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助:關於工業乙太網實際上承載能力如何分析
研華工業乙太網交換機均可達到線速轉發。以100Mbps的交換機為例,如果採用背板交換的話,則每個埠均可在100Mbps全雙工滿負載狀態下工作。若,若每個節點每秒通信量為100個位元組,換算成網路速率即為800bit/s,即(100byte*8)/s,即0.00076Mbps,則每個100Mbps的埠理論上均可連接100/0.00076≈131072個每秒通信量為100個位元組的設備。 鑒於研華工業乙太網交換機的背板帶寬設計均可滿足所有埠全雙工滿負載狀態下長期穩定運行,因此理論值與實際應用時的值基本一致,但其它友商的一些產品我們不能保證亦與研華的設計一致。 共享式乙太網設備如一個10Mbps的Hub,簡而言之是指整個設備共享10Mbps的帶寬,而並非Hub的每個埠都具有10Mbps的帶寬;而如果是交換式乙太網設備,如100Mbps交換機則是指交換機的所有埠均具有100Mbps的獨立帶寬。 以上信息供參考,
B. 網站負載是什麼意思
負載的意思很廣了, 簡單說一下.
貨車有載重量, 客車會有人數限制, 我們可以把這些叫做車的負載, 如果人多了或者超重了, 我們可以車超載了.
電路中所有年消耗電能的用電器、電路元器件等都稱為負載。
也可以說的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能的裝置。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負載"這個詞, 負可以理解成負擔,承受, 載我們理解成壓力,消耗.
這樣就好理解了, 網站負載就是值網站的壓力,消耗, 也就是伺服器的承受的壓力. 一個功能負載比較大就會給伺服器造成比較大的壓力. 我想這個樓主可以理解, 計算機配置是一定的, 能做的事情也就有限, 讓p3跑魔獸世界肯定不現實. 所以你需要根據網站流量(流量越大負載越大,呈正比)和伺服器配置進行相應的設置.
分太少, 不說了, 嘿嘿.
C. linux 下查看網路負載命令
用 netstat 查看 Linux 網路狀況。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前面的 netstat -n是netstat的命令,Windows和Linux都可以用,結果顯示內容差不多
後面的 awk'/^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是Linux下的命令,主要作用是對netstat輸出的結果進行過濾和處理:
運行這一句之後,顯示的結果類似如下:
TIME_WAIT 27
FIN_WAIT1 435
FIN_WAIT2 89
ESTABLISHED 82
SYN_RECV 64
CLOSING 4
LAST_ACK 90
內容解釋如下:
TIME-WAIT:等待足夠的時間以確保遠程TCP接收到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FIN-WAIT-1:等待遠程TCP連接中斷請求,或先前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FIN-WAIT-2:從遠程TCP等待連接中斷請求
ESTABLISHED:代表一個打開的連接
SYN-RECV:再收到和發送一個連接請求後等待對方對連接請求的確認
SYN-SENT:再發送連接請求後等待匹配的連接請求
CLOSING:等待遠程TCP對連接中斷的確認
CLOSED:沒有任何連接狀態
CLOSE-WAIT:等待從本地用戶發來的連接中斷請求
LAST-ACK:等待原來的發向遠程TCP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LISTEN:偵聽來自遠方的TCP埠的連接請求
D. 「網路負載」是什麼意思怎麼測試計算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層面的
網路負載在運營商網路裡面,簡單說指的就是網路中繼承載的流量以及網路設備承載的用戶量
測試和計算用人工只能估算,比如一台設備,已知接入用戶30戶,戶均流量2M/s,中繼的流量大約就是60M/s。主要的計算是靠設備埠計算,每秒經過的流量。還有運營商內部龐大的計算平台統計等方式。
網路負載這個詞更多用於比如「網路負載均衡」,意思是一台設備有兩條上聯中繼共同分攤上聯流量以實現負載均衡,或者兩台設備同時承載相同用戶以實現負載均衡等等。
E. 網路負載是什麼意思,請告訴我如何解決
例如你在全速下載 你上網不是慢了嗎 所以你最好在路由里設定先限制
F. 什麼叫網路負載
700多K只是你網路能夠承受的極限,而不是路由器能夠承受的極限。對於11M路由來講,實際傳輸速度在2M-3M,700多K,更是小意思了。
如果你用路由器做一做網路GHOST恢復,你就明白什麼叫真正的網路負載了。低檔的路由器基本都不堪重負。
當你用到電驢或者BT的時候,瞬間會有成百上千的IP對你進行訪問,交換數據,那時候再看你的路由器的承受能力:)
G. 如何測試無線路由器負載能力
「負載均衡」概念運用在網路上,簡單來說是利用多個網路設備通道均衡分擔流量。就像是寺廟一天要挑10桶水,1個和尚必需要走10趟,但同時指派10個和尚卻只要一趟即可完成工作的道理一樣。負載均衡可運用多個網路設備同時工作,達成加速網路信息的處理能力,進而優化網路設備的性能,取代設備必須不停升級或淘汰的命運。目前普遍被運用在網路設備中,如伺服器、路由器、交換機等。
方法一:測試無線信號強度
當無線路由器正常工作時,它的無線信號一定是處於持續的最佳狀態,那麼可以通過無線信號在一段時間內的強弱狀態來判斷無線路由器有沒有問題以及質量的優劣,在這里可以使用inSSIDer測試工具。
inSSIDer是一款WiFi掃描工具,它能將捕捉到的無線信號以列表的形式顯示,你和你鄰居的無線路由器信號都會在這里被羅列出來。它底部 的圖形顯示非常直觀,時間波形圖可以顯示每個無線路由器在過去5分鍾內的信號強度(以dB為單位)。然後還有每個2.4GHz和5GHz信道的圖形,可顯 示現有信號的強度和每個無線路由器所使用的信道寬度。
找到自己無線路由器的名字,根據對應顏色的線條,查看它的實時走勢。如果這條線比較平整的話,那就說明當前無線路由器的信號比較穩定,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是忽高忽低的波浪形狀,則說明無線信號極其不穩定,無線路由器也有可能出現故障或者是質量比較差。
方法二:測試無線傳輸率
數據傳輸率也是代表無線網路質量的標准之一,進而也反映了無線路由器有沒有出現問題。當出現網頁打不開、在線電影卡頓、游戲掉線等問題時,不妨用Qcheck測試一下無線路由器的數據傳輸率。
Qcheck是一款基於ping命令的網路測試軟體,主要功能是向TCP、UDP、IPX、SPX網路發送數據流來測試區域網絡的響應時間和數據傳輸率,在這里我們可以將它應用到無線網路中。
測試時需要使用兩台安裝有無線網卡的電腦,連接到同一個無線路由器的網路中,作為發送機和接收機,並且它們都需要安裝運行Qcheck軟體。將 發送機和接收機的IP地址輸入軟體的「From Endpoint 1」和「To Endpoint 2」欄目中。如果不知道本機的IP地址的話,可以在Windows的運行欄用「ipconfig」指令來查看。
點擊「TCP」按鈕,在「Options」選項部分中點擊「Throughput」按鈕,然後點擊下方的「Run」按鈕,這樣就開始模擬數據傳 輸,稍後就會看到結果。從一台電腦經過無線路由器向另一台電腦發送數據,然後測試所消耗的時間,並計算出傳輸速率(以Mbps為單位),測試結果越高越 好,如果結果很低,只有幾Kbps的話,那就說明無線路由器出現了問題。
H. 什麼是網路負載均衡,在網路中有哪些應用
負載均衡是由多台伺服器以對稱的方式組成一個伺服器集合,每台伺服器都具有等價的地位,都可以單獨對外提供服務而無須其他伺服器的輔助。通過某種負載分擔技術,將外部發送來的請求均勻分配到對稱結構中的某一台伺服器上,而接收到請求的伺服器獨立地回應客戶的請求。均衡負載能夠平均分配客戶請求到伺服器列陣,籍此提供快速獲取重要數據,解決大量並發訪問服務問題。
軟體負載
基於特定伺服器軟體的負載均衡
---- 這種技術是利用網路協議的重定向功能來實現負載均衡的,例如在Http協議中支持定位指令,接收到這個指令的瀏覽器將自動重定向到該指令指明的另一個URL上。由於和執行服務請求相比,發送定位指令對Web伺服器的負載要小得多,因此可以根據這個功能來設計一種負載均衡的伺服器。一旦Web伺服器認為自己的負載較大,它就不再直接發送回瀏覽器請求的網頁,而是送回一個定位指令,讓瀏覽器去伺服器集群中的其他伺服器上獲得所需要的網頁。在這種方式下,伺服器本身必須支持這種功能,然而具體實現起來卻有很多困難,例如一台伺服器如何能保證它重定向過的伺服器是比較空閑的,並且不會再次發送定位指令?定位指令和瀏覽器都沒有這方面的支持能力,這樣很容易在瀏覽器上形成一種死循環。因此這種方式實際應用當中並不多見,使用這種方式實現的伺服器集群軟體也較少。
DNS負載
基於DNS的負載均衡
---- DNS負載均衡技術是最早的負載均衡解決方案,它是通過DNS服務中的隨機名字解析來實現的,在DNS伺服器中,可以為多個不同的地址配置同一個名字,而最終查詢這個名字的客戶機將在解析這個名字時得到其中的一個地址。因此,對於同一個名字,不同的客戶機會得到不同的地址,它們也就訪問不同地址上的Web伺服器,從而達到負載均衡的目的。
---- 這種技術的優點是,實現簡單、實施容易、成本低、適用於大多數TCP/IP應用;但是,其缺點也非常明顯,首先這種方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負載均衡,DNS伺服器將Http請求平均地分配到後台的Web伺服器上,而不考慮每個Web伺服器當前的負載情況;如果後台的Web伺服器的配置和處理能力不同,最慢的Web伺服器將成為系統的瓶頸,處理能力強的伺服器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其次未考慮容錯,如果後台的某台Web伺服器出現故障,DNS伺服器仍然會把DNS請求分配到這台故障伺服器上,導致不能響應客戶端。最後一點是致命的,有可能造成相當一部分客戶不能享受Web服務,並且由於DNS緩存的原因,所造成的後果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一般DNS的刷新周期約為24小時)。所以在國外最新的建設中心Web站點方案中,已經很少採用這種方案了。
交換負載
.基於四層交換技術的負載均衡
---- 這種技術是在第四層交換機上設置Web服務的虛擬IP地址,這個虛擬IP地址是DNS伺服器中解析到的Web伺服器的IP地址,對客戶端是可見的。當客戶訪問此Web應用時,客戶端的Http請求會先被第四層交換機接收到,它將基於第四層交換技術實時檢測後台Web伺服器的負載,根據設定的演算法進行快速交換。常見的演算法有輪詢、加權、最少連接、隨機和響應時間等。
七層負載
基於七層交換技術的負載均衡
---- 基於第七層交換的負載均衡技術主要用於實現Web應用的負載平衡和服務質量保證。它與第四層交換機比較起來有許多優勢:第七層交換機不僅能檢查TCP/IP數據包的TCP和UDP埠號,從而轉發給後台的某台伺服器來處理,而且能從會話層以上來分析Http請求的URL,根據URL的不同將不同的Http請求交給不同的伺服器來處理(可以具體到某一類文件,直至某一個文件),甚至同一個URL請求可以讓多個伺服器來響應以分擔負載(當客戶訪問某一個URL,發起Http請求時,它實際上要與伺服器建立多個會話連接,得到多個對象,例如.txt/.gif/.jpg文檔,當這些對象都下載到本地後,才組成一個完整的頁面)。
---- 以上幾種負載均衡技術主要應用於一個站點內的伺服器群,但是由於一個站點接入Internet的帶寬是有限的,因此可以把負載均衡技術開始應用於不同的網路站點之間,這就是站點鏡像技術,站點鏡像技術實際上利用了DNS負載均衡技術。
I. 網路裡面負載是什麼意思
網路裡面負載一般是設備的負荷狀態,比如內存一共8g,然後用了4g就是負荷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