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態勢緊張,網路安全事件頻發
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數量約3200萬個,計算機惡意程序傳播次數日均達約998萬次,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9年上半年我國境內峰值超過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攻擊)事件數量平均每月約4300起,同比增長18%;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錄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個。網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監測發現約4.6萬個針對我國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境內外約1.4萬個IP地址對我國境內約2.6萬個網站植入後門,同比增長約1.2倍,可見我國網路安全態勢緊張。
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短期內是通過頻繁出現的安全事件驅動,短中期離不開國家政策合規,中長期則是通過信息化、雲計算、萬物互聯等基礎架構發展驅動。2020年網路安全領域將進一步迎來網路安全合規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2020年作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將陸續開始編制網路安全十四五規劃。在各種因素的驅動下,2020年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❷ 我國的信息安全網路體系堅持什麼方針
目前的網路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針對網路安全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16字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的力度,不斷健全網路安全的保障體系。
一是積極推動網路信息安全立法工作。組織制定信息安全檢查、信息安全管理、通信網路安全防護、互聯網安全接入等急需的標准,推動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辦事。二是加快完善信息安全審查制度框架。有計劃地開展信息安全審查試點,特別是要加強政府部門雲計算服務的信息安全管理,組織實施黨政機關互聯網安全接入工程和重點領域信息安全檢查。三是強化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體系化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開展地下黑色產業鏈等網路安全環境的治理,特別是抓好木馬、僵屍等病毒的防範,進一步加強對釣魚網站、移動惡意程序等網路攻擊威脅的監測和處理工作,同時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源頭打擊,實現標本兼治。四是扶持和壯大網路與信息安全產業。重點支持網路與信息安全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強應用試點示範,發展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格局。五是推動網路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網路安全的技術、信息共享、跨境安全事件處置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加強網路與信息安全的宣傳教育,組織開展網路安全宣傳周等項活動,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❸ 網路空間如何保障安全
9月18日,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多名與會的海內外知名企業高管和學者,結合目前網路安全技術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縱論互聯網治理之道,探尋網路安全保護之策。
據趙波介紹,今年8月份以來,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標准委4部委正針對隱私條款中的不合法內容開展評審整改工作,目前已有10餘家主流網路運營商接受整改。
「這項工作還將持續開展,希望廣大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其中,落實網路安全法以及國家標准中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全面提升互聯網企業的個人信息保護水平。」
網路安全必不可少。
❹ 為什麼要營造良好網路環境
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開幕式16日在上海西郊會議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劉雲山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並參觀網路安全博覽會暨網路安全成就展,強調要深入貫徹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堅持網路安全和網路發展同步推進,把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利益作為網路安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網路環境。
今年網路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將舉行網路安全博覽會暨網路安全成就展、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以及網路安全主題日活動。
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不僅國家要作出努力,人民更應作出努力。
❺ 雲計算產業進入「軟實力」競爭時代,得安全者得「天下」
近年來,在政府推動和市場需求雙重影響下,雲計算產業在我國加速發展。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962.8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高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902.9億元。
在全球智能化浪潮的背景下,信息技術驅動產業升級的同時也帶來了更為嚴峻的安全威脅和挑戰。惡意程序猛增並越來越多地針對商業目標發起攻擊;未知威脅帶來的危害程度持續升級;黑灰產開始應用AI等新興技術提升攻擊能力和效率;DDoS攻擊事件頻繁出現,規模越來越大。
《2019年DDoS威脅報告》顯示,2019年,DDoS攻擊次數出現小幅回落趨勢,但大流量攻擊形勢依然嚴峻。自2018年業界發現1.94 Tbps的峰值之後,DDoS攻擊進入Tb級已不是偶發事件。
面對日益復雜的安全環境,傳統軟硬體的安全防護體系和模式開始力不從心。騰訊研究院發布的《2020產業安全報告》指出,雲計算時代的安全問題呈現出系統性和全球性的新特點,安全正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
隨著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產業互聯網面臨的安全威脅更加隱蔽、復雜,更具破壞性。安全已成為企業的生命線,關乎企業生存。一旦企業的用戶數據被黑客竊取,不僅股價、利潤會受到巨大影響,還可能引發巨大的用戶信任危機,給企業帶來持續損害;同時,安全還關乎企業發展,數字化貫穿企業研發、生產、流通、服務等全過程,無不涉及安全需求,安全已經逐漸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可以說安全不僅是企業發展的「底線」,更將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天花板」。
雲計算產業依靠先發優勢、廣告洗腦、低價競爭等方式粗暴獲得市場份額的時代已經過去, 依靠技術實力、服務能力、生態協同等「軟實力」獲得市場的「下半場」正在開啟,而雲服務商的安全能力就成為了獲取增量市場、經營存量市場的關鍵要素之一。
面對人口紅利見頂、市場增長遭遇瓶頸、服務效能急需提升等諸多挑戰,我國金融、零售、工業、交通、政務、醫療等行業紛紛上雲,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優化服務的目標。但在洶涌來襲的安全威脅面前,大量傳統企業既不具備完善、堅固的安全防禦體系,也沒有足夠的成本投入到安全運營和安全人才儲備當中,可以說「痛點」多多。
一是安全成本控制不易。一方面,改造成本高昂,老舊的設備、流程形成了難以維護管理的「蜘蛛網」,大批量的數據遷移需要投入的技術與成本相當高。另一方面,運維成本高企,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價格與企業營收不匹配,尤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資金投入更為困難。
二是安全能力薄弱。傳統安全防護手段落後,不足以應對新型的攻擊手段和日漸復雜的網路環境,數據孤島、信息孤島狀況依然嚴重。未來隨著政務服務、智慧城市、行業監管等領域的發展以及信息一體化需求的持續提升,企業對於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能力的需求將更加迫切。
三是安全技術升級換代加速。以數據為中心的安全技術需求加大,產業互聯網技術創新促使安全技術隨之升級,雲安全、移動安全、物聯網安全等多種技術的應用也對安全提出全新挑戰。
四是安全實施效率有待提升。產業互聯網安全的未來發展不是單方面切入就可以解決的,關鍵還需要多方共同發力。目前中國網路安全的投入較發達國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對於企業而言,網路安全的實施效率取決於戰略層、決策層、實施層全方位意識,任何一層意願的缺失均有可能阻礙網路安全實施效果。
五是安全人才缺位。產業互聯網時代新增的安全需求以及更精細的安全分工,需要更為巨大的安全人才資源支持。但目前,我國網路安全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嚴重脫鉤,缺口巨大。
面對諸多痛點,企業如何在上雲過程中低成本、高效率地建設自身安全防禦體系和安全運營能力?目前領先的雲服務商已經給出了解題之法。以近年來致力於雲上安全建設的騰訊雲為例,可以一窺何為「安全的雲」,以及如何在「萬雲匯聚」的下半場建立起雲上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作為一家雲廠商,首先要具備運營大規模基礎設施的經驗,才能持續提供高速、穩定、安全的雲服務。據了解,目前騰訊全網伺服器總量已超過100萬台,帶寬峰值突破100T,基礎設施覆蓋全球五大洲25個地區。
專利是反映企業 科技 水平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知識產權出版社i智庫發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雲技術專利分析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12月,騰訊公司雲技術專利申請量達到4899件,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有效專利數量、專利價制度等均排名首位,發明人團隊規模達到5948人。 在雲技術細分領域,騰訊在安全、大數據等多個維度保持行業第一,其中在安全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599件,領先第二名高達32%。
威脅情報被視為網路攻防的第一關卡和預知風險的「警報器」。擁有20餘年網路安全經驗的騰訊雲,結合多年與黑灰產對抗經驗,可對海量安全數據進行過濾和自動識別,形成威脅情報庫。在某次大型網路攻防演練活動中,騰訊雲曾依託威脅情報中心,成功阻斷主動攻擊3萬余次,分析上報安全事件上千次,檢測到新型網路攻擊數十次。
攻防能力是安全技術硬實力的體現,包括了對雲上漏洞的挖掘和收集、突發事件的緊急響應、對黑客攻擊的溯源等。騰訊雲的安全攻防團隊,在內部採取紅藍對抗的方式,不斷磨練提高團隊的攻防技術、收集雲上的安全漏洞。
AI+大數據的能力則為雲上業務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蒙牛就曾在2018年世界盃期間,依託騰訊雲的黑灰產大數據、AI風控模型,實現精準識別、實時判斷和分級處理三層營銷風控保障,快、准、狠地拒絕了「羊毛黨」的掠奪。
雲計算打破了傳統的網路防護邊界,一家企業或機構的安全規劃與建設,很難由單一一家安全企業提供完整技術能力來解決。伴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增量安全需求的復雜性,加快安全生態協同共建已經迫在眉睫。為此,騰訊過去幾年來一直在倡導構建安全生態,集多方之力推動行業協同發展。
據了解,目前騰訊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安全聯合解決方案超過20個,這些聯合解決方案占騰訊安全全品類銷售比例達到26%;在2019年上半年,騰訊安全產品通過渠道夥伴銷售的增速也達到200%。基於良好的合作實踐,騰訊正在與安全生態夥伴 探索 「生態資源共享、能力互補、生態共建」的協同機制,共享產業安全紅利。
雲計算時代的到來,為我國各行各業科學、 健康 、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數字化的破解之道。面對復雜的網路安全態勢,共同建設「更安全的雲」,應當成為所有雲服務商的使命;選擇「更安全的雲」,也應當成為企業采購的首要考量要素。
❻ 網路安全的背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所以難免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露、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同時,網路實體還要經受諸如水災、火災、地震、電磁輻射等方面的考驗。
1、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無控制機構的網路,黑客(Hacker)經常會侵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竊取機密數據和盜用特權,或破壞重要數據,或使系統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直至癱瘓。
2、Internet的數據傳輸是基於TCP/IP通信協議進行的,這些協議缺乏使傳輸過程中的信息不被竊取的安全措施。
3、Internet上的通信業務多數使用Unix操作系統來支持,Unix操作系統中明顯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問題會直接影響安全服務。
4、在計算機上存儲、傳輸和處理的電子信息,還沒有像傳統的郵件通信那樣進行信封保護和簽字蓋章。信息的來源和去向是否真實,內容是否被改動,以及是否泄露等,在應用層支持的服務協議中是憑著君子協定來維系的。
5、電子郵件存在著被拆看、誤投和偽造的可能性。使用電子郵件來傳輸重要機密信息會存在著很大的危險。
6、計算機病毒通過Internet的傳播給上網用戶帶來極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系統癱瘓、數據和文件丟失。在網路上傳播病毒可以通過公共匿名FTP文件傳送、也可以通過郵件和郵件的附加文件傳播。
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潰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信息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自由傳輸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網路安全;網路-網路信息安全
❼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互聯網已經滲透生活方方面面, 頻發的安全事件催化下,網路信息安全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普及,雲計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都給網路安全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戰。隨著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意識加強,加上政策逐步落地,我國的網路信息安全產業日漸提高「可控性」,「自主化」也隨著國產化替代加速。
目前國內網路安全可分為兩大類別:
一類是通過技術手段保 證網路上的網路內容、網路行為等甚至延伸到現實中社會行為的合法性和安全穩定性;一類是通過一系列方法保證軟硬體系統的運行穩定以及信息在存儲、傳輸等過程中不被侵犯。前者傾向於主動性監控,後者傾向於被動式防禦。
我們將目前國內網路安全市場大致分為四大方向:運營商市場、公共安 全類市場、政企市場和個人市場。
網路技術發展、計算存儲能力提升、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帶動網路安全 產業不斷發展,通過大數據、AI技術實現智能化業務是網路安全發展趨勢。
隨著網路攻擊增多,危害程度上升,網路安全專業人員的需求量飛漲, 但相關人才嚴重不足,同時新型攻擊形式也日漸增多,這些因素的驅動下, 行業開始尋求自動化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大數據技術以及高難度識別、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網路安全技術的不斷升級。
通過機器深度學習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必須以大數據為其實現基礎,而大數據網路安全特別是網路公共安全領域必將是未來人工智慧充分 發揮其巨大潛力的領域之一。
❽ 網路安全發展現狀
過去,網路安全得不到用戶的足夠重視,行業發展緩慢。近幾年,一方面,工信部和發改委對網路安全行業的政策支持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互聯網應用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廣泛和深入,致使網路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今,5G網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基礎設施逐漸成為了創新熱點。網路安全產業成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隨著「新基建」在各個領域的深入開展,其將為網路安全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網路安全行業政策密集出台
2013年11月,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式成立;2014年2月,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充分展示了我國對網路安全行業的重視。近年來,我國政府一直出台多項政策推動網路信息安全行業的發展,以滿足對政府、企業等網路信息安全的合規要求。國家層面的政策從兩方面推動我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一方面,加強對網路安全的重視,提高網路安全產品的應用規模;另一方面,從硬體設備等基礎設施上杜絕網路安全隱患。
一系列法規政策提高了政府、企業對網路信息安全的合規要求,預計將帶動政府、企業在網路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❾ 網路安全日活動總結報告
首都網路安全日活動總結(一)
第三屆「429首都網路安全日」已然臨近,本屆首都網路安全日,倡導首都各界和網民群眾共同提高網路安全意識、承擔網路安全責任、維護網路社會秩序。
人稱「闞叔」的梆梆安全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闞志剛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首都網路安全日「網路安全同擔,網路生活共享」這一主題很好詮釋了當前的網路安全現狀。
早已「同擔」的地下黑色產業鏈
曾幾何時,談起網路安全就僅僅是殺殺病毒、查查木馬、上個防火牆、放個IDS、扛下DDoS攻擊。時至今日,惡意攻擊者早已脫離了小打小鬧、單打獨斗的境界,搞起了合縱連橫,偵察哨、尖兵、主攻手、數據搜集、銷贓……一條嚴密的地下黑色產業鏈共同「承擔」起了對目標發起高級可持續性攻擊的「重任」,在驚人的利益面前,惡意攻擊者、駭客、網路犯罪分子們已經抱成了團。
將安全能力廣泛共享給用戶的梆梆安全
闞叔表示,其在創立梆梆安全之初還僅僅是力圖在移動安全領域有所作為。但隨著對移動安全、網路安全愈加深入的認知與領悟,闞叔意識到,面向未來梆梆安全需要將其安全能力更為廣泛的共享給用戶。
技術可以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如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更是早已超出了人們的想像。看看電梯間、商站、機場所展示的那一幅幅廣告,十之八九都會有一個二維碼提示「歡迎掃描,下載某某APP應用」。互聯網+時代下,移動應用(APP)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必備項」,而這也使得移動安全問題迅速進入了高發時期。移動互聯網世界裡,移動化技術「雙刃劍」的本性在愈發之突顯。早已被打造成「銅牆鐵壁」的傳統安全防線,正由於移動化而面臨變身「馬奇諾防線」的危機。移動應用突出的安全問題,導致惡意攻擊總是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極難防範,共建安全防禦體系、共享安全情報也就愈加重要了。
對移動安全擁有深厚技術、經驗累積的梆梆安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幫助用戶打造整體移動安全防禦體系共擔惡意攻擊威脅的同時,還在通過安全服務的方式將其安全能力廣泛共享給的用戶:梆梆安全通過移動應用安全編程培訓、移動應用安全檢測平台將其安全能力共享給廣大的移動應用開發者;梆梆安全還在通過其移動應用安全加固技術、移動安全威脅情報監測網路,將安全能力共享給更多層面的實際用戶。
安全共享智能******
在物聯網逐漸落地的今天,闞叔發現,物聯網世界裡智能設備是用戶對於物聯網最為直接的體驗。而這些設備里的程序(應用)、數據通信傳輸甚至是雲端,在安全性方面還很脆弱,需要實施更具融入性的安全防護。
智能化、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加速發展,則在使得智能生活時代快速到來。智能生活將全面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那麼同樣需要具有突破性的安全解決思路,例如實現底層晶元安全能力的增強。如果未來「一切皆可編程」,那就更需要將安全能力融入到代碼中,從認知安全形度在機器人的基因里就種下安全防護的枷鎖。
現在,闞叔正在思考面向智能生活時代的新型安全服務商業模式:「B2B2D(Device)」、「B2B2H(Home)」,為智能設備提供安全能力,將安全能力延伸到智能家庭中。而這將是未來智能生活時代的「網路安全同擔,網路生活共享」。
首都網路安全日活動總結(二)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之際,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在大會上的主旨演講精神,落實「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總體要求,提早謀劃、主動作為,全面啟動了北京第三屆「4.29首都網路安全日」系列宣傳活動的籌備工作,研究確定了各項重點活動項目,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保駕護航,為創建「首善之區」不斷激發新活力、注入新動力、形成新合力。
據了解,「4.29首都網路安全日」系列宣傳活動是由北京市政府主辦,市委網信辦協調指導,市公安局組織實施,目的是著眼「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目標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決策部署,組織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互聯網企業和從業人員等多方力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強化網路安全意識,推動網路安全人才培養,促進網路安全行業發展,不斷提升首都的網路安全能力和水平。
第三屆「4.29首都網路安全日」系列宣傳活動繼續以「網路安全同擔,網路生活共享」為主題,將於4月在京舉辦。活動將按照「互聯網安全+」的思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聯動、廣泛參與、全面宣傳」的原則,號召網路安全行業人員積極參與。活動將以「1+4」的工作模式,組織便於群眾參與、促進行業交流、強化社會宣傳的各項活動,營造警民攜手、共同維護網路安全的濃厚氛圍。其中,「1」是指圍繞「重拳驅動安全」,舉辦公安機關打擊網路犯罪保障信息安全案例展。「4」是指圍繞「人才驅動安全」、「創新驅動安全」、「協作驅動安全」、「防範驅動安全」,分別舉辦主題高峰論壇和系列大型活動,從而深入推進網路安全的「啟明星」、「孵化器」、「護城河」、「防火牆」四大工程。高峰論壇包括網路安全人才論壇、網路安全創新創業論壇、政府與網路安全論壇、國企與網路安全論壇。大型活動包括舉辦網路與信息安全博覽會、網路安全技術大賽、網路安全人才雙選會,組織開展網路安全應急演練,創辦「4.29」網路安全眾創眾籌空間等。同時,此次「4.29首都網路安全日」系列宣傳活動將提出「網路安全從業者節日」的設想,開展服務從業者的系列活動,進一步凝聚起全社會維護網路安全的強大力量。
第三屆「4.29首都網路安全日」系列宣傳活動期間,將組織媒體進行廣泛深入宣傳。活動主辦方希望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互聯網企業和從業人員,以及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同營造濃厚氛圍,掀起關注維護網路安全的新高潮。
❿ 360重磅發布十大網路安全「利器」,重塑數字化時代大安全格局
隨著全球數字化的推進,網路空間日益成為一個全域連接的復雜巨系統,安全需要以新的戰法和框架解決這個巨系統的問題。 近日,在第九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 2021)上,三六零(股票代碼:601360.SH,下稱「360」)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正式提出以360安全大腦為核心,協同安全基礎設施體系、安全專家運營應急體系、安全基礎服務賦能體系「四位一體」的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
基於此框架,360在ISC 2021上重磅發布十大網路安全「利器」,全面考慮安全防禦、檢測、響應等威脅應對環節的需求,充分發揮安全戰略資源、人的作用,保障框架防禦的動態演進和運行。
360下一代威脅情報訂閱服務
360下一代威脅情報訂閱服務是集成360雲端安全大腦所有安全能力的XaaS服務。 雲端訂閱安全服務,依託於360安全大腦16年來億萬級資產、漏洞、樣本、網址、域名等安全大數據的積累,以及對於安全大數據分析形成的安全知識庫,精細利用數據直 接從雲端賦能,能夠縮短安全的價值鏈,提高實時響應水平,降低設備、運營、人力成本,提高網路安全防護的專業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本次ISC 2021中,360發布的360下一代威脅情報訂閱服務包含了產品訂閱服務和雲端訂閱服務兩大類的十餘個訂閱應用和多個專業情報分析工具, 可以助力城市、行業、企業通過管理外部攻擊面,掌握攻擊者的意圖、能力和技戰術等,從而高效制定出應對策略;並可以專業的分析人員可以精準完成事件定性、攻擊溯源、APT狩獵等高級分析工作,全方位護航相關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心
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心,是數據運營基礎設施的「利器」。負責安全大數據採集、分析的數據運營基礎設施下的新品。 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心依託於360安全大腦的億萬級安全大數據, 以數據運營和情報生產為核心,通過平台+社區的形式讓更多的安全專業人員對威脅進行有效的分析溯源,為他們提供前所未有的情報和平台支撐服務。用戶能夠在平台上進行情報的檢索、生產、 消費、討論和反饋,並實現情報的再次生產。360各個研究方向的安全團隊將根據熱點安全事件實時將研究成果在情報社區進行共享,真正實現情報的互聯互通。
360態勢感知一體機2.0
360態勢感知一體機2.0,是專家運營基礎設施的「利器」。 在安全基礎設施體系中,專家運營基礎設施承擔日常安全運營和應急響應的工作,負責提高態勢感知與自動處置能力。360態勢感知一體機2.0通過整合流量側神經元,以輕松部署、方便運營、快速有效的能力優勢廣泛服務於中小型客戶,充分滿足客戶對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態勢感知、威脅分析、集中安全運營及合規需求,並通過遠程專家運營和安全託管服務,幫助客戶解決可持續運營的痛點問題。
360 新一代 網路攻防靶場平台
360新一代網路攻防靶場平台是攻擊面防禦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面對數字化浪潮下不斷加劇的安全風險,攻擊面防禦基礎設施可有效負責發現和阻斷外部攻擊。360新一代網路攻防靶場平台利用虛擬化技術模擬真實業務網路,可為政企機構提供高度模擬、相互隔離、高效部署的虛實結合場景,為訓練、對抗、試驗、演習等需求提供流程管理、能效評估、數據分析、推演復盤等能力,可以全方位滿足應對不斷演化的網路攻擊威脅、檢驗攻防能力、迭代防禦體系等多樣化需求。
360天相-資產威脅與漏洞管理系統
360天相-資產威脅與漏洞管理系統是攻擊面防禦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其從數字資產安全日常管理場景出發,專注幫助用戶發現資產,建立和增強資產的管理能力,同時結合全網漏洞情報,進一步彌補傳統漏洞掃描信息不及時性,以及爆發新漏洞如何在海量資產中快速定位有漏洞的資產,並進行資產漏洞修復,跟蹤管理。
360終端資產管理系統
360終端資產管理系統是數據運營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其依託於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億萬級設備庫信息,從XDR攻防對抗視角出發,以終端自動發現為基礎,設備類型自動識別為核心實現內網終端資產的全發現,從而不斷提高內網終端安全防護水平,提高攻擊門檻,降低被攻擊風險。
360零信任解決方案
360零信任解決方案是資源面管控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資源面管控基礎設施包括身份、密碼證書、零信任和SASE基礎設施,以身份化管理的方法,實現網路、系統、應用、數據的細粒度動態管控。此次ISC 2021中正式發布360「零信任解決方案」,是基於360積累的安全大數據,結合安全專家運營團隊,可提供強大的數據和運營支撐能力。同時,通過整合攻擊側防護和訪問側防護,強調生態聯合,構建了安全大數據支持下的零信任生態體系。
面向實戰的攻防服務體系
持續的實戰檢驗是「知己知彼」的有效途徑。攻防對抗中的對 手、環境、自己都在不斷變化,針對性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才是 安全防護保持敏捷的關鍵,只有充分的利用好實戰檢驗手段,才能 快速的彌補安全對抗中認知、經驗、能力的不足。 面向實戰的攻防服務體系是專家運營服務的最佳實踐, 在360高級攻防實驗室攻防對抗、漏洞研究、武器能力、情報分析、攻擊溯源等核心研究方向和實戰經驗的賦能下,面向實戰的攻防服務體系推出AD域評估、漏洞利用、攻擊連分析、紅藍對抗等一系列攻防服務,打造出面向真實網路戰場的安全能力,並實現安全能力的不斷進化和成長,進一步保障各類業務安全。
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
在360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的支撐下,360能夠整合各種生態產品,支撐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場景,形成一張動態的、多視角、全領域覆蓋的數字安全網。ISC 2021中,360正式發布了面向車聯網的安全解決方案。車聯網安全檢測平台和車聯網安全監測平台是基於對車聯網環境的重要組件的數據採集、分析等技術,結合360安全大腦提供的分析預警和威脅情報,為車企、車路協同示範區車聯網系統建立安全威脅感知分析體系,實現智能網聯 汽車 安全事件的可感、可視、可追蹤,為 汽車 行業、車路協同的安全運營賦能。
信創安全解決方案
當前,信創安全面臨嚴峻的能力建設和整體集成方面的挑戰。此次發布的信創安全解決方案, 從web應用和瀏覽器視角切入信創業務應用遷移帶來的兼容性問題以及相關威脅和相應解決方案,推出了360扁鵲及支持零信任SDP安全接入體系的360企業安全瀏覽器。據悉,360扁鵲能針對基於Wintel平台上IE瀏覽器構建的業務系統的兼容性問題進行自動化排查及修復;同時,360企業安全瀏覽器可以實現跨平台終端的統一接入管理,並可以作為零信任SDP安全防護體系的終端載體實現基於國密加密通訊的演算法的安全接入、基於環境及設備身份、用戶身份、用戶行為的動態判斷和持續的訪問控制能力。
隨著新型網路威脅持續升級,傳統碎片化的防禦理念必然要向注重實戰能力的安全新戰法升級。同時要建設新的安全能力框架,提升縱深檢測、縱深防禦、縱深分析、縱深響應的整體防禦能力。此次在ISC 2021上,360重磅發布的十大新品,無疑是充分調動自身數據、技術、專家等能力原量,將安全能力框架面向全域賦能落地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