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乙肝應在多少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

乙肝應在多少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

發布時間:2022-05-23 04:21:56

『壹』 慢性傳染病報告原則

第六節 報告規范 報告程序與方式 慢性傳染病的報告遵循以下原則: 醫療衛生機構在做乙肝、肺結核、艾滋病、血吸蟲病等慢性傳染病診斷時,如已知該病例曾經作出診斷並被報告過,則本年度可不再進行報告;如對該病例的報告情況不清楚,或在同年內多次接診的該類病例(包括復發病例),則僅對首次就診進行一次報告,再次就診且診斷結果未發生變更時,則可不再進行報告。 發現乙肝病原攜帶者,必須上報防保科,並登記;防保科可不進行網路直報,但也需進行登記。 第六節 報告規范 注意: 1、首診醫生在首次診斷傳染病後,一定要嚴格按照傳染病的報告時限執行,如出現遲報、漏報情況,將嚴格按照我院傳染病管理處罰條例執行。 2、首診醫生如發生報告病例診斷變更、已報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並重新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選擇訂正項,並註明原報告病名。 3、對報告疑似病例應及時進行排除或確診。 4、如轉診病例發生診斷變更、死亡時,有轉診疑似填寫訂正卡並向防保科報告 第六節 報告規范 報告時限 發現甲類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與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防保科報告,防保科應立即進行網路直報 為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向當地縣級疾控中心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對其他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與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 第七節 我院傳染病填卡要求及 報告流程 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工作,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要項目齊全、字

『貳』 2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的傳染病有哪些

甲類傳染病(霍亂、鼠疫)、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同時,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2)乙肝應在多少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擴展閱讀

管理制度

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該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報告的方式:本單位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路直報,並按要求進行電話報告。

報告的程序: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或其它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報告卡(按要求電話報告)—>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登記—>網路直報(需電話報告縣CDC的按要求報告)。

『叄』 甲類乙類丙類傳染病上報時限是多少個小時

法律分析:甲類和乙類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應在2小時內上報;其他乙、丙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進行上報。

法律依據:《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七)報告時限。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八條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規劃、計劃和方案;

(二)收集、分析和報告傳染病監測信息,預測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趨勢;

(三)開展對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處理及其效果評價;

(四)開展傳染病實驗室檢測、診斷、病原學鑒定;

(五)實施免疫規劃,負責預防性生物製品的使用管理;

(六)開展健康教育、咨詢,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

(七)指導、培訓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開展傳染病監測工作;

(八)開展傳染病防治應用性研究和衛生評價,提供技術咨詢。

國家、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傳染病發生、流行以及分布進行監測,對重大傳染病流行趨勢進行預測,提出預防控制對策,參與並指導對暴發的疫情進行調查處理,開展傳染病病原學鑒定,建立檢測質量控制體系,開展應用性研究和衛生評價。設區的市和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傳染病預防控制規劃、方案的落實,組織實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負責本地區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常見病原微生物檢測。

『肆』 尚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單位應於多少小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按照《中華人民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尚未實行網路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伍』 我國法定傳染病甲乙丙類的報告時限都是多少

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乙類、丙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部門審核時限:

對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的報告信息,應立即調查核實,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報告信息的三級確認審核。

對於其他乙、丙類傳染病報告卡,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核對無誤後,於24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確認審核。

(5)乙肝應在多少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擴展閱讀:

傳染病報告程序與方式:

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首診負責制。傳染病報告卡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現場調查時發現的傳染病病例,由屬地醫療機構診斷並報告。采供血機構發現陽性病例也應填寫報告卡。

1、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路直報或直接數據交換。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傳染病報告卡信息報告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網路報告,同時傳真或寄送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2、區域信息平台或醫療機構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備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功能,已具備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功能的要逐步實現與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自動交換功能。

3、軍隊醫療衛生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現傳染病疫情,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傳染病網路報告或數據交換。

『陸』 對於甲類傳染病和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中的非典,禽流感等應在多長時間內完成網路直報

對於甲類傳染病和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中的非典、禽流感等應在2小時內完成網路直報。

『柒』 如在社區中發現甲類傳染病,向有關部門報告的時限是

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乙類、丙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部門審核時限:

類傳染病報告信息和B類傳染病,如肺炭疽、非典和其他病人或疑似病人在一個類管理、以及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應當立即調查和核實,三級確認審查報告的信息應在2小時內通過互聯網完成。

其他乙類、丙類傳染病報告卡,24小時內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過互聯網核實。

(7)乙肝應在多少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擴展閱讀:

傳染病報告程序與方式:

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首診負責制。傳染病報告卡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現場調查時發現的傳染病病例,由屬地醫療機構診斷並報告。采供血機構發現陽性病例也應填寫報告卡。

1、實施傳染病疫情信息在線直接報告和數據直接交換。醫療機構,沒有條件直接在線報告,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傳染病報告卡的信息報告給當地鄉鎮醫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線報告,同時傳真或發送的傳染病報告卡機構報告。

2、區域信息平台或電子健康記錄和電子醫療記錄系統的醫療機構應當傳染病信息報告和管理的功能,和那些已經傳染病信息報告和管理的功能應當逐步實現自動數據交換的功能與傳染病報告和信息管理系統。

3、軍隊醫療衛生機構在向社會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現傳染病疫情,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傳染病網路報告或者數據交換。

『捌』 我國法定傳染病甲乙丙類的報告時限

1、責任報告單位對甲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城鎮應於2小時內,農村應於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2、對其他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城鎮應於6小時內、農村於1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3、對丙類傳染病和其他傳染病,不分城鎮和農村,都應該在24小時內進行報告。
(8)乙肝應在多少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擴展閱讀
參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第十六條,執行職務的醫護人員和檢疫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鄉村醫生、個體開業醫生均為責任疫情報告人。
責任疫情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有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必須按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進行疫情報告,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參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第十七條,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均為責任報告單位。依照有關法規對責任疫情報告人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鄉(鎮、地段)級以上的責任報告單位必須建立疫情管理組織,指定專職疫情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或所轄區域內的疫情報告工作。
縣(市、區)級以上責任報告單位必須實現計算機網路直報,鄉(鎮、地段)級責任報告單位應創造條件實現計算機或採集器的網路直報。
參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後,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報告卡由錄卡單位保留三年。
參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第二十條,有關單位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接到報告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並同時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系統向衛生部報告。衛生部對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立即向國務院報告。
參考資料來源: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公署-衛生部規定各類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序時限
參考資料來源:外交部駐香港行政區公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辦法

閱讀全文

與乙肝應在多少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電腦網路驅動下載 瀏覽:950
南漳縣網路安全知識答題 瀏覽:398
高速路網路貨運平台是干什麼的 瀏覽:742
電視網路終端路由器 瀏覽:494
哪個網路兼職平台正規 瀏覽:734
德惠新時代網路安全 瀏覽:601
網路分析儀怎麼設置頻率范圍 瀏覽:118
網路亂象該怎麼解決 瀏覽:456
如何約談網路平台 瀏覽:345
2g網路游戲有哪些 瀏覽:537
聯通多台電腦網路串聯 瀏覽:846
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哪個更有用 瀏覽:825
石泉網路安全 瀏覽:922
電視機網路版如何連接 瀏覽:687
蘋果手機老是提示wifi網路不可用 瀏覽:655
移動wifi盒子怎麼連接網路 瀏覽:949
網路營銷面試注意哪些 瀏覽:236
移動網路機頂盒能用電信無線網嗎 瀏覽:607
銅仁網路約車哪個平台好 瀏覽:662
如何藉助數字化城市創造網路 瀏覽:66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