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是以什麼傳遞信息

網路是以什麼傳遞信息

發布時間:2022-02-17 07:33:30

計算機網路通信中傳輸的是什麼信號

數字或模擬信號。

網路通信中最重要的就是網路通信協議。當今網路協議有很多,區域網中最常用的有三個網路協議: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IPX/SPX和TCP/IP協議。應根據需要來選擇合適的網路協議。

從專業角度定義,網路協議是計算機在網路中實現通信時必須遵守的約定,也就是通信協議。主要是對信息傳輸的速率、傳輸代碼、代碼結構、傳輸控制步驟、出錯控制等作出規定並制定出標准。

(1)網路是以什麼傳遞信息擴展閱讀

NETBEUI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因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路的主要協議。NETBEUI幀中的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該地址標識了網卡但沒有標識網路。路由器靠網路地址將幀轉發到最終目的地,而NETBEUI幀完全缺乏該信息。

㈡ 網路傳遞信息方式

版本一:
00現代社會信息傳遞方式:電腦,QQ,手機,電話,郵箱。。。。。
00以前信息傳遞的方式:馬拉松傳遞信息,驛站,騎馬。
00區別:以前的信息傳遞方式速度慢,種類少,可能投遞不到。現在的不僅速度快,而且投遞准確,種類繁多。

00版本二:
00古代人傳遞信息的方式有:
00驛站,
00找人代信
00烽火台
00鴿子
00人們用語言、圖符、鍾鼓、煙火、竹簡、紙書、旗語、狼煙等方式傳遞信息.
00書信、網路、衛星、MSN、手機、電話,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快速投遞,網上傳遞,手機,電話,小靈通,書信.....快報,廣告, 信,口傳,電話,網路,傳真默契,密碼,印刷品,口頭傳播 紙質傳媒 電子傳媒 現在與以前的主要區別 就是網路的廣泛應用 現代社會信息傳遞方式快速投遞網上傳遞手機電話小靈通書信快報廣告發郵件發簡訊打電話發傳真視頻會議衛星定位郵遞

00版本三:
00古人傳遞信息的方法大約有--
00羽檄:插有羽毛的書信,表示戰事緊急。
00雞毛信:一般用於民間。
00羽書:用於征調軍隊。
00信鴿傳書:多用於朝庭、官家、幫派。
00傳竹筒:官家,民間都用,類似現在的信封。
00急腳遞:用於傳遞緊急軍事情報之用,俗稱「傳金牌」。

00遠古
00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00信息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00古代
00靠驛差長途跋涉
00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形式單一。

00近代
00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00信息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00現代
00電報、電話
00速度快、信息單一文字。

00當代
00計算機網路
00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00(以下為古代通信詳解,答題的話就不用看了)
00古人傳遞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
00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00古代信息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00在歷代長城修築過程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因地制宜、據險致塞」。一是根據地型來構築工程。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天險防禦敵人。長城以垣牆為主體,包括了城障、關隘、兵營、衛所、墩台、烽堠和觀察、通訊等綜合功能,形成了古代最為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其中,設於長城內側的烽火台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00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台,接連不斷,台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台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台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台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台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系網路。我國考古工作者於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過發掘獲得了漢代木簡三萬余枚,並發掘了烽燧遺址,對我們了解漢代烽燧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據木簡可知兩漢時代,從河西四郡(今甘肅省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一直到鹽澤都有烽燧設置,而且規模很大,管理極嚴,號稱「烽燧萬里相望」,據說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舉放烽火,晝夜不同,白天放煙,夜晚舉火。此外,還採用各種不同的暗號表示進犯敵人的多少,敵人在五百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在五百里以上的放兩道烽火等等。在出土的《塞上烽火品》中記載了當時朝廷制定的臨敵報警和舉放烽火的條例,即「聯防公約」。該條文規定了在匈奴侵擾的不同部位、人數、時間、意圖、變動以及天氣異常等情況下,各塞舉放烽火的類別、數量、傳遞方法以及發生失誤如何糾正等細則,就連燧長有病請假都要經上級批准。這種信息傳遞方法,對防守邊疆、抵禦敵人曾起過一定的作用。
00烽火傳遞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將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幾十萬大軍分路出擊,以舉放烽火作為進軍的信號,僅僅一天的時間,這一信號就從河西傳到幾千里外的遼東。由於烽燧報警的迅速及時,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沿用不衰。山東省的煙台市就是因為明朝在那裡設置狼煙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00烽火傳遞軍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達深刻復雜的軍事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的需要,依靠畜力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漸占據了支配地位,形成了傳遞官府文書的更為嚴密的驛傳制度和烽燧報警配合使用。
00西周時期,為了適應周王同諸侯之間聯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設一個驛站,備良馬周車,專門負責傳遞官府文書,接待來往官吏和運送貨物等。孔子曾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他所提倡的道德學說,比郵驛傳送命令傳播得更快。可見當時的郵驛通信不僅已相當完備,而且速度也已相當快了。
00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00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並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00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00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00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遞官府文書。除宋朝准許高官顯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準附寄私人信件,私人書信只能託人捎帶。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處秦代墓室中發掘出兩件木牘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驚」聯名寫給一個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驚」寫給「中」的,這是我國現知最早的家書實物。據估計這兩封信是由同在軍中服役期滿後返鄉的同鄉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難,由此可見。
00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的通信機構——民信局。在明永樂年間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移民,由於思念故鄉,相約每年推選同鄉代表回鄉幾次,來往帶送土特產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組織稱「麻鄉約」。後來就形成了專業的民信局。
00郵驛通信在邊防和經濟、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進步作用,成為我國古代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歲月流轉,那些古老的信息傳遞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現代化通訊方式所取代。

㈢ 區域網之間是用什麼傳遞信息

網卡把數據翻譯成信號,然後發給路由,路由再根據信號里的數據要求,發給另外一台計算機,然後再由網卡接收
如果你想知道中間更詳細的規則 去弄本CCNA看下就知道了

㈣ 什麼是網路網路是如何進行數據傳輸

網路原指用一個巨大的虛擬畫面,把所有東西連接起來,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在計算機領域中,網路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凡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而連接起來,且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系統,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網路傳輸是指用一系列的線路(光纖,雙絞線等)經過電路的調整變化依據網路傳輸協議來進行通信的過程。其中網路傳輸需要介質,也就是網路中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它對網路的數據通信具有一定的影響。常用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傳輸媒介。網路協議即網路中(包括互聯網)傳遞、管理信息的一些規范。如同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矩一樣,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就稱為網路協議。網路協議通常被分為幾個層次,通信雙方只有在共同的層次間才能相互聯系。
在日常網路傳輸中大致1MBPS=1秒125KB(1\8換算) 文件傳輸速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1兆網路帶寬可下載只有128KB每秒的原因。
網路協議即網路中(包括互聯網)傳遞、管理信息的一些規范。如同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矩一樣,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就稱為網路協議。
一台計算機只有在遵守網路協議的前提下,才能在網路上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正常的通信。網路協議通常被分為幾個層次,每層完成自己單獨的功能。通信雙方只有在共同的層次間才能相互聯系。常見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在區域網中用得的比較多的是IPX/SPX.。用戶如果訪問Internet,則必須在網路協議中添加TCP/IP協議。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文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路協議)協議, 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是一種網路通信協議,它規范了網路上的所有通信設備,尤其是一個主機與另一個主機之間的數據往來格式以及傳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礎協議,也是一種電腦數據打包和定址的標准方法。在數據傳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有兩個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傳遞的信息被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個TCP信封,並在該信封面上記錄有分段號的信息,再將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發送上網。在接受端,一個TCP軟體包收集信封,抽出數據,按發送前的順序還原,並加以校驗,若發現差錯,TCP將會要求重發。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幾乎可以無差錯地傳送數據。 對普通用戶來說,並不需要了解網路協議的整個結構,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與世界各地進行網路通信。
IPX/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協議,而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順序包協議)協議,它們都是由novell公司開發出來應用於區域網的一種高速協議。它和TCP/IP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網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實際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麼設置,裝上就可以使用了。由於其在網路普及初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廠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現在很多軟體和硬體也均支持這種協議。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總之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後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於在「網路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區域網的計算機最好也安上NetBEUI協議。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裝了TCP/IP協議的WINDOWS98機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須安裝NetBEUI協議。

㈤ 網路上信息傳遞的原理

osi七層參考模型
1)物理層
物理層所處理的數據單位是比特(bit),物理層向上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鏈路,實現透明的比特流(bit stream)傳輸服務,物理層向下與物理媒體相連,要確定連接物理媒體的網路介面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方面的特性。
(2)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負責在單個鏈路上的結點間傳送以幀(frame)為PDU的數據,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鏈路上實現可靠的數據傳輸。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維持和釋放數據鏈路的連接,鏈路的訪問控制,流量控制和差錯控制。
(3)網路層
網路層傳送的PDU稱為分組或包(packet),在物理網路間傳送分組,負責將源端主機的報文通過中間轉發結點傳送到目的端。網路層是通信子網的最高層,為主機提供虛電路和數據報兩種方式的服務。網路層主要負責分組轉發和路由選擇,根據路由表把分組逐跳地由源站傳送到目的站,並能適應網路的負載及拓撲結構的變化,動態地更新路由表。
(4)傳輸層
傳輸層傳輸的PDU稱為報文(message),傳輸層為源結點和目的結點的用戶進程之間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傳輸服務。端到端的傳輸指的是源結點和目的結點的兩個傳輸層實體之間,不涉及路由器等中間結點。為了保證可靠的傳輸服務,傳輸層具備以下一些功能:面向連接、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差錯控制相網路服務質量的選擇等。
(5)會話層
會話層在傳輸層服務的基礎上增加控制會話的機制,建立、組織和協調應用進程之間的交互過程。會話層提供的會話服務種類包括雙工、半雙工和單工方式。會話管理的一種方式是令牌管理,只有令牌持有者才能執行某種操作。會話層提供會話的同步控制,當出現故障時,會話活動在故障點之前的同步點進行重復,而不必從頭開始。
(6)表示層
表示層定義用戶或應用程序之間交換數據的格式,提供數據表示之間的轉換服務,保證傳輸的信息到達目的端後意義不變。
(7)應用層
應用層直接面向用戶應用,為用戶提供對各種網路資源的方便的訪問服務。

這個知識參考模型,真正的互聯網只有四層,應用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㈥ 網路,這一信息傳遞的方式有什麼特點

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2.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以淘汰),行動電話,收音機 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追問還是很多啊!回答現代社會由於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傳遞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電話、電報傳真、手機簡訊、電視、網路等等。
①人類經過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後,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主,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聯系交流方式;
特別是互聯網的應用是全世界的信息更加快捷准確的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比如QQ 阿里 淘寶 旺旺 MSN 51掛掛 雅虎通 郵箱 手機 飛信 電話 小靈通 網路電話 )取代了以前的電報,電話,手寫信等
②特點是:快捷,准確,具有時效性,廣泛性,大眾性。
③總之現代傳遞信息的工具已經將人類社會越來越緊密的連接在一起。

㈦ 互聯網是如何傳遞信息的

一般情況下,網路從上至下分為五層: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每一層都有各自需要遵守的規則,稱之為「協議」。TCP/IP協議就是一組最常用的網路協議。

㈧ 網路為什麼可以傳遞信息

建議你到書店買譯本計算機網路原理的書籍來研究研究
這是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的
或者去網上查找一下這方面的資料讀讀

㈨ 網路為什麼會傳遞各種信息

傳遞各種信息,這是研究出網路的初衷,它的原理與古老的電報類似。它的基本過程是:信息源---數據機(解碼)----線路----中繼站-----線路-----數據機(解碼)----接收裝置。

閱讀全文

與網路是以什麼傳遞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經網路怎麼畫 瀏覽:567
手機信號顯示網路中斷 瀏覽:84
網路滿格狀態欄設置 瀏覽:61
移動的3g網路怎麼用 瀏覽:31
dns電視機怎麼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400
一鍵穿透無線網路 瀏覽:310
怎麼清理手機數據網路信號 瀏覽:587
網路侵權如何辦 瀏覽:853
塔城網路運營多少錢 瀏覽:230
usp網路共享台式 瀏覽:25
計算機網路前端執行器 瀏覽:202
逍遙模擬顯示網路連接不成功 瀏覽:231
創維網路智能機頂盒與網路如何連接設置 瀏覽:92
internet屬於計算機網路中的 瀏覽:505
南昌網路工程師有多少家培訓機構 瀏覽:439
蘋果5s破解4g網路 瀏覽:344
怎麼查看網路寬頻連接 瀏覽:730
牧區建設網路塔找哪個單位 瀏覽:519
蘋果網路制式哪個好 瀏覽:613
手機網路密匙和家裡是一樣的嗎 瀏覽:22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