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話外呼系統屬於違法嗎
系統本身不違法,主要看的是電話信號走的是什麼線路,號碼是不是真實號碼。
隨著電銷市場越來越難做,很多的電銷公司都開始藉助一些自動外呼營銷系統軟體來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其實,很多人對自動外呼營銷系統有所陌生,就拿小話統自動外呼營銷系統來說,該系統是相對於人工外呼而言,將傳統的人工撥號改為系統自動撥號。小話統自動外呼營銷系統通過系統自動撥號,再將記錄分配給空閑座席。
電話外呼系統可以到基智來了解一下。 基智收錄了全網上萬平台渠道的企業聯系方式,為法律行業提供了大量的企業聯系人,節省銷售大量去找客戶的時間。通過「推廣、渠道資源、地推」等方式全渠道線索,通過公私海線索規則,智能追蹤線索,優化線索使用率。想知道更多?快來關注「基智科技」
② 虛擬號碼注冊新用戶犯法嗎
這個沒有明文規定。
虛擬號指不是通訊公司發布的的電話號碼,多是比常規電話號碼過長或過短的號碼序列,卻具有可以接聽,撥打電話的普通電話號碼功能。常用於skype等提供網路電話服務的平台。
先講一下到底什麼是虛擬號,顧名思義,就不是真正的電話號碼,然後又具有普通電話號碼的功能,可以接聽電話等。
先比方你的QQ號碼就是一個虛擬電話號碼,那麼我拿家裡的固定電話打你QQ號碼,你的QQ就會響。
相關信息
虛擬號,比方美國虛擬號,多數是軟體號碼,怎麼講,就是登陸一個軟體後,該軟體就好比一個電話機,用來接聽電話用,說白了就是把電腦當電話機用了,如果你還沒有坐機,那可以試試。只是這種軟體號多數是美國的,所以如果別人打你虛擬號,即使別人在中國,那也算國際長途。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虛擬號
③ 目前網路電話合法嗎
網路電話,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型語音傳輸技術,由於能夠節省30%的通訊費用,近年來已經成為國際和國內電信發展的絕對熱點。
那麼,網路電話運營到底是否合法?有關專家表示,業內普遍認為,相關部門對網路電話的發展仍持「觀望」態度,未來政策走向很難預測。中國的網路電話除指定電信運營商推出的IP卡外,還存在大量國外服務商的代理,估計有上千家之多,但這些代理商往往經營不規范,宣傳時語焉不詳,服務也時有時無,被諸多媒體稱為「地下寬頻電話」,比較混亂。
至於費用,有關專家表示,由於通過互聯網傳遞語音,網路電話與傳統電話相比,省去了國家和地區間的大筆通訊費,某些網路電話代理商還免去了部分或全部的電話落地費,最低的費用甚至僅相當於IP卡的十分之一。所以說「1毛1分鍾」的費用並不是不能達到,假如代理商可靠且合法的話,用戶大可以安心使用。
不要盲目相信小廣告
根據有關方面的統計數據來看,國內各地網路電話軟體就有一百多種,加上國外免費軟體在國內也比較流行,一些軟體又是通過全國各地互不相乾的代理商在經營。這樣算來,全國范圍內經營網路電話業務的商家達到上千家不是個誇張的數目。無序的競爭必將帶來很多隱患。
此前已經有消費者向本報熱線投訴,反映辦理了某公司的網路電話業務後,買完話機,預交了話費,商家卻人去樓空。還有許多消費者反映,某些寬頻電話業務售後服務非常差,出現問題無處申訴。
據專家介紹說,網路電話公司必須通過傳統運營商接入普通電話,一旦運營商某個埠出現線路故障,只需一兩天就會對這類小公司的業務質量造成巨大打擊,而這一方面的通信質量監管政策還是一片空白。一旦這些提供服務的公司設置的網關被關閉,那麼,它所有的用戶將不再能享受到通信服務,用戶所購置的話機或交納的電話卡費用將就此作廢。
全國只有3家網路電話在信產部有備案,除電信、鐵通、網通其他的網路電話,電信監管部門都有權查處,所以請大家代理前,一定要關注是否有政策風險。
④ 虛擬號碼違法嗎
法律分析:虛擬手機號沒有任何風險,虛擬運營商也是經過正規認證的。所謂的有風險,只有些人用虛擬運營商的號,實施詐騙。所謂的風險,是針對接到虛擬運營商號的電話的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四十六條 任何個人和組織應當對其使用網路的行為負責,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涉及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⑤ 買虛擬號碼犯法嗎
違法
(5)網路虛擬號碼撥號軟體犯法嗎擴展閱讀:
什麼叫做虛擬號碼
虛擬號1.先講一下到底什麼是虛擬號,顧名思義,就不是真正的電話號碼,然後又具有普通電話號碼的功能,可以接聽電話等。
2.先比方你的QQ號碼就是一個虛擬電話號碼,那麼我拿家裡的固定電話打你QQ號碼,你的QQ就會響..
3.虛擬號,比方美國虛擬號,多數是軟體號碼,怎麼講,就是登陸一個軟體後,該軟體就好比一個電話機,用來接聽電話用,說白了就是把電腦當電話機用了,如果你還沒有坐機,那可以試試。只是現在這種軟體號多數是美國的,所以如果別人打你虛擬號,即使別人在中國,那也算國際長途。
4.還有一種虛擬號功能強大,這種號碼可以綁在全世界任意一部普通電話上..別人打你的虛擬號,就會轉到你的普通電話上,比方你有一個法國虛擬號,綁在了一個號碼上,那麼你可以說你在法國了,別人打你法國號,你手機就響了,其實你在中國,當然這個不是讓你去騙人的哦..
5.到底有什麼用呢..當然有用..首先如果某網路電話只對美國免費的話,或者只能打美國,那麼我如果有一個美國虛擬號,,撥打的時候撥這個美國虛擬號,不就可以轉到你中國的普通電話上了嗎,就這一條功能,我們就可以找出很多免費網路電話了,因為免費打美國的網路電話很多..
6.更深一點的理解:比方我在美國,我現在去英國了,為了無漫遊,我肯定辦理英國當地的手機卡來用,但是問題出現了,那麼美國的親人給我,打電話可是國際長途哦,這時候,如果我有一個美國虛擬號,而這個虛擬號又綁在我英國的手機上,親人打這美國虛擬號(這就是美國當地市話標准了)時又可以呼叫到我英國的手機,這不就大大節省了國際長途電話費用嗎。
有時,還會提到DID號碼:DID是DirectInwardDialingNumber的簡稱,也叫DDI,它是指全球直接呼入電話號碼。一般由世界各國的電信公司提供,作為普通的電話號碼使用,當地人使用當地電話撥打該號碼按照當地電信的資費收費。DID應該也包括虛擬號。
⑥ 用虛擬號碼合法嗎
法律分析:沒有造成損失就不算是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⑦ 企業用虛擬號打電話推銷違法嗎
企業用虛擬號打電話推銷不屬於違法行為,但是不能頻率太快,如果客戶明顯拒絕還一直打電話推銷涉嫌侵擾他人私人生活。還可能造成詐騙。
法律分析
電話銷售對於企業來說是最簡單、最快捷產品成交的一種方式。但對用戶來說,銷售電話的存在會對生活產生一定的騷擾,尤其是電信詐騙的存在,所以導致大家對於電銷的誤解越來越大。當然不是的,大家之所以懷疑電話銷售的合法性,是因為大家總擔心這是電信詐騙,從而導致自己產生損失。其實不然,現在工信部對於電話銷售線路控制變得越來越嚴格,如果真的存在詐騙或是騷擾行為,是會被封號處理的。電話銷售和電信詐騙是不一樣的,電話銷售是通過電話把你的產品推銷給人家,一旦能夠談成,那麼公司就會給提成的。而現在這個時代,詐騙電話也是層出不窮,所以稍有不慎就會被大家誤會。不過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以些電話銷售行為是違法的,比如非法獲取個人信息、推廣非法產品,那麼說到的涉嫌詐騙的行為。大家在進行電話銷售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觸碰到這些方面。總的來說,電話銷售只要大家的產品合規合法、企業證照齊全,客戶號碼來源正規,無詐騙行為就不會觸犯相關法律,可以放心和客戶溝通。當然一定要控制好頻率,不能對客戶構成騷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⑧ 長沙警方破獲涉詐虛擬撥號黑灰產案,涉案嫌疑人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不法分子利用GOIP設備作為「幫手」實施電詐犯罪,通過虛擬號碼撥打電話、發送簡訊實施詐騙,以此來隱藏身份、逃避打擊。5月27日,長沙召開打擊治理電詐犯罪新聞通報會,通報了「3.16」涉詐虛擬撥號黑灰產案偵破情況。長沙市公安局「3.16」專案組多次集中收網,共抓獲涉案人員117人,已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48人,繳獲GOIP設備27台、手機卡3000餘張及多台作案手機,成功摧毀多個受境外遙控指揮的電詐犯罪團伙。
據辦案民警介紹,GOIP是一種虛擬撥號集成通訊設備,目前被廣泛用於冒充公檢法詐騙、虛假徵信詐騙、冒充客服詐騙、冒充親友詐騙及虛假網路貸款詐騙等五類電詐案件。詐騙團伙可通過遠程式控制制軟體,在異地(境外)使用GOIP設備撥打電話、收發簡訊,實現人與設備、人與電話卡分離,以此隱藏身份、逃避打擊。