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安全與防衛專業
國家新興交叉學科。培養目標:培養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防護方面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嚴謹、忠誠的敬業精神,沉著機智的應變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質,文武兼備的專業技能,掌握現代防衛理論與技能,能適應大中型企事業防衛工作要求的高級防衛技術及管理人才。
B. 關於網路安全的名言警句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2、事故出於麻痹,安全來於警惕。
3、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
4、質量是安全基礎,安全為生產前提。
5、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一分責任,十分落實。
6、千條萬條,安全生產第一條;千計萬計,安全教育第一計。
7、安全來於警惕,事故處於麻痹。巧幹帶來安全,蠻干招來禍端。
8、一人把關一人安,眾人把關穩如山。
9、傲自滿是事故的導火索,謙虛謹慎是安全的鋪路石。
10、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歡樂的階梯。
11、安全是生命之本,違章是事故之源。
12、冒險是事故之友,謹慎為安全之本。
13、細小漏洞不補,事故洪流難堵。
14、寒霜偏打無根草,事故專找大意人。
15、事故牽動千萬家,安全要靠你我他。
16、無知加大意必危險,防護加警惕保安全。
17、人人把好安全關,處處設防隱患少。
18、安全是最大的節約,事故是最大的浪費。
19、管生產必須管安全
20、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21、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
22、質量是安全基礎,安全為生產前提。
23、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24、企業效益最重要,安全生產第一條。
25、安全人人抓,幸福千萬家。安全兩天敵,違章和麻痹。
26、安全要講,事故要防,安不忘危,樂不忘憂。
27、安全法規血寫成,違章害己害親人。
28、時時注意安全,處處預防事故。
29、安全是職工的生命線,職工是安全的負責人。
30、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安全是職工的生命。
3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32、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33、安全投入不可少,隱患排查最重要。
34、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為天。
35、安全人人抓,幸福千萬家。安全兩天敵,違章和麻痹。
36、容忍危險等於作法自斃,謹慎行事才能安然無恙。
37、無情於違章懲處,有情於幸福家庭。
38、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於瞬間麻痹。
39、抓基礎從大處著眼,防隱患從小處著手。
40、時時注意安全,處處預防事故。
41、安全要講,事故要防,安不忘危,樂不忘憂。
42、嚴格安全檢查,避免嚴重後果。
43、寶劍鋒從磨礪出,安全好從嚴中來。
44、安全生產,警鍾長鳴。
45、沒有拉不直的繩子,也沒有消不除的隱患。
46、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子,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
47、繩子總在磨損地方折斷,事故常在薄弱環節出現。
48、你對違章講人情,事故對你不留情
49、事事落到實處,安全有備無患。
50、專心工作為首要,質量安全皆顧到。
C. 大學生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1、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安全問題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信息泄露、信息丟失、信息篡改、信息虛假、信息滯後、信息不完善等,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
如果信息被非法竊取或泄露,可能會給有關企業和個人帶來嚴重的後果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如果不能及時得到准確、完備的信息,企業和個人就無法對交易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無法作出符合理性的決策。非法刪除交易信息和交易信息丟失也可能導致經濟糾紛,給交易的一方或多方造成經濟損失。
2、交易安全問題
交易安全問題是指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包括交易的確認、產品和服務的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貨款的支付等方面的安全問題。
與傳統的商務交易形式不同,電子商務具有自己的特點:市場無界化,主體虛擬化,交易網路化,貨幣電子化,結算瞬時化等。這使得電子商務的交易風險表現出新的特點,出現新的形式,並且被放大。
當今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問題在現實中很多。買方利用賣方的誠實套取產品和服務,卻以匿名、更名或退出市場等方式逃避執行契約合同;還有買方利用電子商務交易的弱點,收到賣方的貨品但是偷梁換柱、以假換真之後,再以各種理由找賣方退貨。
3、財產安全問題
財產安全問題是指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電子商務參與者面臨的財產等經濟利益風險。財產安全往往是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的最終形式,也是信息安全問題和交易安全問題的後果。財產安全問題主要表現為財產損失和其他經濟損失。
財產的直接損失比如客戶的銀行資金被盜;交易者被冒名,其財產被竊取等。其他經濟損失比如由於信息的泄露、丟失,使企業的信譽受損;由於遭受網路攻擊或故障,企業電子商務系統效率下降甚至癱瘓等。
應對措施:
1、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應繼續加大網路建設投入力度,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對信息產業的投資,進一步增強電子商務發展的網路基礎;解決原有網路帶寬及速度較低、網路運行質量差和電信資費高等問題;要採取切實措施,構建一個值得信賴並能夠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層次的開放的網路體系,改善國內用戶電子商務的使用環境。
2、加強安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可以採取的應用措施有:使用容錯計算機系統或創造高可用性的計算機環境,以確保信息系統保持可用及不間斷動作;災害復原計劃—提供一套程序與設備來重建被中斷的計算與通信服務;加密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它可以確保網際網路上信息傳輸的安全;
數字證書可確認使用者的身份,為電子交易提供了更進一步的保護;加強主機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時安裝安全補丁程序,減少漏洞;
從路由器到用戶各級建立完善的訪問控制措施,安裝防火牆,加強授權管理和認證;對敏感的設備和數據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邏輯隔離措施;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等。
3、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整體素質,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首先,要加強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識,提高其應對安全問題的能力。其次,要加強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
應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培養大量素質較高、層次合理、專業配套的網路、計算機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特別是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的復合型人才。最後,要提高企業電子商務管理水平。
4、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完善原有的法律體系並進行必要的調整;二是為適應發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規。
要積極開展立法的各項准備工作,循序漸進,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先單項後綜合,在實踐中摸索,在發展中完善,針對不同的法律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5、加強誠信建設
首先,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及管理體系。要加快信用立法,完善經濟活動實名制,健全個人財產申報制度,實行個人破產制度等,以形成對信用體系的強勢約束力,確保個人信用制度的健康發展。其次,建立完善的企業制度,培養優秀的企業文化。
要以提高企業價值作為經營的根本,把自主性和自律性的道德標准作為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建立以誠信為基礎的企業文化。
另外,建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價與監管機構。建立起以政府為背景的包括銀行、工商管理、公安、稅務部門協同的跨部門企業和個人信用評價與監管體系,實現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信用信息互聯互通。
提高失信行為的成本,以約束失信行為。最後,加大對企業的監管力度,完善各種監管系統。
D. 關於知己的句子
1、所謂朋友,大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相交,一種是知已。
2、知己,不止單單朋友這般簡單,他描繪的是一個人一生路途中最耀人眼球的風景,即便是浮雲過煙,美的不切實際,但它確實存在過,教會我們何謂情,何謂愛。
3、人生總是有許多不如意,想擁有一個知已也是這么難!
4、每一人尋訪知己之迫切,若人間期待英雄之於亂世,似困於茫沙者渴望之於水源。
5、這一點就不得知,知已是一種很微妙的關系,它介於愛情和友情之間,進一步便是愛人,退一步便是陌人。
6、其實人生是無奈的,當我們感到孤獨痛苦和失意的時候,多麼需要身邊有一個懂你的人陪著,陪看風起雲涌,陪看潮起潮落,陪看世間滄桑……
7、朋友就是悲傷時可以傾訴的對象,朋友就是希望分享快樂的同伴, 朋友就是憤怒時的出氣筒, 朋友就是自己永遠也不想擺脫的人,朋友是一面鏡子,永遠能照出最真實的你, 朋友是救命稻草永遠在你最需要時出現,朋友是人生旅途的驛站,供你休憩, 朋友以停泊的港灣,任你停泊, 朋友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一種資源,同時,從某種意義上講,朋友是不可再生資源,珍惜朋友,友誼長存。
8、人心靈的傷痛若無知己來撫慰,便會荒蕪;人的歡樂若知己來共享,再多的快樂也是悲傷。
9、所謂知己,根據理解,就是能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心的朋友。
10、知己相望天涯,遙遠得甚至難飲一江水,卻又恰到好處的默契在彼此惦念的瞬間默默流淌。
11、「要做真正的知己,就必須互相信任。」這句名言是前蘇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說的『』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真誠待人,不能說謊,不能欺騙。
12、知己的易逝也使我們便感珍惜
13、人生就像一列急馳的火車,機遇和緣份會讓許多素昧平生的乘客在旅途中相遇、相識、相交、相知,而在沿途的站台,他們又不得不陸續下車,奔赴自己的目的地,於是就有了「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幸運和「天下無不散宴席」的遺憾。
14、人生得此一知己,足矣!這是我對你的回答。同時,我也想對大家說一句,人生得一知己,實屬不易,希望大家能好好的珍惜,好好的去經營,因為只有真正的朋友才是一輩子的!
15、朋友,你一生中可以擁有千百個,而知己,你可能一生中連一個也沒有,原因就在於朋友雖多,卻無人能通曉你的心意。
16、知己,不只是在對方身處幸福時對他(她)微笑,更要在其面臨絕境時送上自己的肩頭,任他(她)停靠。
E. 如何做好一名煤礦安全培訓教師
寫作思路:把做好一名煤礦安全培訓教師的方法和策略寫下來。
精心准備培訓課件,最好通過視頻、動畫、案例、警示教育這種方式去培訓,講培訓的目標細化成課件素材,用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體現出來,直達人心。煤礦是高危行業,煤礦培訓工作非常重要,以前很多培訓還是流於形式。要將規章制度融入案例裡面,直達人心。
F.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學什麼,對數學和英語的要求高不高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知識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現代化、信息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設、電子商務、數字化信息處理、通信、辦公自動化、自動控制、企事業的信息管理、多媒體數據處理以及科學計算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外企事業單位對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
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較好的外語能力,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級程序設計語言、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資料庫引論、計算機體系結構、數字邏輯、計算機網路、面向對象技術、微機控制技術、多核平台技術、嵌入式系統、計算機圖形學、信息與網路安全、軟體工程等。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或理學學士
離散數學(Discrete mathematics)是數學的幾個分支的總稱,以研究離散量的結構和相互間的關系為主要目標,其研究對象一般地是有限個或可數無窮個元素;因此它充分描述了計算機科學離散性的特點。
離散數學課程主要介紹離散數學的各個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這些概念、理論以及方法大量地應用在數字電路、編譯原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演算法的分析與設計、人工智慧、計算機網路等專業課程中;同時,該課程所提供的訓練十分有益於學生概括抽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歸納構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於學生嚴謹、完整、規范的科學態度的培養。
離散數學(Discrete Mathematics)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它所研究的對象是離散數量關系和離散結構數學結構模型。
總之這個專業對數學要求蠻高的,對英語要求不高
G. 成都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在成都哪個區
because she didn't sell one match.
H. 曾文正與王文成
晚清重臣曾國藩死後謚號「文正」,故「曾文正」或「曾文正公」一般是對曾國藩的敬稱。
曾國藩( 1811~ 1872),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原屬湘鄉)荷葉鎮。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平時有感於政治廢弛,主張以理學經世。
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由廣西進軍湖南,清廷震恐。適曾國藩因母喪在籍,奉旨前往長沙,幫同湖南巡撫辦理團練。遂招募農民為營勇,任用儒生為將佐,朝夕訓練,號"湘勇"(通稱湘軍)。1854年初,湘軍練成水陸師1.7萬餘人,會集湘潭,誓師出戰。湘軍初戰,連敗於岳州(今湖南嶽陽)、靖港,曾國藩為此憤不欲生,投水自殺,被其左右救起。後重整軍實,復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詔署湖北巡撫。此後用兵更為謹慎。旋因朝廷恐其於地方勢大,又被解署任,以後長期只以侍郎虛銜領兵。1855年初,進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軍重創,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國藩奉詔出辦浙江軍務。1860年清軍江南大營徹底敗潰後,加兵部尚書銜,授兩江總督,以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從此,不但擁有兵權,而且掌握地方大權。姓名:王文成
性別:男 民族:漢
黨派:中國共產黨
出生地:安徽安慶
籍貫:安徽合肥
畢業院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主要研究方向:
計算機網路安全
主要研究成果:
1、神經網路入侵檢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網路犯罪電子證據的保存和防篡改系統實現 3、多級網路入侵檢測系統的設計
4、論開源軟體在政府涉密文件處理系統中的運用 5、論網路舉報平台的安全性 6、新型網路舉報平台的設計與實現(國防基金項目)
7、利用國家防火牆對DDOS攻擊的溯源追蹤法(國家基金項目) 8、如何防範國外黑客對國內網路基礎設施的破壞(國家基金項目)
獲獎成果:
國家科技項目創新獎
I. 程普與黃蓋是否同一輩的人
是同一輩人,程普是孫家最早的將領中,年紀最大的一個,比黃蓋的年齡要大幾歲
程普在《三國志--吳志》的記載是「有容貌計略,善於應對」,就是說他容貌端正,有謀略,善於應對酬答
黃蓋的有關記載是「當官決斷,事無留滯」,就是說他處理公事果斷迅速,事情沒有拖延耽誤
只於武藝方面,兩人應該是差不多的,黃蓋(83)、程普(83)(電腦游戲《三國志10》的武力數值,智力肯定是程普比黃蓋厲害)
J. 南京公安大學是幾本
沒有南京公安大學。只有江蘇警官學院,江蘇警官學院是我國首批建立的省屬公安本科院校,屬於二本。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49年的南京市公安學校,1953年更名為江蘇省公安學校。1982年成立江蘇公安專科學校,1998年江蘇省人民警察學校並入,2000年江蘇省司法學校並入。2002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江蘇警官學院。
學院主校區位於南京市浦口區石佛三宮48號,另有安德門、龍潭兩個校區。校園佔地6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學院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偵查系、刑事科學技術系、計算機信息與網路安全系、警察體育教研部(警務指揮與戰術系)、基礎課教研部、法律系等教學院系。
學院堅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針,秉持「無私奉獻」校訓和「政治堅定、學習勤奮、作風踏實、警紀嚴明」校風,著力培養忠誠可靠、紀律嚴明、基礎扎實、文武兼備的高素質政法公安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