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木馬 攻擊 漏洞 加密
1 竊聽 攻擊者通過監視網路數據獲得敏感信息,從而導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現為網路上的信息被竊聽,這種僅竊聽而不破壞網路中傳輸信息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消極侵犯者。惡意攻擊者往往以此為基礎,再利用其它工具進行更具破壞性的攻擊。
2 重傳 攻擊者事先獲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後將此信息發送給接收者。
3 篡改 攻擊者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插入,再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這就是純粹的信息破壞,這樣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積極侵犯者。積極侵犯者截取網上的信息包,並對之進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誤導的作用。積極侵犯者的破壞作用最大。
4 拒絕服務攻擊 攻擊者通過某種方法使系統響應減慢甚至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5 行為否認 通訊實體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6 電子欺騙 通過假冒合法用戶的身份來進行網路攻擊,從而達到掩蓋攻擊者真實身份,嫁禍他人的目的.
7 非授權訪問 沒有預先經過同意,就使用網路或計算機資源被看作非授權訪問。它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假冒、身份攻擊、非法用戶進入網路系統進行違法操作、合法用戶以未授權方式進行操作等。
8 傳播病毒 通過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非常高,而且用戶很難防範。如眾所周知的CIH病毒、愛蟲病毒、紅色代碼、尼姆達病毒、求職信、歡樂時光病毒等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嚴重的可使整個網路陷入癱瘓。
Ⅱ 無線wifi網頁認證有什麼風險
尊敬的用戶您好,風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wifi並非公共網路,可能是「黑網」。
只要一台Win7系統電腦、一個無線熱點AP及幾個簡單的應用程序,黑客就能偽造公共網路,監聽並記錄用戶所有的操作信息。
2、「蹭網」應用自身不安全。
「蹭網」應用大多數都是集中收錄海量公共wifi賬號來實現免費蹭網,同時,由於不向用戶收取費用,「蹭網」應用多數都依靠推送廣告和APP實現盈利,然而這些推送往往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查,因此釣魚信息、惡意APP都有可能借該類應用之便大肆傳播。
3、路由器可能有風險。
作為WiFi網路的發射端,路由器的安全狀況也不容樂觀。根據互聯網攻防實驗室的測試,國內某知名品牌的89款路由器均存在漏洞。攻擊者可利用向網頁植入惡意代碼的形式,篡改路由器的DNS設置,並將用戶的瀏覽器指向黑客指定的惡意網址。
中國電信提供最優質的網路通訊服務,如需相關業務,可以直接通過電信網上營業廳或者實體營業廳查詢。
Ⅲ 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第一、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一種監視網路狀態、數據流程以及網路上信息傳輸的技術。黑客可以通過偵聽,發現有興趣的信息,比如用戶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第二、口令破解
是指黑客在不知道密鑰的情況之下,恢復出密文件中隱藏的明文信息的過程,常見的破解方式包括字典攻擊、強制攻擊、組合攻擊,通過這種破解方式,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口令的破解。
第三、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即攻擊者想辦法讓目標設備停止提供服務或者資源訪問,造成系統無法向用戶提供正常服務。
第四、漏洞攻擊
漏洞是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者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可以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比如利用程序的緩沖區溢出漏洞執行非法操作、利用操作系統漏洞攻擊等。
第五、網站安全威脅
網站安全威脅主要指黑客利用網站設計的安全隱患實施網站攻擊,常見的網站安全威脅包括:SQL注入、跨站攻擊、旁註攻擊、失效的身份認證和會話管理等。
第六、社會工程學攻擊
利用社會科學並結合常識,將其有效地利用,最終達到獲取機密信息的目的。
Ⅳ 企業如何應對網路安全風險
企業利用互聯網、計算機等加速信息化建設,提升經營效率,就像要進貨、納稅一樣,成為必須的行為。互聯網簡單方便,幫企業實現了數據存儲、網站展示和信息共享等信息傳遞工作。雖然,網路技術持續進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網路安全風險。一個安全漏洞,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網路安全風險往往是不可預知的,企業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掉入陷阱。與傳統IT基礎相比,雲計算解決方案並非是計算、存儲、帶寬的簡單組合,它將網路安全增值服務融合其中,針對不同企業特點的解決網路安全隱患。雲解決方案使企業業務更加安全,付出的成本更少。
企業在部署上雲的時候,要認真選擇雲計算服務商。最好選擇老牌基礎服務商,他們的雲服務是合法和安全的。可以,看看雲服務商有沒有第三方認證,現在國內最權威的雲服務評估認證,是中國信通院的可信雲認證。通過可信雲認證的雲服務商,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是可靠的。
企業還應關注一下隱私和身份許可權,避免員工私有數據與公司數據相混淆,不同部門、不同業務的數據相混淆。公開分享企業信息的行為,一定要慎重。最好基於雲計算,對數據進行分離。嚴控訪問信息的許可權,特殊事務的數據,只有少數人才能訪問。
Ⅳ 計算機網路安全存在哪些安全風險
網路安全缺陷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tcp/ip的脆弱性。
網際網路的基石是tcp/ip協議。但不幸的是該協議對於網路的安全性考慮得並不多。並且,由於tcp/ip協議是公布於眾的,如果人們對tcp/ip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來實施網路攻擊。
第二,網路結構的不安全性。網際網路是一種網間網技術。它是由無數個區域網所連成的一個巨大網路。當人們用一台主機和另一區域網的主機進行通信時,通常情況下它們之間互相傳送的數據流要經過很多機器重重轉發,如果攻擊者利用一台處於用戶的數據流傳輸路徑上的主機,他就可以劫持用戶的數據包。
第三,易被竊聽。由於網際網路上大多數數據流都沒有加密,因此人們利用網上免費提供的工具就很容易對網上的電子郵件、口令和傳輸的文件進行竊聽。
第四,缺乏安全意識。雖然網路中設置了許多安全保護屏障,但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意識,從而使這些保護措施形同虛設。如人們為了避開防火牆代理伺服器的額外認證,進行直接的ppp連接從而避開了防火牆的保護。
Ⅵ 計算機網路安全存在哪些缺陷風險
網路安全缺陷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TCP/IP的脆弱性。 網際網路的基石是TCP/IP協議。但不幸的是該協議對於網路的安全性考慮得並不多。並且,由於TCP/IP協議是公布於眾的,如果人們對TCP/IP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來實施網路攻擊。
第二,網路結構的不安全性。網際網路是一種網間網技術。它是由無數個區域網所連成的一個巨大網路。當人們用一台主機和另一區域網的主機進行通信時,通常情況下它們之間互相傳送的數據流要經過很多機器重重轉發,如果攻擊者利用一台處於用戶的數據流傳輸路徑上的主機,他就可以劫持用戶的數據包。
第三,易被竊聽。由於網際網路上大多數數據流都沒有加密,因此人們利用網上免費提供的工具就很容易對網上的電子郵件、口令和傳輸的文件進行竊聽。
第四,缺乏安全意識。雖然網路中設置了許多安全保護屏障,但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意識,從而使這些保護措施形同虛設。如人們為了避開防火牆代理伺服器的額外認證,進行直接的PPP連接從而避開了防火牆的保護。
Ⅶ 國家推進網路安全什麼建設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
網路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促進的支持措施有:
一是,國家推進網路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企業、機構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服務。
二是,國家鼓勵開發網路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促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推動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創新網路安全管理方式,運用網路新技術,提升網路安全保護水平。
三是,增加大數據應用必須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匿名化處理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公民個人信息使用規則。
網路安全的主要類型
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潰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信息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自由傳輸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Ⅷ 請問實名認證有風險嗎
無論什麼平台的實名認證,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實名認證的風險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另外一個方面,如果遇到黑心平台還可能會採取非法手段盜取個人的財產。
實名認證一般有兩種認證途徑:銀行卡認證和身份證認證。其中銀行卡認證在起到「實名」作用的同時,也是用戶提取現金的基礎。也有一部分網站只將身份證認證歸為實名認證。
實名認證是對用戶資料真實性進行的一種驗證審核,有助於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聯網信用基礎,一般有銀行卡認證和身份證認證兩種方式,可以預防一部分網路詐騙。
當今社會不管是互聯網或者是網路以外,實名認證已經成為出行辦事的一種必備要求,不管是出行購票、開車還是住店,也可能是辦理任何證件、買房等等,這些都離不開個人的實名信息,社會也愈來愈逐步發展為誠信做人誠信做事的方向。
總而言之,實名認證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實名認證有利於確定身份,讓商家和客戶之間彼此了解和交流,有利於網路商城的開展,避免了一些不法分子在網路上欺騙消費者。在網路營銷發達的時代,實名認證也帶來信息外露的隱患,導致營銷電話不斷等,如很多行業交流網站,要求實名認證,有供應就有需求,很多營銷廣告者就乘虛而入,利用實名認證的會員信息進行商業活動,所以選用實名認證時一定要謹慎。所以在面對眾多的網路交易時,就應該保持自己的警覺性,在從事任何平台交易前就要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平台的信譽,盡可能的保證我們的身份信息的隱私和安全。
Ⅸ 在網上實名注冊和綁定銀行卡有危險嗎
這要從二個方面來說,一、如果你是在正規網站上象支付寶,銀行官網上進行注冊和綁定銀行卡,那是沒有危險的;二、如果你不小心進入了鉤魚網,只要你一操作那危險就來了,所以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還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也就是說,不要打開不熟悉的網站,對自己的電腦要經常殺毒,如果一定要實名注冊和綁定銀行卡,請先殺毒後再進行操作。
(9)網路安全認證風險擴展閱讀:
為實名制網民們撐起個人信息的「保護傘」。但是一定要注意是正規安全的網站和網路。
不管是做任一平台的實名認證,風險肯定是存在的,一方面是有可能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另一方面,如果遇到黑心平台還可能會採取非法手段盜取個人的財產。當今社會不管是互聯網或者是網路以外,實名認證已經成為出行辦事的一種必備要求。
各大互聯網平台陸續從技術和監管兩方面完善自己的防禦系統,防止黑客攻擊導致用戶信息泄露。據了解,某互聯網購物平台已成立安全團隊,以網路安全攻擊的安全風險發現識別為基礎,發現內部網路高級別持續性威脅,挖掘與檢測針對買家與商家的釣魚網站,並及時處理。
國家有關部門也陸續出台各項法規,保障互聯網用戶信息安全。
「我國《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侵權責任法》及其司法解釋等一系列法律規定,都反復強調了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由此可見,我國網路信息安全和個人數據安全已經被提到了國家最高層面,對個人信息的使用、採集等都需要嚴格的法律程序和明確的法律授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全面建立實名制,實際上可以加強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