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四五信息化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隨著新一代網路信息技術 不斷創新突破,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深入發展,信息革命正從技術產業革命向經濟社會變革加速演進。「十四五」時期的「新基建」「數字中國」「大數據」將作為新時期的國家發展戰略核心,科技信息化建設成為實現國家戰略發展的關鍵要素。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第三條 戰略導向 「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的韌性和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必須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產要素循環流轉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必須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依託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必須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
Ⅱ 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法律分析:國家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國家骨幹網和城域網協同擴容,開展千兆光網提速改造。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商業化規模化應用。完善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泛在協同的物聯網。穩步發展融合基礎設施。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台,促進融通創新。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建設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民生基礎設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Ⅲ 教育信息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
法律分析:一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領域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的戰略部署。二是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三是教育網路安全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網路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統網路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高。深化基礎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持續推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資源建設。
法律依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第二條 一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領域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的戰略部署。做好《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收官工作。研製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十四五」規劃,出台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導意見,舉辦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世界慕課大會。二是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科學規劃推動教育專網建設,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啟動國家中小學生網路學習平台建設,網路學習空間應用不斷普及深入,師生信息素養持續提升。推廣「三個課堂」模式應用,以「三區三州」為重點開展網路扶智工程。教育信息化試點示範效益彰顯,不斷探索「互聯網+」條件下教育發展新模式。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三是教育網路安全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網路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統網路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高。出台教育部直屬機關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和教育系統數據安全的指導意見,組織開展教育系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和檢查。舉辦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
Ⅳ 指數震盪整理,中葯股表現強勢
一、財經新聞精選
國務院原則同意《「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國務院原則同意《「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著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來源:中國政府網
2022年央行工作會議召開: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2月27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要求,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來源:央行網站
發改委:打造江蘇沿海新能源產業集群 加快建設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12月27日,國家發改委印發《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對江蘇沿海地區中長期產業發展做出規劃。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發改委對該地區的油氣管道、電力運輸、風電光伏產業、核電等設施建設都提出了目標。展望未來,江蘇沿海地區將推動油氣煤等基礎能源的基地與轉運中心建設,重點發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來源:21財經
農業農村部:把擴大大豆油料生產作為明年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
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今日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要要攻堅克難擴種大豆油料。把擴大大豆油料生產作為明年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抓好東北四省區大豆面積恢復,支持西北、黃淮海、西南和長江中下游等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加快推廣新模式新技術,逐步推動大豆玉米兼容發展,同時抓好油菜、花生等油料生產,多油並舉、多措並施擴面積、提產量。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適度超前部署下一代智能設施體系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規劃》圍繞發展目標,從8個方面共部署了10項重大任務。其中,要著力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部署了建設泛在智聯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任務,適度超前部署下一代智能設施體系,深化公共設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要著力發揮數據要素價值,部署了建立高效利用的數據要素資源體系任務,提升數據要素賦能作用,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形成國內強大市場,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來源:界面新聞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二、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指數震盪整理,中葯股表現強勢
周一兩市大盤指數震盪整理,市場總成交金額較前一交易日有所減少。具體來看,滬指收盤下跌0.06%,收報3615.97點;深成指上漲0.04%,收報14715.65點;創業板下跌0.10%,收報3293.81點。
盤面上看,醫葯股、氫能源概念股和商業連鎖板塊表現活躍,漲幅居前,元宇宙概念股表現相對較弱。從走勢上看,三大指數均收出十字星走勢,主板指數修復為主,創業板指數跌勢趨緩,總體而言短期仍然以弱勢震盪為主,等待技術面Macd重新形成金叉的節點。
操作上,題材股方面自次新股龍頭被停牌後情緒出現退潮,對於漲幅較大的題材股的須保持謹慎。綠色電力、元宇宙概念股和汽車零部件板塊振盪走強,短期建議保持關注,中期角度建議關注鋰電池中下游、軍工、光伏、儲能、晶元、消費等優質龍頭企業以及三季報向好的個股。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財政部:做好房地產稅試點准備工作
12月27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在總結2021年財政工作時稱,做好房地產稅試點准備工作。
今年10月下旬,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其中一項內容是國務院制定房地產稅試點具體辦法。
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隨後公開表示,將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起草房地產稅試點辦法(草案),按程序做好試點各項准備工作。
來源:第一財經
點評:雖然進行房地產稅試點早有預期,但在房地產板塊個股普遍經歷了一輪反彈後出台這個消息,對相關個股的股價還是有一定壓力的。預計房地產板塊個股短期進入震盪整理的概率較大。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公用事業行業:年度長協交易逐步落地,綠電溢價抬升
近期年度長協交易逐步落地,2022年江蘇、廣東電力市場年度交易結果陸續公示。12月23日,江蘇2022年度交易結果顯示,2022年度總成交電量2647.29億千瓦時,成交均價466.69元/兆千瓦時;其中綠電交易成交電量9.24億千瓦時,成交均價462.88元/兆千瓦時。12月25日,廣東交易數據顯示,2022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共成交2541.64億千瓦時,成交均價497.04元/兆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成交電量6.79億千瓦時,成交均價513.89元/兆瓦時。
來源:國海證券研報
點評:近期2022年度電力交易數據顯示,火電電價上行趨勢確定,綠電溢價進一步抬升,反映電力板塊結構性機會突出。火電方面,「火電+新能源」運營商的公司估值仍有較大的修復空間,資產價值有望重估;綠電方面,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新能源運營商有望依靠量價齊升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三、新股申購提示
2021-12-28無新股申購
四、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付費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Ⅳ 十四五規劃12個重點任務
1、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2、加快數字化發展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3、拓展投資空間全會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4、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5、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6、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要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7、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8、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9、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10、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貫徹 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_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要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Ⅵ 為什麼要發展數字經濟
發展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所趨。 當前,數字技術創新和迭代速度明顯加快,成為集聚創新要素最多、應用前景最廣、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技術創新領域。 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
相關說明
數字經濟的特徵表明,在知識的創新階段,知識應用的范圍越廣泛,涉及到的客戶越多,就能創造越多的價值。在知識的普及階段和模仿階段,由於時效性問題,知識在發達國家的邊際報酬下降。在發展中國家卻能維持很高的邊際報酬。
因為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些知識仍然是最新的、最具時間價值的。信息技術進入21世紀以來正處於普及和模仿階段,向發展中國家擴散符合發達國家的最高利益,這可以大大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信息化速度。
Ⅶ 在「十四五」期間,工信部推動5G的發展還有哪些重點的舉措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加快5G網路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持續加大5G技術研發力度、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組織實施等五方面18項措施。
5、推動“5G+醫療健康”創新發展。開展5G智慧醫療系統建設,搭建5G智慧醫療示範網和醫療平台,加快5G在疫情預警、院前急救、遠程診療、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方面的應用推廣。進一步優化和推廣5G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優秀應用,推廣遠程體檢、問診、醫療輔助等服務,促進醫療資源共享。
6、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構建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互聯網”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內網建設改造標桿網路、樣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顯著提升“5G+工業互聯網”產業基礎支撐能力,促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
Ⅷ 網路安全在以後的時代是怎麼樣
在信息化的現代,網路安全產業成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一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未來,隨著5G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型網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深入開展,其將為網路安全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網路安全的概念和內涵不斷演進。其發展歷程可分為起源期、萌芽期、成長期和加速期四個時期,分別對應通信加密時代、計算機安全時代、信息安全時代以及網路空間安全時代。目前網路安全正處於網路空間安全時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後,網路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斷出台,網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與信息安全時代的區別在於網路邊界逐漸模糊或消失,僅憑傳統的邊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護,防護理念和技術發生深刻改變,主動安全逐漸興起。安全解決方案和安全服務也越來越被重視。
Ⅸ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如今安全的信息系統已逐步成為企業拓展新業務、新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統的安全需求已從單純的合規性需求、保障性需求發展成為信息系統建設的核心需求。據悉,2018年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接近500億元,維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預計2019年達到600億元。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網路安全從其本質上來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到網路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路安全的研究領域。
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及意義
網路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的穩定、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變到越來越重要。「家門就是國門」,安全問題刻不容緩。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分析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分析顯示
2020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興起,網路信息安全邊界不斷弱化,安全防護內容不斷增加,對數據安全、信息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戰,也為網路信息安全市場打開了新的增量空間。再加上經濟全球化,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越來越被重視,網路安全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近年我國網路安全事件頻發,國家與個人的層面的信息安全威脅不斷提升,國家網路安全政策也隨之密集出台。
尤其是2019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三大標准,標志著我國等保2.0時代的開啟。等保2.0將從兩方面影響網路安全市場容量:一是增加安全保護范圍,更加全面地監管。等保1.0的監管對象只針對信息系統,而等保2.0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控制系統等新領域也納入等級保護和監管的范圍,增加了信息安全的使用場景,擴大了網路安全的市場范圍;二是提高了測評及格線,定級管理更加嚴格。等保2.0在等保1.0自主定級的基礎上加入了專家和主管部門評審環節,整體定級更加嚴格。此外,等保2.0還將測評及格分數從60分提高到75分,增加了測評難度。
近年來,我國對網路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圍繞網路安全法不斷推出法律法規,網路安全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網路信息內容管理方面,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一方面規范傳統新聞媒體的互聯網新聞采編、轉載和傳播行為;另一方面規范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執法全流程。此外,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還出台了多項法律文件,規范微博、公共賬號、群組和社區論壇等主體的網路信息內容發布行為。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方面,出台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運營者安全保護、產品和服務安全等方面闡述了相關保護條例。網路產品和服務管理方面,出台了《網路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對安全審查的試用范圍、內容和機構等進行了規定。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保護方面,《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出境數據評估的條件和內容做了闡述。我國將會繼續完善網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出台系列網路安全標准體系,進一步優化網路安全產業的發展環境。
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特點
我國網路安全產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上市企業業績平穩增長。白皮書顯示,我國10家上市網路安全企業2018年平均營收規模為15.69億元,較2017年的14.18億元增長了10.69%;10家上市網路安全企業2018年平均凈利潤為2.68億元,較2017年增長6.67%;在研發投入方面,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2018年國內10家上市網路安全企業平均研發投入為2.67億元,相較於2017年增長了25.2%。
2020中國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興起,網路信息安全邊界不斷弱化,安全防護內容不斷增加,對數據安全、信息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戰,也為網路信息安全市場打開了新的增量空間。再加上經濟全球化,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越來越被重視,網路安全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接近500億元,維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預計2019年達到600億元。
2020網路安全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對網路安全的愈加重視及布局,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到 2021 年中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 2019 年,中國雲安全市場規模約為 57 億元,增長超五成。預計 2020 年我國雲安全市場規模將超 80 億元,到 2021 年有望達到 115 億元。未來,網路安全技術的劃分會更加精細,安全能力將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在私有雲等環境下尤為明顯,虛擬化安全新架構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此,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 網路安全行業 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採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Ⅹ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網路安全態勢緊張,網路安全事件頻發
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數量約3200萬個,計算機惡意程序傳播次數日均達約998萬次,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9年上半年我國境內峰值超過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攻擊)事件數量平均每月約4300起,同比增長18%;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錄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個。網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監測發現約4.6萬個針對我國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境內外約1.4萬個IP地址對我國境內約2.6萬個網站植入後門,同比增長約1.2倍,可見我國網路安全態勢緊張。
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短期內是通過頻繁出現的安全事件驅動,短中期離不開國家政策合規,中長期則是通過信息化、雲計算、萬物互聯等基礎架構發展驅動。2020年網路安全領域將進一步迎來網路安全合規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2020年作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將陸續開始編制網路安全十四五規劃。在各種因素的驅動下,2020年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