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信辦整治手機瀏覽器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網信辦整治手機瀏覽器主要著力解決三大突出問題,分別是發布「自媒體」違規采編的各類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標題黨」文章,發布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良信息。
一是發布「自媒體」違規采編的各類互聯網新聞信息,如歪曲解讀經濟民生政策、散布「小道消息」、傳播謠言信息、翻炒舊聞編造「新聞」等;
二是發布「標題黨」文章,如惡意浮誇、「唱衰」「賣慘」、冒名炒作等;
三是發布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良信息,如傳播低俗圖文視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等。
(1)網路安全抽查新聞擴展閱讀
華為宣布即日起整改:
10月27日,華為瀏覽器發布《自查整改公告》,稱即日起至11月9日,對存在的網路傳播秩序問題進行全面自查,深入整改。公告稱,自查整改期間,將全面清理違規信息,嚴管「自媒體」賬號。
此前一天,國家網信辦宣布,即日起對手機瀏覽器進行專項集中整治,華為瀏覽器等8款手機瀏覽器被納入首批重點整治范圍。其餘被點名的手機瀏覽器還有UC、QQ、360、搜狗、小米、vivo、OPPO等。目前,大部分企業尚未回應。
2. 在近幾年裡有哪些網路安全問題比較令人深刻
近幾年發生的網路安全問題數量越來越多,主要方面有通過網路進行詐騙的,通過網路傳播一些不良信息或者謠言的,通過網路進行賭博的,通過網路竊取私人信息的。這幾大網路安全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對於隱私問題,在互聯網里,很多非法人員,盜取別人的個人信息來獲利,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特別大的煩惱。因此,我們每個人必須提高認識,遵守上網的基本要求,一起來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路環境,保護好我們的隱私,這樣才能夠推動網路安全的發展。
二、網路賭博
一些賭博人員為了擴大范圍,在網上開始賭博,很多人付出了特別大的代價。
3. 公安部要重點抽查哪些互聯網相關企業
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竊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個人信息,即使尚不構成犯罪,沒有違法所得,也將被處以最高一百萬元的罰金。由公安部起草的《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4日起向社會徵求意見:在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期間,公安機關可對互聯網安全情況實行專項檢查。
在國家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期間,公安機關對與國家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相關的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可以組織開展專項檢查,檢查重點包括:提供的互聯網接入服務、信息服務和上網服務等是否符合網路安全要求;是否制定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所要求的工作方案、明確網路安全責任分工並確定安全管理人員;是否組織開展網路安全風險評估,並採取相應風險管控措施,堵塞網路安全漏洞隱患;是否制定網路安全應急處置預案並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應急處置相關設施是否完備有效;是否依法採取了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所需要的其他網路安全防範措施。
4. 最近幾年影響較大的網路安全事件是什麼
我就說幾個最近兩年,我比較了解的吧.
2014年4月 OpenSSL 的 「心臟出血」漏洞, 實時獲取賬號密碼...
2014年12月 12306 官網受撞庫攻擊, 10多萬用戶數據遭泄露...
2015年7月 義大利專業黑客公司 HackingTeam 被黑, 400G內部資料以及攻擊工具泄露,其中包括了比較出名的 Flash 的0day...
2015年7月 全球最大婚外情交友網站遭到Hacker攻擊, 大量用戶數據被泄露(注冊信息,聊天記錄等等), 數據網上可以下載...
如果有興趣想知道更多, 請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即可
5. 工信部已對32萬款App進行檢測,網路信息安全該怎麼保障
沒有太大改善把,因為APP太多了遠遠不止32萬個,所以個人下載APP還是應該在手機自帶的APP商城下載比較好,不下載來路不明的APP,以免中毒或者個人消息被盜。
6. 網上檢查通過內網宣傳報道工作文件微信群記錄了解掌握各地開展培訓工作動態對
摘要 此次檢查主要通過現場交流、查閱資料、網路檢測等方式對各單位網路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郵箱和終端設備安全情況、網路安全應急工作等情況進行了檢查。
7.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8. 2022央視3.15:網路信息安全成重點,哪些公司被點名
2022年的央視315晚會揭露了一些公司的違法操作,網路信息安全成為重點,其中涉及的科技企業也比較多,包括杭州以漁、英邁思、融營通信 、容聯七陌等等。而且晚會也揭露了一些直播平台交易背後的故事,表面上是一位美女主播正在和客戶聊天,其實是一位摳腳大漢在想方設法騙取聊天對象的錢財。
三、結束語
通過315晚會揭露出來的種種現象大家也可以看出來,每一個人的身邊都布滿了陷阱,如果稍不注意的話,就有可能會丟失自己的個人信息,導致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所以大家要在生活中注意細節,不要隨意在網上下載一些不知名的應用程序。
9. 開展網路安全檢查中,網信部門最常用的監管措施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10.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