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朝鮮是想哭網路病毒攻擊的幕後黑手嗎
19日,美國白宮國土安全顧問湯姆·博塞特和美國國土安全部負責網路安全與通信辦公室的助理部長珍妮特·曼弗拉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朝鮮是今年波及全球的「想哭」網路病毒攻擊的幕後黑手。
美國奧巴馬政府曾在2014年指責朝鮮應對索尼影業遭受的網路攻擊負責。當時索尼影業製作了一部涉及刺殺朝鮮領導人的戲謔影片。朝鮮方面當時曾痛批奧巴馬政府的說法,但迄未對特朗普政府的指控做出反應。
㈡ 黑客一天內攻擊全球上千家公司,都有涉及到了哪些公司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可以說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雙面性的,互聯網在給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很多的網路安全問題,比如信息泄露,網站被黑客入侵等等。網路安全問題也成為了很多互聯網公司都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在2021年的7月,黑客在一天之內就攻擊了全球上千家公司,這無疑給社會的運轉帶來了很多的問題。那麼關於黑客一天內攻擊全球上千家公司,都有涉及到了哪些公司?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能夠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網路安全問題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因為,目前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靠網路聯系起來的世界,如果網路壞了的話,我們的世界也就癱瘓了。希望每一個國家都能夠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關於黑客一天內攻擊全球上千家公司,都有涉及到了哪些公司?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㈢ 14年全球有哪些網路被攻擊的案例
事件一、1•21中國互聯網DNS大劫難
2014年1月21日下午3點10分左右,國內通用頂級域的根伺服器忽然出現異常,導致眾多知名網站出現DNS解析故障,用戶無法正常訪問。雖然國內訪問根伺服器很快恢復,但由於DNS緩存問題,部分地區用戶「斷網」現象仍持續了數個小時,至少有2/3的國內網站受到影響。微博調查顯示,「1•21全國DNS大劫難」影響空前。事故發生期間,超過85%的用戶遭遇了DNS故障,引發網速變慢和打不開網站的情況。
事件二、比特幣交易站受攻擊破產
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Mt.Gox由於交易系統出現漏洞,75萬個比特幣以及Mt.Gox自身賬號中約10萬個比特幣被竊,損失估計達到4.67億美元,被迫宣布破產。這一事件凸顯了互聯網金融在網路安全威脅面前的脆弱性。
事件三、攜程漏洞事件
2014年3月22日,有安全研究人員在第三方漏洞收集平台上報了一個題目為「攜程安全支付日誌可遍歷下載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卡CVV碼、6位卡Bin)」的漏洞。上報材料指出攜程安全支付日誌可遍歷下載,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並稱已將細節通知廠商並且等待廠商處理中。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漏洞立即引發了關於「電商網站存儲用戶信用卡等敏感信息,並存在泄漏風險」等問題的熱議。
事件四、XP系統停止服務
微軟公司在2014年4月8日後對XP系統停止更新維護的服務。但XP仍然是當今世界被廣泛使用的操作系統之一。特別是在中國,仍有63.7%的用戶,也就是大約3億左右的用戶還在使用XP系統。因此「後XP時代」的信息安全一直備受關注,但國內安全廠商推出的防護軟體究竟效果如何,面對市場上如此多的安全防護軟體,選哪個又是一個疑問,所以xp挑戰賽應運而生。在2014年4月5日的XP挑戰賽中,騰訊、金山落敗360堅守成功。
事件五、OpenSSL心臟出血漏洞
2014年4月爆出了Heartbleed漏洞,該漏洞是近年來影響范圍最廣的高危漏洞,涉及各大網銀、門戶網站等。該漏洞可被用於竊取伺服器敏感信息,實時抓取用戶的賬號密碼。從該漏洞被公開到漏洞被修復的這段時間內,已經有黑客利用OpenSSL漏洞發動了大量攻擊,有些網站用戶信息或許已經被黑客非法獲取。未來一段時間內,黑客可能會利用獲取到的這些用戶信息,在互聯網上再次進行其他形式的惡意攻擊,針對用戶的「次生危害」(如網路詐騙等)會大量集中顯現。即使是在今後十年中,預計仍會在成千上萬台伺服器上發現這一漏洞,甚至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伺服器。
事件六、中國快遞1400萬信息泄露
2014年4月,國內某黑客對國內兩個大型物流公司的內部系統發起網路攻擊,非法獲取快遞用戶個人信息1400多萬條,並出售給不法分子。而有趣的是,該黑客販賣這些信息僅獲利1000元。根據媒體報道,該黑客僅是一名22歲的大學生,正在某大學計算機專業讀大學二年級。
事件七、eBay數據的大泄漏
2014年5月22日,eBay要求近1.28億活躍用戶全部重新設置密碼,此前這家零售網站透露黑客能從該網站獲取密碼、電話號碼、地址及其他個人數據。該公司表示,黑客網路攻擊得手的eBay資料庫不包含客戶任何財務信息——比如信用卡號碼之類的信息。eBay表示該公司會就重設密碼一事聯系用戶以解決這次危機。這次泄密事件發生在今年2月底和3月初,eBay是在5月初才發現這一泄密事件,並未說明有多少用戶受到此次事件的影響。
事件八、BadUSB漏洞
2014年8月,在美國黑帽大會上,JakobLell和KarstenNohl公布了BadUSB漏洞。攻擊者利用該漏洞將惡意代碼存放在USB設備控制器的固件存儲區,而不是存放在其它可以通過USB介面進行讀取的存儲區域。這樣,殺毒軟體或者普通的格式化操作是清除不掉該代碼的,從而使USB設備在接入PC等設備時,可以欺騙PC的操作系統,從而達到某些目的。
事件九、Shellshock漏洞
2014年9月25日,US-CERT公布了一個嚴重的Bash安全漏洞(CVE-2014 -6271) 。由於Bash是Linux用戶廣泛使用的一款用於控制命令提示符工具,從而導致該漏洞影響范圍甚廣。安全專家表示,由於並非所有運行Bash的電腦都存在漏洞,所以受影響的系統數量或許不及「心臟流血」。不過,Shellshock本身的破壞力卻更大,因為黑客可以藉此完全控制被感染的機器,不僅能破壞數據,甚至會關閉網路,或對網站發起攻擊。
事件十、500萬谷歌賬戶信息被泄露
2014年9月,大約有500萬谷歌的賬戶和密碼的資料庫被泄露給一家俄羅斯互聯網網路安全論壇。這些用戶大多使用了Gmail郵件服務和美國互聯網巨頭的其他產品。據俄羅斯一個受歡迎的IT新聞網站CNews報道,論壇用戶tvskit聲稱60%的密碼是有效的,一些用戶也確認在資料庫里發現他們的數據。
事件十一、颶風熊貓本地提權工具
2014年10月,CrowdStrike發現颶風熊貓這個本地提權工具,颶風熊貓是主要針對基礎設施公司的先進攻擊者。國外專業人士還表示,該攻擊代碼寫的非常好,成功率為100%。我們知道颶風熊貓使用的是「ChinaChopper」Webshell,而一旦上傳這一Webshell,操作者就可試圖提升許可權,然後通過各種密碼破解工具獲得目標訪問的合法憑證。該本地提權工具影響了所有的Windows版本,包括Windows7和WindowsServer 2008 R2 及以下版本。
事件十二、賽門鐵克揭秘間諜工具regin
2014年11月24日,賽門鐵克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該公司發現了一款名為「regin」的先進隱形惡意軟體。這是一款先進的間諜軟體,被稱為史上最為復雜的後門木馬惡意軟體。該軟體被用於監視政府機關、基礎設施運營商、企業、研究機構甚至針對個人的間諜活動中。
事件十三、索尼影業公司被黑客攻擊
2014年12月,索尼影業公司被黑客攻擊。黑客對索尼影業公司發動的這次攻擊影響令人感到震驚:攝制計劃、明星隱私、未發表的劇本等敏感數據都被黑客竊取,並逐步公布在網路上,甚至包括到索尼影業員工的個人信息。預計索尼影業損失高達1億美元,僅次於2011年被黑客攻擊的損失。
事件十四、12306用戶數據泄露含身份證及密碼信息
2014年12月25日,烏雲漏洞報告平台報告稱,大量12306用戶數據在互聯網瘋傳,內容包括用戶帳號、明文密碼、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等。這次事件是黑客首先通過收集互聯網某游戲網站以及其他多個網站泄露的用戶名和密碼信息,然後通過撞庫的方式利用12306的安全機制的缺欠來獲取了這13萬多條用戶數據。同時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就此呼籲,12306用戶盡快修改密碼,避免已經訂到的火車票被惡意退票。另外如果有其他重要帳號使用了和12306相同的注冊郵箱和密碼,也應盡快修改密碼,以免遭遇盜號風險。
㈣ 比特幣病毒目前攻擊了多少個國家
多個國家遭受網路攻擊
5月12日,全球范圍多個國家遭到大規模網路攻擊,被攻擊者的電腦遭鎖定後被要求支付比特幣解鎖。惡意軟體的傳播最早是從英國開始的。目前,尚未有黑客組織認領這次襲擊。
俄羅斯網路安全企業卡巴斯基實驗室12日發布一份報告說,當時已發現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遭受了此次攻擊,實際范圍可能更廣。該機構說,在受攻擊最多的20個國家和地區中,俄羅斯所受攻擊遠遠超過其他受害者,中國大陸排在第五。
㈤ 每年大約全球網路遭黑客攻擊多少次
全球網路遭黑客攻擊的標准不同、統計各異且很多國家不公布數據,全球網路大約平均每2-3秒被攻擊一次已經成為被公認的數字
㈥ 近期,我國互聯網遭境外網路攻擊,他們還對哪些國家互聯網進行了攻擊
我國互聯網遭遇境外網路攻擊,他們還對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進行了網路攻擊。這些人的醜陋嘴臉,暴露了一個事實真相,就是他們想達到一箭多雕的目的,給中國栽贓,想挑撥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關系。
這些境外網路組織是有預謀的,是專業的,他們搞亂網路秩序,竊取網路機密。面對他們的惡行,我們應該加大網路防範,要提高網路技術,招收網路人才,堅決打贏網路安全保衛戰,。我們在網上應該謹言慎行,不要受一些人的蠱惑,要堅持理性的看待問題,要擁護國家,發現不當言論要及時舉報。
㈦ 中國有多少台電腦被勒索病毒感染
12日起,我國多所高校遭遇網路勒索病毒攻擊。被攻擊電腦上文檔資料被鎖定,彈出界面提示,須支付價值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元)的「比特幣」才能解鎖。
勒索病毒不局限於我國及高校。國家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稱,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萬台電腦遭勒索病毒感染。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布應急公告,勒索病毒向終端用戶進行滲透傳播,並勒索比特幣或其他價值物,構成較為嚴重的攻擊威脅。已著手對勒索軟體及相關網路攻擊活動進行監測,建議用戶及時更新Windows已發布的安全補丁,同時在網路邊界、內部網路區域、主機資產、數據備份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公安部網安局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已關注此事,並著手調查。目前尚未接到關於此次病毒事件的報告,建議網友使用一些網路安全工具檢查個人電腦,同時加強防範,防止中毒遭受損失。
學生電腦收到「勒索信」
12日下午6點多,南昌大學大三學生李敏(化名)打開電腦,接收室友論文幫忙改格式時,發現網很卡,保存也很慢,甚至白屏了半分鍾。
「隨後,電腦屏幕突然顯示一封勒索信,能選擇中文、韓文、日文、英文等,大致內容是,想要解鎖文件,需支付300美金等價的比特幣」。李敏說,大部分文件都打不開了,包括雙學位畢業論文、答辯PPT及一些有記錄信息的圖片等。班上有三位同學遇到類似情況。
該校新傳院大三學生張宏莉回憶,自己12日晚10時登錄學校的移動網下載論文,發現電腦中毒。
「當時C盤文件拓展名都被改了,我第一反應是用硬碟拷下來還完好的文件,沒想到備份硬碟也中毒了。」她表示,安裝了微軟補丁也無濟於事,「希望盡快找到解決方案,實在沒辦法只能重裝系統。」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昌大學、寧波大學等多所高校電腦「中招」。學生電腦中文檔被鎖定,有黑客留下聯系方式,表示要恢復文檔必須支付比特幣。
淮陰工學院一名同學表示,自己正在寫畢業論文時,電腦突然出現彈窗,後來論文、知網下載的文檔都變成不可讀。其嘗試去淘寶購買修復服務,最終因修復價格太高,選擇重寫論文。
上百國家遭「感染」
多名網友表示,全國多地的加油站在加油時,無法進行網路支付,只能使用現金。
昨日下午,多位中石油工作人員稱,集團出現網路故障,正在搶修,只能使用現金和加油卡消費,且加油卡無法使用圈存功能。
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接到集團通報,12日晚開始,陸續出現針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敲詐者病毒,文件被加密,並索要贖金。目前公司網路與系統暫停服務,如發現電腦感染病毒,立即關閉該電腦,拔掉網線。公司網路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病毒攻擊並不局限在我國。國家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發布通報:12日20時許,新型「蠕蟲」式勒索病毒爆發,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台電腦遭感染。
昨日凌晨,微博「英國那些事兒」發文,一個多小時前,英國16家醫院遭到大范圍網路攻擊,醫院內網被攻陷,電腦被鎖定,電話打不通。黑客索要每家醫院300比特幣的贖金,否則將刪除所有資料。16家機構對外聯系基本中斷,內部恢復使用紙筆進行緊急預案。英國國家網路安全部門正在調查。
騰訊公司安全部門向新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該「蠕蟲」已影響了約上百個國家的學校、醫院、機場、銀行、加油站等設備,使得這些設備上的文檔資料全部被加密,損失慘重。
據IT之家消息,目前受感染地區主要集中在中國中部和東南沿海地區,歐洲大陸、美國五大湖地區。中國、歐洲大陸地區受到的感染情況最為嚴重。
揭秘1
罪魁禍首是「永恆之藍」病毒
昨日上午,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發微博稱,此次勒索病毒是由NSA泄露的「永恆之藍」黑客武器傳播的。「永恆之藍」可遠程攻擊Windows的445埠(文件共享),如果系統未安裝3月的微軟補丁,用戶只要開機上網,「永恆之藍」就能在電腦里執行任意代碼,植入勒索病毒等惡意程序。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介紹,已著手對勒索軟體及相關網路攻擊活動進行監測,13日9時30分至12時,境內境外約101.1萬個IP地址遭受「永恆之藍」攻擊,發起攻擊嘗試的IP地址數量9300餘個。
應急中心發布通報稱,勒索軟體利用此前披露的Windows SMB服務漏洞攻擊手段,向終端用戶進行滲透傳播,並勒索比特幣或其他價值物。包括高校、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統在內的多個國內用戶受到攻擊,對我國互聯網路構成較為嚴重的安全威脅。
據新華社報道,尚未有黑客組織認領這次襲擊。但業界共識是,病毒源於美國國安局的病毒武器庫。上個月,美國國安局遭遇泄密,其研發的病毒武器庫被曝光。美國國安局尚未作出回應,美國國土安全部計算機緊急應對小組稱,正密切關注這起波及全球的黑客攻擊事件。
揭秘2
加密電腦文件勒索高額「贖金」
騰訊公司的安全專家指出,該事件實際上是一次蠕蟲攻擊。蠕蟲一旦攻擊進入能鏈接公網的用戶機器,就會利用內置了「永恆之藍」的攻擊代碼,自動尋找開啟445埠的機器進行滲透。一旦發現存在漏洞的機器,不僅繼續傳播蠕蟲病毒,還會傳播敲詐者病毒,導致用戶機器上所有文檔被加密。
360安全衛士的專家指出,「永恆之藍」勒索病毒以ONION和WNCRY兩個家族為主,受害機器的磁碟文件會被篡改為相應的後綴,圖片、文檔、視頻、壓縮包等都無法正常打開,只有支付贖金才能解密恢復。兩類病毒勒索金額分別是5個比特幣(約合人民幣5萬多元)和300美元。
360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首先出現的是ONION病毒,平均每小時攻擊約200次,夜間高峰期達每小時1000多次;WNCRY勒索病毒是12日新出現的全球性攻擊,並在中國校園網迅速擴散,夜間高峰期每小時攻擊約4000次。
國內某知名比特幣公司高管提醒,尚不清楚支付比特幣後,被攻擊的電腦能否解封。目前國內很多比特幣交易所是不能提取比特幣的,若想購買比特幣解封電腦,需選擇能提幣的交易所,不然會遭受二次損失。
揭秘3
相關埠暴露高校成「重災區」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通告,此次攻擊主要基於445埠,互聯網上共900餘萬台主機IP暴露該埠(埠開放),中國大陸地區有300餘萬台。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網路信息安全工作組發布聲明,經初步調查,此類勒索病毒利用了基於445埠傳播擴散的SMB漏洞,部分學校感染台數較多,大量重要信息被加密。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稱,國內曾多次出現利用445埠傳播的蠕蟲病毒,因此部分運營商對個人用戶封掉該埠。但教育網並無此限制,存在大量暴露該埠的機器,成為被攻擊的重災區。
杭州安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范淵表示,某些特定行業網未限制445埠,因此攻擊變得「有效」,很多學校及一小部分醫療機構受到影響。「可以通過更新微軟發布的補丁進行防範,但對已受到攻擊的用戶,解決仍是難題。」其介紹,前段時間已檢測到零星的勒索病毒,多數單位可能沒足夠重視。
清華大學則因採取封禁措施而「避難」。4月15日,學校為防止校園網內部主機受攻擊,封禁TCP埠139、445、3389。昨日,該校發布通知稱,最近兩次全球大規模網路安全疫情,均未大面積危害校園網路和用戶。
小貼士
6步驟抵禦「勒索病毒」
安全工作組提出兩條預防措施:未升級操作系統的處理方式(不推薦,臨時緩解):啟用並打開「Windows防火牆」,進入「高級設置」,在入站規則里禁用「文件和列印機共享」相關規則;升級操作系統的處理方式(推薦):建議師生使用自動更新升級到Windows的最新版本。
對於學校等單位,建議在邊界出口交換路由設備禁止外網對校園網135/137/139/445埠的連接,同時,在校園網路核心主幹交換路由設備禁止上述埠的連接。
騰訊公司的安全專家指出,微軟已支持所有主流系統的補丁,建議用戶使用電腦管家修補補丁,開啟管家進行防禦。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建議,用戶及時更新Windows已發布的安全補丁更新,同時做好如下工作:
1.關閉445等埠(其他關聯埠如135、137、139)的外部網路訪問許可權,在伺服器上關閉不必要的上述服務埠;
2.加強對445等埠的內部網路區域訪問審計,及時發現非授權行為或潛在的攻擊行為;
3.及時更新操作系統補丁;
4.安裝並及時更新殺毒軟體;
5.不要輕易打開來源不明的電子郵件;
6.定期在不同的存儲介質上備份信息系統業務和個人數據。
㈧ 目前世界各國都有遭受網路攻擊的危機嗎
最近不但Google 公司遭受到了網路攻擊,其它知名國際企業、政府機構等也都不同程度遭受到黑客攻擊。對此美國飛塔公司的相關技術專家指出,去年黑客攻擊的對象發生了變化。中國仍然是主要的受害對象,但它遭遇的進攻少了7%。埃及、土耳其和越南在2008年曾是深受黑客青睞的重災區,如今似乎已不被超級黑客所眷顧,倒是美國、德國、英國和俄羅斯公民遭遇攻擊的次數大增。
㈨ 勒索病毒爆發波及中石油:2萬座加油站斷網
5月14日13時許,成都東二環的中石油某加油站連外網已恢復,能夠辦理顧客刷卡付款、為加油卡充值等業務;此刻,中石油北京華威路上一加油站也已恢復連外網。若從13日凌晨1點開始計,這兩座加油站已斷網約36小時。
勒索病毒爆發波及中石油:2萬座加油站斷網
實際上,這兩個加油站的斷網和恢復,是中石油國內超2萬座加油站周末境遇的寫照。
5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獨家報道,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重慶、成都和南京等多地中石油旗下加油站在當天凌晨突然斷網,因斷網無法刷銀行卡及使用網路支付,只能使用現金,加油站加油業務正常運行。
據中石油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5月14日12時,"中國石油80%以上加油站已經恢復網路連接"。斷網開始於5月13日1時,"公司緊急中斷所有加油站上連網路埠"。而之所以斷網,其表示,因全球WannaCry勒索病毒爆發,公司所屬部分加油站正常運行受到波及。
斷網"有驚無險"
14日中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前述位於成都東二環的中石油加油站,恰遇有客戶要為加油卡充值。該站一位員工稱,"現在還辦理不了",而另一位員工立即提醒,"現在已可辦理。"其表示該加油站的網路剛恢復,支付寶等網路支付方式已可正常使用。
加油正常,但只能用現金、充值卡來付款,不能刷卡等連外網為主的方式進行支付,是過去一天國內中石油加油站的普遍情況。
" 中國石油緊急應對勒索病毒影響。"14日午間,中石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寥寥數字,終於揭開了中石油加油站大面積斷網的真實原因。
該相關負責人進而介紹,5月12日22:30左右,因全球WannaCry勒索病毒爆發,該公司所屬部分加油站正常運行受到波及。病毒導致加油站加油卡、銀行卡、第三方支付等網路支付功能無法使用,加油及銷售等基本業務運行正常,加油卡賬戶資金安全不受影響。
實際上,就是在12日,一次可謂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勒索病毒網路攻擊席捲全球。在中國,最早曝出受到該病毒影響的是一些高校。
13日早上8時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成都東二環中石油某加油站,該加油站的加油業務比較正常,但不能通過刷卡、網路支付。
" (斷網)大概是在前天(5月13日)1點左右。"14日,前述成都東二環中石油加油站的員工回憶。彼時,加油站接到公司應急科的通知,因為疑似有中石油加油站網路受到病毒攻擊,為了防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要求其切斷外網。
截至14日中午12時,中國石油80%以上加油站已經恢復網路連接。
網路逐步恢復
13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多位記者分別聯系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南京、杭州、武漢、廈門、南充、德陽等國內多個城市數十個中石油加油站均被告知,不能刷卡和網路支付。
由於仍然可以採用現金、加油卡等不需要聯網的支付方式支付油費,中石油加油站的正常業務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隨後,記者又致電中石油相關負責人,對方當時表示,該事件正在核實中,會盡快公布結果。對於斷網原因,其並未回應。不過,斷網原因在中石油加油站員工內部已傳開。當日,一位加油站員工告訴記者,"主要是受到一種全球性的病毒攻擊所致。"
" 5月13日凌晨1點,為確保用戶數據安全和防止病毒擴散,中國石油緊急中斷了所有加油站上連網路埠。"就中石油而言,斷網是為了排查風險,特別是內部已有加油站"遇襲"。
實際上,上述病毒的波及范圍頗廣。在國內,其對部分高校的教育網、校園網造成嚴重影響,致使許多實驗室數據被鎖,不少學生的論文等重要資料"淪陷"。
經過12小時的奮戰,13日13時,根據現場驗證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石油開始逐站實施恢復工作。到了14日12時,中石油八成加油站的網路已經恢復正常。同時,"受病毒感染的加油站正在陸續恢復加油卡、銀行卡、第三方支付功能。"
隨後其網路恢復進展如何?昨日下午,中國石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已陸續恢復,沒有其他信息發布。目前,中石油的加油站網路數量仍在增長,且引入了更多新興支付渠道。
據中國石油公告,其2016年不斷提升單站銷售能力,銷售網路進一步完善,運營加油站數量達到20895座,同比增長0.9%。單站加油量10.46噸/日,同比減少0.9%。此外,中國石油網上支付可通過加油卡、微信、支付寶等99種方式支付費用。
為何中石油的加油站網路系統受到了此次勒索病毒的襲擊?四川無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曉波分析認為,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部分加油站的網路平時不會注意到補丁升級,目前出現的問題可能是支付系統主機被病毒鎖定,而部分主機感染後,如果其他主機不採取防範措施,很容易導致全網感染。
㈩ 世界網路病毒十大之一是什麼
一、ANI病毒 「ANI毒」變種b是一個利用微軟Windows系統ANI文件處理漏洞(MS07-017)進行傳播的網路蠕蟲。「ANI毒」變種b運行後,自我復制到系統目錄下。修改注冊表,實現開機自啟動。感染正常的可執行文件和本地網頁文件,並下載大量木馬程序。二、U盤寄生蟲
U盤寄生蟲」是針對autorun.inf這樣的自動播放文件的蠕蟲病毒。autorun.inf文件一般存在於U盤、MP3、移動硬碟和硬碟各個分區的根目錄下,當用戶雙擊U盤等設備的時候,該文件就會利用Windows系統的自動播放功能優先運行autorun.inf文件,而該文件就會立即執行所要載入的病毒程序,從而破壞用戶計算機,使用戶計算機遭受損失。
三、熊貓燒香
該病毒是由「熊貓燒香」蠕蟲病毒感染之後的帶毒網頁,該網頁會被「熊貓燒香」蠕蟲病毒注入一個iframe框架,框架內包含惡意網址引用 ,這樣,當用戶打開該網頁之後,如果IE瀏覽器沒有打上補丁,IE就會自動下載並且執行惡意網址中的病毒體,此時用戶電腦就會成為一個新的病毒傳播源,進而感染區域網中的其他用戶計算機。
四、「ARP」類病毒
能夠在網路中產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網路阻塞或者實現「man in the middle」 進行ARP重定向和嗅探攻擊。 用偽造源MAC地址發送ARP響應包,對ARP高速緩存機制的攻擊。當區域網內某台主機運行ARP欺騙的木馬程序時,會欺騙區域網內所有主機和路由器,讓所有上網的流量必須經過病毒主機。其他用戶原來直接通過路由器上網現在轉由通過病毒主機上網,切換的時候用戶會斷一次線。切換到病毒主機上網後,如果用戶已經登陸了傳奇伺服器,那麼病毒主機就會經常偽造斷線的假像,那麼用戶就得重新登錄傳奇伺服器,這樣病毒主機就可以盜號了。
五、代理木馬
Trojan/Agent.crd是一個盜取用戶機密信息的木馬程序。「代理木馬」變種crd運行後,自我復制到系統目錄下,文件名隨機生成。修改注冊表,實現開機自啟。從指定站點下載其它木馬,偵聽黑客指令,盜取用戶機密信息。
六、網游大盜
「網游大盜」變種hvs是一個木馬程序,專門盜取網路游戲玩家的帳號、密碼、裝備等。
七、鞋匠
鞋匠」變種je是一個廣告程序,可彈出大量廣告信息,並在被感染計算機上下載其它病毒。「鞋匠」變種je運行後,在Windows目錄下創建病毒文件。修改注冊表,實現開機自啟。自我注冊為服務,服務的名稱隨機生成。偵聽黑客指令,連接指定站點,彈出大量廣告條幅,用戶一旦點擊帶毒廣告,立即在用戶計算機上安裝其它病毒。
八、廣告泡泡
廣告泡泡」變種e是一個廣告程序,採用RootKit等底層技術編寫,一旦安裝,很難卸載徹底。該程序會在C:\Program Files\MMSAssist下釋放出病毒文件。在後台定時彈出廣告窗口,佔用系統資源,干擾用戶操作。
九、埃德羅
「埃德羅」變種ad是一個廣告程序,在被感染計算機上強制安裝廣告。
十、IstBar腳本
「IstBar腳本」變種t是一個用JavaScript語言編寫的木馬下載器。「IstBar腳本」變種t運行後,在用戶的計算機中強行安裝IstBar工具條,造成用戶系統變慢,自動彈出廣告,強行鎖定用戶的IE首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