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網
未成年人如何健康使用網路?
未成年人如何健康使用網路,提倡採用綜合的心理社會干預措施,開展規范的心理指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實施干預的人員應為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人員。
未成年人如何健康使用網路?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任重道遠,既要把握網路信息內容「守好門」的尺度,又要注意「疏堵結合」;既要保障「網路原住民」的網路權益,又要及時對其進行網路素養教育;既要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問題進行預防和干預,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以「宵禁」等方式進行「一刀切」的管控,而是注重家庭、學校、社會多管齊下共同應對。網路安全防範措施與應用是什麼,一起和佰佰安全網看看吧。
(一)個人預防
1.遵守網路規則,保護自身安全。
未成年人在上網時,要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同時保護好自身安全。做到:①保守自己的身份秘密;②不隨意回復信息;③收到垃圾郵件應立即刪除;④謹慎與網上「遇見」的人見面;⑤如果在網上遇到故意傷害,應該尋求家長、老師或者自己信任的其他人幫助;⑥不做可能會對其他人的安全造成影響的活動。
2.學會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提高上網效率。
做到:①不漫無目的地上網。②上網前定好上網目標和要完成的任務;上網中圍繞目標和任務,不被中途出現的其它內容吸引;可暫時保存任務之外感興趣的內容,待任務完成後再查看。③事先篩選上網目標,排出優先順序。④根據完成的任務,合理安排上網時間長度。⑤不要為了打發時間而上網。
3.積極應對生活挫折,不在網路中逃避。
未成年人要認識到成長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和挫折要積極應對,向家長、老師和其他人請教解決辦法,不在網路中逃避。
(二)家庭和學校預防
1.構建全面的評價標准,促進未成年人的身體、智力和心理平衡協調發展。改變主要以學習成績評價孩子的單一、片面的評價方法和標准。家庭、學校要從學習、體育、文藝、實踐動手能力等角度建立全面的評價標准,讓每個未成年人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獲得自信和價值感。
2.豐富學校課余活動。學校和家長要注重培養未成年人多方面的興趣,支持未成年人間建立多種互動,適當開展有利於未成年人身體、智力、心理全面發展的以娛樂、創新性為主題的課余活動,使未成年人能從多渠道獲得成就感。
3.家長應關注和陪伴未成年人成長。在未成年人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擔負起關注、陪伴的責任,幫助他們在現實世界與網路環境中保持適當的人際距離,促進形成良好的同伴關系,建立穩定的安全感和親密關系。
4.教師和家長要了解網路,關注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做到:①了解未成年人常訪問的網站,與他們一起上網和討論,用成年人的經驗幫助他們離開網路垃圾。②盡量了解網路的多種功能和作用,並指導未成年人學會使用。③了解過度使用網路的消極影響,不時評估、判斷未成年人使用網路的狀況。若發現有網路使用不當的問題,及時處理。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增加未成年人對教師、家長的信任感。教師和家長要善於發現每個未成年人的優點和特長,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未成年人建立自信,充分發揮自身潛能。
(三)社會預防
1.開展宣傳和健康教育,指導未成年人及其家長科學使用網路。
2.加強部門協作,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制約不當的上網、無節制地玩網路游戲;依靠群團組織和社會支持,在現實生活中為未成年人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成長途徑,避免其過多依賴、依靠互聯網。
⑵ 青少年在上網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青少年缺乏社會交際經驗和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在上網時,一定 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至少在以下幾方面應加以注意:不要在網上提供能確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學校名稱、家庭 電話號碼、密碼、父母身份、家庭經濟狀況等。如果需要給出,一定要徵求父母的同意後才能公布。在沒有得到家長或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在網上發布自己 的照片。當有人無償贈給你錢物時,不要輕易接受。當有人以贈送錢物為由 要求你去約會或提出登門拜訪時,應當引起高度警惕,及時告訴父母或監護人。一旦遇到帶有臟話、攻擊性、淫穢、威脅、暴力等惡意信件或信息,請不要回答或反駁,要馬上告訴父母或通知服務商。 不要單獨與網上認識的朋友會面。如果確實需要,則要在父母或監 護人同意的情況下見面,約會的地點應選在公共場合,最好有家長或監護人陪同。不要輕信網上朋友的資料,也許你讀到的任何信息都不是真實的。
壞人總會用各種方法把自己偽裝起來,例如一個給你寫信的「14歲少年」可 能是一個40歲的男子。當你單獨在家時,不要邀請網上認識的朋友來家做客。經常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在網上的活動。如果父母對計算 機或互聯網不感興趣,也要讓自己可靠的朋友了解,並經常交流使用互聯 網的經驗。控制使用網路的時間。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學習情況下使用 網路。不要把網路或電子游戲當成一種精神寄託,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 受挫的青少年,不能依靠網路來緩解壓力或焦慮。應該在父母或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
⑶ 青少年自身如何預防網路的危害
1. 創建優良的社會大環境。
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運用社會工作方法對特殊群體開展教育服務。
對有網路成癮的青少年,要注意及時、有效地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必要時輔以葯物治療,以解決網路成癮的治標問題,以防止網路成癮的進一步發展。
在青少年集中的地方,應大力開展青少年文化娛樂活動,增加對青少年文化娛樂設施的投入。
2.學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的教育與預防。
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青少年認清網路成癮的原因及危害,幫助他們認清自身的需要,尋找滿足自己心理需要的正確途徑,並給予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引導青少年擺正電腦與網路的位置,改善上網的心態。
學校還可以定期邀請父母和孩子們共同開展信息技術交流課、網路主題活動課等,使孩子、父母和學校老師三方得到及時的溝通。其次,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多讓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文藝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多樣興趣特長,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
3.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父母要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一般來講,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父母親教育子女要遵守社會群體的要求,協助子女發展適當的自我意識以及促進社會化的過程。
父母親的照顧和關注,滿足了子女的成功需要、安全感和被愛感,也滿足了子女自我控制、智力發展和道德發展的需要。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身教重於言教,父母應學會和孩子溝通來解決沖突。其次,為父母提供網路成癮的預防資源。現在有些父母對網路知識很匱乏,當孩子們沉迷於網路時,不知所措。
4.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
如果孩子不能自律,任何技術性的和人為的強制措施對孩子的約束都不會完全有效。尤其是青少年,如果一味用強制手段限制上網,那麼青少年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對此,法國一個家庭的父母聽從心理專家的建議與孩子協商制定了一項使用電腦的家庭公約,由於公約里含有自己的承諾,孩子不但沒有逆反心理,而且還很自律。
讓學生擁有自我保護意識,如不要隨意發送個人或家庭信息,不要輕信在網上與之聊天的陌生人,在網上看到不健康的東西,要立即關閉等。此外,家長還與孩子制定家庭公約,公約主要包括電腦放置的地方、每人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及使用電腦與學習、體育鍛煉時間的分配等,而且雙方都要自覺遵守。
網癮的種種表現都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些並不是僅僅依靠思想宣傳教育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我們要依靠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沉迷網路的問題。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幫助青少年遠離網路的侵害。
⑷ 中學生上網安全知識有哪些
1、網路交友要警惕,注意區分網路與現實的區別,避免過分沉迷於網路。
2、不要在不信任的網站上留下任何個人真實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址以及就讀學校、班級等),或者把這些信息透露給其他網友。
3、謹慎防範網路中出現的有不良意識的網友或違法分子,注意加強個人保護意識,以免不良分子對個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騷擾。
4、在網路活動中應守法自律,對網路上散播有些有害的、不實的公眾信息進行分辨,不要受不良言論和信息的誤導,不要參與有害和無用信息的製作和傳播。
5、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和網友直接會面或參與各種聯誼活動,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危及自身安全。
6、應在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網路購物或交易,事先對商品信息或交易情況進行核實,不輕易向對方付款或提供銀行卡密碼,警惕網路詐騙。
7、家長應對學生上網情況多加關心、指導和監督,並適當控制學生上網時間,避免長時間上網引起的各類病症發生。
⑸ 學生如何防範網路安全
(一)沉迷網路有哪些危害?
1、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
2、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3、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業;
4、引發學生誤入犯罪歧途。
凈網2018 青少年上網安全9個注意事項
網警提示:青少年日常上網應注意以下9點:
1、平時應該在家長的指導和監督下上網。
2、合理控制上網時間,適度有節制的上網娛樂,避免沉迷於網路。
3、要注意區分網路與現實區別,不要模仿網路虛擬世界中的不良活動。網路是虛擬的,隨意模仿虛擬世界裡的暴力、兇殺、恐怖等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構成違法犯罪。
4、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吧上網,特別是黑網吧。有些正規網吧設置了專門給未成年人上網的綠色專區,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上網。但未成年人切記不得進入黑網吧上網。黑網吧大多環境惡劣,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給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
5、要注意保護隱私。不在交談或個人資料中輕易泄露真實姓名、個人照片、身份證號碼、家庭電話和學校名稱等任何能夠識別身份的信息;對包含上述資料的個人網站(如微博、QQ)應設置訪問密碼。不隨意在不知底細的網站注冊會員或向其提供個人資料。
6、應避免與陌生網友會面或參與網友聯誼活動。如果確定需要會面,應由成年人陪伴,選擇白天在公開場合會面,以避免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危機自身安全。
7、盡量訪問正規的大型網站。不訪問包含黃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網站。對於網站意外彈出的下載文件或安裝插件等請求應拒絕或詢問專業人士。不輕信網站中發布的諸如「幸運中獎」等信息,更不要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收到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在確認來源可靠前,不要打開附件或內容中的網站地址。
8、應在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網路購物或交易,事先對商品信息或交易情況進行核實,不輕易向對方付款或提供銀行卡密碼,警惕網路詐騙。
9、警惕校園網路貸款的陷阱。發生在高校的網路貸款多與中小學時期缺乏網路安全意識有關。
⑹ 青少年上網應注意的安全意識有哪些
1.青少年網友要注意區分網路與現實的區別,避免沉迷於網路。
2.網友填寫個人資料時,加強個人保護意識,以免不良分子對個人生活造成騷擾。
3.未滿18歲青少年應在監護人指導和監督下上網。
4.青少年網友應避免陌生網友會面或參與聯誼活動,以免為不法分子所乘,危及自身。
5.應該認識到網路中的形象並不代表每個人的真實面目。
6.參與網路活動中,應提高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
7.不要隨便與網友會面,特別是不要單獨與陌生網友會面,以免發生不測。
8.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外在的規則變成自己內心的要求,並以此來規范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戲規則」,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⑺ 我們小學生上網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上網安全規則。
1、明確每次上網的目的,(如為了查找學習資料、發郵件、看新聞報道、娛樂等)要控制自己使用網路的時間。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學習的情況下使用網路。最好平時用較少的時間進行網路通信等,在節假日可集中使用。
2、只與網上有禮貌的人交流。在網路上交談或寫電子郵件的時候,請你保持禮貌與良好的態度。同時,如果在網上遇到不禮貌或者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人,或收到這樣的郵件,請不要回答或反駁,請你立刻叫你的父母、老師或者你周圍其他大人來幫助你。小學生不得玩網上qq和進入成人的聊天室。
3 、不告訴網上的人關於你自己和家裡的事情。網上遇見的人都是陌生人。所以你千萬不可以隨便把家裡的地址、電話、你的學校和班級、家庭經濟狀況等個人信息告訴你在網上結識的人,除非經過爸媽的同意。如果你已經給出這些信息,請現在讓你的父母知道一下。
4、不與在網上結識的人約見。當你單獨在家時,不要允許網上認識的朋友來訪問你。如果你認為非常有必要見面的話,一定要告訴家中的大人並得到他們的允許,見面的地點一定要在公共場所。並且要父母或好朋友(年齡較大的朋友)陪同。
5、不打開陌生的郵件。如果收到你並不認識的人發給你的電子郵件,或者讓你感到奇怪、有不明附件的電子郵件,請不要打開,不要回信,也不要將附件打開儲存下來。請你立即將它刪除,因為它可能是計算機的病毒。
6、密碼只屬於你一個人。所以不要把自己在網路上使用的名稱、密碼(比如上網的密碼和電子郵箱的密碼)告訴網友。另外,請你知道,任何網站的網路管理員都不會打電話或發電子郵件來詢問你的密碼。不論別人用什麼方式來問你的密碼,你都不要告訴他。
7、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人講的話。任何人在網上都可能告訴你一個假名字,或改變年齡、性別等。你在網上讀到的信息有的可能不是真的。
8、要有公德心,在公共場所、學校或家庭上網,不要改變計算機的設置,未徵得別人同意,不要刪除別人的文件,以免影響別人的工作和使用計算機。
⑻ 中國青少年網路安全公約內容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促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方略的實施,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關於"要引導網路機構和廣大網民增強網路道德意識。
(8)青少年網路安全應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在人民大學聯合召開網上發布大會,向社會正式發布《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10時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鄭重按動鍵盤,正式揭開了中國青少年計算機信息服務網上的《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主頁面,宣告《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正式發布。
這標志著我國青少年有了較為完備的網路行為道德規范。這是我國青少年網路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必將在今後的網路使用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⑼ 網路安全與網路道德作為一個中學生應該怎樣注意
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做到的是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道德方面:
不瀏覽色情等不良網站
文明上網,不利用網路謾罵他人
不利於網路偷窺他人信息或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安全方面:
對於未知鏈接慎重點擊
離開時隨手關閉電腦
安裝安全軟體,進行Wi-Fi環境等安全掃描,降低安全威脅。
慎重使用公共WIFI,特別是不需要密碼的要謹慎防範
及時更新電腦系統及防護軟體
對於關鍵信息做好備份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⑽ 青少年上網應注意什麼
一.不要把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信息資料作為公開信息,提供給閑聊屋或公告欄等。
二.沒有徵得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不要輕易向別人提供自己的照片。
三.當有人無償贈給你錢物時,不要輕易接收。當有人以贈送錢物為由要求你去約會或提出登門拜訪時,應當高度警惕,最好婉言拒絕。
四.一旦發現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應立即告訴你的父母或監護人。
五.千萬不要在父母或監護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安排與別人進行面對面的約會,即使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你去約會,約會地點也一定要選在公共場合,且最好要有家長或監護人陪同。
六.不要輕信網上朋友的信息資料,因為一些別有用心者上網前往往用假信息資料巧妙地把自己偽裝起來。
七.在通過電子郵件提供自己真實個人資料之前,最好要確保你與之打交道的朋友,是你和父母都認識並且信任的人。
八.網上朋友就狹隘在網上為好,貿然走出「網」,就有可能給學習、生活、安全和溫馨的家園帶來麻煩和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