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侮辱誹謗罪具體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在網路上侮辱誹謗他人,情況嚴重的話,涉嫌侮辱罪,立案標准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② 網路誹謗罪刑事犯罪至少要判多少年
網路誹謗罪,要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泄露並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③ 我網路誹謗罪如果被起訴能判幾年
網上誹謗被起訴最多判三年有期徒刑。根據刑法規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④ 網路造謠誹謗罪怎麼判
網路造謠誹謗罪通常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在互聯網上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比如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⑤ 網路誹謗罪怎麼判刑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最低管制一個月。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⑥ 網路誹謗罪的量刑是什麼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法院量刑會綜合考慮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是否累犯、有無自首、立功等從輕減輕情節,以及當事人的認罪態度等因素確定。
【法律依據】:《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⑦ 在網上對他人誹謗判幾年
法律分析: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⑧ 網路誹謗罪入刑標准網路誹謗怎麼判
網路誹謗罪的入罪標准:行為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以及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⑨ 造謠他人,詆毀他人會判處什麼罪會判多久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的人格,破壞他人的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行為方面主要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首先,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若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則不構成本罪。其次,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就是利用文字或者言語等方式在社會上公開的擴散虛假事實,達到貶損他人人格、名譽的可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再次,必須針對特定的人進行,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內容上可以知道即可。最後,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標准,比如給他人造成惡劣影響、致其精神失常或自殺等情況。
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該條規定是刑法上的權利救濟;其實,誹謗行為最主要的是損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譽,我國民法上同樣規定了對於損害人格權的救濟。
根據民法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一旦出現遭受侵害,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賠償損失」在誹謗罪中主要是指精神損害賠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自然人因名譽權、人格尊嚴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其第八條還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行為人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