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如何保證內部數據安全
企業如何保證內部數據安全?
根據企業級用戶的實際需求,研發了以透明加密技術為核心的,集賬號設置與許可權管理、安全域與密級、批量加解密、離線模式、策略控制、日誌記錄、防截屏泄密、app移動管理等多功能模塊於一體的紅線防泄密系統,致力於解決企業信息安全泄密等數據安全問題。
數據加密解決方案一——事前主動防禦:紅線防泄密系統對已有的或正在生成的Office、CAD、PDF等各種格式的電子文檔及設計圖紙進行加密保護,被加密的文檔只能被授權用戶在授權環境(如,企業內部網路)中應用,文檔在創建、存儲、應用、傳輸等環節中均為加密狀態,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加密保護。未經授權或脫離授權環境,加密文檔均無法打開使用。
數據加密解決方案二——中有效控制:紅線防泄密系統的加密過程不會因修改程序或進程名,更改保存文件後綴等作弊手段而失效,同時還可以設置文檔的防拷貝,截屏,列印等。除此以外,還可以對列印機,U盤等存儲工具,筆記本電腦均可實現加密保護,並藉助分組策略和集中管理進行更細化的設置和保護。
數據加密解決方案三——事後溯源補缺:紅線防泄密系統提供日誌記錄和自動備份功能,前者可以將指定的操作過程詳細、完整地記錄下來,方便監督檢查和問題溯源;後者可以在文件被有意或無意刪除或損壞時,通過備份資料及時恢復。文件在備份的傳輸、存儲和恢復過程中均以加密形式存在。
防泄密系統安全性高,對企業數據安全的方方面面進行規劃,徹底免除了企業的安全之憂。使用防泄密系統總成本低,系統購置成本、免費升級維護、簡易系統管理、雲平台管理無須伺服器搭建及人員管理及維護成本。能夠幫你解決根本問題,對於未採取任何信息安全手段的企業來說,相比較於其他類安全產品,紅線防泄密系統是直接防護並作用於數據文檔信息載體的,從根本上解決了信息泄漏的根源問題。
2. 網路運行安全是怎麼得到保障的
法律分析:第一,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等活動,向社會發布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網路安全信息,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第二,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從事非法侵入他人網路、干擾他人網路正常功能、竊取網路數據等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不得提供專門用於從事侵入網路、干擾網路正常功能及防護措施、竊取網路數據等危害網路安全活動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從事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的,不得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第三,網路運營者應當為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和偵查犯罪的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第四,國家支持網路運營者之間在網路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通報和應急處置等方面進行合作,提高網路運營者的安全保障能力。第五,有關行業組織建立健全本行業的網路安全保護規范和協作機制,加強對網路安全風險的分析評估,定期向會員進行風險警示,支持、協助會員應對網路安全風險。第六,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在履行網路安全保護職責中獲取的信息,只能用於維護網路安全的需要,不得用於其他用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九條 國家支持網路運營者之間在網路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通報和應急處置等方面進行合作,提高網路運營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3. 內部網路安全一般是由公司的哪個部門負責
應該由技術部門負責.如果有機房就應該由機房的維護人員負責.
4. 網路系統維護都有哪些要領
包括:(1)網路實體安全:如計算機的物理條件、物理環境及設施的安全標准,計算機硬體、附屬設備及網路傳輸線路的安裝及配置等.(2)軟體安全:如保護網路系統不被非法侵入,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不被非法復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數據安全:如保護網路信息的數據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護其完整、一致等;(4)網路安全管理:如運行時突發事件的安全處理等,包括採取計算機安全技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開展安全審計,進行風險分析等內容.
1使用網路防火牆技術
這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資源,保護內部網路操作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它對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來實施檢查,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被允許,並監視網路運行狀態.防火牆作為一種邊界安全的手段,在網路安全保護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使得內部網路與網際網路之間或與其它外部網路之間互相隔離、限制網路互訪,用來保護內部網路.
2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一般採用基於資源的集中式控制、基於資源和目的地址的過濾管理以及網路簽證等技術來實現.目前進行網路訪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MAc地址過濾、VLAN隔離、IEEE802.Q身份驗證、基於iP地址的訪問控制列表和防火牆控制等.
3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是任何一個安全的計算機所必需的組成部分.身份認證必須做到准確無誤地將對方辨認出來,同時還應該提供雙向的.認證,即互相證明自己的身份,網路環境下的身份認證比較復雜,因為驗證身份的雙方都是通過網路而不是直接接觸的,傳統的指紋等手段已無法使用,同時大量的黑客隨時隨地都可能嘗試向網路滲透,截獲合法用戶口令並冒名頂替,以合法身份入網,所以目前通常採用的是基於對稱密鑰加密或公開密鑰加密的方法,以及採用高科技手段的密碼技術進行身份驗證.
4反病毒軟體
即使有防火牆、身份認證和加密措施,人們仍擔心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攜帶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數據包和電子郵件越來越多,打開或運行這些文件,計算機就有可能感染病毒.假如安裝有反病毒軟體,就可以預防、檢測一些病毒和黑客程序.
5安全設置瀏覽器
設置安全級別,當心Cookies.Cookie是在瀏覽過程中被有些網站往硬碟寫入的一些數據,它們記錄下用戶的特定信息,當用戶回到這個頁面上時,這些信息(稱作狀態信息)就可以被重新利用.但是關注Cookie的原因不是因為可以重新利用這些信息,而是關心這些被重新利用信息的來源:硬碟.所以要格外小心,或者乾脆關掉這個功能.以IE5為例,步驟是:選擇.工具」菜單下的「Internet選項」,選擇其中的「安全」標簽,就可以為不同區域的Web內容指定安全設置.點擊下面的「自定義級別」,可以看到對Cookies和Java等不安全因素的使用限制.
6智能卡技術
所謂智能卡就是密鑰一種媒體,一般就象信用卡一樣,由授權用戶所持有並由該用戶賦予它一個1:1令或密碼字.該密碼與內部網路伺服器上注冊的密碼一致.當口令與身份特徵共同使用時,智能卡的保密性還是相當有效的.
5. 如何維護網路安全
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強力密碼、控制MAC、及時關閉網路、設立有效防火牆等方式維護網路安全。
6. 怎樣確保區域網安全
一、對重要資料進行備份:
要維護企業區域網的安全, 首先必須對重要資料進行備份,以預防各種軟硬體故障、病毒的侵襲和黑客的破壞等導致系統崩潰而遭受損失。
二、在網路內部使用代理網關:
使用代理網關使得網路數據包不能直接在內外網路之間進行。
三、設置防火牆 :
1.選擇適當的防火牆
2. 可選擇Cisco 805路由器
7. 如何有效的維護網路安全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採用強力的密碼。一個足夠強大的密碼可以讓暴力破解成為不可能實現的情況。相反的,如果密碼強度不夠,幾乎可以肯定會讓你的系統受到損害;
2、對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進行控制。隱藏無線網路的服務集合標識符、限制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對網路的訪問,可以確保網路不會被初級的惡意攻擊者騷擾的;
3、在網路不使用的時間,將其關閉。這個建議的採用與否,取決於網路的具體情況。如果你並不是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周七天都使用網路,那就可以採用這個措施。畢竟,在網路關閉的時間,安全性是最高的,沒人能夠連接不存在的網路;
4、關閉無線網路介面。如果你使用筆記本電腦之類的移動終端的話,應該將無線網路介面在默認情況下給予關閉。只有確實需要連接到一個無線網路的時間才打開相關的功能。其餘的時間,關閉的無線網路介面讓你不會成為惡意攻擊的目標;
5、確保核心的安全。在你離開的時間,務必確保無線路由器或連接到無線網路上正在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上運行了有效的防火牆;
6、務必關閉無必要的服務,特別是在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下不需要的服務,因為在默認情況下它們活動的後果可能會出乎意料。
8. 保證企業內網安全應該怎麼做
1、注意內網安全與網路邊界安全的不同
內網安全的威脅不同於網路邊界的威脅。網路邊界安全技術防範來自Internet上的攻擊,主要是防範來自公共的網路伺服器如HTTP或SMTP的攻 擊。網路邊界防範(如邊界防火牆系統等)減小了資深黑客僅僅只需接入互聯網、寫程序就可訪問企業網的幾率。內網安全威脅主要源於企業內部。惡性的黑客攻擊 事件一般都會先控制區域網絡內部的一台Server,然後以此為基地,對Internet上其他主機發起惡性攻擊。因此,應在邊界展開黑客防護措施,同時 建立並加強內網防範策略。
2、限制VPN的訪問
虛擬專用網(VPN)用戶的 訪問對內網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為它們將弱化的桌面操作系統置於企業防火牆的防護之外。很明顯VPN用戶是可以訪問企業內網的。因此要避免給每一位 VPN用戶訪問內網的全部許可權。這樣可以利用登錄控制許可權列表來限制VPN用戶的登錄許可權的級別,即只需賦予他們所需要的訪問許可權級別即可,如訪問郵件服 務器或其他可選擇的網路資源的許可權。
3、為合作企業網建立內網型的邊界防護
合作企業網也是造成內網安全問題的一大原因。例如安全管理員雖然知道怎樣利用實際技術來完固防火牆,保護MS-SQL,但是Slammer蠕蟲仍能侵入 內網,這就是因為企業給了他們的合作夥伴進入內部資源的訪問許可權。由此,既然不能控制合作者的網路安全策略和活動,那麼就應該為每一個合作企業創建一個 DMZ,並將他們所需要訪問的資源放置在相應的DMZ中,不允許他們對內網其他資源的訪問。
4、自動跟蹤的安全策略
智能的自動執行實時跟蹤的安全策略是有效地實現網路安全實踐的關鍵。它帶來了商業活動中一大改革,極大的超過了手動安全策略的功效。商業活動的現狀需要 企業利用一種自動檢測方法來探測商業活動中的各種變更,因此,安全策略也必須與相適應。例如實時跟蹤企業員工的僱傭和解僱、實時跟蹤網路利用情況並記錄與 該計算機對話的文件伺服器。總之,要做到確保每天的所有的活動都遵循安全策略。
5、關掉無用的網路伺服器
大型企業網可能同時支持四到五個伺服器傳送e-mail,有的企業網還會出現幾十個其他伺服器監視SMTP埠的情況。這些主機中很可能有潛在的郵件服 務器的攻擊點。因此要逐個中斷網路伺服器來進行審查。若一個程序(或程序中的邏輯單元)作為一個window文件伺服器在運行但是又不具有文件伺服器作用 的,關掉該文件的共享協議。
6、首先保護重要資源
若一個內網上連了千萬台 (例如30000台)機子,那麼要期望保持每一台主機都處於鎖定狀態和補丁狀態是非常不現實的。大型企業網的安全考慮一般都有擇優問題。這樣,首先要對服 務器做效益分析評估,然後對內網的每一台網路伺服器進行檢查、分類、修補和強化工作。必定找出重要的網路伺服器(例如實時跟蹤客戶的伺服器)並對他們進行 限制管理。這樣就能迅速准確地確定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並做好在內網的定位和許可權限制工作。
7、建立可靠的無線訪問
審查網路,為實現無線訪問建立基礎。排除無意義的無線訪問點,確保無線網路訪問的強制性和可利用性,並提供安全的無線訪問介面。將訪問點置於邊界防火牆之外,並允許用戶通過VPN技術進行訪問。
8、建立安全過客訪問
對於過客不必給予其公開訪問內網的許可權。許多安全技術人員執行的「內部無Internet訪問」的策略,使得員工給客戶一些非法的訪問許可權,導致了內網實時跟蹤的困難。因此,須在邊界防火牆之外建立過客訪問網路塊。
9、創建虛擬邊界防護
主機是被攻擊的主要對象。與其努力使所有主機不遭攻擊(這是不可能的),還不如在如何使攻擊者無法通過受攻擊的主機來攻擊內網方面努力。於是必須解決企 業網路的使用和在企業經營范圍建立虛擬邊界防護這個問題。這樣,如果一個市場用戶的客戶機被侵入了,攻擊者也不會由此而進入到公司的R&D。因此 要實現公司R&D與市場之間的訪問許可權控制。大家都知道怎樣建立互聯網與內網之間的邊界防火牆防護,現在也應該意識到建立網上不同商業用戶群之間 的邊界防護。
10、可靠的安全決策
網路用戶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有的用戶或 許對網路安全知識非常欠缺,例如不知道RADIUS和TACACS之間的不同,或不知道代理網關和分組過濾防火牆之間的不同等等,但是他們作為公司的合作 者,也是網路的使用者。因此企業網就要讓這些用戶也容易使用,這樣才能引導他們自動的響應網路安全策略。
另外,在技術上,採用安全交換機、重要數據的備份、使用代理網關、確保操作系統的安全、使用主機防護系統和入侵檢測系統等等措施也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