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8旬老人被騙子遠程刷臉轉走238萬,如何增強老人的防騙意識
老人他們沒有防止上當受騙的知識,因為在他們的身邊,年輕人基本上都去工作了,也沒辦法照顧到他們。由於不了解情況,在聽到一些嚴重事情的時候就信以為真,就會導致自己的錢財得到相應的損失。騙子是非常可惡的,他們在騙取錢財的時候,不會因為老人或者是學生就去停止欺騙。他們所做的行為,可以說是非常沒有良知的,直接的去欺騙老人,可能會讓他一生的心血全部都付之東流。
希望那些騙子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了,在被警方抓到之後,要重新悔過,不要去欺騙他人,這樣去非法獲得的錢財是不可取的。在江蘇有一位老太太,她被騙子騙去了238萬元,用了五天的時間就全部都騙走了。一開始的時候老人的銀行卡裡面有110多萬元,全部都是老人在一生中儲存下來的,留著以後去進行使用。
對於那些情況,人臉識別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對於這個老人來說,會產生巨大的損失,就是因為她點點頭,眨眨眼睛,導致她的錢財全部都遭盜了丟失的情況,讓這位老人非常的崩潰。好在警察將這些犯罪嫌疑人進行了逮捕,其餘的犯罪嫌疑人還在進行調查,去追回老人的錢財,不然對於這個老人來說,損失是非常大的。希望那些人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了,做一個正經的工作不好嗎?雖然能夠讓自己得到巨大的錢財,但是這無疑是會讓自己受到應有的懲罰。
❷ 老年人如何預防互聯網騙局
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如果將受騙廣泛定義為詐取錢財、欺騙感情、傳播謠言、虛假宣傳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聯網上當受騙過(或者疑似上當受騙過)的中老年人比例高達67.3%。被騙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騙的信息類型主要是免費領紅包(60.3%)、贈送手機流量(52.3%)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48.6%)。
領流量後銀行卡被盜刷
2017年12月25日下午,孫晴的父親在微信家庭群里轉發了自己銀行卡的支出簡訊,簡訊顯示兩次支出累計600餘元。孫晴的父親今年59歲,在北京市昌平區經營一家小超市。
孫晴說,父親當天並沒有使用那張銀行卡進行任何消費,家人判斷這很有可能與父親當天早晨在朋友圈領取的「免費流量」有關。
據孫晴的父親回憶,他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轉發贈送流量的鏈接,聲稱只要點擊、分享鏈接就可免費領取500兆流量。他點進去後發現,頁面中提示流量需要實名領取,還需要提供銀行卡賬號和密碼才能獲得領取資格,於是他便按照要求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信息。
網路購物遭遇退款陷阱
李芳今年67歲,以前是西安一家食品公司的員工,今年1月,她在某網購平台的一家旗艦店購買了一件衣服,不久卻收到了一名自稱客服的女性打來的電話。對方稱,公司發現李芳所購買衣物的批次存在甲醛超標問題,有可能導致皮膚過敏。公司會安排快遞員上門取貨,退回後由公司統一銷毀。
這名「客服」說,貨款已經退回到李芳的支付寶賬號,李芳打開支付寶查看並沒有發現退款,反饋之後對方將電話轉交給一名自稱是經理的男子。
「經理」建議李芳添加客服微信,通過微信把當天的支付寶賬單截圖發給客服,以核實李芳確實沒有收到貨款,然後才能繼續安排退款。李芳照做後,收到了客服發來的支付寶二維碼,客服對李芳說,掃描二維碼後再告訴她下一步操作流程。李芳掃描了對方提供的二維碼後,出現了支付寶的支付頁面,並要求她輸入賬號和密碼。
「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很奇怪,雖然我平常很少用手機付款,但是我知道在超市付款時微信和支付寶是兩個不同的二維碼,所以用微信肯定不能掃支付寶的二維碼。然後我就打電話問了我女兒,我女兒立馬告訴我這是騙子,我就沒有再繼續,轉頭把那個客服給拉黑了。」李芳說。
周葉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她母親今年65歲,退休在家將近10年,已經成為微信用戶兩年了。前些日子,周葉的媽媽在朋友圈微商處購買了5斤芒果。
「微商發朋友圈自稱是泰國進口芒果,打5折出售,結果我媽收到貨後發現,芒果都特別小,而且有好多都爛了,根本沒辦法吃,白花了40多塊錢。」對於母親的行為,周葉又生氣又好笑,對記者說,「以後真的不希望她亂買這些看似打折的東西,便宜沒好貨,結果十有八九都是被坑。」
❸ 8旬老人網戀3年被騙12萬,才知對方是男人,老年人該如何警惕此類騙局
網路在快速的發展,年輕人會使用網路是很正常的事,人們對網路的依賴也越來越大。比如利用網路購物;利用網路訂餐等。而老年人因為年代的限制,會上網的人不多,但是網路交友平台卻為他們提供了便利。江蘇泰州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向下警方報案,稱自己被女網友騙了十多萬。接到報案後,因為涉案的金額較大,警方迅速展開了調查。然而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時,卻讓人大跌眼鏡。原來這位老人口中的女網友竟然是一個大男人,對方用兩台手機與老人聊天,並從老人身上騙錢。年輕人應該多加關注老人,注意老人平日的舉動,提醒老人多加防範。
對於獨居的老人,家人可以幫忙管理錢財,並時刻提醒老人不要輕信網上的朋友。對於陌生人要求轉賬的,一律當成騙子處理,如果確實需要轉賬,可以先與家人商量後再轉。總之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提高警惕,不輕信網路才能從根本上預防。
❹ 老年人被騙案例層出不窮,該如何幫老年人遠離詐騙陷阱
有很多的老年人經常會出現被騙的現象,其實這樣的行為也是非常不好的,而且也對老年人有一定的壞處。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盡量不要出現一些被騙的現象。畢竟這些騙子也都是會挑一些老年人下手,因為老年人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而且他們也會經常讓一些騙子得逞。希望老年人都能夠去參加一些安全教育的科普,在外面的時候也盡量不要和陌生人接觸,這樣的話就能夠很好的避免自己被騙了。
希望相關的國家政府也是能夠嚴厲的打擊這種詐騙老年人的事件,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麼也是需要人們對相關的騙子做出一定的懲罰。這樣的話才能夠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不然的話也會讓一些老年人是十分的痛苦。老年人的金錢也都是非常的珍貴,如果說騙子經常對老年人做出這樣的行為,那麼也是會讓很多的老年人感覺到十分的可怕。
❺ 315晚會提醒老人慎用手機清理類軟體,老年人該如何預防網路詐騙
315晚會在提醒老人慎用手機清理類軟體。其實對於老年人而言,網路詐騙可能會更加的容易被騙。因為我們很多的人在看到自己的一些個人的網路上面的故事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一定的防範意識。而對於老年人而言,他們可能沒有涉及到那麼大的范圍。
其次,對於老年人被騙而言,一般大都是經濟詐騙,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對於老年人手機網路的經濟有一定的掌控,可以讓老年人盡量把錢存在一些可靠保障的地方,不要放在手機隨時可以存取的地方,這樣對於老年人而言反而是一種非常保險的做法。其次,對於我們很多的人而言,讓我們的老年人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聊天,多一些日常的面對面相處,對於老年人而言才是最好的一種孝順和照顧。
❻ 70歲老伯被網友騙財,老人該如何預防騙局
預防老人被騙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防騙意識宣傳,二是子女、社區對老人的關心。
首先,我們要清楚老人是如何被騙的,其詐騙類型不外乎理財、保健、黃昏戀、中獎信息等方面。那麼,提前向老人做好相關知識的宣傳講解就顯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在詐騙者技術手段越發高明的今天,老年人對互聯網信息的不熟悉使得騙子極容易得手。利用信息差套取老人的財產信息在高科技的加持下越發容易,在年輕人都很容易上當的情況下,更別說老人了。
因此,希望社會各界加強對老人的關愛,一方面要求社區、村委會定期組織老人參加防詐騙講座,組織公益志願者上門向老人宣傳防詐騙知識,電視台開設防詐騙欄目等宣傳措施;一方面號召子女多陪伴老人,組織更豐富的老年活動,使得老人的心理得到溫暖和關懷,不給騙子可趁之機。
❼ 我該如何讓老人不要聽信網上謠言
的確,老人們很喜歡聽網路上的一些謠言,這也是我們年輕人所頭疼的事情,尤其是他們在宣傳老年保健品的時候,更容易引起老人們的信任。
我家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每次當他們看到這樣的產品時,他們總是會想著去購買,而不會想著是真是假,讓我們很是擔心,但是又很難控制住他們,所以每次只能提醒,讓他們不要上當受騙。
❽ 網路謠言轉發大戶80%是中老年人,如何平衡中老年內心和社交需求,將網路謠言的危害降到最低
中老年人為什麼會成為朋友圈的「轉發大戶」,對這些謠言深信不疑?既有生活寂寞、從眾心理、家庭關系等方面原因,主要還是中老年人知識水平較低,與社會脫節嚴重。
中老年人大多沒有受過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綜合教育,缺乏基礎的科學常識,中老年日常生活中大多以經驗主義判斷各種事情,接受新事物的來源也主要是通過他人的口耳相傳。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開始玩起了微信,不僅僅因為老一輩人對傳統媒體的報道甚少懷疑其虛假,形成了慣性思維,更因為老一輩人從小缺少基礎的科普教育,那些虛假新聞又能自圓其說,老一輩人自然分辨不出來。
而就這些虛假新聞本身而言,有兩個特點。一是為健康著想,二是沾邊點科學知識。
中老年人最關心的是健康,一家人的健康,虛假新聞正是抓了老一輩人的心裡特點,吸引這些有大把空餘時間的老年人去閱讀。
而這些虛假新聞,也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習慣,既結合實際,又能抓點科學知識塞進文章裡面,讓老一輩人相信這些新聞說的有道理、趕緊轉發。
❾ 如何讓老人不要聽信網上的謠言
從長計議,加入父母的朋友圈,對他們發的一些分享,有針對的進行打假,就轉發網路上的分享。父母對子女的動態往往更加關心,雖然有代溝,但是他們也想了解子女心中所想,所以你的分享父母一般都會仔細看。
❿ 謠言總是千奇百怪又以假亂真,怎樣讓長輩快速分辨謠言
現在網上許多的「機關」伸向了老年人,那些謠言實在是以強大的力量在以假亂真,盡管非常荒謬和奇怪,讓長輩分辨這些謠言很重要,所以藉助一些辟謠軟體和有相關功能的東西也是有必要的。
但是盡管辟謠小助手已針對流傳較廣的謠言進行了辟謠,依然很難覆蓋網路平台上層出不窮的謠言。辟謠小助手上線是希望能鼓勵更多用戶提高自身辨別謠言的意識,不輕信謠言,更不輕易擴散謠言。如果越來越多的用戶能夠成為謠言的終結者而非傳播者,一定能讓謠言無處遁形,畢竟謠言止於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