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ab同軸電纜網路屬於什麼協議

ab同軸電纜網路屬於什麼協議

發布時間:2022-10-04 07:38:27

❶ 同軸電纜傳輸的是數字信號還是模擬信號

同軸電纜可以傳輸數字信號、也可以傳輸模擬信號,具體是什麼信號得看有線台採用的什麼方式傳輸,阻抗一般是75歐。

同軸電纜屏蔽層銅網能屏蔽電磁干擾或EMI的無用外部信號干擾,編織層中絞合線的多少和含銅量決定了其抗干擾的能力。編織層鬆散的商業電纜能屏蔽80%干擾信號,適合於電氣干擾較低的場合,如果使用金屬管道效果更好。

高幹擾的場合要使用高屏蔽或高編織密度的電纜。鋁箔屏蔽或包箔材料的電纜不適用於電視監控系統,但可用於發射無線電頻率信號。

(1)ab同軸電纜網路屬於什麼協議擴展閱讀:

同軸電纜的特性阻抗為75歐姆,由於視頻帶寬很寬,同軸電纜在低頻和高頻所表現的阻抗不是完全相同的,無法做到完全的匹配。

但圖像的細節都在1MHz以上的頻域內,所以保證高頻段阻抗匹配就基本能夠滿足傳輸要求,即使在低頻段有微小的失配,也不會對圖像造成明顯的重影失真。

使用同軸電纜傳輸常常會因傳輸距離過長、損耗過大、電纜質量不高、大功率可控硅設備使用造成電源不潔凈等原因造成的干擾,這些干擾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解決,如加裝電纜補償器、使用凈化電源、選用高質量電纜等。

❷ 同軸電纜,什麼是同軸電纜,同軸電纜介紹

同軸電纜從用途上分可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即網路同軸電纜和視頻同軸電纜)。同軸電纜分50Ω 基帶電纜和75Ω寬頻電纜兩類。基帶電纜又分細同軸電纜和粗同軸電纜。基帶電纜僅僅用於數字傳輸,數據率可達10Mbps。
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是指有兩個同心導體,而導體和屏蔽層又共用同一軸心的電纜。最常見的同軸電纜由絕緣材料隔離的銅線導體組成,在里層絕緣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層環形導體及其絕緣體,然後整個電纜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綸材料的護套包住。
詳情實際上可以看看網路的
http://ke..com/link?url=8u_3b6nC9sOxXZBPV-dXI21tKcVoB-ljU4Jkkl9GnDbiuR71IU7eE3i3jh

❸ iso/osi七層網路通信協議的含義是什麼

一、網路協議
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為了保證通信雙方能正確而自動地進行數據通信,針對通信過程的各種情況,制定了一整套約定——網路系統的通信協議。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協議的定義
簡單地說,協議是指通信雙方必須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換的規則的集合,是一套語義和語法規則,用來規定有關功能部件在通信過程中的操作,它定義了數據發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經的過程。協議規定了網路中使用的格式、定時方式、順序和檢錯。
2、協議的組成
一般說,一個網路協議主要由語法、語義和同步三個要素組成。
語法指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確定通信時採用的數據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語義由通信過程的說明構成,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應答,對發布請求、執行動作、以及返回應答予以解釋,並確定用於協調和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同步是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指出事件的順序以及速度匹配。
3、協議的特點
現代計算機網路採用高度結構化的設計和實現技術,是用分層或協議分層來組織的。每一層和相鄰層有介面,較低層通過介面向它的上一層提供服務,但這一服務的實現細節對上層是屏蔽的。較高層又是在較低層提供的低級服務的基礎上實現更高級的服務。
網路系統體系結構是有層次的,通信協議也被分為多個層次,在每個層次內又可分成若乾子層次,協議各層次有高低之分。
只有通信協議有效,才能實現系統內各種資源共享。如果通信協議不可靠就會造成通信混亂和中斷。
在設計和選擇協議時,不僅要考慮網路系統的拓撲結構、信息的傳輸量、所採用的傳輸技術、數據存取方式,還要考慮到其效率、價格和適應性等問題。
二、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
在計算機網路產生之初,每個計算機廠商都有一套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的概念,它們之間互不相容。為此,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個分委員會來專門研究一種用於開放系統互聯的體系結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簡稱OSI,ISO/IEC 是 國際化標准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的英文縮寫,它是致力於國際標準的、自願和非盈利的專門機構。"開放"這個詞表示:只要遵循OSI標准,一個系統可以和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OSI標準的其他任何系統進行連接。這個分委員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即OSI參考模型,它定義了連接異種計算機的標准框架。OSI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的簡稱,其中文譯名為「開放式系統互聯」。開放系統互連七層模型的定義和功能是網路技術入門者的敲門磚,也是分析、評判各種網路技術的依據。OSI模型為一種分層結構,通過這種結構,使得網路中不同計算機間相互交換信息的方式標准化。
開發系統互聯OSI參考模型是在1984年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發布的,現在已被公認為計算機互聯通信的基本體系結構模型,該模型是設計和描述網路通信的基本框架,描述了信息如何從一台計算機的應用層軟體通過網路媒體傳輸到另一台計算機的應用層軟體中。該模型應用最多的就是描述網路環境。生產廠商根據OSI模型的標准設計自己的產品。它描述了網路硬體和軟體如何以層的方式協同工作進行網路通信。
1、 OSI的分層結構
OSI參考模型定義了不同計算機互連標準的框架結構,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被認為是新一代網路的結構。OSI參考模型的系統結構是層次式結構,由七層組成,它從高層到低層依次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等,各個層次包含了不同的網路活動和設備,以及相應的技術介面,此外,各個層次還擁有獨立的稱之為協議的標准。各層間相對獨立,並且下一層為上一層提供服務。通過分層可以把復雜的通信過程分成了多個獨立的、比較容易解決的子問題。
開放式系統互連模型的最大優點是將服務、介面和協議這三個概念明確地區分開來:服務說明某一層為上一層提供一些什麼功能,介面說明上一層如何使用下層的服務,而協議涉及如何實現本層的服務;這樣各層之間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互連網路中各實體採用什麼樣的協議是沒有限制的,只要向上提供相同的服務並且不改變相鄰層的介面就可以了。網路七層的劃分也是為了使網路的不同功能模塊(不同層次)分擔起不同的職責,從而帶來如下好處:
減輕問題的復雜程度,一旦網路發生故障,可迅速定位故障所處層次,便於查找和糾錯;
在各層分別定義標准介面,使具備相同對等層的不同網路設備能實現互操作,各層之間則相對獨立,一種高層協議可放在多種低層協議上運行;
l 便於研究和教學。
2、各層的主要功能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OSI模型的最低層是物理層,也是OSI分層結構體系中最重要、最基礎的一層,它是建立在通信介質基礎上的,它直接面向傳輸介質,實現設備之間的物理介面,為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傳輸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通過通信介質實現二進制比特流的傳輸,負責從一台計算機向另一台計算機傳輸比特流(0和1)。物理層定義了數據編碼和流同步,確保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的正確傳輸;定義了比特流的持續時間以及比特流是如何轉換為可在通信介質上傳輸的電或光信號;定義了線纜如何接到網卡上。我們知道,要傳遞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體,如雙絞線、同軸電纜等,但具體的物理媒體並不在OSI的7層之內,有人把物理媒體當作第0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它的上一層提供一個物理連接,並為建立、維持和拆除物理連接規定了它們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 程特性。在這一層,數據還沒有被組織,僅作為原始的位流或電氣電壓處理,單位是比特。
物理層的機械特性:物理連接時所採用的連接器的幾何尺寸、插針和插孔數量及排列順序等。
物理層的電氣特性:在物理連接上傳輸二進制比特流時,線路上信號電壓的高低、阻抗的匹配、傳輸速率和距離的限制。
物理層的功能特性:物理介面上各條信號線的功能分配和確切定義
物理層的規程特性:利用信號線進行二進制比特流傳輸的一組操作過程,即各信號線的工作規則和先後順序。
在物理層中,為用戶設備提供入網連接點的設備被稱為數據通信設備 (DCE);擁有的數據設備被稱為數據終端設備 (DTE);
數 據 鏈 路 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負責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線路上,無差錯的傳送以幀為單位的數據,負責建立、維持和釋放數據鏈路的連接,向網路層提供可靠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組幀。數據幀是存放數據的有組織的邏輯結構,每一幀包括一定數量的數據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含有源站點和目的站點的物理地址。通常,數據鏈路層發送一個數據幀後,等待接收方的確認。接收方數據鏈路層檢測數據幀傳輸過程中產生的任何問題。沒有經過確認的幀和損壞的幀都要進行重傳。在傳送數據時,如果接收點檢測到所傳數據中有差錯,就要通知發送方重發該幀。
網 絡 層(Network Layer)
網路層,負責信息定址和將邏輯地址和名字轉換為物理地址,決定從源到目的計算機之間的路由,根據物理情況、服務的優先順序和其他因素等,確定數據應該經過的通道;管理物理通信問題,如報文交換、路由和數據競爭控制等。在計算機網路中進行通信的兩個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數據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信子網。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數據及時傳送。網路層將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幀組成數據包,包中封裝有網路層包頭,其中含有邏輯地址信息- -源站點和目的站點地址的網路地址。
傳 輸 層(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是整個協議層次的核心。它根據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網路資源,並以可靠和經濟的方式,為兩個端系統(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會話層之間,提供建立、維護和取消傳輸連接的功能,提供數據流控制和錯誤處理,以及與報文傳輸和接收有關的故障處理,負責可靠地傳輸數據,確保報文無差錯、有序、不丟失、無重復地傳輸。傳輸層對信息重新打包,將長的信息分成幾個報文,並把小的信息合並成一個報文,從而使得報文在網路上有效的傳輸。在接收端,傳輸層對信息解包,重新組裝信息,通常還要發送、接收、確認信息。
會 話 層(Session Layer)
對話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數據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會話層,允許不同計算機上的兩個應用程序建立、使用和結束會話連接,協調數據發送方、發送時間和數據包的大小等。會話層也執行名字識別以及安全性等功能,允許兩個應用程序跨網路通信。會話層通過在數據流上放置檢測點來保護用戶任務之間的同步。這樣,如果網路出現故障,只有最近檢測點之後的數據才需要重傳。
表 示 層(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層在會話層和應用層之間,這一層主要解決擁護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於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負責協議轉換、翻譯數據、加密數據、改變或轉換字元集以及擴展圖形命令;負責數據壓縮以便減少網上數據的傳輸量。它為異種機通信提供一種公共語言,確定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的格式,可稱其為網路轉換器。在發送計算機方,表示層將應用層發送下來的數據轉換成可辨認的中間格式;在接收計算機方,表示層將數據的中間格式轉換成應用層可以理解的格式。這種類型的服務之所以需要,是因為不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用的數據表示法不同。對於用戶數據來說,可以從兩個側面來分析:一個是數據含義被稱為語義同,另一個是數據的表示形式,稱做語法,像文字,圖形,聲音,文種,壓縮,加密等都屬於語法范疇。例如:ASCⅡ,EBCDIC,JPEG,GIF,PICT,MIDI,MPEG等。表示層上還運行重定向器(Redirector)工具,對網路資源的I/O操作重定向到伺服器上。
應 用 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即OSI模型的最高層,是應用程序訪問網路服務的窗口,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該層服務直接支持用戶的應用程序,如文件傳輸、資料庫訪問和電子郵件等。應用層處理一般的網路訪問、流量控制和錯誤恢復。在OSI的七個層次中,應用層是最復雜的,所包含的應用層協議也最多,有些還正在研究和開發之中。
3、OSI模型系統間的通信
OSI參考模型的各層使用不同格式的控制信息,以便與其它計算機系統的對等層進行通信,這個控制信息由對等OSI層之間交換的特殊請求和指令組成。控制信息一般採用數據頭或數據尾的形式。數據頭附加在上層傳輸下來的數據之前;數據尾附加在上層傳輸下來的數據之後。一個OSI層並不一定必須附加一個數據頭或數據尾到上層的數據中。此外,在一個OSI層信息中,信息單元的數據部分還包括所有從上層傳送下來的數據頭,數據尾和數據,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封裝(Encapsulation)」。
信息交換發生在對等OSI層之間,源系統中的每一層把控制信息附加到數據中,而目的系統的每一層則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析,並從數據中移除控制信息。例如系統A 的數據從應用層軟體發往系統B,數據首先被傳輸到系統A的應用層,然後由系統A的應用層將系統B應用層所需的控制信息附加在實際傳輸的數據之前,封裝後的信息單元(數據頭和數據)被傳輸到表示層,表示層再將包含有系統B表示層所需的控制信息附加到數據頭中,隨著每層附加包含系統B同層所需要的控制信息的數據頭(或數據尾),信息單元長度不斷變化,整個信息單元在物理層被傳輸給網路介質, 並通過介質發送到系統B。 系統B 的物理層接收到信息單元後,將它傳送到數據鏈路層,然後系統B的數據鏈路層讀取附加的控制信息,移去數據頭,並把信息單元的余留部分傳送到網路層。每一層都讀取並移去該層的數據頭,然後將信息單元的余留部分傳送到上一層,在應用層執行完這些步驟之後,系統A中的數據就以非常精確的格式傳送到系統B的應用軟體中了。
三、OSI參考模型與TCP/IP協議的比較研究
使網路中的兩台計算機系統通信需要一致的協議,同時不通主機、不同廠商的網路互聯需要統一的標准。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OSI)參考模型。OSI模型提出後的20多年來,有關網路協議設計的思想已經有了很大發展,許多現代的網路協議(例如本文將要介紹的TCP/IP協議)也不完全符合OSI模型,但是OSI的概念與思想仍然被保留了下來。
1、OSI參考模型
OSI/RM只給出了計算機網路的一些原則性說明,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網路。它將整個網路的功能劃分成七個層次(如圖1所示)。層與層之間的聯系是通過各層之間的介面來進行的,上層通過介面向下層提出服務請求,而下層通過介面向上層提供服務。兩個用戶計算機通過網路進行通信時,除物理層之外,其餘各對等層之間均不存在直接的通信關系,而是通過各對等層之間的通信協議來進行通信(用虛線連接),只有兩物理層之間通過傳輸介質進行真正的數據通信。
2、TCP/IP協議分層
網路介面層 這是TCP/IP協議的最低一層,包括有多種邏輯鏈路控制和媒體訪問協議。網路介面層的功能是接收IP數據報並通過特定的網路進行傳輸,或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取出IP數據報並轉交給網際層。
網際網層(IP層) 該層包括以下協議:IP(網際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協議)。該層負責相同或不同網路中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主要處理數據報和路由。在IP層中,ARP協議用於將IP地址轉換成物理地址,RARP協議用於將物理地址轉換成IP地址,ICMP協議用於報告差錯和傳送控制信息。IP協議在TCP/IP協議組中處於核心地位。
傳輸層 該層提供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兩個協議,它們都建立在IP協議的基礎上,其中TCP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服務,UDP提供簡單的無連接服務。傳輸層提供端到端,即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主要功能是數據格式化、數據確認和丟失重傳等。
應用層 TCP/IP協議的應用層相當於OSI模型的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它向用戶提供一組常用的應用層協議,其中包括:Telnet、SMTP、DNS等。此外,在應用層中還包含有用戶應用程序,它們均是建立在TCP/IP協議組之上的專用程序。
3、OSI參考模型與TCP/IP協議的比較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協議作為兩個為了完成相同任務的協議體系結構,因此二者有比較緊密的關系,下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逐一比較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l 分層結構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協議都採用了分層結構,都是基於獨立的協議棧的概念。OSI參考模型有7層,而TCP/IP協議只有4層,即TCP/IP協議沒有了表示層和會話層,並且把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合並為網路介面層。不過,二者的分層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
l 標準的特色
OSI參考模型的標准最早是由ISO和CCITT(ITU的前身)制定的,有濃厚的通信背景,因此也打上了深厚的通信系統的特色,比如對服務質量(QoS)、差錯率的保證,只考慮了面向連接的服務。並且是先定義一套功能完整的構架,再根據該構架來發展相應的協議與系統。
TCP/IP協議產生於對Internet網路的研究與實踐中,是應實際需求而產生的,再由IAB、IETF等組織標准化,而並不是之前定義一個嚴謹的框架。而且TCP/IP最早是在UNIX系統中實現的,考慮了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比較適合計算機實現和使用。
l 連接服務
OSI的網路層基本與TCP/IP的網際層對應,二者的功能基本相似,但是定址方式有較大的區別。
OSI的地址空間為不固定的可變長,由選定的地址命名方式決定,最長可達160byte,可以容納非常大的網路,因而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根據OSI的規定,網路上每個系統至多可以有256個通信地址。
TCP/IP網路的地址空間為固定的4byte(在目前常用的IPV4中是這樣,在IPV6中將擴展到16byte)。網路上的每一個系統至少有一個唯一的地址與之對應。
l 傳輸服務
OSI與TCP/IP的傳輸層都對不同的業務採取不同的傳輸策略。OSI定義了五個不同層次的服務:TP1,TP2,TP3,TP4,TP5。TCP/IP定義了TCP和UPD兩種協議,分別具有面向連接和面向無連接的性質。其中TCP與OSI中的TP4,UDP與OSI中的TP0在構架和功能上大體相同,只是內部細節有一些差異。
l 應用范圍
OSI由於體系比較復雜,而且設計先於實現,有許多設計過於理想,不太方便計算機軟體實現,因而完全實現OSI參考模型的系統並不多,應用的范圍有限。而TCP/IP協議最早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在UNIX、Windows平台中都有穩定的實現,並且提供了簡單方便的編程介面(API),可以在其上開發出豐富的應用程序,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TCP/IP協議已成為目前網際互聯事實上的國際標准和工業標准。
4、OSI參考模型與TCP/IP協議的發展趨勢
從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OSI參考模型和TCP/IP協議大致相似,也各具特色。雖然TCP/IP在目前的應用中佔了統治地位,在下一代網路(NGN)中也有強大的發展潛力,甚至有人提出了「Everything is IP」的預言。但是OSI作為一個完整、嚴謹的體系結構,也有它的生存空間,它的設計思想在許多系統中得以借鑒,同時隨著它的逐步改進,必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TCP/IP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地址空間問題、QoS問題、安全問題等。地址問題有望隨著IPV6的引入而得到解決,QoS、安全保證也正在研究,並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因此,TCP/IP在一段時期內還將保持它強大的生命力。OSI的確定在於太理想化,不易適應變化與實現。因此,它在這些方面做出適當的調整,也將會迎來自己的發展機會。
盡管OSI模型在各種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於其建立時間過早,各種網路的發展不斷突破了OSI參考模型,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對OSI模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OSI參考模型的教訓是:首先,引入時間過晚,建立標准時TCP/IP已在大學使用,而後來又被廣泛使用;其次,在技術上不能完全適應網路發展現狀,如會晤層在大多數應用中很少使用,表述層幾乎是空的,實際上英國給ISO的建議只有5層,而不是7層。相反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內容過多,有時不得不分成子層,每一子層賦予不同的功能。OSI的另一個問題是有些功能在不同的層一再出現,如編址、流量控制、糾錯等等。有些功能放在那裡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如安全性、加密及網路管理層很難達成一致而乾脆未包括在內。同時OSI完全忽略了無連接業務的相應的協議,而這在LAN和演播室區域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只是後來才加以補充。另一個嚴重問題是OSI主要考慮通信,而計算機世界有相當多的不同點。最後在OSI的實現和政策上都有一些問題。
可以看到,其中不存在會晤層和表述層,主要面向連接的網路層也被以包交接為基礎的無連接互聯網路層代替,稱為互聯網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也大大簡化為主機到網路層(Host-To-Network),除了指出主機必須使用能發送IP包的協議外並不規定什麼。在互聯網層中定義了包結構和相應的協議,稱為互聯網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主要作用是將IP包送到相應的地址。TCP/IP傳送層的作用類似於OSI傳送層的作用,是使源和目標設備相互對話。TCP/IP定義了兩種端到端協議,第一種是傳輸控制協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可靠的面向連接的協議,能確保拜特流無誤碼從源設備傳送到互聯網中的其他設備。它將輸入拜特流分割成較小的信息並將其每一個都放入互聯網層,在接收端,接收TCP重組所接收的信息還原成原拜特流。TCP還進行流量控制,確保較高速的發送端不會使較低速的接收設備過載。第二種協議是用戶數據報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個非確保的無連接協議,用於那些不需要TCP順序和流量控制的應用,廣泛用於單項數據傳輸、伺服器用戶類型的應答應用。在這些應用中,即時傳送比精確傳送更重要,典型的應用就是語言和視頻傳輸。 在傳送層上面是應用層,包括了所有終端協議。早期的包括虛擬終端(TELNET),文件傳送(FTP)和電子郵件(SMTP),虛擬終端協議允許用戶登錄道遠端設備並在那裡工作。以後加入的有域名服務(DNS:Domain Name Service)、網路新聞傳送協議(NNTP: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 和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域名服務將主機名字與網路地址相匹配;網路新聞傳送協議用於在網上到處發送新聞;超文本傳輸協議用來傳輸網頁。
TCP/IP也不是對什麼情況下都適合的,它沒有象OSI模型那樣有明確定義的「服務」、「介面」和「協議」,因此軟體工程師在設計時,在規范和實現之間有較大的距離,也很少有使用新技術設計新網路的指導意見。TCP/IP也很難用來描述不同需要的其他協議,其中的主機到網路層也很難說是一層,不能區分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而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問題是由於TCP/IP應用的廣泛,經常會有一個大學的學生設計一些新的功能,並無償提供使用,其中有一些被廣泛擴散,但由於考慮不是很全面,而很難替代,如虛擬終端協議TELNET原是為每秒10個字元設計的遠端打字終端,與圖形用戶介面和滑鼠無關,但25年後的今天,他仍然使用。與OSI的另一個區別是,OSI模型在網路層支持無連接和面向連接的通信,而TCP/IP在網路層只支持無連接通信,而在傳送層可以支持兩種通信。

❹ 網路通信協議通常由哪幾部分組成________

答案是語義 語法

網路協議及作用:

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稱為網路協議。

通俗來講:網路協議是網路上所有設備(網路伺服器、計算機及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等)之間通信規則的集合,它規定了通信時信息必須採用的格式和這些格式的意義。大多數網路都採用分層的體系結構,每一層都建立在它的下層之上,向它的上一層提供一定的服務,而把如何實現這一服務的細節對上一層加以屏蔽。

一台設備上的第n層與另一台設備上的第n層進行通信的規則就是第n層協議。在網路的各層中存在著許多協議,接收方和發送方同層的協議必須一致,否則一方將無法識別另一方發出的信息。網路協議使網路上各種設備能夠相互交換信息。常見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

一個網路協議至少包括三要素:

1)語法:用來規定信息格式;數據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2)語義:用來說明通信雙方應當怎麼做;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3)定時:(時序)定義了何時進行通信,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講話的速度等。比如是採用同步傳輸還是非同步傳輸。

網路上的計算機之間又是如何交換信息的呢?就象我們說話用某種語言一樣,在網路上的各台計算機之間也有一種語言,這就是網路協議,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必須使用相同的網路協議才能進行通信。當然了,網路協議也有很多種,具體選擇哪一種協議則要看情況而定。Internet上的計算機使用的是TCP/IP協議

❺ 光纖,同軸電纜,五類雙絞線等是osi模型中的物理層嗎為什麼

對,上述具體的信息源之間連接用具體的Cable線纜都是OSI模型中的最下層定義的物理層。因為它們就是信息傳輸/傳導的物理(載體)介質。

❻ 什麼是乙太網乙太網協議又是什麼

乙太網技術的最初進展來自於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許多先鋒技術項目中的一個。人們通常認為乙太網發明於1973年,當年羅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給他PARC的老闆寫了一篇有關乙太網潛力的備忘錄。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認為乙太網是之後幾年才出現的。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發表了一篇名為《乙太網:局域計算機網路的分布式包交換技術》的文章。
1979年,梅特卡夫為了開發個人電腦和區域網離開了施樂,成立了3Com公司。3com對迪吉多, 英特爾, 和施樂進行游說,希望與他們一起將乙太網標准化、規范化。這個通用的乙太網標准於1980年9月30日出台。當時業界有兩個流行的非公有網路標准令牌環網和ARCNET,在乙太網大潮的沖擊下他們很快萎縮並被取代。而在此過程中,3Com也成了一個國際化的大公司。
梅特卡夫曾經開玩笑說,Jerry Saltzer為3Com的成功作出了貢獻。Saltzer在一篇與他人合著的很有影響力的論文中指出,在理論上令牌環網要比乙太網優越。受到此結論的影響,很多電腦廠商或猶豫不決或決定不把乙太網介面做為機器的標准配置,這樣3Com才有機會從銷售乙太網網卡大賺。這種情況也導致了另一種說法「乙太網不適合在理論中研究,只適合在實際中應用」。也許只是句玩笑話,但這說明了這樣一個技術觀點:通常情況下,網路中實際的數據流特性與人們在區域網普及之前的估計不同,而正是因為乙太網簡單的結構才使區域網得以普及。梅特卡夫和Saltzer曾經在麻省理工學院 MAC項目(Project MAC)的同一層樓里工作,當時他正在做自己的哈佛大學畢業論文,在此期間奠定了乙太網技術的理論基礎。
乙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區域網規范。乙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沖突檢測技術)技術,並以10M/S的速率運行在多種類型的電纜上。乙太網與IEEE802·3系列標准相類似。
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網路,是一種技術規范。
乙太網是當今現有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准。該標準定義了在區域網(LAN)中採用的電纜類型和信號處理方法。乙太網在互聯設備之間以10~100Mbps的速率傳送信息包,雙絞線電纜10 Base T乙太網由於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乙太網技術。直擴的無線乙太網可達11Mbps,許多製造供應商提供的產品都能採用通用的軟體協議進行通信,開放性最好。
[編輯本段]乙太網的分類和發展

一、標准乙太網

開始乙太網只有10Mbps的吞吐量,使用的是CSMA/CD(帶有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的訪問控制方法,這種早期的10Mbps乙太網稱之為標准乙太網。乙太網主要有兩種傳輸介質,那就是雙絞線和光纖。所有的乙太網都遵循IEEE 802.3標准,下面列出是IEEE 802.3的一些乙太網絡標准,在這些標准中前面的數字表示傳輸速度,單位是「Mbps」,最後的一個數字表示單段網線長度(基準單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帶」的意思,Broad代表「帶寬」。
·10Base-5 使用粗同軸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500m,基帶傳輸方法;
·10Base-2 使用細同軸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185m,基帶傳輸方法;
·10Base-T 使用雙絞線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100m;
· 1Base-5 使用雙絞線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500m,傳輸速度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軸電纜(RG-59/U CATV),最大網段長度為3600m,是一種寬頻傳輸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纖傳輸介質,傳輸速率為10Mbps;

二、快速乙太網

隨著網路的發展,傳統標準的乙太網技術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網路數據流量速度需求。在1993年10月以前,對於要求10Mbps以上數據流量的LAN應用,只有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可供選擇,但它是一種價格非常昂貴的、基於100Mpbs光纜的LAN。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乙太網集線器Fastch10/100和網路介面卡FastNIC100,快速乙太網技術正式得以應用。隨後Intel、SynOptics、3COM、BayNetworks等公司亦相繼推出自己的快速乙太網裝置。與此同時,IEEE802工程組亦對100Mbps乙太網的各種標准,如100BASE-TX、100BASE-T4、MII、中繼器、全雙工等標准進行了研究。1995年3月IEEE宣布了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乙太網標准(Fast Ethernet),就這樣開始了快速乙太網的時代。
快速乙太網與原來在100Mbps帶寬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許多的優點,最主要體現在快速乙太網技術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戶在布線基礎實施上的投資,它支持3、4、5類雙絞線以及光纖的連接,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的設施。 快速乙太網的不足其實也是乙太網技術的不足,那就是快速乙太網仍是基於CSMA/CD技術,當網路負載較重時,會造成效率的降低,當然這可以使用交換技術來彌補。 100Mbps快速乙太網標准又分為:100BASE-TX 、100BASE-FX、100BASE-T4三個子類。
· 100BASE-TX:是一種使用5類數據級無屏蔽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的快速乙太網技術。它使用兩對雙絞線,一對用於發送,一對用於接收數據。在傳輸中使用4B/5B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125MHz。符合EIA586的5類布線標准和IBM的SPT 1類布線標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連接器。它的最大網段長度為100米。它支持全雙工的數據傳輸。
· 100BASE-FX:是一種使用光纜的快速乙太網技術,可使用單模和多模光纖(62.5和125um) 多模光纖連接的最大距離為550米。單模光纖連接的最大距離為3000米。在傳輸中使用4B/5B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125MHz。它使用MIC/FDDI連接器、ST連接器或SC連接器。它的最大網段長度為150m、412m、2000m或更長至10公里,這與所使用的光纖類型和工作模式有關,它支持全雙工的數據傳輸。100BASE-FX特別適合於有電氣干擾的環境、較大距離連接、或高保密環境等情況下的適用。
· 100BASE-T4:是一種可使用3、4、5類無屏蔽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的快速乙太網技術。100Base-T4使用4對雙絞線,其中的三對用於在33MHz的頻率上傳輸數據,每一對均工作於半雙工模式。第四對用於CSMA/CD沖突檢測。在傳輸中使用8B/6T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25MHz,符合EIA586結構化布線標准。它使用與10BASE-T相同的RJ-45連接器,最大網段長度為100米。

三、千兆乙太網

千兆乙太網技術作為最新的高速乙太網技術,給用戶帶來了提高核心網路的有效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的最大優點是繼承了傳統以太技術價格便宜的優點。 千兆技術仍然是以太技術,它採用了與10M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幀結構、網路協議、全/半雙工工作方式、流控模式以及布線系統。由於該技術不改變傳統乙太網的桌面應用、操作系統,因此可與10M或100M的乙太網很好地配合工作。升級到千兆乙太網不必改變網路應用程序、網管部件和網路操作系統,能夠最大程度地投資保護。 為了能夠偵測到64Bytes資料框的碰撞,Gigabit Ethernet所支持的距離更短。Gigabit Ethernet 支持的網路類型,如下表所示:
傳輸介質 距離
1000Base-CX Copper STP 25m
1000Base-T Copper Cat 5 UTP 100m
1000Base-SX Multi-mode Fiber 500m
1000Base-LX Single-mode Fiber 3000m
千兆乙太網技術有兩個標准:IEEE802.3z和IEEE802.3ab。IEEE802.3z制定了光纖和短程銅線連接方案的標准。IEEE802.3ab制定了五類雙絞線上較長距離連接方案的標准。
1. IEEE802.3z
IEEE802.3z工作組負責制定光纖(單模或多模)和同軸電纜的全雙工鏈路標准。IEEE802.3z定義了基於光纖和短距離銅纜的1000Base-X,採用8B/10B編碼技術,信道傳輸速度為1.25Gbit/s,去耦後實現1000Mbit/s傳輸速度。 IEEE802.3z具有下列千兆乙太網標准:
· 1000Base-SX 只支持多模光纖,可以採用直徑為62.5um或50um的多模光纖,工作波長為770-860nm,傳輸距離為220-550m。
· 1000Base-LX 多模光纖:可以採用直徑為62.5um或50um的多模光纖,工作波長范圍為1270-1355nm,傳輸距離為550m。
單模光纖:可以支持直徑為9um或10um的單模光纖,工作波長范圍為1270-1355nm,傳輸距離為5km左右。
· 1000Base-CX 採用150歐屏蔽雙絞線(STP),傳輸距離為25m。
2. IEEE802.3ab
IEEE802.3ab工作組負責制定基於UTP的半雙工鏈路的千兆乙太網標准,產生IEEE802.3ab標准及協議。IEEE802.3ab定義基於5類UTP的1000Base-T標准,其目的是在5類UTP上以1000Mbit/s速率傳輸100m。 IEEE802.3ab標準的意義主要有兩點:
(1) 保護用戶在5類UTP布線系統上的投資。
(2) 1000Base-T是100Base-T自然擴展,與10Base-T、100Base-T完全兼容。不過,在5類UTP上達到1000Mbit/s的傳輸速率需要解決5類UTP的串擾和衰減問題,因此,使IEEE802.3ab工作組的開發任務要比IEEE802.3z復雜些

四、萬兆乙太網

萬兆乙太網規范包含在 IEEE 802.3 標準的補充標准 IEEE 802.3ae 中,它擴展了 IEEE 802.3 協議和 MAC 規范使其支持 10Gb/s 的傳輸速率。除此之外,通過 WAN 界面子層(WIS:WAN interface sublayer),10千兆位乙太網也能被調整為較低的傳輸速率,如 9.584640 Gb/s (OC-192),這就允許10千兆位乙太網設備與同步光纖網路(SONET) STS -192c 傳輸格式相兼容。
· 10GBASE-SR 和 10GBASE-SW 主要支持短波(850 nm)多模光纖(MMF),光纖距離為 2m 到 300 m 。
10GBASE-SR 主要支持「暗光纖」(dark fiber),暗光纖是指沒有光傳播並且不與任何設備連接的光纖。
10GBASE-SW 主要用於連接 SONET 設備,它應用於遠程數據通信。
· 10GBASE-LR 和 10GBASE-LW 主要支持長波(1310nm)單模光纖(SMF),光纖距離為 2m 到 10km (約32808英尺)。
10GBASE-LW 主要用來連接 SONET 設備時,
10GBASE-LR 則用來支持「暗光纖」(dark fiber)。
· 10GBASE-ER 和 10GBASE-EW 主要支持超長波(1550nm)單模光纖(SMF),光纖距離為 2m 到 40km (約131233英尺)。
10GBASE-EW 主要用來連接 SONET 設備,
10GBASE-ER 則用來支持「暗光纖」(dark fiber)。
· 10GBASE-LX4 採用波分復用技術,在單對光纜上以四倍光波長發送信號。系統運行在 1310nm 的多模或單模暗光纖方式下。該系統的設計目標是針對於 2m 到 300 m 的多模光纖模式或 2m 到 10km 的單模光纖模式。
△ 乙太網的連接
[編輯本段]拓撲結構
匯流排型:所需的電纜較少、價格便宜、管理成本高,不易隔離故障點、採用共享的訪問機制,易造成網路擁塞。早期乙太網多使用匯流排型的拓撲結構,採用同軸纜作為傳輸介質,連接簡單,通常在小規模的網路中不需要專用的網路設備,但由於它存在的固有缺陷,已經逐漸被以集線器和交換機為核心的星型網路所代替。
星型:管理方便、容易擴展、需要專用的網路設備作為網路的核心節點、需要更多的網線、對核心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高。採用專用的網路設備(如集線器或交換機)作為核心節點,通過雙絞線將區域網中的各台主機連接到核心節點上,這就形成了星型結構。星型網路雖然需要的線纜比匯流排型多,但布線和連接器比匯流排型的要便宜。此外,星型拓撲可以通過級聯的方式很方便的將網路擴展到很大的規模,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絕大部分的乙太網所採用。
[編輯本段]傳輸介質
乙太網可以採用多種連接介質,包括同軸纜、雙絞線和光纖等。其中雙絞線多用於從主機到集線器或交換機的連接,而光纖則主要用於交換機間的級聯和交換機到路由器間的點到點鏈路上。同軸纜作為早期的主要連接介質已經逐漸趨於淘汰。
注意區分雙絞線中的直通線和交叉線兩種連線方法.
以下連接應使用直通電纜:
交換機到路由器乙太網埠
計算機到交換機
計算機到集線器
交叉電纜用於直接連接 LAN 中的下列設備:
交換機到交換機
交換機到集線器
集線器到集線器
路由器到路由器的乙太網埠連接
計算機到計算機
計算機到路由器的乙太網埠

CSMA/CD共享介質乙太網

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 (CSMA/CD)技術規定了多台電腦共享一個通道的方法。這項技術最早出現在1960年代由夏威夷大學開發的ALOHAnet,它使用無線電波為載體。這個方法要比令牌環網或者主控制網要簡單。當某台電腦要發送信息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則:
開始 - 如果線路空閑,則啟動傳輸,否則轉到第4步 發送 - 如果檢測到沖突,繼續發送數據直到達到最小報文時間 (保證所有其他轉發器和終端檢測到沖突),再轉到第4步. 成功傳輸 - 向更高層的網路協議報告發送成功,退出傳輸模式。 線路忙 - 等待,直到線路空閑 線路進入空閑狀態 - 等待一個隨機的時間,轉到第1步,除非超過最大嘗試次數 超過最大嘗試傳輸次數 - 向更高層的網路協議報告發送失敗,退出傳輸模式 就像在沒有主持人的座談會中,所有的參加者都通過一個共同的媒介(空氣)來相互交談。每個參加者在講話前,都禮貌地等待別人把話講完。如果兩個客人同時開始講話,那麼他們都停下來,分別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再開始講話。這時,如果兩個參加者等待的時間不同,沖突就不會出現。如果傳輸失敗超過一次,將採用退避指數增長時間的方法(退避的時間通過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來實現)。
最初的乙太網是採用同軸電纜來連接各個設備的。電腦通過一個叫做附加單元介面(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AUI)的收發器連接到電纜上。一根簡單網線對於一個小型網路來說還是很可靠的,對於大型網路來說,某處線路的故障或某個連接器的故障,都會造成乙太網某個或多個網段的不穩定。
因為所有的通信信號都在共用線路上傳輸,即使信息只是發給其中的一個終端(destination),某台電腦發送的消息都將被所有其他電腦接收。在正常情況下,網路介面卡會濾掉不是發送給自己的信息,接收目標地址是自己的信息時才會向CPU發出中斷請求,除非網卡處於混雜模式(Promiscuous mode)。這種「一個說,大家聽」的特質是共享介質乙太網在安全上的弱點,因為乙太網上的一個節點可以選擇是否監聽線路上傳輸的所有信息。共享電纜也意味著共享帶寬,所以在某些情況下乙太網的速度可能會非常慢,比如電源故障之後,當所有的網路終端都重新啟動時。
[1][2][3]介面的工作模式
乙太網卡可以工作在兩種模式下:半雙工和全雙工。
半雙工:半雙工傳輸模式實現乙太網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傳統的共享LAN是在半雙工下工作的,在同一時間只能傳輸單一方向的數據。當兩個方向的數據同時傳輸時,就會產生沖突,這會降低乙太網的效率。

❼ 乙太網採用的通訊協議是什麼

現在比較通用的乙太網通信協議是TCP/IP協議,TCP/IP協議與開放互聯模型ISO相比,採用了更加開放的方式,它已經被美國國防部認可,並被廣泛應用於實際工程。TCP/IP協議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信道和底層協議(如T1、X.25以及RS一232串列介面)之上。確切地說,TCP/IP協議是包括TCP協議、IP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01)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01)協議和其他一些協議的協議組。

(7)ab同軸電纜網路屬於什麼協議擴展閱讀: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七層抽象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四層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四層分別為:

(1)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協議(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2)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包協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並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並接收。

(3)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4)介面層:對實際的網路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❽ AB PLC的controlnet是基於什麼介面的通訊協議

按照標准,用的電纜是同軸電纜,那介面就是同軸電纜的介面。 當然,介面不是那麼嚴格的,能良好的接上線,又有好的屏蔽即可通訊。

❾ iso/osi七層網路通信協議的含義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是一個邏輯上的定義,一個規范,它把網路從邏輯上分為了7層。每一層都有相關、相對應的物理設備,比如路由器,交換機。
網路發展中一個重要里程碑便是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准組織)對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系統互連)七層網路模型的定義。它不但成為以前的和後續的各種網路技術評判、分析的依據,也成為網路協議設計和統一的參考模型。ISO國際標准組織所定義的開放系統互連七層模型的定義和各層功能。它是網路技術入門者的敲門磚,也是分析、評判各種網路技術的依據—從此網路不再神秘,它也是有理可依,有據可循的。
建立七層模型的主要目的是為解決異種網路互連時所遇到的兼容性問題。它的最大優點是將服務、介面和協議這三個概念明確地區分開來:服務說明某一層為上一層提供一些什麼功能,介面說明上一層如何使用下層的服務,而協議涉及如何實現本層的服務;這樣各層之間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互連網路中各實體採用什麼樣的協議是沒有限制的,只要向上提供相同的服務並且不改變相鄰層的介面就可以了。網路七層的劃分也是為了使網路的不同功能模塊(不同層次)分擔起不同的職責,從而帶來如下好處:
● 減輕問題的復雜程度,一旦網路發生故障,可迅速定位故障所處層次,便於查找和糾錯;
● 在各層分別定義標准介面,使具備相同對等層的不同網路設備能實現互操作,各層之間則相對獨立,一種高層協議可放在多種低層協議上運行;
● 能有效刺激網路技術革新,因為每次更新都可以在小范圍內進行,不需對整個網路動大手術;
● 便於研究和教學。
----------------------------------------------------------------------------------------------------------------------
OSI 七層模型稱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OSI 七層模型是一種框架性的設計方法
OSI 七層模型通過七個層次化的結構模型使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網路之間實現可靠的通訊,因此其最主
要的功能使就是幫助不同類型的主機實現數據傳輸
編輯本段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O S I 模型的最低層或第一層,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物理層的協議產生並檢測電壓以便發送和接收攜帶數據的信號。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網路介面卡,你就建立了計算機連網的基礎。換言之,你提供了一個物理層。盡管物理層不提供糾錯服務,但它能夠設定數據傳輸速率並監測數據出錯率。網路物理問題,如電線斷開,將影響物理層。
用戶要傳遞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體,如雙絞線、同軸電纜等,但具體的物理媒體並不在OSI的7層之內,有人把物理媒體當做第0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它的上一層提供一個物理連接,以及它們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如規定使用電纜和接頭的類型、傳送信號的電壓等。在這一層,數據還沒有被組織,僅作為原始的位流或電氣電壓處理,單位是d比特。
編輯本段
數據鏈路層(Datalink Layer)

O S I 模型的第二層,它控制網路層與物理層之間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線路上進行數據的可靠傳遞。為了保證傳輸,從網路層接收到的數據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層傳輸的幀。幀是用來移動數據的結構包,它不僅包括原始數據,還包括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地址以及糾錯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確定了幀將發送到何處,而糾錯和控制信息則確保幀無差錯到達。 如果在傳送數據時,接收點檢測到所傳數據中有差錯,就要通知發送方重發這一幀。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獨立於網路和它的節點和所採用的物理層類型,它也不關心是否正在運行 Wo r d 、E x c e l 或使用I n t e r n e t 。有一些連接設備,如交換機,由於它們要對幀解碼並使用幀信息將數據發送到正確的接收方,所以它們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
數據鏈路層(DataLinkLayer):在物理層提供比特流服務的基礎上,建立相鄰結點之間的數據鏈路,通過差錯控制提供數據幀(Frame)在信道上無差錯的傳輸,並進行各電路上的動作系列。
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
數據鏈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幀中繼等。
編輯本段
網路層(Network Layer)

O S I 模型的第三層,其主要功能是將網路地址翻譯成對應的物理地址,並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網路層通過綜合考慮發送優先權、網路擁塞程度、服務質量以及可選路由的花費來決定從一個網路中節點A 到另一個網路中節點B 的最佳路徑。由於網路層處理路由,而路由器因為即連接網路各段,並智能指導數據傳送,屬於網路層。在網路中,「路由」是基於編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達性來指引數據的發送。
網路層負責在源機器和目標機器之間建立它們所使用的路由。這一層本身沒有任何錯誤檢測和修正機制,因此,網路層必須依賴於端端之間的由D L L提供的可靠傳輸服務。
網路層用於本地L A N網段之上的計算機系統建立通信,它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它有自己的路由地址結構,這種結構與第二層機器地址是分開的、獨立的。這種協議稱為路由或可路由協議。路由協議包括I P、N o v e l l公司的I P X以及A p p l e Ta l k協議。
網路層是可選的,它只用於當兩個計算機系統處於不同的由路由器分割開的網段這種情況,或者當通信應用要求某種網路層或傳輸層提供的服務、特性或者能力時。例如,當兩台主機處於同一個L A N網段的直接相連這種情況,它們之間的通信只使用L A N的通信機制就可以了(即OSI 參考模型的一二層)。
編輯本段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層。傳輸協議同時進行流量控制或是基於接收方可接收數據的快慢程度規定適當的發送速率。除此之外,傳輸層按照網路能處理的最大尺寸將較長的數據包進行強制分割。例如,乙太網無法接收大於1 5 0 0 位元組的數據包。發送方節點的傳輸層將數據分割成較小的數據片,同時對每一數據片安排一序列號,以便數據到達接收方節點的傳輸層時,能以正確的順序重組。該過程即被稱為排序。
工作在傳輸層的一種服務是 T C P / I P 協議套中的T C P (傳輸控制協議),另一項傳輸層服務是I P X / S P X 協議集的S P X (序列包交換)。
編輯本段
會話層(Session Layer)

負責在網路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維持和終止通信。 會話層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鏈接,保持會話過程通信鏈接的暢通,同步兩個節點之間的對 話,決定通信是否被中斷以及通信中斷時決定從何處重新發送。
你可能常常聽到有人把會話層稱作網路通信的「交通警察」。當通過撥號向你的 I S P (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請求連接到網際網路時,I S P 伺服器上的會話層向你與你的P C 客戶機上的會話層進行協商連接。若你的電話線偶然從牆上插孔脫落時,你終端機上的會話層將檢測到連接中斷並重新發起連接。會話層通過決定節點通信的優先順序和通信時間的長短來設置通信期限
編輯本段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翻譯官,在表示層,數據將按照網路能理解的方案進行格式化;這種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網路的類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層管理數據的解密與加密,如系統口令的處理。例如:在 Internet上查詢你銀行賬戶,使用的即是一種安全連接。你的賬戶數據在發送前被加密,在網路的另一端,表示層將對接收到的數據解密。除此之外,表示層協議還對圖片和文件格式信息進行解碼和編碼。
編輯本段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負責對軟體提供介面以使程序能使用網路服務。術語「應用層」並不是指運行在網路上的某個特別應用程序 ,應用層提供的服務包括文件傳輸、文件管理以及電子郵件的信息處理。
簡版:
1層物理層:主要定義物理設備標准,如網線的介面類型、光纖的介面類型、各種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傳輸比特流(就是由1、0轉化為電流強弱來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在轉化為1、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模數轉換與數模轉換)。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比特。
2層數據鏈路層:主要將從物理層接收的數據進行MAC地址(網卡的地址)的封裝與解封裝。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幀。在這一層工作的設備是交換機,數據通過交換機來傳輸。
3層網路層:主要將從下層接收到的數據進行IP地址(例192.168.0.1)的封裝與解封裝。在這一層工作的設備是路由器,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數據包。
4層傳輸層:定義了一些傳輸數據的協議和埠號(WWW埠80等),如:TCP(傳輸控制協議,傳輸效率低,可靠性強,用於傳輸可靠性要求高,數據量大的數據),UDP(用戶數據報協議,與TCP特性恰恰相反,用於傳輸可靠性要求不高,數據量小的數據,如QQ聊天數據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傳輸的)。 主要是將從下層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段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址後在進行重組。常常把這一層數據叫做段。
5層會話層:通過傳輸層(埠號:傳輸埠與接收埠)建立數據傳輸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統之間發起會話或或者接受會話請求(設備之間需要互相認識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機名)
6層表示層:主要是進行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解釋、加密與解密、壓縮與解壓縮等(也就是把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東西轉換成人能夠能識別的東西(如圖片、聲音等))
7層應用層 主要是一些終端的應用,比如說FTP(各種文件下載),WEB(IE瀏覽),QQ之類的(你就把它理解成我們在電腦屏幕上可以看到的東西.就 是終端應用)

❿ 請問專家在同軸電纜上傳輸有線電視信號的協議和標准有哪些

再次回復(問題補充)yangj_2008: 非常遺憾的告訴您: 目前,有線電視網路傳輸的光信號波長沒有使用650nm。常用的是1310和1550nm。(光纖主幹網基於SDH協議)。 另外,650nm光波主要用來測距和醫療設備,例如,激光治療儀、紅外線測距儀。 2008-12-3 16:16 回復yangj_2008的內容如下: 目前,有線電視信號轉換為光傳輸的設備見網路下面鏈接:

與ab同軸電纜網路屬於什麼協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網路檯球最好 瀏覽:300
手機要關了網路才能連上wifi 瀏覽:658
哪個燈亮網路是正常使用的 瀏覽:588
3g手機4g網路 瀏覽:410
網路歌手哪個火 瀏覽:116
戶戶通三代和網路機頂盒哪個好 瀏覽:874
加入wifi顯示無法連接到這個網路 瀏覽:234
收購網路公司需要多少錢 瀏覽:158
家用ktv網路有線怎麼換無線 瀏覽:99
網路可以刷抖音但是刷軟體卻載入不了 瀏覽:838
zte中興路由器怎麼設置網路隱藏 瀏覽:654
網路延遲檢測路由器 瀏覽:92
網路連接還要撥號 瀏覽:244
漢南網路推廣多少錢 瀏覽:393
現用的手機能適應5g網路嗎 瀏覽:823
網路轉換器有哪些功能 瀏覽:806
網路機頂盒電視節日怎麼設置 瀏覽:855
無線4g網路移動聯通電信哪個好 瀏覽:912
關於網路安全的班級信息內容 瀏覽:719
機頂盒網路異常怎麼弄 瀏覽:71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