,表示工作的行進方向。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包括工藝關系的組織關系,在網路圖中均表現為工作之間的先後順序。
(5)網路計劃怎麼控制擴展閱讀:
網路計劃圖的含義:
1、箭線:在雙代號網路中,工作一般使用箭線表示,每一條箭線都表示一項工作,任意一條箭線都需要佔用時間,消耗資源,工作名稱寫在箭線的上方,而消耗的時間則寫在箭線的下方。
2、虛箭線:是實際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項虛設工作,因此一般不佔用資源,不消耗時間,虛箭線一般用於正確表達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
3、節點:反映的是前後工作的交接點,接點中的編號可以任意編寫,但應保證後續工作的結點比前面結點的編號大,即圖中的i<j。且不得有重復
起始節點:即第一個節點,它只有外向箭線(即箭頭離向接點)。
終點節點:即最後一個節點,它只有內向箭線(即箭頭指向接點)。
間節點:即,既有內向箭線又有外向箭線的節點
4、線路:即網路圖中從起始節點開始,沿箭頭方向通過一系列箭線與節點,最後達到終點節點的通路,稱為線路。一個網路圖中一般有多條線路,線路可以用節點的代號來表示,比如①-②-③-⑤-⑥線路的長度就是線路上各工作的持續時間之和。
6. 網路管理計劃
1、網線一百米,水晶頭50個,網線鉗一把,路由一隻,16口交換機一台,一起八、九百左右
2、ADSL拔號器出來的線連路由器的WAN口,路由器的LAN口連交換機,所有的電腦連交換機,插上就行了,IP自動分配
3、路由器需設置,網路搜一下
4、想下載東西不影響網速是不可能的
5、伺服器無所謂利用不利用了,跟上網沒關系了
6、網線自己做吧,買東西的時候現場學一下,要不然線短了咋辦呢?
7、就按我上面說的就行了,一切OK!
7. 網路計劃技術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網路計劃技術的原理,是把一項工作或項目分成各種作業,然後根據作業順序進行排列,通過網路圖對整個工作或項目進行統籌規劃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網路計劃技術是指以網路圖為基礎的計劃模型,其最基本的優點就是能直觀地反映工作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使一項計劃構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為實現計劃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礎。同時,它運用數學最優化原理,揭示整個計劃的關鍵工作以及巧妙地安排計劃中的各項工作,從而使計劃管理人員依照執行的情況信息,有科學根據地對未來做出預測,使得計劃自始至終在人們的監督和控制之中,使用盡可能短的工期、盡可能少的資源、盡可能好的流程、盡可能低的成本來完成所控制的項目。
網路計劃作為系統工程的一個分支,它在制定一項計劃時,總是把所研究的對象當做一個系統的整體來考慮。無論何種計劃都包含著許多消耗時間和資源的工作過程,並且這些工作的實施不是隨意的,它要受到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限制。計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任務的諸工作、相互關系、時間、資源構成一個系統協調的整體,力求以最短的工期和最少的資源去完成這項任務。
網路計劃模型是一種直觀而簡明的、有邏輯和數學根據的計劃模型。就是說它不僅能完整地揭示一項計劃所包含的全部工作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從數學的高度運用最優化原理,去揭示整個計劃的關鍵工作以及巧妙地安排計劃中的各項工作,從而可使計劃管理人員依照計劃執行的情況信息,有科學根據地對未來作出預測,使得計劃自始自終在人們的監督和控制之中。
8. 網路計劃技術的內容是什麼,有哪些應用步驟
網路計劃技術是指用於工程項目的計劃與控制的一項管理技術。網路計劃技術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網路圖
網路圖是指網路計劃技術的圖解模型,反映整個工程任務的分解和合成。分解,是指對工程任務的劃分;合成,是指解決各項工作的協作與配合。分解和合成是解決各項工作之間,按邏輯關系的有機組成。繪制網路圖是網路計劃技術的基礎工作。
2、時間參數
在實現整個工程任務過程中,包括人、事、物的運動狀態。這種運動狀態都是通過轉化為時間函數來反映的。反映人、事、物運動狀態的時間參數包括:各項工作的作業時間、開工與完工的時間、工作之間的銜接時間、完成任務的機動時間及工程范圍和總工期等。
3、關鍵路線
通過計算網路圖中的時間參數,求出工程工期並找出關鍵路徑。在關鍵路線上的作業稱為關鍵作業,這些作業完成的快慢直接影響著整個計劃的工期。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關鍵作業是管理的重點,在時間和費用方面則要嚴格控制。
4、網路優化
網路優化,是指根據關鍵路線法,通過利用時差,不斷改善網路計劃的初始方案,在滿足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尋求管理目標達到最優化的計劃方案。網路優化是網路計劃技術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較之其它計劃方法優越的主要方面。
網路計劃技術的應用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目標
確定目標,是指決定將網路計劃技術應用於哪一個工程項目,並提出對工程項目和有關技術經濟指標的具體要求。如在工期方面,成本費用方面要達到什麼要求。依據企業現有的管理基礎,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況,利用網路計劃技術為實現工程項目,尋求最合適的方案。
2、分解工程項目,列出作業明細表
一個工程項目是由許多作業組成的,在繪制網路圖前就要將工程項目分解成各項作業。作業項目劃分的粗細程度視工程內容以及不同單位要求而定,通常情況下,作業所包含的內容多,范圍大多可分粗些,反之細些。作業項目分得細,網路圖的結點和箭線就多。對於上層領導機關,網路圖可繪制的粗些,主要是通觀全局、分析矛盾、掌握關鍵、協調工作、進行決策;對於基層單位,網路圖就可繪製得細些,以便具體組織和指導工作。
在工程項目分解成作業的基礎上,還要進行作業分析,以便明確先行作業(緊前作業),平行作業和後續作業(緊後作業)。即在該作業開始前,哪些作業必須先期完成,哪些作業可以同時平行地進行,哪些作業必須後期完成,或者在該作業進行的過程中,哪些作業可以與之平行交叉地進行。
在劃分作業項目後便可計算和確定作業時間。一般採用單點估計或三點估計法,然後一並填入明細表中。
3、繪制網路圖,進行結點編號
根據作業時間明細表,可繪制網路圖。網路圖的繪制方法有順推法和逆推法。
1)順推法:即從始點時間開始根據每項作業的直接緊後作業,順序依次繪出各項作業的箭線,直至終點事件為止。
2)逆推法:即從終點事件開始,根據每項作業的緊前作業逆箭頭前進方向逐一繪出各項作業的箭線,直至始點事件為止。
同一項任務,用上述兩種方法畫出的網路圖是相同的。一般習慣於按反工藝順序安排計劃的企業,如機器製造企業,採用逆推較方便,而建築安裝等企業,則大多採用順推法。按照各項作業之間的關系繪制網路圖後,要進行結點的編號。
4、計算網路時間,確定關鍵路線
根據網路圖和各項活動的作業時間,就可以計算出全部網路時間和時差,並確定關鍵線路。具體計算網路時間並不太難,但比較煩瑣。在實際工作中影響計劃的因素很多,要耗費很多的人力和時間。因此,只有採用電子計算機才能對計劃進行局部或全部調整,這也是為推廣應用網路計劃技術提出了新內容和新要求。
5、進行網路計劃方案的優化
找出關鍵路徑,也就初步確定了完成整個計劃任務所需要的工期。這個總工期,是否符合合同或計劃規定的時間要求,是否與計劃期的勞動力、物資供應、成本費用等計劃指標相適應,需要進一步綜合平衡,通過優化,擇取最優方案。然後正式繪制網路圖,編制各種進度表,以及工程預算等各種計劃文件。
6、網路計劃的貫徹執行
編制網路計劃僅僅是計劃工作的開始。計劃工作不僅要正確地編制計劃,更重要的是組織計劃的實施。網路計劃的貫徹執行,要發動群眾討論計劃,加強生產管理工作,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計劃任務的完成。在應用電子計算機的情況下,可以利用計算機對網路計劃的執行進行監督、控制和調整,只要將網路計劃及執行情況輸入計算機,它就能自動運算、調整,並輸出結果,以指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