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網路面臨的主要威脅有哪些
當今的中小企業與較大型的企業組織一樣,都開始廣泛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信息設施可以有效提高中小企業的運營效率,使中小企業可以更快速的發展壯大。然而在獲得這些利益的同時,給許多大型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信息安全問題同樣也在困擾著中小企業群體。雖然中小企業的信息設施規模相對較小,但是其面臨的安全威脅卻並不比大型企業為少。我們下面就來看一看中小企業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幾點主要需求。
防範惡意攻擊
對於利用互聯網接入來開展業務或者輔助工作的企業來說,駭客的惡意攻擊行為無疑是最令人頭痛的問題之一。已有大量報道和統計資料顯示企業正為形形色色的攻擊行為付出高昂的代價,而這些被曝光的案例尚只是冰山一角。
由於大多數企業擔心公布這些信息會對自身形象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我們相信仍舊有大量的信息安全事件沒有為大眾所知曉。而另一方面,因為很多企業沒有精力處理頻繁發生的攻擊事件,甚至大部分由於惡意攻擊造成的損失都沒有被正確估算。我們從一個側面可以了解到目前惡意攻擊已經演變到何等劇烈的程度,那就是現在企業對於駭客攻擊所持的態度。
僅僅是幾年前這些事件對於我們來說還是那麼的遙遠與神秘,而現在當網路發生問題時惡意攻擊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被懷疑對象了。在中小企業的信息環境里,攻擊行為相對來說並不特別猛烈,或者說小型的信息設施相對較少受到有針對性的、強度很大的攻擊。但是,目前的中小企業所選用的軟體產品存在著大量的安全漏洞,而針對這些漏洞的自動化攻擊工具已經相當的民間化了。
對於沒有受到過濾保護的網路節點來說,每時每刻都要承受大量網路攻擊的考驗。即使這些攻擊是漫無目的的,但仍有很大可能突破那些疏於管理的計算機設施。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些不講究策略的攻擊者對中小企業的安全威脅要更大一些。
計算機病毒這樣的威脅更能體現這一問題。當下傳播最為廣泛的蠕蟲類病毒和很多攻擊程序一樣,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傳播,而且並沒有特定的感染目標。對於一些蠕蟲病毒來說,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就可以輕松的感染數以十萬計的計算機。為了解決網路攻擊方面的安全隱患,企業需要進行很多工作。
單純的應用安全防護產品是無法避免這類攻擊行為的,企業還必須執行補丁管理等輔助的安全管理措施。在中小企業中,進行這些工作有很多先天性的「阻礙」。資源不足、IT設施管理鬆散、員工行為隨意性較強等問題給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而作為應對的不僅僅是企業單方面的意識提高,更適合中小企業實際情況的安全防禦產品目前也存在著很大的空白。雖然近兩年涌現的很多整合式的信息安全設備在總體成本和易用性上提供了很多吸引中小企業的特性,但是還不足以解決目前中小企業在信息安全領域所遭受的困境。
誤用和濫用
對信息設施的誤用既像惡意攻擊的孿生兄弟又與其存在明顯的因果關系。因為我們探討的信息安全問題並不僅僅包括駭客行為所帶來的經濟及非經濟損失,只要對信息設施的運行造成障礙的行為都能夠被劃歸到信息安全范疇進行管理。
在很多時候,企業的員工都會因為某些不經意的行為對企業的信息資產造成破壞。尤其是在中小企業中,企業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是相對落後的。而企業管理層在大部分情況下也不能很好的對企業信息資產做出鑒別。從更高的層次來分析,中小企業尚無法將信息安全的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整體經營理念中,這導致了企業的信息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安全盲點和誤區。
這類問題使得信息安全廠商不得不頻繁重申服務對於信息安全業務的重要性。這既可以看作是國內信息安全產業一種進步的表現,同時又體現出我們在信息安全理念建設方面的巨大差距。好在除了供應商之外,用戶也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同樣的問題,相信經過廣泛的培訓和教育,這種現狀可以被很好的改善。
除了對信息設施的錯誤使用之外,濫用的問題在近一段時間表現的更為突出一些,並且由於濫用問題更加模糊和難以界定,使企業在處理類似問題的時候頗顯捉襟見肘。雖然近年來被廣泛關注的P2P傳輸問題並不是一個典型的信息安全問題,但由於這些傳輸流量常常嚴重干擾企業的正常通信流量而且也存在著一些泄漏企業信息的風險,所以這確實是信息設施濫用問題的一個較好的示例。
從技術的角度處理P2P傳輸問題並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面對員工權利和隱私等方面的爭論,企業對P2P傳輸的管理問題已經上升到了道德問題的層次。在中小企業里,由於制度化管理方面的相對弱化,在處理信息設施濫用乃至誤用問題的時候會加倍艱難。這也是在中小企業環境中實施信息安全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結
綜合上述的問題,中小企業的信息安全需求主要體現在迫切需要適合自身情況的綜合解決方案。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會進一步復雜化和深入化。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將自己的智力資產建構在其信息設施基礎之上,對於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會迅速的成長。我們所熱切希望的就是,在這種需求產生爆炸性膨脹的前夕,所有的廠商都准備好了足夠的武器去贏得這場戰爭。
②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1、自然災害、意外事故;
2、計算機犯罪;
3、人為行為,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
4、黑客」 行為:由於黑客的入侵或侵擾,比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
5、內部泄密;
6、外部泄密;
7、信息丟失;
8、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9、網路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
(2)企業網路安全隱患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護網路安全、保護應用服務安全和保護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各個方面都要結合考慮安全防護的物理安全、防火牆、信息安全、Web安全、媒體安全等等。
1、保護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為保護商務各方網路端系統之間通信過程的安全性。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保護網路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規劃網路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網路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牆。
(4)盡可能記錄網路上的一切活動。
(5)注意對網路設備的物理保護。
(6)檢驗網路平台系統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識別和鑒別機制。
2、保護應用安全。
保護應用安全,主要是針對特定應用(如Web伺服器、網路支付專用軟體系統)所建立的安全防護措施,它獨立於網路的任何其他安全防護措施。雖然有些防護措施可能是網路安全業務的一種替代或重疊,如Web瀏覽器和Web伺服器在應用層上對網路支付結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過IP層加密,但是許多應用還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於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層對安全的要求最嚴格、最復雜,因此更傾向於在應用層而不是在網路層採取各種安全措施。
雖然網路層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們不能完全依靠它來解決電子商務應用的安全性。應用層上的安全業務可以涉及認證、訪問控制、機密性、數據完整性、不可否認性、Web安全性、EDI和網路支付等應用的安全性。
3、保護系統安全。
保護系統安全,是指從整體電子商務系統或網路支付系統的角度進行安全防護,它與網路系統硬體平台、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體等互相關聯。涉及網路支付結算的系統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
(1)在安裝的軟體中,如瀏覽器軟體、電子錢包軟體、支付網關軟體等,檢查和確認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術與管理相結合,使系統具有最小穿透風險性。如通過諸多認證才允許連通,對所有接入數據必須進行審計,對系統用戶進行嚴格安全管理。
(3)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等。
③ 公司有哪些網路安全隱患
黑客入侵
內部資料被員工上傳,泄露。
病毒爆發,破壞數據。
以下是解決辦法:
首先,硬體上面要有投入,規模比較大的區域網,防火牆、三層交換機、上網行為管理都不能少。
其次,要有行政手段,建立企業內部上網規范。
再次,還要有技術手段來進行保障,最佳方案是:
1. 內網許可權管理用AD域。這樣可以用組策略來做很多限制,避免隨意安裝軟體導致區域網安全隱患。
2. 外網許可權用防火牆、上網行為管理。工作時段進行上網限制,否則只要有1-2個人進行P2P下載、看網路視頻,外網就基本上癱瘓了。
3. 沒有上網行為管理硬體的話,也可以部署上網行為管理軟體(比如「超級嗅探狗」、WFilter等)。可以通過旁路方式監控流量佔用、上網行為、禁止下載等,並且和域控結合。
④ 企業內網有哪些隱患
提起企業內部網的信息安全,人們自然就會想到病毒破壞和黑客攻擊。其實不然,政府和企業因信息被竊取所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病毒破壞和黑客攻擊所造成的損失,據權威機構調查:三分之二以上的安全威脅來自泄密和內部人員犯罪,而非病毒和外來黑客引起。目前,政府、企業等社會組織在網路安全防護建設中,普遍採用傳統的內網邊界安全防護技術,即在組織網路的邊緣設置網關型邊界防火牆、AAA認證、入侵檢測系統IDS等等網路邊界安全防護技術,對網路入侵進行監控和防護,抵禦來自組織外部攻擊、防止組織網路資源、信息資源遭受損失,保證組織業務流程的有效進行。這種解決策略是針對外部入侵的防範,對於來自網路內部的對企業網路資源、信息資源的破壞和非法行為的安全防護卻無任何作用。對於那些需要經常移動的終端設備在安全防護薄弱的外部網路環境的安全保障,企業基於網路邊界的安全防護技術就更是鞭長莫及了,由此危及到內部網路的安全。一方面,企業中經常會有人私自以Modem撥號方式、手機或無線網卡等方式上網,而這些機器通常又置於企業內網中,這種情況的存在給企業網路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威脅;另一方面,黑客利用虛擬專用網路VPN、無線區域網、操作系統以及網路應用程序的各種漏洞就可以繞過企業的邊界防火牆侵入企業內部網路,發起攻擊使內部網路癱瘓、重要伺服器宕機以及破壞和竊取企業內部的重要數據。
⑤ 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有哪些
網路安全可以從狹義及廣義兩個定位進行分析。狹義方面,網路安全主要可以分為軟硬體安全及數據安全,網路安全指的是網路信息安全,需對其中數據進行保護,保證相關程序不會被惡意攻擊,以免出現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廣義方面,會直接涉及到網路信息的保密性及安全完整性,會隨重視角度變化而變化。
1、計算機技術方面
網路設備及系統安全是網路系統中安全問題的潛在問題,計算機系統實際運行中會因為自身設備因素,導致相應安全問題的出現。除此之外,網路信息技術相關優勢一般會體現在信息資源共享及資源開放上,所以更容易被侵襲,計算機網路協議在整體安全方面也存在潛在問題。
2、由於病毒引起的安全風險
計算機網路安全中最常出現的問題為病毒,病毒是由黑客進行編寫的計算機代碼或計算機指令,可以對計算機中相關數據造成嚴重破壞。按照數據實際摧毀力度分析,可以分為良性及惡性,這兩種病毒都能夠進行迅速傳播,具有較強的摧毀性能力,病毒可進行自行復制。現代社會計算機網路逐漸普及,病毒在網路上的傳播也更加迅速,通過網頁瀏覽或郵件傳播等,都可以受到病毒影響,使得計算機系統內部收到計算機病毒攻擊而癱瘓。
3、用戶問題
目前我國網路用戶對安全問題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及正確的態度,使用非法網站、下載安全風險較大的文件、不經常清除病毒、為設置安全保護軟體及防火牆等問題,用戶的不重視很容易讓黑客對網路安全進行攻擊。互聯網用戶使用網路時,並不能看到病毒,所以對病毒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也缺乏相關防範意識。用戶一般情況下只能看到網路帶來的便利,忽視安全問題,部分用戶不注重隱私保護,隨意泄露隱私,所以近年來網路欺詐事件層出不窮。
⑥ 企業如何應對網路安全風險
企業利用互聯網、計算機等加速信息化建設,提升經營效率,就像要進貨、納稅一樣,成為必須的行為。互聯網簡單方便,幫企業實現了數據存儲、網站展示和信息共享等信息傳遞工作。雖然,網路技術持續進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網路安全風險。一個安全漏洞,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網路安全風險往往是不可預知的,企業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掉入陷阱。與傳統IT基礎相比,雲計算解決方案並非是計算、存儲、帶寬的簡單組合,它將網路安全增值服務融合其中,針對不同企業特點的解決網路安全隱患。雲解決方案使企業業務更加安全,付出的成本更少。
企業在部署上雲的時候,要認真選擇雲計算服務商。最好選擇老牌基礎服務商,他們的雲服務是合法和安全的。可以,看看雲服務商有沒有第三方認證,現在國內最權威的雲服務評估認證,是中國信通院的可信雲認證。通過可信雲認證的雲服務商,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是可靠的。
企業還應關注一下隱私和身份許可權,避免員工私有數據與公司數據相混淆,不同部門、不同業務的數據相混淆。公開分享企業信息的行為,一定要慎重。最好基於雲計算,對數據進行分離。嚴控訪問信息的許可權,特殊事務的數據,只有少數人才能訪問。
⑦ 簡述各種網路安全隱患的主要特點和威脅
各種網路安全隱患的主要特點
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地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威脅:
1、數據泄漏被普遍認為是如今最令企業擔憂的安全威脅之一。有些數據的泄漏僅是用戶無意間就哪些應用程序能夠查看和傳輸其信息做出錯誤建議的問題。意外披露也是很多情況下數據泄露的主要原因。
2、社會工程欺騙導致的移動網路安全威脅也是一大重點,社會工程學欺騙就是通常以交談、欺騙、假冒或口語等方式,從合法用戶中套取用戶系統的秘密。
移動設備上的網路釣魚攻擊的可能性是台式機的三倍,部分原因是人們最容易在手機上看到消息,特別是較小的屏幕尺寸以及智能手機上的詳細信息顯示有限,這也可能增加網路釣魚的成功幾率。
(7)企業網路安全隱患擴展閱讀:
防範網路安全隱患
1、宣傳網路安全的基本知識。例如手機、智能攝像頭隨時可能被遠程式控制制,變身竊聽、竊照工具;各種智能軟體的免費使用均需要開啟定位系統,而這也意味著你的日常生活被網路完整記錄;刪除和格式化處理的信息均可以被恢復、看似只有幾位密友的微信朋友圈幾乎沒有安全性可言等等。
2、鼓勵網民養成良好的上網及用網習慣。例如工作郵箱與私人郵件分離;不點擊不明鏈接,高度警惕免費WIFI;日常工作中要遮蔽電腦攝像頭等等。
3、強化網民的加密意識和正確加密方法。信息加密如同給家門上鎖,是每個網民都必須掌握的技能。設置密碼有三忌:忌密碼設置過於簡單,忌所有信息加密使用同一密碼,忌將不同密碼保存在計算機中等,密碼設置的基本技巧是數字+字母10位以上。
⑧ 企業網路主要存在哪些安全漏洞和安全隱患,面臨黑客哪些滲透攻擊
安全漏洞主要有1.系統級漏洞2.網站所採用的建站系統的通用型漏洞,此漏洞危害巨大
隱患有1.員工和管理員安全意識淡泊,出現弱密碼漏洞等低級漏洞2.網站許可權控制不嚴格,過濾不嚴格3.對用戶提交數據過於信任
攻擊,主要有1.sql注射 2.dos或ddos等暴力攻擊 3.xss跨站腳本攻擊 4.csrf跨站請求偽造 5第三方網站的掛馬攻擊 6.cms爆出的exp,0day攻擊 7.釣魚,社會工程學的攻擊
⑨ 網路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及如何解決網路安全隱患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和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網路安全從本質上講就是網路信息安全,包括靜態的信息存儲安全和信息傳輸安全。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安全的重點放在了保護信息,確保信息在存儲、處理、傳輸過程中及信息系統不被破壞,確保對合法用戶的服務和限制非授權用戶的服務,以及必要的防禦攻擊的措施。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可控性就成了關鍵因素。
Internet的開放性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導致了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系統存在很多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安全問題,各種安全機制、策略和工具被開發和應用。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網路的安全依舊存在很大的隱患。
企業網路的主要安全隱患
隨著企業的信息化熱潮快速興起,由於企業信息化投入不足、缺乏高水平的軟硬體專業人才、以及企業員工安全意識淡薄等多種原因,網路安全也成了中小企業必須重視並加以有效防範的問題。病毒、間諜軟體、垃圾郵件……這些無一不是企業信息主管的心頭之患。
1.安全機制
每一種安全機制都有一定的應用范圍和應用環境。防火牆是一種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隱藏內部網路結構,細致外部網路到內部網路的訪問。但是對於內部網路之間的訪問,防火牆往往無能為力,很難發覺和防範。
2.安全工具
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一個安全工具能不能實現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者,包括系統管理員和普通用戶,不正當的設置就會產生不安全因素。
3.安全漏洞和系統後門
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中通常都會存在一些BUG,別有心計的員工或客戶都可能利用這些漏洞想企業網路發起進攻,導致某個程序或網路喪失功能。有甚者會盜竊機密數據,直接威脅企業網路和企業數據的安全。即便是安全工具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幾乎每天都有新的BUG被發現和公布,程序員在修改已知BUG的同時還可能產生新的BUG。系統BUG經常被黑客利用,而且這種攻擊通常不會產生日誌,也無據可查。現有的軟體和工具BUG的攻擊幾乎無法主動防範。
系統後門是傳統安全工具難於考慮到的地方。防火牆很難考慮到這類安全問題,多數情況下,這類入侵行為可以經過防火牆而不被察覺。
第2頁:網路安全探討(二)
4.病毒、蠕蟲、木馬和間諜軟體
這些是目前網路最容易遇到的安全問題。病毒是可執行代碼,它們可以破壞計算機系統,通常偽裝成合法附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有的還通過即時信息網路發送。
蠕蟲與病毒類似,但比病毒更為普遍,蠕蟲經常利用受感染系統的文件傳輸功能自動進行傳播,從而導致網路流量大幅增加。
木馬程序程序可以捕捉密碼和其它個人信息,使未授權遠程用戶能夠訪問安裝了特洛伊木馬的系統。
間諜軟體則是惡意病毒代碼,它們可以監控系統性能,並將用戶數據發送給間諜軟體開發者。
5.拒絕服務攻擊
盡管企業在不斷的強化網路的安全性,但黑客的攻擊手段也在更新。拒絕服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這類攻擊會向伺服器發出大量偽造請求,造成伺服器超載,不能為合法用戶提供服務。這類攻擊也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攻擊手段。
6.誤用和濫用
在很多時候,企業的員工都會因為某些不經意的行為對企業的信息資產造成破壞。尤其是在中小企業中,企業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是相對落後的。而企業管理層在大部分情況下也不能很好的對企業信息資產做出鑒別。從更高的層次來分析,中小企業尚無法將信息安全的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整體經營理念中,這導致了企業的信息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安全盲點和誤區。
網路安全體系的探討
1.防火牆
防火牆是企業網路與互聯網之間的安全衛士,防火牆的主要目的是攔截不需要的流量,如准備感染帶有特定弱點的計算機的蠕蟲;另外很多硬體防火牆都提供其它服務,如電子郵件防病毒、反垃圾郵件過濾、內容過濾、安全無線接入點選項等等。
在沒有防火牆的環境中,網路安全性完全依賴主系統的安全性。在一定意義上,所有主系統必須通力協作來實現均勻一致的高級安全性。子網越大,把所有主系統保持在相同的安全性水平上的可管理能力就越小,隨著安全性的失策和失誤越來越普遍,入侵就時有發生。
防火牆有助於提高主系統總體安全性。 防火牆的基本思想——不是對每台主機系統進行保護,而是讓所有對系統的訪問通過某一點,並且保護這一點,並盡可能地對外界屏蔽保護網路的信息和結構。
防火牆是一種行之有效且應用廣泛的網路安全機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區域網內部。防火牆可以從通信協議的各個層次以及應用中獲取、存儲並管理相關的信息,以便實施系統的訪問安全決策控制。 防火牆的技術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包過濾技術、代理技術和狀態監視技術。
第3頁:網路安全探討(三)
2.網路病毒的防範
在網路環境下,病毒傳播擴散加快,僅用單機版殺毒軟體已經很難徹底清除網路病毒,必須有適合於區域網的全方位殺毒產品。如果在網路內部使用電子郵件進行信息交換,還需要一套基於郵件伺服器平台的郵件防病毒軟體。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產品,針對網路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擊點設置對應的防病毒軟體,並且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病毒庫,使網路免受病毒侵襲。
3.系統漏洞
解決網路層安全問題,首先要清楚網路中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和弱點。面對大型我那個羅的復雜性和變化,僅僅依靠管理員的技術和經驗尋找安全漏洞和風險評估是不現實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安全掃描工具來查找漏洞並提出修改建議。另外實時給操作系統和軟體打補丁也可以彌補一部分漏洞和隱患。有經驗的管理員還可以利用黑客工具對網路進行模擬攻擊,從而尋找網路的薄弱點。
4.入侵檢測
入侵檢測技術是為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設計與配置的一種能夠及時發現並報告系統中未授權或異常現象的技術,是一種用於檢測計算機網路中違反安全策略行為的技術。在入侵檢測系統中利用審計記錄,能識別出任何不希望有的行為,從而達到限制這些活動,保護系統安全的目的。
5.內網系統安全
對於網路外部的入侵可以通過安裝防火牆來解決,但是對於網路內部的入侵則無能為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採用對各個子網做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審計文件,為管理員分析自己的網路運作狀態提供依據。設計一個子網專用的監聽程序監聽子網內計算機間互聯情況,為系統中各個伺服器的審計文件提供備份。
企業的信息安全需求主要體現在迫切需要適合自身情況的綜合解決方案。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會進一步復雜化和深入化。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將自己的智力資產建構在其信息設施基礎之上,對於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會迅速的成長。
總之,網路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僅僅依靠防火牆等單個的系統,而需要仔細考慮系統的安全需求,並將各種安全技術結合在一起,與科學的網路管理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個高效、通用、安全的網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