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為5G是什麼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4G的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包括三大應用場景,即增強移動寬頻(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以及超高可靠性低時延通信(uRLLC),相對4G速度更快、延遲更小、應用更豐富。
以華為1月發布的5G CPE Pro(Balong5000晶元)為例,理論上行速率1Gbps,下行速率4 Gbps。一般而言,4G手機的理論上行速率在10Mbps-100Mbps,下行速率在75Mbps-1.4Gbps。理論值5G的速度是4G的10-100倍。
5G能提供更低時延,理論上可達到1~4毫秒,而4G的時延約為10~20毫秒,5G比4G的時延低5~10倍。
正是因為5G提供了可靠度更高的網路連接,可應用在無人駕駛、遠程手術、大型賽事和演唱會VR直播等對速度和時延要求更高的行業場景。
㈡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有5g
首先是美國,美國已經為2020年在5G方面的普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5G技術為無線通信、以及人們的生活區提供了更多的頻譜。5G技術提供至少每秒千兆位的連接速度,有著比4G更短的延遲以及毫米波頻帶,用於一些低延遲、大流量的科技應用。在2016年7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開始制定5G技術規則,使美國成為第一個為該技術開放高頻譜的國家,由於頻段可供許可、為許可和共享用戶使用,因此可靈活使用的頻譜數量是前幾年的四倍以上。此外,用戶可以獲得比前幾年多15倍的未經許可頻譜。
韓國運營商此前也推出了5G網路,該成功的試用了5G網路系統,使用極高頻率傳輸高達3.2Gbps的數據,此前在2018年冬季奧運會上也成功使用,該系統連接5G基站來實現通訊,這要比目前的鏈路鋪設光線容易得多,相比較其他系統而言,它可以在空氣傳播中保證更多的信號不被丟失,並且使用一種可以傳輸更多數據的編碼行駛。
此前,位於瑞典芬蘭的運營商TETIL和供應商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表示,斯德哥爾摩、愛沙尼亞塔林目前已經開始使用5G技術。工業和物聯網的數字化將主要受益於技術最初的公司,但最終該技術將通過新的服務和應用程序使公眾受益。例如,5G技術可以控制遠程的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此外,還能夠給全國人民提供更高的寬頻和更好的通信技術。
土耳其目前也正在從4G到5G網路過渡,通過土耳其國內的公共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合作,使得土耳其也成為了最早實施該技術的國家之一,目前土耳其已經在國內開始建立相應的5G基站。土耳其實施5G技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公民提供合理優質的技術服務,此外,科學、工業的發展也不得不通過5G網路來進行輔助。
日本此前曾推出計劃,將於2020年推出5G移動服務,目前日本的通信部正在和日本的三大運營商NTT Docomo Inc、KDDI Corp以及SoftBank Group Corp進行會面洽談,除此之外,手機和基站的監管製造商,如松下公司、富士通和夏普公司都開始討論5G技術的持續研發。日本通信部說道,5G技術的速度將會提升國內的寬度上網速度,實施5G技術將有助於集成4K和8K的高解析度視頻流服務。
㈢ 5G技術都在國外哪些國家落戶
截止2020年1月5g技術落戶的國家有:西班牙,烏克蘭,奧地利,巴塞羅那,印尼,阿曼,義大利,瑞士,土耳其,俄羅斯,馬爾他,摩納哥,黎巴嫩,拉脫維亞,科威特,葡萄牙,法國,巴西,德國。
根據這份記錄,我們看到的是21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香港地區),近日在網上傳出印度示好華為5G的消息。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目前,從亞洲到歐洲,從南美洲到北美洲,華為在全球170個國家開展業務,已經簽署了30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全球發貨超過2.5萬個。
任正非還稱,「全世界把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全世界把微波做得最好的是華為。不買是他們傻,不買他們就虧了,比賽是和平競爭,技術競爭是和平競爭,除了買(他們)還有什麼辦法。」
(3)法國5g網路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5G網路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也就是說,一部1G的電影可在8秒之內下載完成,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5G網路預計將於2020年在全球推出,提供更快速的海量連接,實現數據在線無處不在。
5G網路技術不僅提供完美高速的3D高清視頻和游戲數據,也將在物聯網設備擴展上大顯身手,如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城市5G建設等。雖然5G用於手機網路夠快,但不會取代前輩3G4G網路,5G技術將與現有網路連接,用戶也不用擔心失去連接。
5G將對個人智能設備的使用帶來更大的便利,對未來VR和Al的應用及短時間需要大數據流量的新應用,將會得到更好的個人體驗。
5G還將會對工業製造,及工業製造和消費端的融合產生巨大的影響,5G和lPV6技術的連用,將會對整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突飛猛進的促進作用,按需定製、按要求定製的高效增長模式,從而帶來整個製造業能力的極大提升。
㈣ 5G時間表初定 5G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最新進展
根據目前各國研究,5G技術相比目前4G技術,其峰值速率將增長數十倍,從4G的100Mb/s提高到幾十Gb/s。也就是說,1秒鍾可以下載10餘部高清電影,可支持的用戶連接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海量接入場景。同時,端到端延時將從4G的十幾毫秒減少到5G的幾毫秒。
正因為有了強大的通訊和帶寬能力,5G網路一旦應用,目前仍停留在構想階段的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路等概念將變為現實。此外,5G還將進一步應用到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以及創新出新的生產方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介紹,隨著5G網路的應用,各類物聯網將迅速普及。他介紹,目前汽車與汽車之間還沒有通訊。有了5G網路,就能讓汽車和汽車、汽車和數據中心、汽車和其他智能設備進行通訊。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實現更高級別的汽車自動駕駛,還能利用各類交通數據,為汽車規劃最合理的行進路線。一旦有大量汽車進入這一網路,就能順利實現智能交通。
歐盟研究認為,遠程醫療也是5G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目前,實施跨越國界的遠程手術需要租用價格昂貴的大容量線路,但有時對手術設備發出的指令仍會出現延遲,這對手術而言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但5G技術將可以使手術所需的「指令-響應」時間接近為0,這將大大提高醫生操作的精確性。在不久的將來,病人如果需要緊急手術或特定手術,就可以通過遠程醫療進行快速手術。
5G網路同樣能讓普通用戶受益匪淺。除了多樣化、不卡頓的各類多媒體娛樂外,智能家庭設備也會接入5G網路,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除上述應用外,眾多物聯網應用也將成為5G大顯身手的領域。盡管目前物聯網尚未大規模應用,但業界普遍認為,物聯網中接入的設備預計會超過千億個,對設備數量、數據規模、傳輸速率等提出很高的要求。由於當前的3G、4G技術不能提供有效支撐,所以物聯網的真正發展離不開5G技術的成熟,同時也將成為推動5G技術發展的動力之一。
搶占通信技術革命先機
盡管5G技術前景廣闊,但離正式商用仍有一段時間,5G標准也尚未正式確定。但毫無疑問,在5G標准制定中掌握話語權,將會在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革命中占據先機。
根據國際慣例,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主管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將是5G標準的最終決定機構。該機構負責分配和管理全球無線電頻譜、制定全球電信標准,在全球信息通信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電信聯盟已經啟動5G標准研究工作,並明確了「IMT(國際移動通信系統)-2020及展望」項目的工作計劃,其中2016年將開展5G技術性能需求和評估方法研究,2017年底啟動5G候選方案徵集,2020年底完成標准制定。在這個過程中,包括歐盟在內的各方均可向國際電信聯盟遞交申請。
歐盟已旗幟鮮明地強調,希望能確立全球統一的5G技術標准,而不再是多種標准並存,以實現全球互通性和規模經濟。事實上,由於5G技術與未來的物聯網產業息息相關,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利益,歐美日韓等國都希望能在技術標准上占據主導權,因此也都早早進行了相應的技術研發和布局。
早在2012年11月,歐盟就已啟動總投資達2700萬歐元的大型科研項目METIS,研發5G技術。該項目組研發陣容強大,現階段29個成員中包括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華為、諾基亞西門子等五家設備廠商,德國電信、DoCoMo、法國電信、義大利電信、西班牙電信五家運營商,以及歐洲眾多的學術機構和寶馬集團,還有大約80名專家全職參與該項目。
除了歐盟外,美國、韓國、日本也聯合國內運營商和電信設備製造商,開展了相應的技術研究和產業布局。目前,各國在5G標准領域的爭奪戰正日益激烈。5月31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全球5G大會,各國的5G標准制定機構均透露了各自研發的最新進展。
日本5GMF秘書長佐騰效平介紹,經過一年半的工作,日本近期推出了《5GMF白皮書》,其目標之一是到2020年,在東京奧運會期間使用5G服務。他認為,5G標准化工作還在開始階段,目前日本運營商DoCoMo已經進行了一些網路試驗,在提出5G標准時,日本將具有一定的優勢。
韓國在5G發展上態度積極,韓國5G論壇執行委員會主席Youngnam Han表示,韓國的5G商用進程將以服務2018年平昌冬奧會為關鍵時間節點,未來兩年5G論壇將著重研究第二階段的測試工作,同時包括VR、AR以及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工作。外界認為,如果韓國能夠在2018年率先應用5G網路,將在5G標准制定方面占據主動。
美國5G Americas主席Chrispearson介紹,該組織成員已經進行了很多測試工作,運營商AT&T會在2016年下半年進行測試。
除了各國系統性的展開技術研發外,行業主流公司也已在5G領域發力。近期,手機晶元製造商高通就表示,正在加快5G晶元的研發,高通已經完成了各類技術測試,到2018年根據最終的5G國際標准,正式推出量產的5G手機晶元。此外,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等電信設備製造商也透露,正在加快5G關鍵技術的研發,並已和電信運營商展開相關合作。
中國加速布局5G網路
在5G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國當然也不甘落後。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此前就表示,我國將在2020年實現5G網路商用。
近期,張峰再度透露了下一階段我國5G發展的相關工作:加快研發創新,加大5G技術、標准與產品研發的力度,構建國際化5G試驗平台;強化頻率統籌,依託國際電信聯盟加強溝通和協調,力爭形成更多5G統一頻段;深化務實合作,建立廣泛和深入的交流合作機制,在國際框架下積極推進形成全球統一的5G標准;促進融合發展,加強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研究,以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重點行業應用為突破口,構建支撐行業發展的5G網路。
事實上,早在2013年2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就聯合成立IMT-2020(5G)推進組,對我國5G願景與需求、5G頻譜問題、5G關鍵技術、5G標准化等問題展開研究和布局。這一推進組的組織架構基於原IMT-Advanced(4G)推進組,下設多個工作組,包括需求工作組、頻譜工作組、無線技術工作組、網路技術工作組、若干標准工作組以及知識產權工作組。
IMT-2020(5G)組長單位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介紹,2013年開始,在IMT-2020(5G)推進組的部署下,中心深入開展了一系列5G研發工作,主要承擔了頻譜需求、候選頻段、電磁兼容分析、頻譜使用效率評估等研究任務,包括牽頭承擔「IMT-2020候選頻段分析與評估」,重點參與「後IMT-Advanced移動通信技術及發展策略研究」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第五代移動通信(5G)系統前期研究開發」。
在候選頻段方面,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頻譜管理研究處處長趙栓來介紹,2014年9月,中心與GS協會聯合召開未來移動通信頻譜國際研討會,就我國450MHz-5GHz無線電頻譜監測分析、下一代移動通信與頻譜等內容發布了合作研究報告。報告對下一代移動網路(NGMN)將要使用的450MHz-5GHz頻譜資源提出了優化方案,並對我國NGMN可能使用的6GHz以上頻譜資源進行了研究,提出我國NGMN頻譜布局的建議。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博士王坦介紹,在移動通信的演進歷程中,我國不斷轉變角色,依次經歷了「2G跟蹤,3G突破,4G同步」的各個階段。在5G時代,我國率先在亞太地區成立IMT-2020(5G)推進組,整合產、學、研、用精銳力量,積極向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組織輸出觀點。
「目前,我國正在穩步推進5G研發工作,並已適當地領先於國際電信聯盟工作時間表。相信中國在5G標准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將比4G時期進一步提高,將為全球5G產業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副總工程師黃標這樣表示。
除了國家層面的研究外,包括中移動、華為、中興在內的中國企業都已積極展開5G技術的研發和布局。2014年2月,中國移動就公開表示,中國移動將全力支持5G項目發展,並希望通過努力引導產業界5G技術研發和技術標準的制定,在移動通信標准領域繼續發揮引領性作用。而在2016年的多個世界級移動通信展會上,中國移動還與日本DoCoMo、韓國KT共同發布5G合作聯合聲明,宣布三家運營商將共同針對亞洲市場研究和豐富5G的需求,探索5G的新業務、新垂直市場,開展5G關鍵技術及系統驗證,並與全球標准化組織合作,以實現全球協調一致的頻譜規劃和統一的5G標准。
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已制定了2020年啟動5G網路商用的計劃,於2017年展開試驗網路的建設和相關測試。如果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三大運營商在2018年開始投入5G網路建設,到2020年正式啟動商用。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5G戰略制高點的爭奪中,我國企業任重道遠。北京鼎宏元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波對5G技術進行專利檢索發現,截至2015年4月1日,相關申請人在中國提交的關於5G技術的專利申請為211件,在美國提交的專利申請為179件。世界主要申請人中,提交5G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是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申請量為61件;三星排在第二位,提交的專利申請量為53件;美國阿爾卡特朗訊公司作為傳統的通信業領導者,也提交了41件專利申請。
「我國華為在5G技術方面提交的相關專利申請為30件,東南大學、中興通訊、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對5G技術也有一定的專利積累。從專利數量分布看,相較於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而言,我國的研發力量不夠集中,研發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李波坦言,相比我國在2G時代技術全面落後的局面,以華為、中興通訊和大唐電信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5G時代正迅速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2018年2月23日, 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召開前夕,沃達豐和華為宣布,兩公司在西班牙合作採用非獨立的3GPP 5G新無線標准和Sub6 GHz頻段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測試。
沃達豐稱,這次測試使用了測試網路和測試設備執行4G至5G雙重連接的實時數據呼叫。這一連接開始於4G,之後在5G網路上建立了數據連接。沃達豐方面還稱,工程師同時使用相同的方法成功測試了實時高清視頻通話。
華為方面表示,這次測試結果表明基於3GPP標準的5G技術已經成熟。
2018年4月23日,重慶首張5G試驗網正式開通,將推動5G產品的走向成熟,標志著重慶5G網路商用化之路的正式起步。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重慶是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全國首批承建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項目的城市之一。
㈤ 華為擬在法國建5G工廠,預計2023年投產,這將會為華為帶來什麼收益
後背公司可以試試我們中國的驕傲,因為華為公司帶領我們中國科技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甚至達到世界頂級的層次。這個不是開玩笑的,尤其是華為所突破的5g技術真的一突破的時候,就招出來美國的打壓,所以人們也會感到困惑華為擬在法國建5G工廠,預計2023年投產,這將會為華為帶來什麼收益?如果未來法國都用我們華為所提供的5g工廠,我覺得這對於未來手機開闊以及5g方面技術領域將是一個巨大的收益,未來的收益效果將是人們難以想像的級別。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1:一流的公司賣標准,二流的公司賣服務,三流的公司賣產品:
我覺得華為這一次成功的突破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技的希望,但是並美國打壓也非常厲害,尤其是這一次的手機CPU晶元製作上,最後也不得不將自己的子產品榮耀給賣出,我覺得也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情。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華為,如果成功挺過這個難關,未來的華為將會大放光彩,我們中國的科技也會蒸蒸日上,讓我們一起保持一個期待的態度。
㈥ 4G網路什麼時候出,
4G網路已經出了。
中國是在2001年開始研發4G技術,在2011年正式的投入使用,截止到2015年底,中國4G用戶總數達到3.8億。
4G通信技術也被稱為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第四代通信技術集3G與WLAN為一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數據、音頻、視頻的快速傳輸,比以往國家用的ADSL家用寬頻快25倍,第四代通信技術是在數據通訊、多媒體業務的背景下產生的。
(6)法國5g網路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5G網路
5G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10倍以上。舉例來說,一部1G的電影可在8秒之內下載完成。
華為在2016年11月17日舉行的一場3GPP RAN1 87次會議的5G短碼討論方案中,憑借59家代表的支持,以極化碼(Polar Code)戰勝了高通主推的LDPC及法國的Turbo2.0方案,拿下5G時代的話語權。
截止2019年,全球多個國家已競相展開5G網路技術開發,中國和歐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5G網路技術的研發。
㈦ 法國開始拆除華為設備,華為在法國究竟出了什麼事
一:拆除設備法國開始拆除華為設備,華為在法國究竟出了什麼事?這其中是有什麼誤會嗎。
外媒報道稱,法國政府正在採取措施,逐步清除華為,歐洲阿爾蒂塞旗下法國無線電話公司、法國布伊格電信公司等多家法國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在法國各大城市裡移除華為的無線設備。據知情人士稱,這項工作始於2021年初,當時法國憲法委員會批准了一項裁決,要求運營商在將網路升級至第五代無線技術(5G)時,拆除人口密集地區的華為設備。報道稱,與英國等國家不同,法國正在尋求採取中間立場,既能讓華為繼續充當供應商,又能阻止其參與法國無線基礎設施中較為重要的部分。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政府制定了讓運營商使用華為5G設備面臨更大風險的規則。
相信還是會有很多的國家願意與我們合作的,承認我們的逐漸強大,正視我們的發展才是正確的選擇。
㈧ 為什麼說2022年可能是第一屆真正的5G規模商用
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應該是今年全球互聯網領域熱詞之一。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社交媒體推特上激動地表示:「美國應該盡快推出5G,甚至是6G。」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政府也稱,力爭在2019年成為全球第一個啟用5G網路的國家。全球主要電信業巨頭也在頻繁預測,5G將給各大產業帶來的商用價值。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的報告總結了5G網路的三大特點:極高的速率、極大的容量以及極低.
何時才能真正受益5G發展帶來的好處呢?麥肯錫的報告認為,5G的大規模升級換代並不會在未來一兩年出現,但地區之間會有差異。對全球電信運營商來說,今年的主要任務是為5G做准備和計劃5G項目。92%的受訪者稱,5G的大規模鋪開將在2022年。
綜合調查結果顯示,5G仍然處於起步階段,正式大規模商用可能要到2020年,甚至更晚。
㈨ 除了巴西,還有哪些國家參與了5G建設
中國、美國、韓國、日本、瑞典。因為這些國家技術先進,都參與了5G建設,最先打破5G技術領域的也是凸顯國家強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