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如何應對中小學生沉迷網路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緊急通知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
為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強調,預防中小學生網路沉迷需要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以下為《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全文:
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諸位家長:
互聯網路既興,移動終端正盛;信息交互通達宇內,圖文視聽精彩紛呈;有助溝通便捷,能廣世人見聞,可增少兒學識,更促社會繁榮。然成癮游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路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範。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力行「五要」,與學校共築防範之堤。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路之癮,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游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範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於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路。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於未然。
防孩子沉迷網路,須各方盡心盡責。為易記憶、廣傳播,特附「防迷網」三字文:
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
迷網路,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
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
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
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18年4月20日
2. 中國青少年網路安全公約內容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促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方略的實施,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關於"要引導網路機構和廣大網民增強網路道德意識。
(2)教育部網路安全應急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在人民大學聯合召開網上發布大會,向社會正式發布《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10時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鄭重按動鍵盤,正式揭開了中國青少年計算機信息服務網上的《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主頁面,宣告《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正式發布。
這標志著我國青少年有了較為完備的網路行為道德規范。這是我國青少年網路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必將在今後的網路使用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3. 哪一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制定各項突發公共安全事件
2005年。
1、由教育部制訂的《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於2005年1月26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再於2005年10月15日正式報國務院備案並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印發實施。
2、《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除了包括國務院統一要求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框架外,還根據教育系統的特點補充了網路與信息安全和考試安全應急預案,形成了六大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體系。
3、《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是教育系統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的指南,是指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制定本地本校應急預案、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
(3)教育部網路安全應急擴展閱讀
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分類說明
據了解,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制定的各項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分為以下六類:
1、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
氣象、洪水、地質、地震等災害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次生及衍生性災害。
2、事故災難類突發事件
學校樓道館舍等發生火災、建築物倒塌、擁擠踩踏等事故;校內交通事故;校園水面溺水事故;集體活動事故;造成重大損失和影響的後勤保障事故;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影響學校安全穩定的其它突發災難事故等。
3、公共衛生類突發事件
發生傳染病疫情、集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及其它(可能)損害師生員工健康安全的事件。
4、社會安全類突發事件
校內外涉及師生員工參與的各種非法集會、遊行、示威、請願以及集體罷課、罷餐、上訪、聚眾鬧事等群體性事件;各種非法傳教、政治性活動;針對師生員工的各類恐怖襲擊事件;師生員工非正常死亡、失蹤等影響學校和社會穩定的事件。
5、網路與信息安全類突發事件
利用校園網路發送有害信息,進行反動、色情、迷信等宣傳活動;竊取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事件;各種破壞校園網路安全運行的事件等。
6、考試安全類突發事故
教育系統統一組織的國家教育考試命題、制卷、運送、保管等環節出現的失(泄)密事件;在考試、評卷過程中發生的違規事件等。
4. 教育信息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
法律分析:一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領域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的戰略部署。二是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三是教育網路安全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網路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統網路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高。深化基礎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持續推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資源建設。
法律依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第二條 一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領域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的戰略部署。做好《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收官工作。研製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十四五」規劃,出台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導意見,舉辦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世界慕課大會。二是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科學規劃推動教育專網建設,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啟動國家中小學生網路學習平台建設,網路學習空間應用不斷普及深入,師生信息素養持續提升。推廣「三個課堂」模式應用,以「三區三州」為重點開展網路扶智工程。教育信息化試點示範效益彰顯,不斷探索「互聯網+」條件下教育發展新模式。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三是教育網路安全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網路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統網路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高。出台教育部直屬機關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和教育系統數據安全的指導意見,組織開展教育系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和檢查。舉辦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
5. 教育部下發的緊急通知內容是什麼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發展,成癮性網路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不斷出現,造成一些中小學生沉迷游戲、行為失范、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為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有關要求緊急通知如下:
一是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當前,網路環境日益復雜多變,各類信息充斥網路,中小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教育引導中小學生綠色上網、文明上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將教育引導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健全制度機制,強化日常監管,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緊抓實抓好這項工作,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良好的網路環境下健康快樂成長。
二是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中小學校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學生使用網路基本情況,重點排查學生沉迷游戲等問題。對排查中發現的涉及中小學生的網路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宣揚賭博、暴力、色情等內容的網路文化產品,要及時向當地文旅、公安、網信等部門報告,會同相關部門採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整治。對發現的學生沉迷網路等問題,要結合學生實際,及時給予教育和引導,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三是集中組織開展專題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會同當地宣傳部門以及新聞媒體,集中在開學後、放假前等重點時段播放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提醒,及時向家長推送防範知識。各校要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專家講座、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路,了解預防沉迷網路知識和方式,提高對網路黃賭毒信息、不良網路游戲等危害性的認識,自覺抵制網路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為。教育部將研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手冊,製作專題警示片,上傳教育部門戶網站供各地下載使用。
四是嚴格規范學校日常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研究制定預防學生沉迷網路工作制度,重點加強農村學校、寄宿制學校等管理工作,並指導學校加強對校園網內容管理,建設校園綠色網路。各校要明確學校各崗位教職工的育人責任,將預防沉迷網路工作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環節,加強午間、課後等時段管理,規范學生使用手機。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系狀況,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各地中小學責任督學要將預防中小學生網路沉迷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將督導結果作為評價地方教育工作和學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
五是推動家長履行監護職責。各地各校要通過開展家訪、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多種方式,一個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網路素養,掌握沉迷網路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要提醒家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特別要安排好孩子放學後和節假日生活,引導孩子綠色上網,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孩子網路游戲沉迷和不當消費行為。要認真做好預防沉迷網路的《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復印發放工作,確保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並做好回執回收保管。
請各地將貫徹落實情況及時報我部。
信息來自教育部。
6. 網路空間安全都有哪些學校開設
1、全國開設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的院校還是比較多的,其中7所高校作為首批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分別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這7所院校都是中國IT方面的頂尖高校,在網路安全有很強的實力,而且都獲得中國首批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點。
2、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圖片中的高校"網路空間安全"本科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其熱門程度位居前列。
7. 教育部網站信息安全性怎樣
越來越多的業務和數據都通過網路來傳遞和處理,因此教育信息網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提高網路的安全性,建立起一套真正適合教育信息網路的安全體系是時代的需要。教育信息網路是教育信息系統運行的載體,是各級教育管理部門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實現信息共享的基礎平台。教育信息網路安全狀況直接影響著正常工作的運轉。在網路建成的初期,安全問題可能還不突出,但隨著信息化應用的深入,網路上的各種數據急劇增加,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開始困擾我們。因此在網路建設過程中,必須未雨綢繆,及時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範和清除各種安全隱患和威脅。 一、教育信息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 教育信息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大體可分為兩種:一是對網路數據的威脅;二是對網路設備的威脅。這些威脅可能來源於各種各樣的因素,總結起來,大致有下面幾種: 1、物理因素。從物理上講,教育信息網路的安全是脆弱的,整個網路涉及設備分布極為廣泛,任何個人或部門都不可能時刻對這些設備進行全面監控,任何安置在不能上鎖的地方的設施,包括光纜、電纜、區域網、遠程網等都有可能遭到破壞,從而引起網路的癱瘓,影響正常工作的進行。如果是包含數據的軟盤、光碟、主機等被盜,更會引起數據的丟失和泄露。 2、技術脆弱性因素。目前教育信息網路中區域網之間遠程互連線路混雜,有電信、廣電、聯通、移動等多家,因此缺乏相應的統一安全機制,在安全可靠、服務質量、帶寬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著不適應性。此外,隨著軟體交流規模的不斷增大,系統中的安全漏洞或「後門」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3、操作人員的失誤因素。教育網路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系統。一個合法的用戶在系統內可以執行各種操作。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對用戶的許可權分配限定用戶的某些行為,以免故意或非故意地破壞。更多的安全措施必須由使用者來完成。使用者安全意識淡薄,操作不規范是威脅網路安全的主要因素。 4、管理因素。嚴格的管理是網路安全的重要措施。事實上,很多網管都疏於這方面的管理,對網路的管理思想麻痹,網路管理員配置不當或者網路應用升級不及時造成的安全漏洞、使用脆弱的用戶口令、隨意使用普通網路站點下載的軟體、在防火牆內部架設撥號伺服器卻沒有對賬號認證等嚴格限制,捨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來加強網路的安全管理等等,都造成了網路安全的隱患。 5、其他因素。一般來說,安全與方便通常是互相矛盾的。有些網管雖然知道自己網路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可能招致的攻擊,但是出於管理協調方面的問題,卻無法去更正。因為是大家一起在管理使用一個網路,包括用戶數據更新管理、路由政策管理、數據流量統計管理、新服務開發管理、域名和地址管理等等。網路安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並且在服務層次上,處於對其他管理提供服務的地位上。這樣,在與其他管理服務存在沖突的時候,網路安全往往需要作出讓步。二、實現教育信息網路安全的對策 網路安全是指為了保護網路不受來自網路內外的各種危害而採取的防範措施的總和。不同屬性的網路具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對於教育信息網路,受投資規模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全部最高強度的實施,但是正確的做法是分析網路中最為脆弱的部分而著重解決,將有限的資金用在最為關鍵的地方。實現整體網路安全需要依靠完備適當的網路安全策略和嚴格的管理來落實。 網路的安全策略就是針對網路的實際情況(被保護信息價值、被攻擊危險性、可投入的資金),在網路管理的整個過程,具體對各種網路安全措施進行取捨。網路的安全策略可以說是在一定條件下的成本和效率的平衡。教育信息網路包括各級教育數據中心和信息系統運行的區域網,連接各級教育內部區域網的廣域網,提供信息發布和社會化服務的國際互聯網。它具有訪問方式多樣,用戶群龐大,網路行為突發性較高等特點。網路的安全問題需要從網路規劃設計階段就仔細考慮,並在實際運行中嚴格管理。為保證網路的安全性,一般採用以下一些策略: 1、安全技術策略。目前,網路安全的技術主要包括殺毒軟體、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身份驗證、存取控制、數據的完整性控制和安全協議等內容。 2、物理安全及其保障。物理安全的目的是保護路由器、交換機、工作站、各種網路伺服器、列印機等硬體實體和通信鏈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竊聽攻擊。網路規劃設計階段就應該充分考慮到設備的安全問題。 3、網路安全管理。即使是一個完美的安全策略,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實施,也是空紙一張。網路安全管理除了建立起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外,還必須培養一支具有安全管理意識的網路隊伍。 4、網路安全的培訓教育。除了對用戶進行有關網路安全的法律和規章制度進行宣傳教育外,還必須讓網路用戶知道和了解一些安全策略:包括口令的選取、保存、更改周期、定期檢查、保密。 5、應急處理和災難恢復。為保證網路系統發生災難後做到有的放矢,必須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事件救援,災難恢復計劃及方案。備份磁帶是在網路系統由於各種原因出現災難事件時最為重要的恢復和分析的手段和依據。網路運行部門應該制定完整的系統備份計劃,並嚴格實施。備份計劃中應包括網路系統和用戶數據備份、完全和增量備份的頻度和責任人。 備份數據磁帶的物理安全是整個網路安全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通過備份磁帶,一方面可以恢復被破壞的系統和數據;另一方面需要定期地檢驗備份磁帶的有效性。可以通過定期的恢復演習對備份數據有效性進行鑒定,同時對網管人員數據恢復技術操作的演練做到遇問題不慌,從容應付,保障網路服務的提供。 教育信息網路的安全問題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沒有絕對安全的網路系統。提高網路的安全系數是要以降低網路效率和增加投入為代價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的安全有待於在實踐中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全面考慮綜合運用防火牆、加密技術、防毒軟體等多項措施,互相配合,加強管理,從中尋找到確保網路安全與網路效率的平衡點,綜合提高網路的安全性,從而建立起一套真正適合教育信息網路的安全體系。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8. 哪一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制定各項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處置應案
2005年。
教育部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和修改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框架指南》要求,在總結多年來教育系統在加強教育管理,維護學校安全穩定工作,以及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經驗的基礎上,廣泛調研,
充分聽取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的領導幹部、專家和工作人員的意見,並注重吸收和借鑒國外應急管理的經驗,制訂了《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於2005年1月26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05年10月15日,正式報國務院備案,並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印發實施。
(8)教育部網路安全應急擴展閱讀
相關內容介紹:
《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除了包括國務院統一要求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框架外,還根據教育系統的特點,補充了網路與信息安全和考試安全應急預案,形成了六大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體系。
《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是教育系統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的指南,是指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制定本地本校應急預案、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
教育部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總體實施方案》要求,切實抓好教育系統公共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
9. 近年來國家網信辦出台了什麼為了保障網路安全
網路交易管理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14-1-2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13-9-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路查詢、凍結被執行人存款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13-8-29)文化部關於實施《網路文化經營單位內容自審管理法》的通知/文化部——(2013-8-12)·網路發票管理法/國家稅務總局——(2013-2-25)閱3125次·國務院關於修改《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2013-1-30)閱3659次·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國務院——(2013-1-30)閱5690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12-12-28)閱7907次·證券期貨業網路時鍾授時規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12-26)閱2694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12-12-17)閱12480次·網路文化市場執法工作指引/文化部——(2012-9-24)閱3594次·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公室——(2012-7-6)閱2次·農業部公廳關於做好農業部門信息網路安全工作的通知/農業部公廳——(2012-5-15)閱1356次·關於加強網路團購經營活動管理的意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12-3-12)閱3715次·國家郵政局、商務部關於促進快遞服務與網路零售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郵政局商務部——(2012-2-27)閱2608次·商務部關於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網路零售有關工作的通知/商務部——(2011-12-23)閱2046次·商務部公廳關於做好網路購物領域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總結工作的通知/商務部公廳——(2011-6-30)閱3400次·關於開展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的通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2011-6-27)閱6145次·關於進一步推進網路購物領域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的通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2011-4-21)閱5330次·文化部公廳關於清理違規網路音樂產品的通告/文化部——(2011-1-7)閱4021次·商務部關於規范網路購物促銷行為的通知/商務部——(2011-1-5)閱4917次·知識產權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網路購物領域實施方案的通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2010-12-28)閱5388次·關於促進出版物網路發行健康發展的通知/新聞出版總署——(2010-12-7)閱3977次·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對地下錢庄和網路炒匯等非法買賣外匯活動處罰情況的通報/國家外匯管理局——(2010-11-5)閱4362次··印發《關於加強國際通信網路架構保護的若干規定》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2010-9-26)閱1607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網路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2010-8-31)閱24662次·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廳關於印發總局網路運行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法的通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廳——(2010-8-4)閱2762次·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網路運行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廳——(2010-8-4)閱3903次·文化部文化市場司關於加強網路游戲市場推廣管理制止低俗營銷行為的函/文化部——(2010-7-6)閱2676次·商務部關於促進網路購物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商務部——(2010-6-24)閱3353次·關於認真貫徹實施《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法》的指導意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10-6-22)閱4982次·網路游戲管理暫行法/文化部——(2010-6-3)閱7163次·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10-5-31)閱12693次·通信網路安全防護管理法/工業和信息化部——(2010-1-21)閱4278次·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網路道德教育抵制網路不良信息的通知/教育部——(2010-1-13)閱1923次
10. 近年來國家網信辦出台了哪些保障網路安全的政策
微信十條、賬號十條、APP新政、直播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