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機互聯:此時只要用一根直聯網線連接即可。注意此網線的兩個水晶頭的網線連接順序不一樣。
2、小型區域網:用HUB或者交換機做中轉連接網線即可。
3、家庭寬頻區域網:從網路提供商接來的網路,通過貓之後,接到一個寬頻路由器上面,然後從這個路由器上面能夠連接四台機器組成區域網,如果相連接更多,可以從這台路由器連接更多的路由器,每個路由器都可以接更多的機器。
4、校園網:伺服器、路由器或者交換機、網線進行適合的聯結方式。很多學校適合這種方法。
5、城域網:需要在各單位之間運用光纖進行連接,需要一台大的伺服器,各單位要有接收裝置,然後通過交換機或者路由器連接到各個機器上。
基本就這些。再大的范圍的話就快要趕上互聯網了。
② Internet是如何建立的
Internet(譯作網際網路或國際互聯網)是指由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數以百萬個計算機用戶,通過電話線路、微波、光纖、衛星等聯接形成的一個龐大的信息網路體系。它是網路的網路,最初起源於美國國防部的一個系統。
1968年,計算機還既龐大又昂貴的時候,美國國防部為其下屬的一個高級研究項目局建立了一個名為Arpanet的電腦網路,把承擔武器開發的各部門與國防部聯系起來。1985年美國國防部改用其他方式進行信息交流,並將該網交給了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NSF)管理。該基金會取消了原來網路有關軍事安全的大部分限制,對大學、科研機構和工程單位開放,將其所屬的所有計算機聯接起來,使科學家、研究工作者和工程師們在他們的辦公室中就可以用這些巨型計算機進行工作。連接NSF巨型機的高速網路形成了Internet的主幹線。這條主幹線包括電話線、微波、激光、光纖和衛星。後來,Internet又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電腦網路相聯,並向公眾開放,為美國和全世界的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提供彼此聯系的長距離通信和信息交換的高速通道。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NFS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先進網路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ps的速率傳送數據。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聯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商業機構一踏入Internet這一陌生世界,很快發現了它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於是世界各地的無數企業紛紛湧入Internet,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飛躍
④ 網路是怎樣產生的
網路的產生:
最早的網路,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立的。
現代計算機網路的許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組交換技術都來自ARPAnet。ARPAnet不僅進行了租用線互聯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而且做了無線、衛星網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其結果導致了網路協議TCP/IP協議的問世。
1980年前後,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議的轉換工作,並以ARPAnet為主幹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
1983年,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並在UNIX(BSD4.1)上實現了TCP/IP。ARPAnet在技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TCP/IP協議的開發和應用。2個著名的科學教育網CSNET和BITNET先後建立。
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規劃建立了13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及國家教育科技網。隨後替代了ARPANET的骨乾地位。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
1991年6月,在連通Internet的計算機中,商業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不可收拾。21世紀,網路平台應用於電子商務領域。網商成為潮流。
網路的傳輸介質
有線網、光纖網、無線網,區域網通常採用單一的傳輸介質,而城域網和廣域網採用多種傳輸介質。
1、按通信方式分類:
點對點傳輸網路、廣播式傳輸網路
2、按網路使用的目的分類:
共享資源網、數據處理網、數據傳輸網,網路使用目的等。
3、按服務方式分類:
客戶機/伺服器網路、對等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
⑤ 如何建立網路
把本地連接屬性裡面的TCP/IP協議屬性對話框打開,然後選手動配置IP,隨便填入192.168.0.1之類的IP,子網掩碼輸入255.255.255.0,點確定即可。 出現提示的原因是: SP2更多考慮了安全問題,你的IP設置為自動獲取,其實是從DHCP伺服器獲取IP及相關參數,但是這個過程可能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完成.在SP1時代,這種情況下,操作系統為了防止脫網(微軟這么寫的),自作主張為網卡設置169.x.x.x的保留IP,不作任何錯誤提示,如果有多台計算機沒有獲得正確的IP,那麼他們通過保留地址還可以互相通訊。但是安裝SP2後,操作系統依據「安全」至上的原則,不分配任何IP,切斷網路連接,並報告錯誤「本地連接受限制或無連接」。 腦上的本地連接顯示受限制或無連接是跟網路伺服器和網卡有關的。反正屬於網路方面的問題,跟計算機沒多大關系,不影響系統,可以不用管他的。如果實在煩,可以在「網路連接「的」本地連接「的設置里把」無連接時通知我「的選項去掉.不影響上網 內網的話指定一個IP就好啦........
麻煩採納,謝謝!
⑥ 互聯網是怎麼形成的
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
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
(6)網路是如何建立的擴展閱讀:
從某種意義上說,Internet可以說是美蘇冷戰的產物。
這一個龐大的網路,它的由來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當時,美國國防部為了保證美國本土防衛力量和海外防禦武裝在受到前蘇聯第一次核打擊以後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擊能力,認為有必要設計出一種分散的指揮系統。
它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後,其它點仍能正常工作,並且在這些點之間能夠繞過那些已被摧毀的指揮點而繼續保持聯系。
為了對這一構思進行驗證,1969年,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OD/DARPA)資助建立了一個名為ARPANET(即"阿帕網")的網路。
⑦ 網路是怎麼由來的
網路(Internet),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用於軍事目的的通信網路。
網路始於1969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接,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和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個協定由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並於1969年12月開始聯機。
ARPA網和NSF網最初都是為科研服務的,它的主要目的為用戶提供共享大型主機的寶貴資源。隨著接入主機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為通信以及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還陸續在internet上開展很多商業活動。
隨著internet的商業化,其在通信、信息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被挖掘出來,使internet有了質的飛躍,並最終走向全世界。
(7)網路是如何建立的擴展閱讀:
網路的定義:
網路是由若干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
在1999年之前,人們一般認為網路的結構都是隨機的。但隨著Barabasi和Watts在1999年分別發現了網路的無標度和小世界特性並分別在世界著名的《科學》和《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之後,人們才認識到網路的復雜性。
網路會藉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游戲、聊天等軟體工具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方面給人們帶來極其豐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