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合實際情況論述新時代大學生應如何認識網路安全問題及如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
大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努力學習網路安全防範理論,增強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同時做好監督「主人翁」。
網路生態關系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淫穢色情、低俗庸俗、恐怖驚悚、賭博詐騙等不良生活方式在網上傳播挑動群眾的神經,在網下也會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特別是對判斷力較低的青少年影響最大,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大學生如何推動網路生態天朗氣清擴展閱讀:
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網路不安全因素比較隱蔽
網路不安全因素的隱蔽性欺騙了大學生。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有QQ號、網銀賬號被盜的經歷,但是也有很多學生認為沒有人企圖對他們實施數據盜竊。
網路安全不僅是指網路信息安全,還包括網路設備安全和網路軟體安全。由於技術原因,目前的電腦操作系統都存在安全漏洞,入侵者可以利用各種工具藉助系統漏洞入侵他人電腦,或盜取他人的信息,或借用他人電腦對網路實施惡意攻擊。
(二)學校網路安全教育的缺位
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匱乏、網路法律和道德意識淡薄的現狀與學校在網路安全教育方面的缺位有著一定的關系。
② 大學生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在校園與社會中宣傳與推廣生態意識與綠色生活和低碳生
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升師生生態文明意識,中小學結合課堂教學、專家講座、實踐活動等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大學設立生態文明相關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探索編制生態文明教材讀本。打造節能環保綠色校園,積極採用節能、節水、環保、再生等綠色產品,提升校園綠化美化、清潔化水平。
大中小學要培育綠色校園文化,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內外綠色生活主題宣傳。推進綠色創新研究,有條件的大學要發揮自身學科優勢,加強綠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2)大學生如何推動網路生態天朗氣清擴展閱讀
綠色低碳發展有助於協調環境與發展的矛盾。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經濟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和前提,並且這種「發展」為一種以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為前提,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生產生產方式綠色轉型為載體,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能夠克服傳統發展模式造成的環境代價的高質量、內涵式綠色發展。
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我國在「十四五」時期,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推行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等,以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③ 青年學生應當如何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
學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 大學生廣泛開展綠色環保、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等實踐活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 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本領,不斷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鍛煉能力,將生態文明建設自然而然地融合和體現在實踐中。
大學生是生態文明觀念的宣傳者。 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思想前衛,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 大學生要充分發揮和利用這個優勢,加強生態文明觀念的宣傳。
深刻認識和理解生態文明在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以及與自身學習、工作、生活休戚與共的關系,並主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投身生態文明建設。
大學生是生態文明發展的引領者。 在當今社會,大學生不僅要成為生態文明的宣傳者、實踐者,更要成為生態文明發展的引領者。
大學生群體
大學生群體只有站在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高度來推動和引領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使自身不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帶動更多的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才能在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實現和發展。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
④ 如何構建天朗氣清的網路空間
聯合整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約談直播短視頻平台、將違規網路主播納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單……2018年以來,國家主管部門協同發力,對當前社交媒體及網路視頻平台上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打出一系列「組合重拳」。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部門大力推進網路空間法制化,有效規范網路行為,維護網路秩序,凈化網路環境,億萬網民共有的精神家園日漸清朗。
⑤ 如何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
讓網路空間清朗起來,依法監管不能缺位。事實上,依法監管不是在限制我們的互聯網權益,相反是在確保我們更好地享受網路發展帶來的紅利。畢竟現實充分證明,指望互聯網服務提供者自律來清朗網路空間並不現實。我們應該同監管部門、互聯網企業一塊積極主動作為,努力構建與政府部門、互聯網企業、社會組織共建共治的工作格局,推進網上網下協同治理,將互聯網打造成為真實便捷的知識庫、溫暖可靠的朋友圈、文明理性的輿論場。
⑥ 談談作為大學生怎麼維護網路生態環境
大學生要想維護網路生態環境就是要不僅自己注意網路言行更重要的是監督周圍的人和自己碰到的網路言行!
⑦ 對於大學生來說,該怎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為此作為一名大學生要為生態文明作出一份貢獻,要在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借鑒和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生態文明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從人類文明範式的角度去反思工業文明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在理論上,.要把關於生態文明的一系列思想加以總結提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提高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在實踐上,要把生態文明的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尤其是目前這個階段,生態文明的建設應與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現代化建設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機結合。
⑧ 面對網路謠言大學生應如何樹立正確的網路觀輿論觀信息觀
面對網路謠言大學生應如何樹立正確的網路觀輿論觀信息觀?
以主流的社會政治觀念為理論基礎。
提高自己的學識和修養,增加對事物的甄別能力。
大學生應通過更多的社會實踐、更多地觀察社會、更多地體驗生活,更好地練就一雙自覺辨識謠言、抵制謠言的「火眼金睛」。
對當代國內外的社會政治事項能夠做出客觀與合理的評判。
對大學生身邊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突發性事件應該能夠冷靜、正確的應對。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激濁揚清、正本清源,不能因噎廢食——青年學子對待互聯網的態度應當如是。
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代表著科技創新的前進方向,朝氣蓬勃的青年學子是思維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生力軍與新鮮血液,更是打造講正氣、遵法紀、守底線的網路文化的生力軍。每個大學生網民都應樹立這種時代使命感、社會責任感、道德正義感,自覺抵制包括網路謠言在內的各類網路糟粕,攜手營造一個清新、健康、積極向上的互聯網共有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