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互聯網對傳統零售業的影響有哪些啊
在重慶一家房地產公司上班的劉麗是一個標準的「80後」青年,互聯網對她生活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她的手機、衣服在網上買,甚至裝修的潔具都是在網上「淘」的,「網上購物不僅更方便、更快捷、更實惠,而且代表著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她說。
據互聯網調查機構艾瑞咨詢和亞洲最大網路零售商XX網的調查統計,2007年全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總成交額達到594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90.4%。
其中僅XX網一家的成交額就達到433億元,同比增長156%。
網上購物沖破傳統零售業的「500億天花板」
艾瑞咨詢和XX網日前的發布的《2007中國網購報告》顯示,國內參加網購的用戶達到5500萬左右,參加網購的網友去年平均每人在網上消費了1080元,全國網購市場總量達594億元。
對中國傳統零售業來說,500億元是一個門檻,為了實現這一數字,一些大型家電零售企業花了10多年時間,而中國網路零售只花了9年。僅XX網2006年的總交易額就逼近三大跨國零售巨頭沃爾瑪(150億元)、家樂福(248億元)和易初蓮花(135億元)在中國銷售額的總和。另一個強有力的信息是,日常生活用品在網路銷售中比重的日益增高,已經接近30%,而在2006年底才佔10%。過去網民在網上購買的商品主要是數碼相機、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而現在日常生活用品卻占據主導地位,2007年在XX網的銷售額排第一名的是服裝。
XX網預測,按照最近幾年的年均增速和網路購物的幾何式增長,最晚到2012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將占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至8%的份額,而目前,中國網路購物市場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64%。
網路化生存改變傳統購物方式
我國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改變了傳統的購物習慣,很多都市中的白領,中午、傍晚下班後已經不再去周邊的商廈逛街購物,而是習慣上網「逛街」,僅在XX網上每天有近900萬人「逛街」。據統計,去年在重慶市范圍內,XX網上的網路購買交易總額為6.9億元,加上其他形式的網購,重慶的網上交易總額為9億元,比2006年1.75億元猛增了7.25億元。同時,注冊參加網購的網民也比2006年增加了60多萬人,達到115萬人。
目前網民對網購的認知越來越成熟,並對網購產生了充分信任。所以,人們也樂意在網上購買一些貼身的生活日用品。比如,重慶的女網民去年在網上購買內衣就成為網上購物的新增長點。據XX網的數據顯示,重慶的女士內衣交易量從2006年的5萬元猛增到2007年的1320萬元,漲幅在全國14個主要區域中排首位。除了女士用品,男裝在重慶的網上交易量也沖進了前10的行列,總交易量達到了2.1億元。
互聯網調查機構艾瑞咨詢分析認為,推動中國網購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網民數和網購人數的急劇增長,中國到目前網民數為2.1億,僅次於美國的2.15億,而2007年已經有超過5500萬消費者上網購物;二、上網購物已經成為主流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成為主流消費方式之一。
新時代的集體消費需求將造就互聯網零售巨頭
業內人士指出,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近5年城鎮人均可支配金額的增幅都在10%以上,2007年人均可支配金額達到14140元。因此,新時代的集體消費需求一定會成就新時代的零售巨頭--互聯網零售巨頭。
XX網總裁XXX認為,與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趨勢相對應,另一個重要的趨勢是二三線城市,甚至中西部區域和農村,將成為掀起網路購物下一浪的重鎮。他認為,二三線城市物質、文化生活的相對單調,二三線城市居民對新興事物的興趣遠遠超過大城市居民。隨著中國的網購市場日漸安全、規范,二三線城市居民開始享受網路帶來的物質豐富性。
國內「威客」網站「豬八戒威客網」CEO朱明躍認為,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對傳統的商貿、服務等諸多行業都帶來了沖擊,甚至在顛覆人們的工作觀念和工作方式。網上購物對於傳統商貿、零售業的沖擊更為直接、明顯。
最終而言就是說:互聯網就是傳統零售業的終結者!
② 網路銷售與傳統銷售模式的成交額比例
以後的趨勢肯定是二者想結合的
③ (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內外電子商務交易額和占據零售總額比率。
iResearch艾瑞咨詢根據comScore有關美國零售電子商務市場的調查發現,2009年第二季度美國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期相比下降1%。數據顯示,自2008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的同比增幅不斷放緩,2008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2009年第一季度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與08年第一季度持平,第二季度則同比下降1%。
艾瑞咨詢分析認為,目前美國國內當前的高失業率、石油價格的上漲及儲蓄率的提高,將進一步抑制國內消費的增長。艾瑞咨詢預計,2009年美國全年的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很難達到08年的水平,該市場的恢復性增長將延至2010年。
本周來自「第八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上的消息,在全球新型技術的發展高潮中,電子商務也步入了「黃金時期」。我國的電子商務最近幾年發展迅猛,平均年增長率為40%。
大會透露的數據顯示,2004年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達到4400億元人民幣,2005年將激增至6200億元人民幣。上海市的交易總額到目前為止超過了700億元人民幣。
2月25日消息,韓國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報告顯示,主要受益於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交易增長,韓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在2008年大漲22%.該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韓國在線交易總額達到630萬億韓元(約合4155億美元),高於2007年的516.5萬億韓元。
其中,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上漲20.6%,升至560.1萬億韓元,遠遠高於2007年464.4萬億韓元的水平,對年度增長貢獻率最大。
企業對政府交易額上漲42%,達到52.2萬億韓元。企業對個人交易額上漲14%,為11.6萬億韓元。
另外,去年第四季度韓國在線交易額同比上漲11%,為166.3萬億韓元。
IDC中國研究近日發布了《電子商務服務業及阿里巴巴商業生態的社會經濟影響》白皮書。根據白皮書分析,2008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近2萬億。而到2009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在25100億的數量級、2010年將是32200億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B2B電子商務交易額未來兩年將呈現28%的高位增長幅度。
人們注意到,自2007年底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中國,經太平洋登陸彼岸已呈強弩之末之勢。除出口服務型企業外,在實體經濟首當其沖後上升影響到互聯網程度有限和具體板塊有區別。電子商務依然在逆市擴張,IDC數據顯示,中國B2B電子商務在2007年交易額規模1.6萬億的基礎上,2008年仍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長速度。
「原因有多層次,經濟蕭條客觀上刺激了B2B電子商務發展,使中小企業更加依賴電子商務。二是產業本身發生了升級變化,走向多元化發展,B2B王國除阿里巴巴的綜合平台服務模式外,還分化出了B2B垂直搜索引擎。」B2B內貿供求信息服務商一呼百應市場總監陳進國認為。
他強調,目前外貿B2B阿里巴巴多年來的老大地位使客戶對電子商務有個很固化的印象。現在是時候改變了,有事實與數據為證,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高增長內貿服務佔有很大比重,而像一呼百應B2B搜索引擎這樣的新型B2B正成為中小企業的另類應用。
市場存在的多種商業模式可以分散危機對行業單一服務的危害。08年艾瑞Q1電子商務市場分析曾指出B2B總體增長下滑但依靠內貿的拉動,市場規模依然可觀。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內貿服務將是各B2B電子商務服務商的爭奪重點。
另一方面,傳統貿易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反而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專家表示:「電子商務的低成本高收益、開放性拓展性,在危機中,更突顯價值。」
希望對你有用,艾瑞網裡面很多關於電子商務的數據
④ 我國網路零售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分析
我國網路零售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分析如下:
一、線上渠道增長倒逼實體百貨供應鏈再整合,初始化效率穩步提升
2003年淘寶網正式誕生後,網路購物迎來高速發展期,伴隨著網路零售市場持續擴張、用戶規模不斷增長,網購的價格優勢和便捷性能吸引著人們從傳統的線下零售逐漸轉向線上渠道。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來看,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佔比近五年來穩步上升。
已由2012年的6.3%上升至2016年的14.9%,對實體零售形成了一定的擠出效應。而傳統百貨的營業收入增速大大放緩,遠低於網路零售規模30%-40%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市場份額下滑。結合美國的零售發展經驗來看,2016年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為3710億美元。
佔零售業銷售總額的比例約為8%,總體上來看,美國網路銷售規模佔零售總額的比例較低,網購市場整體規模有限,零售仍然主要來源於實體商鋪。基於我國當前電商占社會零售品總額的比例已超過10%、網購市場規模增速放緩,電商市場容量或漸進入飽和期,對實體零售的沖擊力度降低。
從百貨行業周期來看,美國百貨行業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進入成熟期,雖然百貨銷售額佔零售總額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銷售額自2000年以來始終維持在1700-2400億美元,保持較為穩定的狀態。中國的百貨行業目前正處在轉型期。
百貨業績仍處於小幅上升狀態,通過調整布局、渠道下沉有望繼續提高滲透率。參照美國百貨的發展歷程,未來我國百貨行業將迎來更多的調整和整合,但總體上來講百貨公司作為重要的實體零售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
推行深度聯營,整合上游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應對線上渠道對傳統零售的沖擊,與優質品牌供應鏈深度合作、向產業鏈縱向延伸已成為當下百貨業界轉型升級的普遍舉措。通過與上游供應商合作。
一方面能減少購買的中間環節,促使渠道扁平化,更好地整合資源、降低采購成本;另一方面能根據消費者反饋及時調整生產,減少庫存規模和市場信息反應的時滯,實現上下游的互利共贏。
日化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很高,早年許多國際品牌藉助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進入中國市場,占據了很高的市場份額。然而正是基於較高的滲透率,目前外資品牌的進一步增長遭遇瓶頸,驅動力不足。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殘酷競爭存活下來的國有品牌,雖然市場佔有率較低,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獨特優勢。藉助此次消費升級的驅動,人們對本土品牌的關注度回升,有望使得國有品牌的發展迎來新機遇。
⑤ 網路銷售在市場份額占多少比例
大概 千分之一吧 畢竟 現實賣東西人們放心 素食和菜之類的 也不能在網上買
⑥ 在未來的市場里,網路市場佔取的比分是多少
目前,從網路市場交易的主體看,網路市場可以分為企業對消費者、企業對企業、國際性交易3種類型,企業對消費者的網上營銷基本上等同於商業電子化的零售商務,企業對企業的網路營銷是指企業使用Internet向供應商訂貨、簽約、接受發票和付款(包括電子資金轉移、信用卡、銀行托收等)以及商貿中其他問題如索賠、商品發送管理和運輸跟蹤等。國際性的網路營銷是不同國家之間,企業對企業或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互聯網的發展,國際貿易的繁榮和向一體化方向的發展,為在國際貿易中使用網路營銷技術開辟了廣闊前景。 具體說來,從網上交易的業務看,有6種類型 (1)企業間從事購銷、人事管理、存貨管理、處理與顧客關系等,在當今美國此類業務的營業額約為60億美元,且發展速度很快 (2)有形商品銷售:先在網上做成交易,然後送貨上門,如書籍、花卉、汽車、服裝等 (3)通過數字通訊在網上銷售數字化的商品和服務,使顧客直接得到視聽等享受,目前主要銷售的是音樂、電影、游戲等產品 (4) 銀行、股票、保險等金融業務,目前全美約有330萬個金融交易帳戶,估計在未來3年內每年的增長速度將達到61%,本世紀末達到1。4億美元;網上股票交易額在1997年第二和第四季度之間暴漲了1。5倍,當年網上股民完成的交易額佔全美股票交易額的17%,是前兩年的2倍以上 (5)廣告業務,美國去年網路廣告收入約為10億美元,估計2002年將達到77億美元,超過整個媒體廣告收入7%的年增長速度 (6)交通、通訊、衛生服務、教育等業務。
編輯本段網路市場的發展趨勢
隨著Internet、WWW的迅速發展,集計算技術、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一體的網路營銷已對傳統的貿易方式形成巨大沖擊,並以其快捷、方便、高效率和高效益的顯著優勢成為21世紀國際、國內貿易的主要方式;不久的將來,一個全新的、無接觸的、虛擬的「電子空間市場」時代即將到來,它終將取代現有的實體化的市場時代。 1。網際網路技術正在逐漸走向成熟,企業間或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電子網路已加速普及 實現網路營銷的基礎設施的硬體技術和軟體技術已基本成熟。網景公司總裁克拉克說:「Internet即是人人都在尋找的信息高速公路」,「它將徹底改造產業結構,包括廣播、出版、金融、購物、娛樂,乃至電子消費業……這是一場深刻的變化」。目前,全球的大企業乃至中小企業都在快速地推進自身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這具體表現為Intranet即企業內部網的廣泛應用;根據Microsoft Company(微軟公司)的估計,全球50%~80%的大企業都准備在20世紀末完成自身的信息化建設。企業內部網的採用,將使企業的內部結構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生產系統的智能化、組織管理過程的信息化、業務流程的精簡化、數據信息交換的敏捷化等等。 另外,PC電腦的價格一降再降,進入家庭的速度每年以10倍的速度劇增。現在個人電腦的價格還在下滑,比爾。蓋茨說:過去的創新主要是在一定的個人電腦價格下增強功能,現在的創新還要降低價格;今天一台稱職的電腦,價格不到1000美元,且更低的價格正在打開市場;如果以10年的時間范圍來看,未來電腦的價格將和普通型的電視差不多;事實上,電視和電腦的分離是多餘的,因為屆時,即使是有線電視系統提供的選台器,都會有處理器,它比現在更貴的個人電腦的功能還強大。個人電腦在家庭中普及或現有的家用電器的信息化、網路化,是新的「電子空間市場時代」到來的基礎。上述分析意味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和學習, 乃至休閑和娛樂都將走向電子化、信息化和網路化。 2。全球各國政府和社會乃至個人對加快信息化建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並採取了各種適合本國情況的建設性的措施 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41%的家庭擁有了個人電腦,大約47萬人(相當於總人口的15%)使用網際網路;勞動力中,有信息專家3。1萬人;有7個提供學習信息技術的機構和6個研究與開發中心。近17年來,無論公共部門還是私營部門都幾乎實現了計算機化,商業部門計算機化的程度更高。新加坡政府於1996年8月公布了《電子商務初始化方案》;1998年7月政府頒布實施《電子交易法》,為新加坡的企業開展網路營銷提供了法律依據。 我國政府從90年代初以來,也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據《PCWEEK》對上海706個單位的調查表明,有86。1%的單位認為當地政府對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視;12。5%的單位認為一般重視,只有1。8%的認為很不重視。我國政府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主要表現為,相繼實施了金橋、金卡、金關等一系列金字型大小工程。我國已建成中國電子商務網,該網在全國建立了33個城市網路節點,實現了與外經貿部的內部網、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海關總署、中國銀行、歐盟、澳大利亞及聯合國全球貿易中心等機構的數據專線互聯,為我國外貿企業進入國際網路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我國政府為推動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把1999年定為政府上網年,並實現政府采購的公開化、網路化,其目的一是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二是通過這一舉措來推動企業和社會的信息化建設。目前,我國約有60萬國際互聯網的個人用戶,在北京、上海、深圳,已有近50家互聯網路服務供應商,成千上萬的製造商和供應商開始通過專門的電子貿易網址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3。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網路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數字化和網路化的勢頭一浪高過一浪,使世界經濟逐步邁向「無國界」的新經濟時代,世界級的商家領袖們如比爾。蓋茨等,把這一新的經濟時代描述為「無摩擦的經濟時代」、「無接觸的經濟時代」、「數字神經系統的經濟時代」、「企業把觸角伸到全球每一個角落的經濟時代」等等。電子商務即網路營銷是推動這一新的經濟時代到來的最有力的手段和機制。如今,電子商務的網路營銷理念席捲全球,眾多的企業已深刻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和網路化的最佳途徑是發展電子商務;從Internet、Intranet到WWW等概念的提出,從IBM的E-business(電子商務)到北大方正E- government(電子管理)等解決方案的出現,都標志著現代企業力圖通過電子商務把自己的觸角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通過網路營銷以10倍的速度搶占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成為網路市場競爭的贏家。 4。全球消費者的網路購物觀念和網際生活方式正在快速地形成 因特爾公司總裁葛洛夫說:「目前,美國整整一代年輕人都是在計算機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已將計算機視為當然之物;對他們來說用滑鼠指點屏幕就和他們父母摁擊電視機開關一樣的平常,他們使用計算機格外的舒暢,而計算機的死機對他們而言就和冬日清晨他們父母無法開動汽車時具有的感受一樣:聳聳肩,咕嚕幾聲而已。接著就重新啟動計算機」。這表明在計算機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過網路生活,利用Internet來工作、學習、以至通過網路這一新方法來購物,由開始的興奮到最後的離不開。隨著微電子技術、軟體技術和網路通訊的發展,家用計算機將具備可視化能力,可視網路營銷會提供一個「虛擬現實」的多媒體環境,讓人們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生動的動畫、視頻圖象,配合文字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使消費者挑選商品時有一個近似真實的感覺。消費者生活方式和購物方式的新變化為商家的網路營銷活動提供了巨大的商機。運用網路郵購,其最大特徵是消費主動性掌握在買方的消費者手中。因此,根本上改變了網路上零售商向顧客推銷的方法,也就是變為消費者主導的個性化消費。 5。「電子空間市場」(E-Marketspace)已成為誘人的、高利潤的投資方向 IBM1996 年10月11日正式開通「世界大道」(WorldAvenue),「世界大道」是構築在國際Internet上的一個網路購物環境,在這個網路購物環境中,IBM提供最新的網路、資料庫和技術,使零售商能夠利用Internet確立自己的虛擬電子商場,使消費者通過Intetnet選購他們所喜愛的商品。IBM的WorldAvenue向零售商提供了一條迅速找到他們客戶的通道。如世界第一電子零售商——家庭購物網 (HomeshoppingNetwork)已達到10億美元的銷售額,其網路連到6500萬個家庭,顧客通過網路重復購物的次數相當可觀。又如,日本的一家百貨公司通過網路上開設的「假象百貨公司」,向全國各地推銷其名牌產品,開業僅18個月,營業額劇增60%,利潤增加兩成。 總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類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將以開放型和網路型為導向,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21世紀,將是一個全新的、無接觸的、網路化的市場時代,網路營銷將是每一個商家的必然選擇。
⑦ 網路銷售是線下實體店銷售的多少倍
這個不一定的吧
⑧ 2021年網路零售百強榜出爐,與之前有何變化
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線上銷售規模持續增加,電商的銷售也持續的增加。
⑨ 每年網路營銷占總銷售額的多少
不同行業是不一樣的,再說有的商品通過網路營銷後只是提升企業產品品牌,銷售是間接的,並好統計,你比如可口可樂這樣的日常消費品。
但是也有的行業做的好的達到了40%以上,部分公司只用網路營銷手段,差不多是90%以上。
⑩ 我國網路零售業的趨勢
網路零售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京東(JD)、蘇寧易購(002024)、阿里巴巴(BABA)、拼多多(PDD)、唯品會(VIPS)、逸仙電商(YSG)、達達(DADA)、南極電商(002127)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網路零售額分地區佔比、網路零售額分城市佔比、線級城市網路零售額佔比、線級城市網路零售額同比增速等
東部地區網路零售規模保持領先優勢,廣東、浙江、上海佔比靠前
2020年,面對疫情巨大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網路零售市場保持穩健增長,市場規模再創新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1.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分地區來看,2020年我國東部地區網路零售額佔全國的比重超過80%,達到84.5%,同比增長10.7%,在全國網路零售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網路零售額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8.4%、5.7%和1.4%,同比分別增長6.2%、4.1%和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