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用ip地址算網路地址,例如:192.168.13.170/28
演算法如下:
IP和掩碼進行32位的二進制與運算,得到的地址就是該IP的網路地址。與運算的特點是:全一才為一,有零就是零。
IP的二進制: 11000000 10101000 00001101 10101010
掩碼的二進制: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與運算結果: 11000000 10101000 00001101 10100000
結果轉換為十進制:192.168.13.160
該IP的網路地址是192.168.13.160
有個比較簡單的演算法,/28掩碼,掩碼的最後一位對應數字是16,既0和16的倍數就是網段地址,如0,16,32,48等等,倍數減1的是廣播地址,如15,31,47等等。在這些范圍內的就是可用地址。
至於有多少個子網,傳統演算法是拋棄起始網段和結束網段,取中間的網段個數,支持cidr的話都是可用網段。一般可以看子網掩碼向最後一個點分位後變長了幾位,如/27,變長3位,3位二進制1轉十進制是8,就是有8個子網。/28是變長4位,對應十進制16,就是16個子網。
② 255.255.248.0能容納的IP地址有多少個
摘要 16個
③ 一個IP地址有幾個網路地址
我猜猜:你應該問的是一個子網有幾個網路號吧?你的問法不是很正規啊。如果是這樣:一個啊
如果你指的是web方面的網址的話,一個ip是可以綁定很多個域名的(就是所謂的網址)。空間商的虛擬主機就是這樣的。
因為你的問題用詞不正規,像是網路連接、通信類的問題,但是分類選的是網站使用,只能猜出這兩個了
④ IP地址一共有多少位
IP地址一共有32位二進制數。
IP地址被用來給Internet上的電腦一個編號,用二進制數字表示。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二進制數」(也就是4個位元組)。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
(4)ip地址多少個網路地址擴展閱讀:
IP地址最常見的有三類:A類、B類和C類。它們的編碼方式如下:
1、A類IP地址編碼方式: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
2、B類IP地址編碼方式: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
3、C類IP地址編碼方式:
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
⑤ 208.50.18.0的網路地址,此網路最多允許使用多少個ip地址
關於 IP 地址的類型,這個和 IP 地址的組成結構有關。以最常見的 A、B、C 類地址進行分析,如果從最左邊連續的 32 位二進制數字來講,A 類地址最左邊的 8 位為網路號,以 0 開頭,後面連續的 24 位二進制位為主機號;B 類地址最左邊的 16 位為網路號,以 10 開頭,後面連續的 16 位二進制位為主機號;C 類地址最左邊的 24 位為網路號,以 110 開頭,後面連續的 8 位二進制位為主機號。在此例中,IP 地址為 208.50.18.0,將其轉化為對應的十六進制:D0.32.12.0,二進制:11010000.00110010.00010010.00000000,由於二進制最左邊的頭三位為 110,故該 IP 地址為 C 類地址,預設的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最多允許供設備(包括電腦、網路列印機等)使用的 IP 地址范圍為:208.50.18.1-208.50.18.254。其中:208.50.18.0 代表 C 類 IP 地址的網段,208.50.18.255為 C 類的廣播地址。
⑥ B類IP地址的網路數量到底是多少個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兩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規模的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⑦ C類IP地址共有幾個網路,每個網路可有幾台主機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1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最多隻能包含254台計算機。
⑧ 一個IP地址可以分多少個子網
一個C類地址是由24位的網路號與8位的主機號組成。如果一個單位得到一個C類IP地址,那麼它可以在一個單獨的網路中為254個主機與路由器分配IP地址。但是,如果該組織希望有更多的子網,那麼他們同樣需要進行子網地址劃分的工作。
例如:一個機關網路的管理者從網路管理中心獲得一個C類IP地址:212.26.220.0,該機關網路是由5個子網組成。
該網路需要有5個子網,如果考慮到2個作為保留的特殊地址,那麼需要子網號的總數為7。顯然,選擇子網號位長為3即可滿足用戶要求。
劃分子網後的地址結構如下面所示。選擇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55.224,那麼子網劃分後的IP地址的子網號為3位,主機號為5位,其結構應該為:3位的子網號表示該機關網路允許有6個子網,5位的主機號表示每個子網上可以有30台主機。
⑨ iP 中的 /24 / 25 /26 各代表有多少個IP
ip地址一共是32位,/24就表示他的網路號是24位,也就是說共有2^(32-24)-2個主機(因為主機為全0和全1的保留不用,所以需要減2),共254個ip。
/24:2的8次方-2 :254
/25:2的7次方-2 :126
/26:2的6次方-2 :62
通俗一點就是,斜杠後面的數字就表示子網掩碼,數字具體代表32位子網掩碼(二進制形式)中前面的「1」的個數。而且前面的「ip地址」也不一定是一個ip地址,也可能是一個網路號(末位是0)。通過後面數字可以將前面的網段進一步細劃分成具體的子網。
所以:xx.xx.xx.2/24 ——>表示一個ip地址xx.xx.xx.2,24告訴了這個ip地址所對應的子網掩碼。xx.xx.xx.0/24 ——>表示一個網段,並且24告訴了當前具體的子網掩碼。
(9)ip地址多少個網路地址擴展閱讀
IP地址與數字地址相互轉換
根據TCP/IP協議規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而且在INTERNET范圍內是唯一的。例如,某台聯在網際網路上的計算機的IP地址為: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很明顯,這些數字對於人來說不太好記憶。人們為了方便記憶,就將組成計算機的IP地址的32位二進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間用小數點隔開,然後將每八位二進制轉換成十進制數,這樣上述計算機的IP地址就變成了:118.123.15.102。
由於在同一個區域里,IP段都是很相近的,如果拿IP段(118.123.15.102)直接進行比較,在操作上很是麻煩,而且數據的存儲也不易實現,所以才會把IP轉換成數字地址,再來確定IP段的物理地址。
⑩ 每類IP地址的網路數和主機數分別有多少個
IP地址分為五類,A類保留給政府機構,B類分配給中等規模的公司,C類分配給任何需要的人,D類用於組播,E類用於實驗,各類可容納的地址數目不同。
A類地址:
第一組(8位)為網路組,其餘3組(24位)為主機組,A類地址網路號范圍是1.0.0.0---126.0.0.0;
A類地址最多可以表示127個網路。能夠表示的主機數量為16777216個,即每個A類網路能夠表示1600多萬個設備;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謂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聯網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區域網絡中的地址);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環測試用的。
B類地址:
第一、二組(共16位)為網路組,剩餘2組(16位)為主機組,B類地址網路號范圍是128.0.0.0至191.255.0.0;
B類地址多可以表示16384個網路,能夠表示的主機數量65536個;
172.16.0.0至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191.255.255.255是廣播地址,不能分配。
C類地址:
第一、二、三組(共24位)為網路組,剩餘1組(8位)為主機組,C類地址網路號范圍是192.0.0.0至223.255.255.0;
C類地址最多可以表示的網路數量2097152個。能夠表示的主機數量是256個;
192.168.X.X是私有地址。
D類地址:
D類地址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
D類地址范圍是224.0.0.0至239.255.255.255。
E類地址:
E類地址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
E類地址范圍是240.0.0.0至255.255.255.254。
拓展資料: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縮寫,意思是「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
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正是因為有了IP協議,網際網路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因此,IP協議也可以叫做「網際網路協議」。
IP地址被用來給Internet上的電腦一個編號。大家日常見到的情況是每台聯網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們可以把「個人電腦」比作「一台電話」,那麼「IP地址」就相當於「電話號碼」,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當於電信局的「程式控制式交換機」。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二進制數」(也就是4個位元組)。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例:點分十進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制數(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IP地址(英語: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種在Internet上的給主機編址的方式,也稱為網路協議地址。常見的IP地址,分為IPv4與IPv6兩大類。
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