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實驗pgp應用

網路安全實驗pgp應用

發布時間:2022-04-23 09:33:46

Ⅰ 搞網路安全應該學哪些知識

這里有一些看看吧,

網路安全與防火牆技術
http://book.jqcq.com/proct/106958.html
網路安全理論融於實際的網路安全工程中,從網路安全工程的角度講述了網路安全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網路安全威脅與防範,信息安全技術,防火牆技術和相關產品,企業網如何構築防火牆,以及基於WINDOWS NT網路的安全管理。 本書運用於網路工程師、網路管理人員,以及對網路安全技術感興趣的廣大網路愛好者,同時也可以作? ...

實戰網路安全――實戰網路技術叢書
http://book.jqcq.com/proct/842683.html
網路所涉及的安全問題,還通過實例、實訓來增強讀者的理解及動手能力。主要內容包括網路安全基礎知識、物理與環境安全、操作系統安全、網路通信安全、Web安全、數據安全、病毒及其預防、黑客攻擊與防範、防火牆技術及有關網路安全的法律法規。本書不僅適合應用型大學本科學生使用,同時也適合於對網路安全感興趣的讀? ...

計算機網路安全(修訂版)
http://book.jqcq.com/proct/472641.html
網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網路安全問題在許多國家已經引起了普遍關注,成為當今網路技術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本書利用通俗的語言闡述了網路所涉及的安全問題,主要內容包括:網路安全基礎知識、操作系統安全、 ...

網路安全原理與應用
http://book.jqcq.com/proct/430234.html
網路安全原理及其典型應用。本書共包括7章:網路安全概述、密碼學導論、身份驗證技術及其應用、訪問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網路攻擊檢測與網路蠕蟲、網路數據安全技術以及網路應用安全技術。本書重點討論了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組成,傳統密碼學和公鑰密碼學,報文身份驗證、身份驗證協議和Kerberos身份驗證系統,訪問控制? ...

網路安全完全手冊
http://book.jqcq.com/proct/541570.html
網路安全專家集體編寫,為讀者描繪了有關網路安全領域的總體框架。全書共分6個部分30章,詳細介紹了30種不同的網路安全領域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授權與認證控制、網路設備安全、防火牆、VPN、無線網路、入侵檢測、Linux/UNIX安全、Windows安全、Novell安全、J2EE安全、.NET安全、資料庫安全、災難恢復及事件響應、法律? ...

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護
http://book.jqcq.com/proct/544126.html
網路安全基礎知識、網路安全體系結構、遠程攻擊與防範,以及密碼技術、信息認證技術、訪問控制技術、網路病毒與防範、防火牆、網路安全掃描技術、網路入侵檢測技術、安全隔離技術、電磁防泄漏技術、蜜罐技術、虛擬專用網技術等,同時還介紹了網路安全管理的內容,簡要分析了計算機網路戰的概念、特點、任務和發展趨勢。 ...

希望有用!

Ⅱ pgp協議的安全簽名和加密與ssl協議有何不同

兩種都是應用於電子商務用的網路安全協議。都能保證交易數據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SSL叫安全套接層協議,是國際上最早用的,已成工業標准,但它的基點是商家對客戶信息保密的承諾,因此有利於商家而不利於客戶。 SET叫安全電子交易協議,...

Ⅲ 計算機網路安全學習內容有哪些

涉及的內容: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安全概述 1
1.1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1
1.1.1 網路安全的定義 1
1.1.2 網路安全的特性 2
1.2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威脅 3
1.2.1 網路安全威脅的分類 3
1.2.2 計算機病毒的威脅 3
1.2.3 木馬程序的威脅 4
1.2.4 網路監聽 4
1.2.5 黑客攻擊 4
1.2.6 惡意程序攻擊 4
1.3 網路安全威脅產生的根源 5
1.3.1 系統及程序漏洞 5
1.3.2 網路安全防護所需設施
存在的問題 8
1.3.3 安全防護知識方面存在的問題 9
1.4 網路安全策略 9
1.4.1 網路安全策略設計的原則 9
1.4.2 幾種網路安全策略 10
1.5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現狀與發展 11
1.5.1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現狀 11
1.5.2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發展方向 12
1.6 小結與練習 13
1.6.1 小結 13
1.6.2 練習 13
第2章 網路安全體系結構及協議 14
2.1 計算機網路協議概述 14
2.1.1 網路協議 14
2.1.2 協議簇和行業標准 14
2.1.3 協議的交互 15
2.1.4 技術無關協議 15
2.2 OSI參考模型及其安全體系 16
2.2.1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16
2.2.2 OSI參考模型簡介 16
2.2.3 ISO/OSI安全體系 17
2.3 TCP/IP參考模型及其安全體系 20
2.3.1 TCP/IP參考模型 20
2.3.2 TCP/IP參考模型的安全體系 21
2.4 常用網路協議和服務 24
2.4.1 常用網路協議 24
2.4.2 常用網路服務 27
2.5 Windows常用的網路命令 28
2.5.1 ping命令 28
2.5.2 at命令 30
2.5.3 netstat命令 31
2.5.4 tracert命令 32
2.5.5 net命令 32
2.5.6 ftp命令 34
2.5.7 nbtstat命令 35
2.5.8 telnet命令 36
2.6 協議分析工具-Sniffer的應用 36
2.6.1 Sniffer的啟動和設置 37
2.6.2 解碼分析 40
2.7 實訓項目 42
2.8 小結與練習 43
2.8.1 小結 43
2.8.2 練習 43
第3章 計算機病毒與木馬 44
3.1 計算機病毒概述 44
3.1.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44
3.1.2 計算機病毒的演變史 44
3.1.3 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46
3.2 計算機病毒及其分類、
傳播途徑 46
3.2.1 常見計算機病毒 46
3.2.2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47
3.2.3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 48
3.3 計算機病毒的檢測和防禦 49
3.3.1 普通計算機病毒的檢測與防禦 49
3.3.2 U盤病毒的檢測與防禦 54
3.3.3 ARP病毒的檢測與防禦 57
3.3.4 蠕蟲病毒的檢測與防禦 59
3.4 計算機木馬概述 64
3.4.1 計算機木馬的定義 65
3.4.2 計算機木馬的類型及基本功能 65
3.4.3 計算機木馬的工作原理 66
3.5 計算機木馬的檢測與防禦 66
3.5.1 普通計算機木馬的檢測與防禦 66
3.5.2 典型計算機木馬的手動清除 70
3.6 實訓項目 74
3.7 小結與練習 74
3.7.1 小結 74
3.7.2 練習 75
第4章 加密與數字簽名 76
4.1 加密技術 76
4.1.1 加密技術概述 76
4.1.2 數據加密常見方式 77
4.2 加密演算法 80
4.2.1 古典加密演算法 80
4.2.2 現代加密演算法 82
4.3 數字簽名技術 84
4.3.1 數字簽名技術概述 84
4.3.2 數字簽名技術的工作原理 85
4.3.3 數字簽名技術的演算法 86
4.4 PKI技術 86
4.4.1 PKI概述 86
4.4.2 PKI技術原理 86
4.4.3 證書頒發機構 87
4.4.4 數字證書 88
4.5 PGP原理及應用 89
4.5.1 PGP概述 89
4.5.2 PGP密鑰的創建 89
4.5.3 PGP文件加密和解密 93
4.5.4 PGP密鑰導出與導入 94
4.5.5 PGP電子郵件加、解密和
簽名驗證 95
4.5.6 PGP數字簽名 97
4.6 EFS原理及應用 98
4.6.1 EFS概述 98
4.6.2 EFS的加密和解密 98
4.6.3 EFS的其他應用 101
4.7 SSL安全傳輸及應用 104
4.7.1 SSL概述 104
4.7.2 SSL的工作原理 105
4.7.3 安裝證書服務 105
4.7.4 申請證書 107
4.7.5 頒發Web伺服器證書 110
4.7.6 安裝伺服器證書 111
4.7.7 Web伺服器的SSL設置 112
4.7.8 瀏覽器的SSL設置 113
4.7.9 訪問SSL站點 115
4.8 實訓項目 115
4.9 小結與練習 118
4.9.1 小結 118
4.9.2 練習 118
第5章 防火牆技術 119
5.1 防火牆概述 119
5.1.1 防火牆的基本准則 119
5.1.2 防火牆的主要功能特性 120
5.1.3 防火牆的局限性 120
5.2 防火牆的實現技術 120
5.2.1 數據包過濾 120
5.2.2 應用層代理 121
5.2.3 狀態檢測技術 122
5.3 防火牆的體系結構 122
5.3.1 雙宿/多宿主機模式 122
5.3.2 屏蔽主機模式 123
5.3.3 屏蔽子網模式 123
5.4 防火牆的工作模式 124
5.5 防火牆的實施方式 126
5.5.1 基於單個主機的防火牆 126
5.5.2 基於網路主機的防火牆 126
5.5.3 硬體防火牆 126
5.6 瑞星個人防火牆的應用 127
5.6.1 界面與功能布局 127
5.6.2 常用功能 128
5.6.3 網路監控 130
5.6.4 訪問控制 134
5.6.5 高級設置 137
5.7 ISA Server 2004配置 138
5.7.1 ISA Server 2004概述 138
5.7.2 ISA Server 2004的安裝 139
5.7.3 ISA Server 2004防火牆策略 142
5.7.4 發布內部網路中的伺服器 147
5.7.5 ISA Server 2004的系統和
網路監控及報告 152
5.8 iptables防火牆 155
5.8.1 iptables中的規則表 156
5.8.2 iptables命令簡介 156
5.8.3 Linux防火牆配置 158
5.9 PIX防火牆配置 161
5.9.1 PIX的基本配置命令 162
5.9.2 PIX防火牆配置實例 166
5.10 實訓項目 167
5.11 小結與練習 170
5.11.1 小結 170
5.11.2 練習 170
第6章 Windows Server 2003的
網路安全 171
6.1 Windows Server 2003的
安全簡介 171
6.1.1 用戶身份驗證 171
6.1.2 基於對象的訪問控制 172
6.2 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安全
配置的常用方法 172
6.2.1 安裝過程 172
6.2.2 正確設置和管理賬戶 172
6.2.3 正確設置目錄和文件許可權 173
6.2.4 網路服務安全管理 173
6.2.5 關閉無用埠 174
6.2.6 本地安全策略 175
6.2.7 審核策略 179
6.2.8 Windows日誌文件的保護 180
6.3 Windows Server 2003訪問
控制技術 181
6.3.1 訪問控制技術簡介 181
6.3.2 Windows Server 2003訪問
控制的使用 181
6.4 賬戶策略 187
6.4.1 賬戶策略的配置 187
6.4.2 Kerberos策略 190
6.5 啟用安全模板 190
6.5.1 安全模板的簡介 190
6.5.2 啟用安全模板的方法 191
6.6 實訓項目 193
6.7 小結與練習 196
6.7.1 小結 196
6.7.2 練習 196
第7章 埠掃描技術 197
7.1 埠概述 197
7.1.1 TCP/IP工作原理 197
7.1.2 埠的定義 199
7.1.3 埠的分類 199
7.2 埠掃描技術 200
7.2.1 埠掃描概述 200
7.2.2 常見的埠掃描技術 201
7.3 常見掃描軟體及其應用 202
7.3.1 掃描軟體概述 202
7.3.2 SuperScan掃描工具及應用 202
7.4 埠掃描防禦技術應用 204
7.4.1 查看埠的狀態 204
7.4.2 關閉閑置和危險的埠 207
7.4.3 隱藏操作系統類型 209
7.5 實訓項目 211
7.6 小結與練習 215
7.6.1 小結 215
7.6.2 練習 215
第8章 入侵檢測系統 216
8.1 入侵檢測概述 216
8.1.1 入侵檢測的概念及功能 216
8.1.2 入侵檢測系統模型 216
8.1.3 入侵檢測工作過程 217
8.2 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 217
8.2.1 根據檢測對象劃分 217
8.2.2 根據檢測技術劃分 218
8.2.3 根據工作方式劃分 219
8.3 入侵檢測系統部署 219
8.3.1 基於主機的入侵
檢測系統部署 219
8.3.2 基於網路的入侵
檢測系統部署 219
8.3.3 常見入侵檢測工具及其應用 221
8.4 入侵防護系統 225
8.4.1 入侵防護系統的工作原理 226
8.4.2 入侵防護系統的優點 227
8.4.3 入侵防護系統的主要應用 228
8.5 小結與練習 228
8.5.1 小結 228
8.5.2 練習 229
第9章 無線網路安全 230
9.1 無線區域網介紹 230
9.1.1 無線區域網常用術語 230
9.1.2 無線區域網組件 231
9.1.3 無線區域網的訪問模式 232
9.1.4 覆蓋區域 233
9.2 無線網路常用標准 233
9.2.1 IEEE 802.11b 234
9.2.2 IEEE 802.11a 234
9.2.3 IEEE 802.11g 235
9.2.4 IEEE 802.11n 235
9.3 無線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236
9.3.1 無線網路訪問原理 236
9.3.2 認證 237
9.3.3 加密 238
9.3.4 入侵檢測系統 240
9.4 小結與練習 241
9.4.1 小結 241

Ⅳ 如何把PGP嵌入OUTLOOK中加密郵件

如果您曾經訂閱過微軟安全公告等通過郵件發送的技術文檔,您會發現微軟使用了一種名為PGP的安全郵件簽名,用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中的PGP簽名來確認公告郵件來自XX公司。PGP是一個種基於RSA公鑰加密體系的郵件加密軟體,其原理與上面談到的基於證書的數字簽名技術大致相同,但第三方的權威證書發行機構則由權威的PGP鑰管理伺服器代替,並且加密技術上也有所改變。PGP的創始人是美國的Phil Zimmermann,他創造性地把RSA公鑰體系的方便和傳統加密體系的高速結合起來,並且在數字簽名和密鑰認證管理機制上有巧妙的設計。除了可以用PGP對您的郵件進行加密以防止非授權者閱讀以外,PGP還能通過對郵件加入數字簽名從而使收件人確定郵件的發件人,而且事先不需要任何保密的渠道用來傳遞密鑰。其巧妙的設計允許用戶作為介紹人對其他用戶的公共密鑰進行簽名,以確保所提供的公共密鑰的可靠性,這尤其適合公開場合的公共秘鑰傳遞。另外PGP的功能還不止上面說的,它還可以用來加密文件,給ICQ等即時通信軟體增加一種安全的通訊手段,給系統增加一個加密的硬碟分區……它的功能強大並且處理速度很快,而且其源代碼是免費的,因此PGP可以說是最流行的公鑰加密軟體包。PGP Desktop Security是用於Windows系統上的一種PGP安全工具,該工具由Networks Associates公司製作,軟體下載與相關技術支持可訪問 http://www.pgp.com。PGP Desktop Security是一個安全軟體工具組,其中包括PGP最主要的組件鑰管理器PGP Key Management,網路安全工具PGP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ing、磁碟安全工具PGPdisk Volume Security、和PGP Plugin for Microsoft Outlook、PGP Plugin for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PGP Plugin for Qualcomm Eudora、PGP Plugin for ICQ、PGP Plugin for Lotus Notes等多個用於其他流行軟體的安全插件。在安裝PGP Desktop Security的過程中,PGP Desktop Security安裝程序首先會問用戶是否已經擁有PGP密鑰,預設選擇為是,表示您擁有一個PGP公共密鑰和一個與之對應的PGP私人密鑰,否則請選擇否。繼續安裝系統將提示用戶選擇要安裝的安全插件,如果用戶的計算機系統內安裝有PGP Desktop Security組件中支持的軟體,安裝程序將為用戶自動選擇安裝這些軟體的插件。如果用戶在安裝時選擇沒有PGP密鑰,PGP在安裝完成後將自動運行並創建新鑰向導,輸入自己的名字和電子郵件地址,再次點擊下一步後在兩個輸入框中兩次輸入自己定義的保護密碼,然後再經過兩次不需要干預的步驟,您就將獲得自己的PGP密鑰對,也就是一個公共密鑰與一個相對應的私人密鑰。請注意在創建新鑰時所輸入的保護密碼將用於使用與管理PGP密鑰,新鑰創建成功後,軟體會自動將創建的PGP密鑰對分別存放於「My Documents」文件夾中的兩個文件內。這是PGP Desktop Security中的主要組件,可以直接從「開始」菜單中的PGP程序組中選擇,或者使用滑鼠右鍵點擊系統狀態欄上的「PGPtray」圖標調用。通過鑰管理器,用戶可以把自己的PGP鑰發送到互聯網上的多個鑰管理伺服器,以便其他人獲得自己的公共密鑰或校驗數字簽名。鑰管理器主要的幾種操作:1.把鑰發送到互聯網上的鑰管理器伺服器,可通過選擇「Server」菜單中的「Send to」,選擇所指定的鑰管理器伺服器。2.需要在鑰管理器伺服器更新鑰可通過「Server」菜單中的「Update」實現。3.需要通過互聯網獲取聯系人的PGP公共密鑰可通過「Server」菜單中的「Search」來搜索有關聯系人的資料。安全郵件的發送與接收

Ⅳ 計算機網路安全基礎的目錄

1.1網路參考模型
1.2網路互連設備
1.3區域網技術
傳輸介質是網路中信息傳輸的媒體,是網路通信的物質基礎之一。傳輸介質的性能特點對傳輸速率、通信的距離、可連接的網路結點數目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等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根據不同的通信要求,合理地選擇傳輸介質。目前在區域網中常用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導纖維等。
1.4廣域網技術
廣域網是一種跨地區的數據通訊網路,使用電信運營商提供的設備作為信息傳輸平台。對照OSI參考模型,廣域網技術主要位於底層的3個層次,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下圖列出了一些經常使用的廣域網技術同OSI參考模型之間的對應關系。
點對點鏈路提供的是一條預先建立的從客戶端經過運營商網路到達遠端目標網路的廣域網通信路徑。一條點對點鏈路就是一條租用的專線,可以在數據收發雙方之間建立起永久性的固定連接。網路運營商負責點對點鏈路的維護和管理。點對點鏈路可以提供兩種數據傳送方式。一種是數據報傳送方式,該方式主要是將數據分割成一個個小的數據幀進行傳送,其中每一個數據幀都帶有自己的地址信息,都需要進行地址校驗。另外一種是數據流傳送方式,該方式與數據報傳送方式不同,用數據流取代一個個的數據幀作為數據發送單位,整個流數據具有1個地址信息,只需要進行一次地址驗證即可。下圖所顯示的就是一個典型的跨越廣域網的點對點鏈路。
1.5TCP/IP基礎
1.6網際網路提供的主要服務
1.7小結
習題 2.1UNIX操作系統簡介
UNIX操作系統,是美國AT&T公司於1971年在PDP-11上運行的操作系統。具有多用戶、多任務的特點,支持多種處理器架構,最早由肯·湯普遜(Kenneth Lane Thompson)、丹尼斯·里奇(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和Douglas McIlroy於1969年在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
目前它的商標權由國際開放標准組織(The Open Group)所擁有。
1965年時,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加入一項由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的計劃;該計劃要建立一套多使用者、多任務、多層次(multi-user、multi-processor、multi-level)的MULTICS操作系統。直到1969年,因MULTICS計劃的工作進度太慢,該計劃被停了下來。當時,Ken Thompson(後被稱為UNIX之父)已經有一個稱為星際旅行的程序在GE-635的機器上跑,但是反應非常慢,正巧被他發現了一部被閑置的PDP-7(Digital的主機),Ken Thompson和Dernis Ritchie就將星際旅行的程序移植到PDP-7上。而這部PDP-7(如圖1-1所示)就此在整個計算機歷史上留下了芳名
2.2Linux操作系統簡介
Linux是一種自由和開放源碼的類Unix操作系統,存在著許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們都使用了Linux內核。Linux可安裝在各種計算機硬體設備中,比如手機、平板電腦、路由器、視頻游戲控制台、台式計算機、大型機和超級計算機。Linux是一個領先的操作系統,世界上運算最快的10台超級計算機運行的都是Linux操作系統。嚴格來講,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於Linux內核,並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資料庫的操作系統。Linux得名於天才程序員林納斯·托瓦茲。
Linux操作系統是UNIX操作系統的一種克隆系統,它誕生於1991 年的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時間)。以後藉助於Internet網路,並通過全世界各地計算機愛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UNIX 類操作系統,並且使用人數還在迅猛增長。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序和網路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體。Linux繼承了Unix以網路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路操作系統。它主要用於基於Intel x86系列CPU的計算機上。這個系統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程序員設計和實現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軟體的版權制約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產品。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靈活性著稱,Linux模塊化的設計結構,使得它既能在價格昂貴的工作站上運行,也能夠在廉價的PC機上實現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務、多用戶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許可許可權下免費獲得的,是一個符合POSIX標準的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軟體包不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統,而且還包括了文本編輯器、高級語言編譯器等應用軟體。它還包括帶有多個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如同我們使用Windows NT一樣,允許我們使用窗口、圖標和菜單對系統進行操作。
Linux 操作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 操作系統、MINIX 操作系統、GNU 計劃、POSIX 標准和Internet 網路。
1981 年IBM公司推出微型計算機IBM PC。
1991年,GNU計劃已經開發出了許多工具軟體,最受期盼的GNU C編譯器已經出現,GNU的操作系統核心HURD一直處於實驗階段,沒有任何可用性,實質上也沒能開發出完整的GNU操作系統,但是GNU奠定了Linux用戶基礎和開發環境。當時的MINIX需要購買才能得到源代碼,局限於校園用作教育使用,閉源專利註定Minix錯失推廣時機,以至於Minix長期處於測試而無人問津。
1991年初,林納斯·托瓦茲開始在一台386sx兼容微機上學習minix操作系統。1991年4月,林納斯·托瓦茲開始醞釀並著手編制自己的操作系統。剛開始,他的目的很簡單,只是為了學習Intel386 體系結構保護模式運行方式下的編程技術。通過學習,他逐漸不能滿足於minix系統的現有性能,並開始醞釀開發一個新的免費操作系統。林納斯·托瓦茲幾乎花了全部時間研究i386-minix系統(hackthe kernel),並且嘗試著移植GNU的軟體到該系統上(GCC、BASH、GDB等)。
1991 年4 月13 日在comp.os.minix 上發布說自己已經成功地將bash 移植到了minix 上,而且已經愛不釋手、不能離開這個shell 軟體了。
1991年7月3日,第一個與Linux有關的消息是在comp.os.minix上發布的(當然此時還不存在Linux這個名稱,當時林納斯·托瓦茲的腦子里想的可能是FREAX,FREAX的英文含義是怪誕的、怪物、異想天開等)。其中透露了他正在進行Linux系統的開發,並且在Linux最初的時候已經想到要實現與POSIX兼容。
1991年的10月5日,林納斯·托瓦茲在comp.os.minix新聞組上發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內核的誕生(Free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
1993年,大約有100餘名程序員參與了Linux內核代碼編寫/修改工作,其中核心組由5人組成,此時Linux 0.99的代碼有大約有十萬行,用戶大約有10萬左右。
1994年3月,Linux1.0發布,代碼量17萬行,當時是按照完全自由免費的協議發布,隨後正式採用GPL協議。
1995年1月,Bob Young創辦了RedHat(小紅帽),以CNULinux為核心,集成了400多個源代碼開放的程序模塊,搞出了一種冠以品牌的Linux,即RedHat Linux,稱為Linux發行版,在市場上出售。這在經營模上是一種創舉。
1996年6月,Linux 2.0內核發布,此內核有大約40萬行代碼,並可以支持多個處理器。此時的Linux 已經進入了實用階段,全球大約有350萬人使用。
1998年2月,以Eric Raymond為首的一批年輕的老牛羚骨幹分子終於認識到CNULinux體系的產業化道路的本質,並非是什麼自由哲學,而是市場競爭的驅動,創辦了Open Source Intiative(開放源代碼促進會)復興的大旗,在互聯網世界裡展開了一場歷史性的Linux產業化運動。
2001年1月,Linux 2.4發布,它進一步地提升了SMP系統的擴展性,同時它也集成了很多用於支持 桌面系統的特性:USB,PC卡(PCMCIA)的支持,內置的即插即用,等等功能。
2003年12月,Linux 2.6版內核發布,相對於2.4版內核2.6在對系統的支持都有很大的變化。
2004年的第1月,SuSE嫁到了Novell,SCO繼續頂著罵名四處強行化緣 , Asianux, MandrakeSoft也在五年中首次宣布季度贏利。3月SGI宣布成功實現了Linux操作系統支持256個Itanium 2處理器。
2.3Windows操作系統簡介
Windows操作系統是一款由美國微軟公司開發的窗口化操作系統。採用了GUI圖形化操作模式,比起從前的指令操作系統如DOS更為人性化。Windows操作系統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操作系統。最新的版本是Windows 8。Microsoft公司從1983年開始研製Windows系統,最初的研製目標是在MS-DOS的基礎上提供一個多任務的圖形用戶界面。第一個版本的Windows 1.0於1985年問世,它是一個具有圖形用戶界面的系統軟體。1987年推出了Windows 2.0版,最明顯的變化是採用了相互疊蓋的多窗口界面形式。但這一切都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直到1990年推出Windows 3.0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以壓倒性的商業成功確定了Windows系統在PC領域的壟斷地位。現今流行的 Windows 窗口界面的基本形式也是從Windows 3.0開始基本確定的。1992年主要針對Windows 3.0的缺點推出了Windows 3.1,為程序開發提供了功能強大的窗口控制能力,使Windows和在其環境下運行的應用程序具有了風格統一、操縱靈活、使用簡便的用戶界面。Windows3.1 在內存管理上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它使應用程序可以超過常規內存空間限制 ,不僅支持16MB內存定址,而且在80386及以上的硬體配置上通過虛擬存儲方式可以支持幾倍於實際物理存儲器大小的地址空間。Windows 3.1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網路支持、多媒體管理 、超文本形式的聯機幫助設施等,對應用程序的開發有很大影響
2.4UNIX網路配置
2.5Windows網路配置
2.6小結
習題 3.1網路安全基礎知識
3.2威脅網路安全的因素
3.3網路安全分類
3.4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3.5小結
習題 4.1什麼是計算機安全
4.2安全級別
4.3系統訪問控制
4.4選擇性訪問控制
4.5小結
習題 5.1資料庫安全概述
5.2資料庫安全的威脅
5.3資料庫的數據保護
5.4資料庫備份與恢復
5.5小結
習題 6.1計算機病毒及其分類
6.2計算機病毒的傳播
6.3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及破壞行為
6.4宏病毒及網路病毒
6.5病毒的預防、檢測和清除
6.6病毒防治軟體
6.7小結
習題 7.1數據加密概述
7.2傳統密碼技術
7.3對稱密鑰密碼技術
7.4公鑰密碼體制
7.5數字簽名技術
7.6驗證技術
7.7加密軟體PGP
7.8小結
習題 8.1網路安全協議
8.2網路加密技術
8.3防火牆技術
8.4入侵檢測技術
8.5虛擬專用網技術
8.6小結
習題 9.1網際網路的安全
9.2Web站點安全
9.3黑客與網路攻擊
9.4口令安全
9.5網路監聽
9.6掃描器
9.7E-mail的安全
9.8IP電子欺騙
9.9DNS的安全性
9.10小結
習題 10.1數據完整性簡介
10.2容錯與網路冗餘
10.3網路備份系統
10.4小結
習題 11.1網路安全實驗指導書
11.2綜合練習題
附錄
附錄一優秀網路安全站點
附錄二英文縮寫詞
參考文獻
……

Ⅵ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教程的目錄

前 言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實驗
1.1 計算機網路實驗概述
1.2 實驗說明
1.3 實驗一 RJ-45接頭的製作
1.4 實驗二 常用網路測試命令
1.5 實驗三 計算機對等網組建
1.6 實驗四 構建簡單的乙太網
1.7 實驗五 快速乙太網
思考題
第2章 路由與交換實驗
2.1 實驗說明
2.2 實驗一 S2403交換機兩種配置管理方式
2.3 實驗二 S2403交換機的VLAN的劃分
2.4 實驗三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2.5 實驗四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2.6 實驗五 路由器的升級
2.7 實驗六 靜態路由
2.8 實驗七 RIP協議
2.9 實驗八 標准訪問控制列表
思考題
第3章 Windows 2000實驗
3.1 實驗說明
3.2 實驗一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安裝
3.3 實驗二 設置DHCP伺服器
3.4 實驗三 配置DNS伺服器
3.5 實驗四 配置和使用FTP服務
3.6 實驗五 配置和開發WWW服務
3.7 實驗六 SQL Server的安裝與配置
思考題
第4章 防火牆實驗
4.1 實驗說明
4.2 實驗一 Cisco PIX防火牆的升級和初始配置
4.3 實驗二 Cisco PIX防火牆網路地址翻譯(NAT)配置
4.4 實驗三 Cisco PIX防火牆外部訪問內部配置
4.5 實驗四 費爾個人防火牆配置與管理
思考題
第5章 互聯網實驗
5.1 實驗說明
5.2 實驗一 網路連接
5.3 實驗二 撥號上網
5.4 實驗三 Web服務原理實驗
5.5 實驗四 IE瀏覽器應用實驗
5.6 實驗五 搜索引擎應用實驗
5.7 實驗六 FTP實驗
5.8 實驗七 E-mail實驗
5.9 實驗八 NetMeeting實驗
思考題
第6章 Linux實驗
6.1 實驗說明
6.2 實驗一 Linux DNS配置
6.3 實驗二 sendmail配置
6.4 實驗三 Vsftp配置
6.5 實驗四 Apache的基本安裝和配置
6.6 實驗五 Samba服務配置
6.7 思考題
第7章 網路故障診斷與網路管理實驗
7.1 實驗說明
7.2 實驗一網路故障診斷工具使用
7.3 實驗二區域網接入Internet故障診斷
7.4 實驗三路由故障排錯
7.5 實驗四交換式網路故障排錯
7.6 實驗五網路分析軟體sniffer使用
思考題
第8章 網路安全實驗
8.1 實驗說明
8.2 實驗一 PGP軟體使用
8.3 實驗二 Web伺服器上設置SSL
8.4 實驗三 IPSec實驗
8.5 實驗四 Sygate代理伺服器使用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組網設計案例
9.1 案例一 Linux組網系統的設計
9.2 案例二 中小企業Intranet設計
參考文獻

Ⅶ 網路安全中加密和解密的原理是什麼

對數據在網路傳輸中的保護 加密演算法 為防止劫包偷取信息而加了密碼 只有知道解開的演算法才能看
如hash DES

Ⅷ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內容簡介

涉及的內容: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安全概述 1 1.1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1 1.1.1 網路安全的定義 1 1.1.2 網路安全的特性 2 1.2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威脅 3 1.2.1 網路安全威脅的分類 3 1.2.2 計算機病毒的威脅 3 1.2.3 木馬程序的威脅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實驗pgp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計算機網路的興趣 瀏覽:938
無線網網路認證怎麼搞 瀏覽:664
華為p20網路信號好不好 瀏覽:757
網路連接里沒有藍牙 瀏覽:309
蘋果6p升級網路蜂窩 瀏覽:27
錘子4g手機網路慢 瀏覽:207
公司網路禁止app更新怎麼辦 瀏覽:803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選擇題 瀏覽:352
遠洋漁船手機有沒網路 瀏覽:610
無線網路連接的wps手機軟體 瀏覽:755
自己開通網路什麼意思 瀏覽:724
網路怎樣禁止路由器接入 瀏覽:477
不連接外部網路怎麼設置海康 瀏覽:413
寬頻貓顯示無線網路 瀏覽:281
網路方便了哪些方面 瀏覽:812
聯想tab3網路設置 瀏覽:731
靈寶安電信無線網路多少錢 瀏覽:910
室外網路攝像頭多少錢 瀏覽:375
網路面板哪個網速好 瀏覽:938
網路慢會導致手機卡嗎 瀏覽:56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